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民间俗语金典文案,句句撩心!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外练身、法、步,内练精、气、神。

【第2句】: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算;暗中盘算

【第3句】:【歪着枕头睡觉——想偏了心】(歇)本指心脏偏向一边,转指人胡思乱想,打错了主意。含讥讽或责骂意。

【第4句】:吃罢中饭睡一觉,健健康康活到老。

【第5句】:【祧三杏四梨五年,枣子当年就卖钱】释义:种植果树,桃树三年结桃,杏树四年结杏,梨树五年结梨,枣子当年就结枣儿。例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渐掌握了各种果木的生长规律:“桃三杏四梨五年,枣子当年就卖钱。”

【第6句】:【放大炮】释义:比喻对某人或某事进行猛烈的抨击。例句:她对于医院的制度、设施,谈得很多;起先有人说她放大炮,说她热心,说她爱出风头,慢慢成了老生常谈,不大为人所注意。

【第7句】:【金钱有价,情义无价】情义重于金钱。池莉《来来往往》: “按说金钱有价情义无价,这个道理贺汉儒是很明白的呀。”

【第8句】:白漆灯笼——空白

【第9句】:【福倒】春节贴“福”字时,许多人喜欢把福字倒着贴,借用“福倒”的谐音—~“福到”。那么,倒贴福字是怎么来的呢?有两个传说。一说源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命人在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家门上贴一“福”字,没有福字的人家则以暗通元军统统杀掉。夫人马皇后知道后决心救下这些无辜的百姓,心生一计,于是传令全城天明之前都在大门上贴上福字。谁料有户人家又着急天又黑,慌乱中竟把“福”字给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微服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竞把“福”字给贴倒了,朱元璋勃然大怒,命令把这家人满门抄斩。马皇后救人救到底,急忙劝道:“这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给贴倒了,这是表示福到了的意思,百姓的福气是您这位明君给带来的,您应该高兴才是啊!”朱元璋一听转怒为喜,传令放人。一场塌天大祸被马皇后巧妙化解。人们从此便将“福”字倒贴。另一说源于清朝。那年春节前夕,恭王府大管家命人将“福”字贴到库房和王府的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便将大门上的“福”字给贴倒了。恭亲王福晋(夫人)知道后大发雷霆,扬言要狠狠惩治那个家奴。大管家担心这事要连累自己,慌忙跪在福晋面前说道:“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真的到(倒)了,此是吉祥之兆,奴才要贺喜了!”福晋听了转怒为喜,厚赏了大管家和那个家奴。这件事从恭王府传扬出去,北京城里纷纷仿效,后来,倒贴“福”字成了全国的风俗。

【第10句】:【纺丝吊面——布里儿】(歇)吊面:用丝绸做衣裳的面。布里:用棉布做衣裳的里,谐“不理”。指不予理睬。

【第11句】:【 荒年传乱话】荒乱的年代,人心不安定,多有谣传。茅盾 《林家铺子》:“师傅,随他们造谣去,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 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

【第12句】:老牛反刍——吞吞吐吐

【第13句】:洗淋水澡——首当其冲

【第14句】:墙缝里的蝎子一暗中伤人

【第15句】:【老虎嘴里拔牙】指做事艰难、冒险。拔牙,也说:拔胡子。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你这一去,是到老虎嘴里拔牙, 可要多加小心,千万别有个闪失。”

【第16句】:我家才盖了楼房,可爸爸又要买这买那的。妈妈说:“借的钱还没还呢,你啊,抱个猪崽养养,弄个心思想想。”(江苏·泰兴)

【第17句】:【翻老皇历】释义:皇历:历书。岁月更换了,翻看旧历书无用。比喻只知按老经验办事。例句:咱不能净翻老皇历呀!党早就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走其他国家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边一步一步爬行。

【第18句】:【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一俗语比喻由谁引起的问题,仍由谁去解决。 “解铃还需系铃人”源自一句佛语。南唐时期,在金陵(南京)的清凉山上有一座寺院,院中有一位泰钦法灯禅师,据说他性格豪放,狂傲不羁,寺内的其他僧人都不喜欢他,唯独寺院住持法眼禅师对他十分器重。一天,法眼在谈禅之余,向众和尚提出一个问题:“猛虎颈上系着一颗金铃,谁能把它解下来?”大家想来想去都没有正确回答上来。这时泰钦禅师正好从外面回来,法眼便请他回答。众和尚都幸灾乐祸地等着看笑话,可泰钦禅师却不假思索地回答:“那个把金铃系上去的人,能把它解下来。”法眼很满意,众僧也都惊呆了。法眼对大家说:“汝辈轻觑不得!”众和尚也恍然大悟,都钦佩他的智慧,从此便不敢再轻视他了。

