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澎湃新闻上比较火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人将礼乐为先】(谚)礼乐:礼节和音乐。指待人处世,要有礼貌,讲文明。 也作人将礼乐为先,树将花果为圆。 人将礼仪为先,树将枝叶为圆。

【第2句】:【轻敌者必败】(谚)指轻视对手,必定会招致失败。

【第3句】:妈妈刚把三个月大的小妹妹平放在床上,没想到手脚乱动的她一下子把身子翻成了侧卧状,一家人都很惊喜。只听奶奶说:“三翻六坐八爬爬。小妞妞三个月了,会翻转身子了!”(河南·沈丘)

【第4句】:吃饭时,我把吃剩下的饭倒掉了,妈妈说我不懂得珍惜粮食。我说:“就那么一点,算什么?”爸爸说:“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一顿省一把,一年买匹马。”(河南-汝阳)

【第5句】:【老爷好见,舅舅难缠】指大人物好说话,手下人常常刁难。 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我也调侃说古言曰,老爷好见,舅 舅难缠。找张校长,自不能迈过你这大秘书的锅台上炕 呵。”

【第6句】:表叔又来我家借钱给表婶看病,可在我家坐了好大一会儿也开不了口。妈妈笑着说:“你这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借多少,尽管开口吧!”(河南·三门峡)

【第7句】:【豺群噬虎】(谚)噬(shi):撕咬。 指豺聚集成群,能把猛虎吃掉。

【第8句】:【驼子作揖——起手不难】(歇)作揖:旧时男子见面的礼节,双手抱拳高拱,上身略向前弯,表示敬礼。本指驼背人作揖不难,转指事情容易做到。

【第9句】:登太行望运河——远水不解近渴

【第10句】:【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谓情况紧迫,不容许从容考虑选择。 《香港小说选》:“有道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面临立锥之 地,也顾不得什么地方了,货仓就货仓吧!”

【第11句】:【翅膀硬了】(惯)形容人长大或成熟,长本事了。多含贬义。 也作翅膀长硬了。 翅膀管儿硬了。

【第12句】:【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谚)后娘:继母。指孩子一旦失去了亲娘,父亲也就会和后娘一样对孩子只有冷淡,没有关爱。 也作有后娘就有后爹。 有后娘必有后爹。

【第13句】:【当官不打送礼的】做官的喜欢人巴结,也指不拒绝馈赠。 《人妖之间》:“但是俗话说得好,当官的不打送礼的呀。再 说,这都是那年月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呀。”

【第14句】:【一箭射两只老鸹】一举办成两件事。成语:一举两得、一 箭双雕、一石二鸟。徐光耀《平原烈火》:“把车子扣下,叫他 光杆儿回去。他赔几回本,以后就不出来了,我们也有车子 骑了。这叫什么?一箭射两个老鸹。”

【第15句】:扫帚写生——大画(话)

【第16句】:【不怕年灾,就怕连灾】释义:指连年的灾害最为可怕。例句:今年接着去年的大涝,又来了一个大旱,正如俗话所说:“不怕年灾,就怕连灾。”

【第17句】:看着二哥不努力学习的样子,爸爸忧虑地说:“春华呀,澡盆里学不会游泳,板凳上练不出骑术,不流汗、不吃苦,咋能学到真功夫啊?”(河南·鹿邑)

【第18句】:【海枯石烂不变心】感情专一,永不变心,多指爱情。尤凤 伟《中国一九五七》:“只要两人真诚相爱,海枯石烂不变心, 终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的。”

【第19句】:【天灾好躲,人祸难防】(谚)自然界出现的灾害,人们比较容易对付;由人为造成的灾祸,往往难以防范。指人祸远比天灾可怕。 也作“天灾能敌,人祸难消”。

【第20句】:【一推六二五】(惯)本是一句珠算口诀“一退六二五”,“退”谐“推”。 指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 也作“一退六二五”。

【第21句】:水里的蚂蟥——粘上便难脱

【第22句】:【灯不亮要人剔,人不明要人提】(谚)指油灯不亮,需要人剔去灯花;人一时糊涂,需要别人从旁提醒。

【第23句】:【失贼遭官】(谚)失贼:失盗,家中被盗。遭官:报案到官府,又遭官府勒索。指旧时官盗虽名分不同,但害民扰民是一样的。 也作失贼追赃,余财未尽。 失贼经官,破财不尽。

【第24句】:【吃亏常在,破帽常戴】谓退让不与人争,吃点亏倒能够平 安无事。或说:吃亏人常在。西戎《赖大嫂》:“享利就得受 些害,吃亏人常在嘛!”

