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经典禅语禅语悟道-心灵禅语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佛心禅语】做人不怕没有钱,最怕没知识;处世不怕有困难,最怕没意志;生活不怕有欠缺,最怕不明理;人生不怕没成就,最怕没方向。

【第2句】:【禅语人生】一个人的豁达,体现在落魄的时候。一个人的涵养,体现在愤怒的时候。一个人的体贴,体现在悲伤的时候。一个人的成熟,体现在抉择的时候。--谁都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做你该做的事情,才叫成长。

【第3句】:【佛心禅语】证严法师说:“同样一个'得’字,有'舍得’,也有'得失’,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第4句】:【佛心禅语】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功名富贵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贵里耗费;悲欢离合放不下,生命就在悲欢离合里挣扎;放不下金钱,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生命就在金钱。

【第5句】:【禅心佛语】日常生活中,脾气暴躁的人,也难有好人缘,人们避之惟恐不及,即使他对别人施予饶益,别人也不领情,走到哪里都容易破坏他人的情绪。

【第6句】:【禅心佛语】当下是什么状态呢?当你剿落所有的外在假相和过去未来的影子时,全体透露的就是你真实的一切。

【第7句】:【禅语人生】一个人的心胸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心。心胸宽广,才能成就事业,才会有平和愉悦的人生。

【第8句】:【禅语心灯】韶华易逝,红颜易老,真正经得起时间的美,不是容颜,而是优良的品质。无论何时,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以及一颗充满爱心的心,一定可以让一个女人活得足够漂亮。

【第9句】:兴趣所在,再辛苦也情愿。世间之事,除非不做,做必辛苦,辛苦不怕,怕的是辛苦之中无快乐。譬如同样是码字,码自己喜欢的心灵文字,虽苦犹甘;码那些官样文章,则只剩下辛苦。

【第10句】: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只有换一种心态去面对这世界,你才会感到其美好。

【第11句】:正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才能够体会欢喜和忧伤。累眼看世界,人累心也累;笑眼看世界,人笑心也笑;一切由心生,一切由心灭。

【第12句】:人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起心动念,接触顺境时,就高兴地得意忘形;遇到逆境则烦恼悲泣,这都是心随境转,被境界所牵制而喜怒无常、起伏不安。

【第13句】:譬如药师持药囊行,而自身病不能疗治。多闻之人有烦恼病,亦复如是。虽有多闻,不止烦恼,不能自利。《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第14句】:【禅心佛语】坚持正念的人,几十年如一日,不会有大的变动;没有正念的人,今天还在这里听法、思维法、修法,还能翻两下法本,一到红尘里去了,三、五年回不来,甚至一生回不来。这就是忘失正念跑到世俗里去了。

【第15句】:春日青山里,春事尽皆春。春光照春水,春气结春云。春客春情动,春诗春更新。唯有识春人,万劫原一春。——《舒州龙门佛眼和尚文案》

【第16句】:谓由菩萨于法生喜,便喜悦法,由喜悦法故,心不沉没。不沉没故,生清净喜。由喜清净故,身心安隐,离诸烦恼。舍利子,若诸菩萨成就此者,如是名为喜觉分法。《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菩萨藏会

【第17句】:感谢对你好的人,他们原本可以不对你好。原谅对你不好的人,他们原本可以对你更坏。感谢,是一种修养。原谅,更是一种修为。做有修养的人,修为有价值的人生。

【第18句】:【禅心佛语】当你事事顺利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因为这正在用尽你的福报;当你屡屡受挫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因为依此可消除你往昔的罪业。换一种心态看成败,生命就会更加精彩。

【第19句】:【禅心佛语】当我们坐在移动的船上看船,并感觉不出船的移动,但假如我们看船外之物,例如眺望远岸,便立刻能感觉出来,人生也有与此相同的情形。

【第20句】:【佛家禅语】当有人诽谤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沮丧,因为喜欢你的人,仍然赞美你;当有人赞美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骄傲,因为不喜欢你的人,仍然诽谤你。