【第19句】:【瘦骆驼强似象】释义:比喻富贵人家即使衰败了,也比一般人家有钱有势。也比喻某种势力虽已衰落下来,但也不能小看。例句:常言道:“瘦骆驼强似象。”桂员外今日虽然颠沛,还有些余房剩产,变卖得金银若干。

【第20句】:【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即木星。古代术数家认为太岁所 在是凶方,不宜动土建筑。此语表示触犯忌讳,胆大妄为, 或敢作敢为。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天大的胆子,到太 岁头上动土?”

【第21句】:【打了一辈子雁,被雁啄瞎了眼】(惯)指内行老手因一时的疏忽而招来失败或灾殃。 也作打了一辈雁,反叫雁鹐了眼。鹐(qian):啄。 打雁的让雁鹐了。

【第22句】:星期天,小姨带着一周岁的表妹来我家做客。妈妈对我说:“你带表妹到那边玩,我和小姨文案话儿。”可是,我无论怎么哄,表妹就是不肯跟我走。妈妈笑着说:“官儿不离堂,孩儿不离娘。你自己玩去吧!”(河南·林州)

【第23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意思是群策群力才能出智慧。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大体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源于“草船借箭”。赤壁大战时,周瑜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想出了草船借箭的主意。命人在船的两边插上草人,然后围以布幔,以便驶进曹营受箭。此事被三个皮匠出身的东吴士兵看出破绽。他们对诸葛亮说:“这些草人容易被人识破,而且箭射到上面容易滑落,不如给草人穿上皮盔皮甲,几乎可以乱真,可保万无一失。”诸葛亮闻言感慨:“真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他照计而行,果然大获成功。此事在东吴传开,遂有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之说。二是源于皮影戏艺人。我国古代就有皮影戏,用灯光照射以兽皮制成的人物来表演戏剧,并配以唱腔。这些皮影人物多由皮匠制作,也常由皮匠操作表演。常演出的剧目是三国剧目。老艺人一手可操控二到三个皮影人物,被称为“把式”。而三个新手只能操控一个皮影人物,而且是像诸葛亮等动作较少的文官。于是,就有了“一个老把式,推挑三结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一俗语了。三是源于江南水乡的“猪革梁”。旧时为了使鞋子结实耐穿,皮匠们便在鞋面上镶制两条猪皮竖梁,又结实又好看。技术差的人一人难以完成这个活儿,往往需要别人帮着做。于是人们讥讽这些技术差的是“三个臭皮匠,凑个猪草梁”。猪革梁是诸葛亮的谐音,以讹传讹,就变成了“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以上这些说法,多有演绎附会之嫌。但,它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精美有趣的故事,同时很有启发意义。

【第24句】:婶婶不爱做家务。这不,天都冷了,被子还没有拆洗,整天忙着打麻将。奶奶说:“烧火需根好火棍,当家需个好女人。”(河南·内乡)

【第25句】:【放下一星火,能烧万仞山】(谚)仞:一仞为八尺。投放一点火星,就能烧毁万丈山林。比喻小小的失误,会酿成无法估量的大祸。 也作“放着一星火,能烧万顷山”。 顷:百亩为一顷。万顷山:形容极宽阔的山林。

【第26句】:一次我没吃早饭,中午吃饺子,我吃了一碗后还嚷着没吃饱。姥姥在一旁说话了:“一顿不刷锅,两顿同样多!”(河南·汤阴)

【第27句】:头上点灯——唯我高明

【第28句】:属水萝卜的——皮红肚里白

【第29句】:【好话说三船,不如攥起拳】(谚)好话说得再多,也不如握起拳来用强硬的手段奏效。指对待不讲道理的人,用强制手段比说好话管用。 也作“好话敌不住好拳”。