【第25句】:木鱼张嘴——等着挨敲

【第26句】:【白屋出公卿】(谚)白屋:用茅草盖的屋,指贫寒人家。公卿:三公九卿,泛指朝廷大员。指朝廷大员往往出身于贫寒人家。 也作白屋寒门出将相才。 卿相出寒门。卿相:公卿宰相,封建朝廷的高官大员。

【第27句】:新郎官戴孝——悲喜交集

【第28句】:光说骆驼,不说蚂蚁——净拣大的说

【第29句】:【人不出门,不长见识】(谚)指人要想见识广,必须走出家门。

【第30句】:【柳树上开花——没结果】(歇)柳树开黄绿色的花,结蒴果;从蒴果中分裂出的种子很小,外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散,像一团团白色的花朵,人们误以为柳树只开花不结果。结果:本指结果实,转指结局。多指事情没有好的结果。

【第31句】:我们错了一道应用题,李老师为我们又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结果,我们第二天交上去后又错了。老师说:“你们啊,只知道从家到学校的路,却不认识从学校到家的路啊!”(江西·上饶)

【第32句】:【远水不解近渴】指无法满足迫切的需要。老舍《四世同 堂》:“离咱们这儿远得很呢!远水不解近渴呀!”

【第33句】:【为驴扭棍,伤了紫荆树】(惯)紫荆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紫红色,供观赏,树皮、木材可入药,为较名贵树种。为了折一根赶驴的棍子,损坏了紫荆树。比喻因小失大。

【第34句】:【没理搅三分】见“无理搅三分”。

【第35句】:一天,我问妈妈:“妈妈您还想要个漂亮的孩子吗?”妈妈说:“我已经有个漂亮的孩子了!”我说:“那您还想要个男孩子吗?”妈妈搂着我说:“我不想要男孩子,女儿好,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湖南·衡阳)

【第36句】:罐子里掏虾米——抓瞎(虾)

【第37句】:饭熟揭锅盖——气冲冲

【第38句】:一日,得了满分的红红满面春风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语文卷子发下来了,我考得不好。”说完,还故意撅起小嘴。妈妈看了说:“真是猪鼻子插葱——装象,十七还想哄十八?况且你还没十六呢!考得不错,对不?”母女俩一阵哈哈大笑。(河南·焦作)

【第39句】:见了骆驼不说牛——啥大说啥

【第40句】:铡刀剃秃头——拿脑袋开玩笑

【第41句】:【喝迷魂汤】(惯)1比喻被迫忘掉过去。2比喻被甜言蜜语所迷惑。 3指头脑不清醒。

【第42句】:妈妈这样说爸爸:“你这个人啊,说话的时候,是隔着皮儿看见瓤,没那么多心眼儿;做事的时候,又是只见皮儿不见瓤,不会多转个弯想想。这事有这么简单?”(江苏·丹阳)

【第43句】:【看得破,忍不过】释义:能把事情看透,但感情上忍受不住。例句:“看得破,忍不过。九兄,你只细细地体会我这六个字去,便晓得我心里的苦楚了!”

【第44句】:【一碗清水看到了底】(惯)指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也形容人十分单纯。 也作“一碗清水看到底”。

【第45句】:【赏酒不吃吃罚酒】见“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46句】:【把天放在头上说话】(惯)指说话做事公平公正,不违天理。

【第47句】:【大江边的小雀,见过些风浪】释义:比喻见过世面。例句:这些年,洪长岭风风雨雨经历的不算少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大江边的小雀,见过些风浪啦!可这件事却使他格外震动和不安。

【第48句】:【檐头雨滴从高下——一点也不差】(歇)屋檐的雨水丝毫不差地滴在老地方。指毫无差错。

【第49句】:【无意人对着有心人】(惯)无意人:并非故意拿话刺激他人的人。 指人无意中说出的话,触动了对此怀有戒心的人。

【第50句】:春节到外婆家拜年,表弟亮亮只吃素菜,一块肉也不吃。原来,有一次亮亮吃肉多了,结果伤了胃。外婆对他说:“你呀,就是不会吃,真是‘会吃吃得千顿香,不会吃吃得一顿伤’!”(河南·林州)

【第51句】:玻璃杯盛雪——明明白白;明白

【第52句】:【戏台上娶媳妇】谓尽想好事。《新凤霞回忆录》:“小外行 还学唱小生!这才是戏台上娶媳妇,想着美呀……”

【第53句】:【黑夜也有人行走】在逆境中奋斗。歌剧《刘三姐》:“‘妹 莫忧,黑夜也有人行走。“妹不忧,浪大也有打鱼舟。”

【第54句】:【求爷爷,告奶奶】爷爷奶奶难伺候。谓尽了最大的努力 求人家帮忙。相关的:求哥哥拜姐姐。王朔《青春无悔》: “昨天我好不容易搞了辆车,求爷爷告奶奶请了几个人去给 你搬家,你可好,连个招呼也不打。”

【第55句】:【 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谓发脾气吵架,不如好说好道 解决问题。罗旋《南国烽烟》:“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我 们有的先生逞凶使蛮,不择手段,实在愚蠢之至!”