【第21句】:【禅心佛语】弯腰,是对长者的崇敬,因为他们以长者的风范和身体力行的奋斗推动了社会进步,教导着成长的一代。

【第22句】:【禅心佛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我们穿的衣服脏了,可用水洗干净,当我们的心被污泥染了,也可用忏悔的法水来清净。

【第23句】:【禅心佛语】人生的意义,是肯定一个人一生中的价值,不在于你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在于你为别人所做的一切。

【第24句】:所归依者,谓唯灭谛爱尽涅槃。或复有谓:归依僧者,归依四姓出家之僧,今显此僧威仪形相,皆是有漏,非所归依,所归依者,谓成僧伽学无学法。《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

【第25句】:【精短禅语】学诚法师:破除执著要靠慧力——内心一种明利、决断的力量。执著是指人内心对人和事胶着难离的状态,不是指外在的行为。

【第26句】:【禅语人生】在庙产法人主体尚不明了的情况下,免门票的举措,看来只能先从寺院这边单方面开始。为了争取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佛教界应单方面放弃寺院这边的小额门票,并宣布永久免除。

【第27句】:【禅心佛语】能让自己快乐、自在,是真聪明、真能干;能让自己和他人解脱烦恼与痛苦,才是真智慧、真慈悲。

【第28句】:劳动强筋骨,无病便是福。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量小名利重,心宽财物轻。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六十勿过夜,七十勿过更。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命好心也好,富贵直到老。能人凭张嘴,傻子靠双腿。

【第29句】:【佛心禅语】不要因眼前的成绩而忘乎所以,把自己看得低一点就会多一分防范,高一分警惕;而心一旦飘起来,脚就会高起来,脚下的石头就会松动。只要脚下的石头一松动,就有坠入深渊的危险。

【第30句】: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你当你的官,我耕我的山。你对人无情,人对你无义。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钟。你目中无人,人目中无你。年轻勤锻炼,老来身体健。娘家的饭香,婆家的饭长。宁触人主怒,莫忤权臣意。

【第31句】:【禅文案】烦恼时,听一听鸟儿的呢喃,嗅一嗅花儿芬芳,不为过去的失败而沮丧,不为失去的恋情而颓废。因为我深知,所有逝去的,终将成为历史,未来还有太多的精彩,给自己一个笑脸,让梦儿随心去飞。

【第32句】:真正的财富,是在自己的心中。心里的满足,宇宙三千都是我们的;你如果不满足,一味地贪财好利,就是拥有再多,也是不够的。《星云大师讲演集》(一),第266页

【第33句】:【早安禅语】放下悭贪是布施,放下恶业是持戒,放下懈怠是精进,放下嗔恚是忍辱,放下散乱是禅定,放下愚痴是般若,放下虚伪是真诚,放下污染是清净,放下傲慢是平等,放下愚痴是正觉,放下自私是慈悲。

【第34句】:【禅语人生】拥有善良、美好的品质,就像给自己穿上了盔甲,可以帮助自己抵挡邪恶,获得双倍的保护;如果能够在这些品质的基础上,加强心性的修养,那么就像建立起了成功的铜墙铁壁,通向成功的道路将会永远畅通无阻。

【第35句】:师生之间不仅是靠知识结缘,更要靠德义相感。知识从哪位老师那儿都可以学到,老师的人格和品德,是学生从老师那儿得到的最具独特价值的东西。

【第36句】:尽管发大愿、立大志,却不实践力行,则永远无法达成理想。是故“愿”与“力”要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理想与事实方能圆融一致。

【第37句】:【禅语人生】我们应该发展任何方面的才能,应该将事业照顾好,同时内边具有智慧和圣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完成人生的目的——了悟自我并且美化世界,不管此生有多短暂。启迪人生,传播智慧。

【第38句】: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赏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握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

