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腾讯视频超赞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升西天】见“上西天”。

【第2句】:【晌午吃晚饭——早些哩】(歇)晌午:中午。指时间或事情还早得很。

【第3句】:【凉了半截】(惯)1指因受到打击或失望而感到灰心丧气。2因某种原因而事情办不成。 也作凉了大半截。 冷了半截。

【第4句】:【恶人先告状】释义:坏人干了坏事,却抢先诬告别人。例句:总之,他实行了一句俗话:恶人先告状。他逢人便说,一口咬定是合作社把人治死。

【第5句】:【自家掘坟自家埋】自己坑害自己。鲁迅《坟》:“所以,要 说得苛刻一点,也就是自家掘坟自家埋,怨天尤人,全是错 误的。”

【第6句】:【担雪填井——没个满的日子】(歇)本指填不满水井,转指人的欲望永无满足的时候。

【第7句】:【东场搬到西场,也要三日饭粮】(谚)从东边场地搬家到西边场地,也得要耗费几天的饭粮。指凡搬动一次,总得有不少的耗费。劝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第8句】:小车子不走——加油

【第9句】:【做文章】(惯)比喻抓住某件事借题发挥或在上面打主意。

【第10句】:【知星宿,衣不覆】(谚)旧指懂天象、知吉凶,会穷得衣不蔽体。

【第11句】:【留一手】(惯)指不是全部拿出来,而是有所保留。

【第12句】:这天,奶奶看到一群蚂蚁争先恐后地往树上爬,忙对我说:“蚂蚁上树,满天风雨;蚂蚁下山,必有干旱。婷婷,快把晾着的衣服收起来吧!”(河北·唐山)

【第13句】:【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惯)金乌:太阳。玉兔:月亮。指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来,夜色降临。 也作“金乌早坠,玉兔飞升”。

【第14句】:【桀犬吠尧——各为其主】(歇)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尧:传说中上古圣明的帝王。本指桀养的狗向着尧狂叫是为了卫护它的主子,转指各人都为其主子效劳。

【第15句】:【物极必反】(谚)指事物发展到极限时,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 也作物极则反,人急智生。 物极则反,泰极则否。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第16句】:【打杠子】(惯)指拦路抢劫。

【第17句】:小卒子拱老帅——将军

【第18句】:【—竹篙打倒—船人】撑船用竹篙,船上人被打无法躲避。 指伤人太多。高云览《小城春秋》:“咱把话扯明白,今天不 是谁跟谁过不去,扫大伙儿的脸的是你!你,一根篙竿压倒 一船人!”

【第19句】:【惯子不孝】(谚)娇惯的子女不会孝敬父母。指对下一代不能放任与纵容。

【第20句】:【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草)绳】比喻人在某件事上遭受挫折后,一直心有余悸,不敢再涉足其间。典出《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明朝成化年间,苏州有个名叫文若虚的人,做生意总是赔,人家叫他“倒运汉”。这年他穷得实在过不下去了,便破罐破摔,拿着别人送的一两银子,买了几篓太湖橘子——名叫“洞庭红”,随商船出海,他要看看海外风光,死了也不冤。到了一国,商人们都上岸做贸易去了,文若虚猛地想起自己带着吃的那一篓橘子烂了没有?于是搬到船板上吹吹风。岸上走的人看见了,问是什么东西。文若虚拿起一个掐破就吃。围观的人看这东西又好看又能吃,问他多少钱一个。文若虚听不懂,便竖起一个手指。有人拿出一个银钱来买了一个,闻了闻扑鼻香,尝一尝甘甜可口。又摸出十几个银钱来,说:“我买十个进奉皇帝。”旁边的人看了,你买俩,他买仨。文若虚一看剩下的不多了,刚要涨价,那第一个买橘子的人飞马赶来,大声喝道:“不要卖了,皇帝都要了。”文若虚把钱一数,共一千多,约合百两银子,竟是一本百利了。众商人回来,听说这事,都惊喜道:“人都道他倒运,而今是转运了。” 便劝他得此钱买了货带回去再生利钱。文若虚道:“我是倒运的,将本求财,没有一次不蚀本的,如何这要生利钱。妄想什么?万一和从前一样,再做亏了,哪里再有洞庭红来卖?‘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量了,我还是带这些钱回去吧!”