【第30句】:【被窝里放屁——独吞】(歇)讥讽人独占财物或好处。 也作“蒙被子放屁——独吞”。

【第31句】:【忙中多有错】(谚)做事匆匆忙忙,就容易发生差错。指做事贵在从容仔细,粗疏急迫往往是出错的根源。 也作忙中出错。 忙中有乱,乱中生错。

【第32句】:【祸不入慎家之门】(谚)灾祸不会进入谨慎人家的门。指居家处世谨慎小心,就可免灾防祸。

【第33句】:【不怕硬的,就怕横的;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谚)横:蛮横不讲理。指蛮横的比强硬的难对付,但最难对付的还数那种连命都豁出去的人。

【第34句】:【换脑筋】(惯)1指离开原来的环境,使思想放松。2比喻改变旧的思想意识。3比喻用他人的思想观念代替自己的。

【第35句】:【一头人情两面光】(惯)指做一件事情,使当事双方都很满意。

【第36句】:【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多少也算一分 力量。成语:多多益善。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当 然,我去说,这事儿也不一定就成,但有我总比没有我强。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分光。香草,你说呢?”

【第37句】:【数核桃打枣】(惯)比喻责骂这个,训斥那个。

【第38句】:妈妈叫我干活,我说正写着作业没有空。妈妈说:“你啊,叫你干活比拉牛上树还难。”(广东·封开)

【第39句】:【蛤蟆跳井——扑通】(歇)扑通:拟声词,形容蛤蟆跳入井小时发出的声音,谐“不懂”。指不明白或不懂事。 也作青蛙跳井——扑咚。 蜞蚂儿跳水——噗嗵。蜞蚂儿:方言,青蛙。

【第40句】:石头落水——越往下越厉害

【第41句】:小姨是个列车员,每天五点钟上班。可这天上班前她突然病倒了,姨父要去给她请假。姥姥说:“一个捻儿一个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去请假,领导找谁替班?”(河北·石家庄)

【第42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说话做事没有条理,杂乱。或说:东 一斧子,西一榔头/东扎一头,西扎一头。浩然《艳阳天》: “这女人东一榔头,西一棍子,数叨起来没个完。”

【第43句】:【 跳下黄河洗不清】黄河水夹带泥沙,浑浊。借指无法分 辩,洗刷不掉误解。老舍《骆驼祥子》:“他不但不肯去偷了, 而且还怕别人进去了。真要在这一夜里丢了东西,自己跳 下黄河里也洗不清!”

【第44句】:【抓把柄】(惯)比喻抓住可以对人进行要挟、攻击的过失、错误等。

【第45句】:【无记名投票】现在,我国选举制度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举。本来是将写好的选票轻轻放入投票箱内,为什么非要“投票”呢?原来,“无记名投票”是舶来品,出自意大利语“球”。公元五世纪,古希腊、罗马在选举时,人们用“球”代替选票进行投票。投票时选民将小球投入一个特别的箱内,并事先约定球分两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对。 1884年后,美国也采取这种投票方式,但并不限于小球,有时也用蚕豆或玉米粒代替。这种选举方式,自然要投。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无记名投票。如今又产生了电子表决器,仍旧叫投票表决。

【第46句】:【空口无凭,见着便信】见“口说无凭,眼见是实”。

【第47句】:【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谚)指人在春天容易困倦,在秋凉时容易疲乏,在炎热的夏天容易瞌睡,在寒冬的季节又容易贪睡不起。

【第48句】:【看不见,摸不着】(惯)形容事物不容易被掌握或控制。

【第49句】:【海底捞月,水中求酥】释义:酥:酥油,是从牛奶或羊奶中提出来的脂肪。到海里去捞月亮,在水中寻求酥油。比喻白费力气,根本办不到。例句:他们要同陈鲩刺作对,也不想一想,小舢板好去撞大船?海底捞月,水中求酥,会有什么结果?

【第50句】:【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胆大的胡作非为,吃多了以致 撑死;胆小的不敢越轨,没吃的以致饿死。指一种无法纪状 态,坏人得志,老实人吃亏。《北京日报》(1988,2,9):“过去 由于监督不力,确实存在‘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情况, 滥发被查到的倒霉,没被查到的收益,致使有些单位存在侥 幸心理。”

【第51句】:【宁挑千斤担,不抱肉疙瘩】(谚)肉疙瘩:对婴儿的戏称。宁肯肩挑千斤重担,也不愿在怀里抱个婴孩。指抱着不会立不会走的婴孩是最费力的。

【第52句】:小偷拍照——贼相

【第53句】:夜猫子借鸡——有去无回

【第54句】:【 眼大漏神,刷锅漏盆】粗心大意。成语:心不在焉。冯德 英《苦菜花》:“你呀,唉!可惜你的眼这么大,真是眼大漏 神,刷锅漏盆。你猜那团长是谁?”