【第39句】:【禅心佛语】哥哥的两条腿在这次事故中残废了,这个变故使他痛苦至极。想自己几年来无私付出,为何仍遭此大难?他叫弟弟背着自己又去了西山。

【第40句】: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

【第41句】:【禅心佛语】生活需要一种温和的理性,善意的包容,去分担那些生活的泪水与伤痛,不要让那些负面情绪干扰了生活,困惑了生活,甚至丢掉了生活,能够用欣赏的心态去面对这生活,而不是依靠对生活的后知后觉。

【第42句】:【禅语说】关于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了解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大家都不傻,谁都是聪明人,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貌似在做一件傻事,那只能是说明你不了解这个人。在他的世界里,还有别的原因支持他坚持做一件别人无法理解的“傻”事。

【第43句】:【禅心佛语】脾气要变成志气,意气要变成才气,怨气要变成和气,生气要变成争气;多一番经历,长一番见识;多一分磨难,长一分志气。

【第44句】:【禅语人生】有些人,等之不来,便只能离开,有些东西,要之不得,便只能放弃,有些过去,关于幸福或伤痛,只能埋于心底,有些冀望,关于现在或将来,只能选择遗忘。

【第45句】:【禅心佛语】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法身无异相,佛与众生无异相,生死与涅盘无异相,烦恼与菩提无异相,离一切相即是佛。

【第46句】:三、归依三宝(一)佛陀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梵行品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楞严经》卷六

【第47句】:【禅心佛语】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作无;乃至一切法亦如是,并是自心计作有,自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己之法王,即得解脱。

【第48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难得者兄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是仙。”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不可不慎也。

【第49句】:佛教以不生不死为了脱生死,为什么高僧大德、成就者们都要示现涅槃?乃至佛陀也在世寿八十岁时示现涅槃?涅槃的意义在哪里?

【第50句】:【禅语人生】修道,你有什么思想,就会有什么鬼。所谓鬼就是一股阴气,你有什么不好的思想,阴气就来了。你要是一改变你的思想,阳光就照进来,就有智慧了。

【第51句】:【禅心佛语】世事无常,快乐与烦恼都不会持久。功名利䘵皆是成长的助缘,过此阶段也成垃圾。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认淸自己,摆正自己。人生最幸福的事是什么呢。

【第52句】:宁忍自己气,莫伤父母心。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钱到他人手,要等他人有。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穷人好肩头,富人好声喉。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

【第53句】:【禅心佛语】世间的许多事情都如此。当你刻意追求时,它就像一只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摒去表面的凡尘杂念,为了社会,为了他人,专心致于一项事情时候,那意外的收获已在悄悄地问候你。

【第54句】:【禅语人生】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放弃难言的负荷,方能解开心灵的枷锁;放弃满腹的牢骚,方能蕴蓄不倦的威力;放弃纤巧的诡辩,方能拥有深邃的思想;放弃虚伪的矫饰,方能赢得真挚的友情。

【第55句】:【佛家看透生死的禅语】和广信先生:闻事不喜不惊者,可以当大事。听谤不怒不怨者,可以处烦嚣。遇难不避不畏者,可以担重任。用心不忮不求者,可以举大略。做人不浮不躁者,可以固根本。

【第56句】:【经典佛语】夫慈,故能容;俭,故能悦;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披褐怀玉,韬光养晦,适时而用,伺机而动。)

【第57句】:人的身体会变化,会老去,情感也会在泅渡时间的过程中渐渐产生变化。因而,不能接受人事变迁、不能容忍爱人的种种毛病,这样的爱情就不牢靠;唯有包容真爱的不完美、包容所爱之人的不完美,我们才能找到幸福之路。

【第58句】:【禅心佛语】人生那得几千秋,万里山川依旧。寿夭穷通是命,荣华富贵自修。看看白了少年头,生死谁知先后。日日杯深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第59句】:【经典佛语】“若有智慧,则无贪着”就是以智慧照见世俗现相一切皆空,不着于世俗的幻相而证得解脱。知道智慧难得之后,要常常省察,恒时不要失去智慧觉照。

【第60句】:山高水深是佛境界,日上月下、云腾鸟飞是佛境界,明色暗空、坏空成住、三涂六趣、九有四生、炉炭镬汤、诸恶苦趣是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第61句】:【佛心禅语】小沙弥又说道:“师父,落叶这么多,您在前面捡,它后面又会落下来,那您要什么时候才能捡得完呢?”