【第21句】:【最亲不过父母,最近不过夫妻】见“近不过夫妻,亲不过父母”。

【第22句】:【背后是石岩——靠得住】(歇)指可以依靠或可以相信。

【第23句】:【瘦猪哼哼,肥猪也哼哼】借指处境好的差的都不满意。贾 平凹《废都》:“而我和他在这些地方说不拢,他总骂我是瘦 猪吭吭,肥猪也吭吭。”

【第24句】:打完水,爷爷让我把桶送回家,我不乐意。爷爷捋着胡子说:“大人张张嘴,小孩跑跑腿嘛!”我只好把桶送回家了。(河南·济源)

【第25句】:【敌强用智,敌弱用势】(谚)如果敌人强大,就用智谋取胜;如果敌人弱小,就用强力征服。指或用智,或用势,不能死守一法,要视敌方的强弱而定。

【第26句】:【走大道怕水,走小路怕鬼】(惯)形容胆小怕事,顾虑重重。

【第27句】:【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谚)指受到恶人诬陷的人,往往含冤受屈,难以洗清。

【第28句】:【 卖狗皮膏药】以往有些走江湖的卖药,吹嘘药的功效,以 求出售。借指说假话,吹牛皮,或耍贫嘴。沙汀《淘金记》: “现在的话都是说得好听!简直像扯诳卖狗皮膏药一样!”

【第29句】:【快马难追鲜鱼价,宰相管不了水产行】释义:比喻鲜鱼价钱变化快,谁也控制不了。例句:姓纪的,你以为做买卖像带兵似的,靠一纸命令就行了?错喽,俗话说:快马难追鲜鱼价,宰相管不了水产行。你发动群众盖房子,搞的挺气势,可汛期终不能发动群众经商吧? ……._一…….

【第30句】:【勤生财,俭治家】(谚)勤苦就能创收,这是生财之道;俭省就会有积蓄,这是治家之方。指勤与俭是生财治家的法宝,两者不可缺一。

【第31句】:【迟是疾,疾是迟】(谚)疾:快速。 慢,就是快;有时太快,事情反而慢了。指事情不能只图快,慢一点,稳重而求实,结果反而快了。

【第32句】:【勤俭免求人】(谚)勤俭:勤劳而节俭。指勤俭能积累财富,避免因生活无着落而向人求助。

【第33句】:【刘寄奴】“刘寄奴”是一味中草药,它是用人名命名中草药的级别最高的人。 “刘寄奴”本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蹿。第二天他又上山,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一听,便大吼道:“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们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为人疗伤,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但士兵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道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革,于是就把它叫“刘寄奴”。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到现在。

【第34句】:【—粒谷子千滴汗】粮食来之不易。类似的:十粒汗珠一 粒粮。古华《芙蓉镇》:“而且和泥水、土地打交道,一天到晚 嘴巴都闭臭,身上的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真是一粒谷 子千滴汗啊。”

【第35句】:外婆刚开始炒花生时,表弟就馋得一个劲儿地咂嘴巴。炒好的花生还没端上桌,他就津津有味地吃上了。外婆点着他的脑门儿说:“你呀,真是馋猫鼻子灵,馋人胳膊长。”(广西·玉林)

【第36句】:织装鸟做窝——精工细活

【第37句】:【打背工】(惯)原指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背对着观众念白,后指中间人在交易中瞒着当事人从中谋利。 也作打背弓。 打背公。

【第38句】:【癞蛤蟆躲端午——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歇)旧俗民间取癞蛤蟆表皮腺体的分泌物制药,可外用治疗痔疮等症,时间在每年阴历五月初五(小端午节)和五月十五(大端午节)两天。比喻有了事情想躲也躲不过去。

【第39句】:【虎老雄心在年老意志未衰。】曹操诗句: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成语:老当益壮。姚雪垠《李自成》:“好啊,老伙计, 这才叫虎老雄心在!你们留下吧,咱们今晚美美地收拾他 们!”

【第40句】:【往眼里揉沙子】(惯)比喻欺负人。

【第41句】:老鹰绑在鳖腿上——纵然有翅也难飞

【第42句】:【孙猴子的筋斗云——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歇)孙猴子:《西游记》人物孙悟空的俗称。 也作孙悟空翻干个跟头——还在如来佛手掌心。 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还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第43句】:【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见“马屁拍在马腿上”。

【第44句】:【 稂不稂,莠不莠】稂,莠,均为田中类似禾苗的野草。比 喻人没出息,不成材。成语:不稂不莠。清代《儒林外史》: “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 几时?”