【第55句】:【出洋相】“出洋相”这一俗语,可谓妇孺皆知,指那些不学无术、愚昧无知的人不懂装懂,当众弄出许多笑话。那么,出洋相是怎么来的呢?它确实与出洋有关。清朝末年,光绪帝施行新政,要引进洋人的坚船利炮,于是派出许多官员到各国考察。当时的官员大多腹内空空,装腔作势,不学无术,却争相出洋,到了国外丑态百出,闹出许多笑话,仅举两例可见一斑。李鸿章出使到英国,受到英国贵族的热情款待。英国已故将军戈登的家人特地把曾在竞犬会上获得第一名的名贵爱犬赠送给他。不料,第二天收到李鸿章的一纸谢柬,上面写道:“感谢您的盛情款待,只是我现在年事已高,胃口不佳,只尝了一点,就觉得美味无比,真是三生有幸。”原来,那只名贵可爱的小狗,竞被李鸿章炖着吃了。当地报纸一时哗然,传为笑柄。驻英国使馆的~位官员,是个爱财如命、见钱眼开的家伙。他经常在饭店宾馆偷窃毛巾、刀叉这类小玩意儿,后来被警察搜出。这位官员为了赚外快,还让他的夫人包洗使馆全体人员的衣服。他的夫人更是个粗俗之人,把洗完的衣服全部都晾在使馆门口。一次英国人看见中国使馆门口忽然白带飘扬,以为中国皇帝驾崩,专门派外交大臣前来探问,才知道那是裹脚布。西方记者曾想把它拍下来,刊登在报纸上,成为当时一大丑闻。这些令人难堪的丑闻,都出在这些出洋要员们身上,人们就把“出洋的丑相”概括为“出洋相”。

【第56句】:【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释义:借指事情自有公论。例句:你啥话也别说,只管放声大哭,一天哭它三场,你哭不上三天,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

【第57句】:【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礼物微薄,情意深厚。清代《镜 花缘》:“他这礼物虽觉微末,俗语说的:千里送鹅毛,礼轻人 意重。”

【第58句】:【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释义:比喻全部被消灭或无法存活。“泼”又作“泡”。例句:行者道:“我若打他啊,只消把这棍子往池中一搅,就叫做‘滚汤泼老鼠,一窝儿都是死。’可怜!可怜!”

【第59句】:【蝎蝎螫螫老婆汉像】(惯)螫(shi):蜂、蝎等用毒刺刺人。蝎蝎螫螫:指在小事上过分留意。形容人畏畏缩缩、胆小怕事,虽是男人,却一副婆婆妈妈的样子。

【第60句】:【老鸦嫌猪黑】(惯)比喻嫌弃与自己有同样毛病的人。 也作“老鸹骂猪黑”。

【第61句】:【玉波去四点,依旧是王皮】(谚)玉字去一点,还是王字;波字去三点,还是皮字。指表面上略有变化,但本质上还是不变。

【第62句】:【天落馒头,也要起早去拾】(谚)指机缘再好,也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成功。

【第63句】:【八月大,无果卖】释义:阴历八月如果是大月(三十日),水果就要歉收。例句:真是应验了那句话:“八月大,无果卖。”这不,现今集市上水果少,价钱贵得吓人啊!

【第64句】:【土地老爷住深山——自在没香火】(歇)比喻人受冷落,无人理睬。

【第65句】:【无事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见“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第66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惯)小人:品行不好的人。度:推测。 君子:品行高尚的人。指以自己卑劣的心理去揣测道德高尚的人的心思。 也作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67句】:公安局长蹲监狱——以身试法

【第68句】:【没事人一大堆遇事没有反映】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成 语:若无其事。清代《红楼梦》:“奶奶不敢惹人家,何苦来拿 我们小软儿出气呢?正经的,奶奶又装听不见,没事人一大 堆了。”

【第69句】:【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谚)闭住嘴巴,管住舌头,不随便讲话,自然就保得安全,不会惹是生非。 指慎言可以免祸。

【第70句】:【莲花出于污泥】释义:比喻极差的条件、环境中会产生品格高尚的人物。例句:老残道:“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而且又是年轻的尼姑,外像仿佛跟妓女一样。古人说:‘莲花出于污泥。’真是不错的!”