【第56句】:【一人气力担一担,众人力量搬倒山】(谚)一个人的气力只能挑起百斤担;众人的力量合到一起,就能把山搬倒。指人多力量大,困难再大也不怕。

【第57句】:十二只轮船出海一四通八达

【第58句】:【放烟幕】(惯)比喻散布虚假的信息或做出掩盖真实意图的行为,以蒙蔽他人。 也作放烟幕弹。 放烟雾。 散烟雾。

【第59句】:【不磨不难不成人】(谚)不经受磨难,就很难成为有用的人才。指磨难是成就人才的有效途径。

【第60句】:鹅毛落水——漂浮

【第61句】:叔叔又和他的女朋友谈崩了,愁得奶奶直闹心。叔叔倒大大咧咧地不在乎,说:“家家地里栽茴香,家家门上出姑娘,有什么愁的?”(云南·保山)

【第62句】:【竹筒倒豆子——都抖落出来】(歇)比喻把话或了解的情况痛痛快快地一下子全都说出来。也指把问题一下子全部交待出来。 也作竹筒子倒豆——全抖露出来。 竹筒倒黄豆——哗啦一声全倒光。 竹筒倒豆子水桶倒水——一下全出来。

【第63句】:茶馆里的买卖——滴水不漏

【第64句】:【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著名的川菜,深受食客欢迎。“麻婆豆腐”的来历,连老外都知道,他们在译中国菜名时闹了许多笑话,如“童子鸡”,被译为“没有性交的鸡”。而“麻婆豆腐”则一译就准,他们随口译为“脸上长麻子的老婆制作的豆腐”。可见“麻婆豆腐”通俗易懂,且吃起来大有滋味。它用料讲究,一碟猪肉末(或牛羊肉)加上豆腐及大蒜茸、花椒粉、麻油、红淑油、豆瓣酱等佐料烹成的麻婆豆腐,香、浓、辣、软、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思之垂涎欲滴。相传,清朝光绪年间,成都万宝酱园温掌柜,有个满脸麻子的女孩,名叫温巧巧。她成年后嫁给马家碾一个油坊掌柜陈姓男子。十年后,她的丈夫在运油途中发生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子的生活就成了问题。运油工和邻居每天都拿来米和菜帮助她们。巧巧的左右邻居分别是豆腐铺和羊肉铺,所以送来的菜常有豆腐和羊肉。巧巧就把碎肉配上豆腐炖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邻居尝后都拍手叫好。于是,姑嫂俩就把住屋改为店铺,前铺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徕顾客。由于好吃不贵,生意颇兴隆。巧巧寡居后没有改嫁,一直经营羊肉豆腐来维持生计。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沿用至今。

【第65句】:【女大不中留】释义:女儿大了应出嫁,否则就会惹是非。后句常接:留来留去结冤仇。例句:妈妈老儿互相埋怨了一会,只怕亲戚耻笑!“常言道:‘女大不中留。’留在家中,却如私盐包儿,脱手方可。不然,直待事发,弄出丑来,不好看。”

【第66句】:【耽误一夜眠,十夜补不全】(谚)一夜睡不成觉,身体困损,接连几夜也补不回来。指夜间睡眠很重要,必须保证足够的夜眠时间。

【第67句】:【三更打火五更鸡】三更点灯,五更鸡叫,从半夜熬到天 明。台湾龙应台《野火集》:“如今我很庆幸自己脱离了那种 三更打火五更鸡,读书像拼命一样的漫长梦魇。”

【第68句】:【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毛病。成语:吹毛求疵。《孟伟哉 小说选》:“要是捕风捉影,鸡蛋里挑骨头,哼,我敢说天底下 就没有一个好人。”

【第69句】:【破罐子破摔】摔电是破,不摔也是破。谓反正好不了,不 值得爱惜。成语:自暴自弃。周立波《暴风骤雨》:“娘们走 道以后,好些年来,他自轻自贱,成了习惯,破罐子破摔,不 想学好了。”

【第70句】:【擀面杖吹火——不通气儿】(歇)擀面杖:擀面用的木棍儿,没有通气孔,无法用来吹火。本指空气不流通,转喻不通达事理。

【第71句】:【老驴啃痒,还有来有往呢】释义:比喻帮助应该是互相的。例句:上次刘世忠扫荡潜龙湖,我们不是派人援助过他吗?老驴啃痒,还有来有往呢!

【第72句】:【开后门】(惯)比喻利用职权给人以不应有的方便和好处。

【第73句】:【 枪打出头鸟】谓先出头危险,也指惩治为首的。王蒙《风 息浪止》:“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说 穿了不过是嫉妒二字!”