【第45句】:【除死无大灾】(谚)指人如果横下一条心,连死都不怕,就不怕有更大的灾祸。

【第46句】:屁股袋上装黄连——苦在后头

【第47句】:【旧瓶装新酒】(惯)比喻用旧的形式来表现新的内容。 也作“旧瓶盛新酒”。

【第48句】:【煮熟了饭连锅端】成果被抢夺。明代《金瓶梅》:“把个现 现成成做熟了饭的亲事儿,吃人掇了锅儿去了。”

【第49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强调要遵守法纪。马烽《刘胡兰 传》:“你老说的,倒也是一番道理。古话说:国有国法,家有 家规,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

【第50句】:我心里不舒服,妈妈连问我几声为什么,我都没吭声。妈妈火了:“木头埋在城门口,三年还说话呢,你倒是说呀!”(江苏·泰兴)

【第51句】:【乳老鸦笑话猪儿足——原来灯台不照自】(歇)乳老鸦:小老鸦。 本指小老鸦笑话小猪的足黑,转指人只看别人的短处,看不见自己的短处。常含讥讽意味。

【第52句】:【穿衣戴帽,各有一好】(谚)好:爱好,喜爱。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帽,各有各的爱好。指在穿戴方面各人的爱好不同,也泛指在生活中各有自己的喜爱与追求。 也作“穿衣戴帽,各好一套”。

【第53句】:水里捉鳝鱼——滑不溜鳅

【第54句】:下雨了,王大爷一边收着麦子,一边埋怨说:“这老天爷真让人摸不透,半月都是晴天,却让我晒到雨肚里。”(河南·原阳)

【第55句】:【冤仇可解不可结】(谚)只可化解冤仇,不能结下冤仇。指冤仇化解了,就能构成人际间的和谐;冤仇结下了,就会没完没了,永无宁日。 也作冤仇宜解不宜结。 冤宜解,不宜结。

【第56句】:骑兵队长打冲锋——马当先

【第57句】:【吧】“吧”字在中文中只是个语气助词,无意。但这里讲的“吧”,却是个名词,多指一些小生意的处所。 “吧”字是个外来音译词,音译英文ba了时用了“吧”称“酒吧”,使得“吧”字有了新意。不过英文的ba了只指卖酒的地方。想不到构词功能强大的现代汉语将“吧”大大发展了,“吧”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天南海北,走在城乡大街小巷,“吧”堪和“店”、“铺”比,什么“网吧”、“话吧”、“茶吧”、“氧吧”,好山好水的大自然也冠以“天然氧吧”之称。老外们走进中国“吧”,会奇怪地摊开双手惊讶不已,慨叹洋吧中国化的再创造。

【第58句】:【 拔了萝卜眼儿在】位置仍然存在,基础没有损失。眼儿, 也说:窟窿。沈从文《长河》:“是的,肥水不落外人田,拔了 萝卜眼儿在,占了小小便宜,少了什么!”

【第59句】:李叔叔正拿着一份请柬为钱发愁,他表弟结婚又送来了请柬。李叔叔叹气说:“真是人情逼死债,头顶锅头卖啊!”(新疆·乌鲁木齐)

【第60句】:国泰民可安,国强民也富。

【第61句】:口袋布做大衣——横竖不够料

【第62句】:【百岁光阴如过客】(谚)过客:过路的客人。指人生短暂。

【第63句】:【 蛤蟆跳三跳,还要歇一歇】有劳有逸。跳,也说:蹦。成 语:劳逸结合。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蛤蟆蹦三蹦,还 得歇三歇呢,我总得消停两天!”

【第64句】:【拾个蹦蹦枣儿】别人打枣落地,尚在蹦着,被人拣去。谓 没有出力,白得便宜。姚雪垠《李自成》:“郑崇俭兵力不足, 原不想从尧岭来攻,只是尧岭官军听说石门谷起了内讧,又 因坐山虎愿意投降献寨,才打算来拾个蹦蹦枣儿。”

【第65句】:【走背字儿】(惯)指遇事不顺,倒霉。 也作“走背运”。

【第66句】:为老不正.带坏儿孙。

【第67句】:【 舍不了孩子,打不了狼】做事不能怕付出代价,要下决心 干;类似的:舍不了羊,打不了狼。王蒙《相见时难》:“舍不 得孩子打不得狼,他们计划好,摆一桌筵席。”

【第68句】:新婚之夜开窗户——喜出望外

【第69句】:八股文的形式——干篇一律

【第70句】:【脑袋里少根筋】思想简单,缺少心眼,或在某一方面不善 于思考,意识不到。或说:脑筋里缺根弦。王安忆《文革轶 事》:“她们这些张家后代,由于养尊处优缺少世事的锻炼, 个个脑筋里都像缺根弦似的。”