【第62句】:目前社会需要的正是一股慈爱的清流,来洗刷物欲污染、仇怨不平的横逆,重建道德尊严及人类本有的良知良能,涤尽人间黑暗。假如能以佛陀的清净本性,发挥那分清净智慧的功能,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一片净土。

【第63句】:【禅心佛语】对于没有到手的猎物,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它抓住,至于口味如何,能不能吃,那是抓住以后的事情。只要有利的,绝不放过;只要无用的,坚决舍弃。

【第64句】:【禅心佛语】坑坑洼洼;人生如茶,忍受着开水煎泡;人生如水,冲刷着河岸沙滩;人生如书,记录着酸甜苦辣。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繁华过后的淡定。人生如果树,在风雨中成长,在阳光下开花,繁花落尽,硕果累累。

【第65句】:【禅语人生】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该放下时就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第66句】:【佛心禅语】做人如钟,钟的品质有四个特点:实事求是,不报假时;与时俱进,不停分秒;坚持规律,不缩不冒;埋头苦干,不事张扬。这是一个实事求是,一个踏实实干者的具体行为表现.

【第67句】:【禅语人生】一切皆因自我,穿衣、吃饭、解手、走路。迷途形成的缘起,往往是因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身。

【第68句】:【禅心佛语】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第69句】:十二恶律仪者:一者屠儿,二者魁脍,三者养猪,四者养鸡,五者捕鱼,六者猎师,七者网鸟,八者捕蟒,九者咒龙,十者狱吏,十一者作贼,十二者王家常差捕贼。《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七

【第70句】:观察一切法,悉从因缘起,无生故无灭,无灭故无尽,无尽故无染。于世变异法,了知无变异,无异则无处,无处则寂灭。《华严经》卷四十四,十忍品

【第71句】:【禅语人生】我快要六十七岁了,如果我内心深处,有时也没有办法接受这么多年下来自己身体已经衰老的话,我一定会难以接受我目前的状况。当你老了,要意识这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要欺骗自己,试着从中得出最好的结果。

【第72句】:世上的道理,原都是这么简单,生活就要我们学会能屈能伸,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出路。虽我们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做到,改变不了的不如去适应它。

【第73句】:真如名为无异、无变、无生、无诤,自性真实,以无诤故,说名真如。如实知见诸法不生,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大般若经》卷五六九,法性品

【第74句】:【禅心佛语】洞山悟道,只是悟了自己,并没有悟出什么大道理。所以真正的开悟,就是认知、肯定自己,找回迷失的自己,完成了生命的觉醒。

【第75句】:【佛心禅语】学僧莫名其妙不知如何回答。了堂禅师道:“这一诀你千万要记住,就是你若到别处去参学,不可向人说从我这里听了五位诀的说法。”

【第76句】: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气力,才能满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烦恼,便能安稳地终此一生。

【第77句】:早上舒心,出门顺心,路上小心,遇事耐心,做是细心,交友留心,待人诚心,回家开心,夜里安心,对自己有信心,对别人有爱心,对感情有真心,对真理有恒心,做凡人有良心,做圣人有善心、菩提心、慈悲心!别的皆是多心!