【第74句】:【状元】“状元”指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它源于隋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隋炀帝统治时期便已开始,在当时,并没有殿试,但参加科考的各地士子到达京城后,在应试前需要向有关部门递送“投状”,考试结束后,成绩最优异者的“投状”便被放在全部“投状”最前面,称作“状头”。因古代以魁为首,以元为开始,故也以“魁甲”和“状元”的名号称呼第一名。从唐代开始,有了殿试,殿试的第一名仍旧称状元。到了宋代,殿试制度化之后,发榜之时,状元总是排在首位,故又称榜首。“状元”称号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始终,使用时间最长。若从殿试开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是唐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咖,最后一位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中国的科举考试延续了一千多年,共产生状元551人,’其中唐139人,五代十国11人,宋118人,辽18人,金15人,元32人,明89人,清114人。另外,张献忠的大顺政权状元1人,太平天国有状元14人。

【第75句】:群叔到汪二爷家收电费。一进门,汪二爷就凑到群叔耳边问:“每月忙里忙外的,从中能捞多少油水?”“这斑鸠下蛋,有数的东西,我怎么能多使?”群叔笑着说。(河南·南阳)

【第76句】:【叫他打狗,不敢骂鸡】绝对听从,多指做不好的事情。成 语:惟命是从。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大哥你让我往 东,我绝不往西,你让我偷狗,我绝不抓鸡!为了你两肋插 刀,哗哗淌血,咱哥儿们绝对!”

【第77句】:【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打妻子,拿妻子出气。例句:唉,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我后悔酒醉拿你出气。

【第78句】:蜜罐子嘴——说得甜

【第79句】:堂妹在上幼儿园,挺能唱歌的。一天晚上,全家人要她唱几首歌,她却扭捏起来了。婶婶开玩笑说:“别客气了,仨钱买个李子,谁不晓得你的底子;何必挽你上台不上台?”(江苏·靖江)

【第80句】:【 绝户生个败家子】谓要他和不要他,均不好办,无可奈 何。李晓明等《平原枪声》:“他对刘中正就像是绝户头生了 个败家子,留着吧,不成器;去了吧,可就这一个。”

【第81句】:【有心炒豆,不怕锅响】(谚)有心要炒豆子,就不怕锅里的豆子爆响。比喻决心要做某事,就不怕来自各方面的干扰。

【第82句】:菩萨的胸膛——没心肝

【第83句】:【狐狸精转世的——心眼稠】(歇)转世:迷信指投生。稠:多。 指坏心眼太多。常含讥讽意味。

【第84句】: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工夫

【第85句】:雪里梅花——饱经风霜

【第86句】:【闻名不如交交口,交口不如对对手】(谚)听到对方的名声,不如见面和他谈谈话;见面谈话,又不如交手较量一番更为真切。指闻听不如经见,经见不如实践。

【第87句】:【问门道】(惯)比喻寻找能够达到目的或办成事情的途径。

【第88句】:鹦鹉的嘴巴——光会学舌;会说不会做

【第89句】:【外甥多似舅】(谚)指外甥在长相、性格和志趣方面往往和娘舅相似,总脱不开娘舅家的家风。 也作外甥似娘舅。 外甥不脱舅家相。

【第90句】:奶奶听了爷爷说了句小孩话,笑着说:“看你,烙馍卷蒜薹——面老心脆,还说得出口。”(安徽·临泉)

【第91句】:【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释义;好处没得到,反而落下坏名声。例句:“若是同人合伙,领了人的本钱,他只要一分八厘行息,我还有几厘利钱;他若是要二分开外,我就是‘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第92句】:电线杆上安喇叭——想(响)得高

【第93句】:【劈开两片顶阳骨,倾下一盆冰雪来】见“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

【第94句】:【开弓不放箭】(惯)比喻只造声势而不行动。 也作“只拉弓,不放箭”。

【第95句】:望乡台上弹琵琶——死快活

【第96句】:【泥菩萨也有个土性儿】(谚)用泥土捏成的菩萨偶像,也还有个土性儿。比喻是人总有自己的脾气和个性,不可能人人都一样。 也作泥人还有个土性子。 泥捏的哑巴罗汉也有土性子。

【第97句】:【瓜儿恋秧,孩儿恋娘】(谚)就像瓜离不开瓜蔓一样,孩子离不开生身的娘亲。指孩子离不开娘亲是天性。也借指游子恋着故土完全出于真情。

【第98句】:口袋里冒烟——烧包

【第99句】:【无风树不摇】(谚)如果不刮风,树枝树叶就不会摆动。比喻事情的发生必定有起因,没有起因就不会引出结果来。

17398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