【第71句】:【发空头支票】见“开空头支票”。

【第72句】:【光秃秃的树杈留不住鸟】(谚)比喻没有吸引人的物质条件与良好的环境,就留不住人才。

【第73句】:大伯家的猪糟蹋了二奶家的庄稼,他们两家在吵架。我对爷爷说:“就怨大伯,他为什么不把猪圈好呢?”爷爷说:“有活儿多插手,遇事少插嘴,你小孩家懂什么?”(河南·内乡)

【第74句】:孔夫子出门——三思而后行

【第75句】:【摆架子】(惯)指高傲自大,装腔作势。

【第76句】:扳不倒儿的屁股——坐不稳当(扳不倒儿:不倒翁)

【第77句】:二叔贩菜发了,三叔跑运输富了,爸爸却还是埋头种地。他说:“甭老这山望着那山高。猪朝前拱,鸡向后刨,各有各的道儿。我这样不也挺好吗?”(北京·延庆)

【第78句】:【打蛇打在七寸里打】在要害部位,谓行动要准确。香港 阮朗《苍天》:“多了,我们不干,少了,他们不干,总之打蛇要 打在七寸里,花钱要花在刀口上。”

【第79句】:【三头不辨两】(惯)连三个两个都分不清楚。形容人分辨不出好坏。

【第80句】:【吹冷风】(惯)比喻散布一些使人泄气的冷冰冰的话。 也作“扇冷风”。

【第81句】:【写字像画狗,越描就越丑】(谚)指写毛笔字贵在一气写成,如果对不顺心的笔画加笔再描,就会越描越走样。也借指对缺理事越辩解就越不能自圆其说。

【第82句】:星期天,我们学校全体师生上山栽树。爷爷听后,捋着胡须高兴地说:“栽上一棵树,修个小水库;栽上一片林,等于修个水库群。”(河南·汝阳)

【第83句】:门框脱坯子[砖坯]——大模大样

【第84句】:【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拖】木头造寺。寺、事谐音,谓出 事,出了问题。明代《西游记》:“这是玉旨来拿你,不当小 可。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 寺!”

【第85句】:【人到一万,无边无沿】(谚)指人数上万,气势就会非常壮观。 也作人马一万,无边无岸;人到十万,彻地连天。 人有一万,无边无沿;人有十万,彻地连天。

【第86句】:【一口气吹成】企图不费力而把事情做成。西戎《一个年 轻人》:“你的胎毛才脱了几天?缺水打井,一口气能吹成?”

【第87句】:【有钱难买老来瘦】见“干金难买老来瘦”。

【第88句】:哥哥做生意赚了点钱,可就是爱乱花,总也攒不住钱。妈妈埋怨哥哥说:“你呀,金手银指甲,能挣又能花;左手抓,右手走,钱到手里打一扭。”(河南·新野)

【第89句】:【好狗不挡道】释义:骂人不要挡住道路。妨碍通行。“不挡道”又作“不挡路”。例句: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

【第90句】:考试快结束的时候,班里只剩下三四个成绩差的还没做完试卷。这时铃响了,李老师走进班,笑着说:“时间到了,交卷吧,再熬也熬不出多少油水啦!”(河南·虞城)

【第91句】:【财大通神,势大压人】(谚)钱财多了,可以买通神仙;权势大了,可以压众。旧指钱多势大,权钱结合,天大的事也能办成。

【第92句】:灯笼照火把——亮对亮

【第93句】:【好看千里客,万里去传名】(谚)看:看待,对待。千里客:远方来的客人。盛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他们自会把你的美名播得更远更远。指爱好交友的人,美名会传播四方。 也作“好汉千里客,万里去传名”。

【第94句】:灯草搓绳——白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工

【第95句】:【走路衣裳角都能打死人】(惯)形容人骄横强悍。

【第96句】:【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想要,达不到目的;没 想要,倒轻易地得到了。事与愿违,出乎所料。台湾李敖 《笑傲五十年》:“受苦受难的中国人,禁不住老天爷一再开 玩笑,最后喟然长叹——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 荫。听其自然了,认命了。”

【第97句】:【强扭的瓜不甜】(谚)比喻用高压手段强迫人去做事情,不会有美满的效果。多用在男女婚姻上。 也作强扭的瓜儿不香甜,强迫的婚事不和美。 强拧的瓜不甜,强拔的苗不长。

【第98句】:【去了咳嗽添了喘】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引发了一个问题。 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为了不守寡,嫁了个铜锁,去了 咳嗽添了喘。”

【第99句】:【十访九空,也好省穷】(谚)向亲友借贷,即使十次去九次落空,总会有一次得些资助,可免受穷。指求助总有希望,不求希望全无。

10723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