【第78句】:生命本身复杂而残酷,但并不缺乏希望,绝望的是人们的思维。很多时候,人们不肯放手是因为等了太久、付出太多,坚持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曾经的付出并非徒劳,这样的坚持是对过去的执著,等待也是对过去的等待。

【第79句】:仇恨好比一把无形的利剑,随时都有可能插向被恨者的胸膛,同时也使自己的心灵扭曲成丑陋的畸形甚至失去人性。其实,究其起因,有时只是一点误会而已。人应当忘记仇恨,因为仇恨是一件令人很痛苦的事情。

【第80句】:【禅心佛语】过修行生活一定要有良师益友,要亲近善士,否则就会走进人生的误区。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第81句】:以平等之心,和善待人,即是忍辱。许多人生怕被人看低,总爱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用不友好的态度掩饰自己的软弱,这是修养不到的缘故。受过苦的人,修炼功夫深的人,能够以平等之心和善待人。

【第82句】:【修行智慧禅语】就算全世界都是坏人,我们也要做个好人,因为在社会上精进,是不能没有勇气和坚持的。不管是出家众或在家众,都要记住永远要保持对世界的尊重、关爱和信心,“不管这世界多昏暗,都要坚持做一盏明灯。”

【第83句】:【道家禅语】耐心做事,更要耐心生活。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曾迷惑和彷徨,人生在世无常,一切得失源于个人所求所悟,勿需在意,或盲目追随大流,否则将是人云亦云,不知其所以然,或似懂非懂,反失了本心本意。

【第84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心地的客观,才合乎待人处事的情理。莫怨人间摩擦多,成群结队的来投胎,人生怎么能少风波,心地的宽阔是超越伤害的唯一办法,它是在命运的伤口上搭的一座青石桥,从纷扰走向吉祥。

【第85句】:【禅语人生】饮食能增加身体的营养;读书则能增长我们的智慧。要想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必须鼓励人人多读书、读好书、读善书、读佛书,唯有读书能变化气质、升华人格。

【第86句】:【禅心佛语】快乐从自己的心中创造出来,只要我们愿意打开眼睛,接纳世界,敞开心胸,散播欢喜,那么平时望见的窗前月.自然会有不同的景致。

【第87句】:聪明与智慧不同。聪明的人只有考虑自己,没有想到别人,他爱自己,不爱别人;只会对他人不满意、不原谅、不接纳,却时时宽待自己。

【第88句】:吸取教训,不犯第二次错误在遭遇失败后,我们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那么你最终就是那些成功者。

【第89句】:当一个人能量旺盛,处于阳性气场时,感召的自然都是吉祥的物象;反之,当一个人能量虚弱,处于阴性气场时,感召的也都是不祥之物。

【第90句】:【佛心禅语】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第91句】:假如,所有的伤痕都能够痊愈;假如,所有的真心都能够换来真意;假如,所有的相信都能够坚持;假如,所有的情感都能够完美;假如,依然能相遇在某座城。单纯的微笑,微微的幸福,肆意的拥抱,该多好,可是真的只是假如。

【第92句】:发出离,心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93句】:【禅语人生】想要一个积极快乐的人生,首先要把我们的心打开。心如果仅有一个水杯大,一粒灰尘掉进去都会摇动不止;心如果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那还有什么能成为你的障碍呢?日月星辰能成为虚空的障碍吗?不能。

【第94句】:【禅心佛语】能够热衷于佛法的修行,是很好的事情,不过如果说佛陀是累积了三大阿僧祗劫的福德和智慧,那么就要谨记,我们也需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来达到最终的觉悟。

【第95句】: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22经

【第96句】:许多人将爱情摆在婚姻的第一位,然而,爱情不过是一时的激情,像燃烧的木柴一样,火焰过后是灰烬。只有彼此尊重,善尽义务,才能培养出最深沉的爱。

【第97句】:善住持者,以众人心为心,未尝私其心;以众人耳目为耳目,未尝私其耳目。遂能通众人之志,尽众人之情。。务求己过,与众同欲,无所偏私,故众人莫不归心。(宋)灵源清禅师(《禅林宝训》卷二)

【第98句】:【禅心佛语】第八,你思惟一下自己处在顺境的时候,是不是真的以谦卑的心来把那个傲慢的心给它降伏住,不骄傲,不奢侈,能不能作到。

【第99句】:台湾的离婚率逐年不断攀升,衍生不少社会问题。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伦理,再去影响其他的家庭。

17900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