【第71句】:棺材铺的买卖——死活都要钱

【第72句】:【取经到了西天】《西游记》叙述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 借指经过艰难,到达目的地。钱钟书《围城》:“总算功德圆 满,取经到了西天,至少以后跟李梅亭、顾尔谦两位可以敬 而远之了。”

【第73句】:紧着裤带数日月——难过

【第74句】:【家家卖私酒,不犯是好手】(谚)私酒:违反法规、私下售卖的酒。 好手:手段高明的人。家家都卖私酒,只要不被抓住就是好手。旧指人不怕违法,就怕做违法事却没有不让人发现的高明手段。

【第75句】:【柳树上开花——没结果】(歇)柳树开黄绿色的花,结蒴果;从蒴果中分裂出的种子很小,外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散,像一团团白色的花朵,人们误以为柳树只开花不结果。结果:本指结果实,转指结局。多指事情没有好的结果。

【第76句】:【不显山,不露水】(惯)形容做事不张扬,说话不露声色。

【第77句】:【三国尽归司马懿/三国归司马】全部落人一个人手中。类 以的:三碗倒成一锅。王杏元《绿竹村风云》:“这样,两个弟 妇一改嫁,阿狮三碗倒成一锅,三国归司马了。”

【第78句】:【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谚)在每天早上安排一天大事时,首先考虑的是吃饭问题。指吃饭问题是民生压倒一切的重大问题,每一天都必须认真对待。

【第79句】:【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谚)青春逝去不会再来。指人必须珍惜青春年华,不要虚度时光。

【第80句】:【厅上一呼,阶下百诺】见“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第81句】:隔道不下雨,隔村不死人——情况不一

【第82句】:【老婆们斗牌——一张一张地来】(歇)斗牌:玩纸牌。指做事不急于求成,逐步进行。

【第83句】:【汉子做事汉子当】见“好汉做事好汉当”。

【第84句】:羊群里的骆驼,鸡群里的仙鹤——独(都)大

【第85句】:【水趁鱼,鱼趁水】释义:比喻互相需求,互相利用。例句:李家和在田,这本是个水趁鱼,鱼趁水的事。在田没有那一身好活路,这还不是个明白事,李鸿云的人,割了他的脑袋你能沾他光?

【第86句】:【给个脸,还想往鼻子上抓挠】(惯)形容人得寸进尺,越来越放肆。

【第87句】:【打蛇先打头】(谚)打蛇要先打它的头部。比喻打击敌人,要先打他的首脑机关。也比喻除恶要先除首恶。 也作打蛇打头,擒贼擒王。 打蛇要打头,擒贼要擒王。

【第88句】:【上有皇天,下有后土】释义:意思是天地共鉴,天地作证。例句:他一本正经地说道:“……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新郎新娘拜天地!”

【第89句】:【店家不打隔夜钱,船家不赊过河钱】(谚)店家:旅店店主。船家:驾船摆渡的船主。指住店的要先交店钱,坐船的要先交船钱;店家和船家不赊账。

【第90句】:几天前,一场大火把我家烧个精光,乡亲们对我们一家不仅嘘寒问暖,还送钱赠物。年迈的奶奶满含泪水感激地说:“真是大火无情人有情,人间处处有温暖啊!”(浙江·绍兴)

【第91句】:叫花子碰上大雪天——饥寒交迫

【第92句】:【除了灵山别有佛】(谚)灵山:灵鹫山,佛祖圣地,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居住。比喻凡事不可只认一条死理,要能够灵活变通。 也作“除去灵山别有庙”。

【第93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秋雨预示着气温下降。 清代《三侠五义》:“利害!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可怎么 好呢?”

【第94句】:独个人照镜子一里外是自己

【第95句】:牛拉磨子——走不出圈套

【第96句】:【为朋友两肋插刀】帮助朋友,不惜牺牲自己。朋友,也可 换成其他亲近的人。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这就是 说,姓高的走江湖,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第97句】:【癞蛤蟆爬香炉——碰一鼻子灰】(歇)灰:本指炉灰,转指晦气。比喻遭到斥责、拒绝或冷遇,落得没趣。

【第98句】:【假马卖了个真马的价儿】(惯)比喻把差的当好的来用。

【第99句】:【 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做不了具体事情。句末的文、武,亦 可换成表示其他职业的词。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只有伯明一个儿子,却极不长进,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只 有一样长处,出来见了人,那周旋揖让,是很在行的。”

17205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