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佛说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禅心佛语】仇恨不能化解仇恨,只有仁爱才可以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第2句】:【佛心禅语】装傻这事,如果干的好,叫大智若愚。木讷这事,如果干的好,叫深沉。

【第3句】:【禅语人生】心态并不是这样,心态不是孤立的,心态不能离开条件,不能离开经验。离开了经验,思维将是一片空白。

【第4句】:【禅心佛语】是心的强大;放下了是心的豁达;自在了是心的家园。生活从心出发。

【第5句】:只有收拾过失恋残局的人,才能知道爱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神圣。它也是可以重来的。快乐根本就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决定。随时随地都可以作出,权力全在于你。

【第6句】:我们作为感觉的源头,作为主体,不断地接受着锁链的连锁反应。所以,我们要随时警醒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时的发心,务必要符合天道的规律。

【第7句】:【禅心佛语】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所以历史无法改变;也没有人可以穿越未来,所以未来无法预知;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

【第8句】:人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舟船。《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

【第9句】:【禅语人生】心不明来点何灯,意不善来诵何经,行不诚来吃何素,赡不孝来斋何僧。

【第10句】:【禅心佛语】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没有由的缘分,缘深缘浅,早有分晓。

【第11句】:【禅心佛语】切莫为凸显自己的好而不惜挖掘他人隐藏的过失,这是卑鄙小人的行径。

【第12句】:【佛心禅语】要让口舌上没有过失,最好的办法就是慢说,在说话之前考虑一番,不要让往日的习惯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第13句】: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楞严经》卷四

【第14句】:一个人如果连对手都没有,是寂寞而可悲的;一个人如果树敌太多,是可悲而寂寞的。

【第15句】: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第16句】:【禅心佛语】凡是外境让自己动心了,就是失败了,看见漂亮的动心看见不舒服的生气,都是动心。

【第17句】:【禅语人生】修行可以让我们修出谦虚,修出包容,修出慈悲,修出智慧,修出光明的人生,修出清净的心灵,修出欢喜的性情,更可修出一辈子的感恩。

【第18句】:【禅心佛语】身体乃是本钱,没有健康,就无法享用人生所有的乐趣;别将名利看得太重,浮华过后最终都是过眼云烟;别以为能救命的是医生,其实是你自已,养生重于救命。

【第19句】:【禅语人生】要在生活中的烦躁面前保有耐心。当一个人安静和放松下来时,才会发现所有的烦恼原来都可以自己解决。

【第20句】:有了“我”的执著,就忽视了他人的存在,忽视了他人利益的存在、忽视了他人意见的存在。

【第21句】:不从有所得中无所得,不从无所得中无所得。须菩提,有所得、无所得平等,是名无所得。无所得,即是得,以是得,无所得。《摩诃般若经》卷二十三,三慧品

【第22句】:不说是非,不传播是非,不计较是非,更不要为是非患得患失。(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第23句】:【禅语人生】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第24句】:【禅心佛语】万缘放下真布施,清净无染真持戒。不生不灭真忍辱,不起一念真精进。湛寂不动真禅定,念念不住真智慧。

【第25句】:贪人于昼夜,常无有安乐。以其多乐欲,爱箭射其心。《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九

【第26句】:以波罗蜜船,于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着彼岸,不住中流,而度众生,无有休息。《华严经》卷七十三,入法界品

【第27句】:【禅语感悟人生的文案】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第28句】:【佛心禅语】弟子不解地问方丈:“上次你叫乞丐把砖头从屋前搬到后院,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头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头放到后院,还是屋前。”

【第29句】:【禅语人生】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第30句】:【禅心佛语】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第31句】:【禅语人生】我们人生在世,要即时行善,有用一口气,有一点力量就要行善积德,不要仅籍着前生所积下来的善根,享尽今生的福报。

【第32句】:现量所得,以智自入,不由他悟。体性如实,净眼现证。《华严经》卷四十,十定品

【第33句】:【禅心佛语】即使是重大恶业,如有足够忏悔的时间——寿长,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重业即轻受而成为不定业。

【第34句】:【圣经文案】256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

【第35句】:【禅语人生】这个宇宙没什么真的好,没什么真的坏,就是一种循环,让大家玩一玩,然后,时间到了回去休息。

【第36句】:不付老子财,不寄边境民,不信奸狡人,及诸悭惜者、亲附成事者。《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83经

【第37句】:能帮助别人,能为社会尽一分力,即使一点一滴都有大用;因为有一分心,就有一分力量。

【第38句】:于佛起恶心,毁谤生轻慢,人大地狱中,受苦无穷尽。《分别善恶业报经》

【第39句】:如果能了悟“诸法无常、诸苦是空”的道理,解脱身心束缚而沉浸于正法的快乐,即是忍辱。

【第40句】:【禅心佛语】六和文化:【第1句】:心量要大,自我要小。【第2句】: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第41句】:【禅语人生】亦舒《喜宝》:有能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受一群人影响。

【第42句】:【圣经文案】207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19:26)

【第43句】:慈悲济世的志业,可启发社会人心的良知良能。多一位慈济人,社会就多一个好人,所以要推而广之。

【第44句】:【禅心佛语】人生最可贵的事就是“结善缘”,佛法所说的“缘”是很微妙的东西,有时候一句好话就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的功德。

【第45句】:流俗知见,不可人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乐简畏繁,不可明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第46句】:【圣经文案】383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弗4:26-27)

【第47句】:【禅语人生】夕阳西下的时候,行者肩扛着满满的一袋水果,步履蹒跚、汗流浃背地走到禅师面前。

【第48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第49句】:要求别人完美,不如先要求自我的完美;要别人适应自己,不如自己先去适应别人。

【第50句】:我知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毕竟无有般涅槃者,唯除为欲调伏众生而示现耳。《华严经》卷六十八,入法界品

【第51句】:当世界上没有了烦恼,你是否还会微笑?当世界上没有了困难,你是否还会坚强?当我们心里没有了目标,你是否还会挑战自己?

【第52句】:人生三重境界:敢于承认、敢于面对、敢于担当。人生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第53句】:【禅心佛语】对某个事物,因为最爱,有时候就会生起最恨的情绪,引爆最大的痛苦。所以,在生活中掌握一种“度”比较好,这样,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

【第54句】:【禅心佛语】尽无尽。为二性空故,见闻无生是尽,尽者诸漏尽。无尽者,于无生体中,具恒沙妙用,随事应现,悉皆具足,与本体中亦无损减,是名无尽。

【第55句】:【禅语人生】重昏巨散,翳动定明,不可随,不可畏,随之将人向恶,畏之妨修正法。

【第56句】:【禅心佛语】人生是什么,幸福的活过。烦恼是什么,既然不认识何不随它去。

【第57句】:【佛心禅语】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第2句】:活多干、话少说、人人心里有杆秤。【第3句】:少吃盐、多吃醋、少打麻将多散步。

【第58句】:于一切佛生慈父想,于一切如来生无二想。《华严经》卷五十三,离世间品

【第59句】:【禅心佛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第60句】:当知佛境界充遍,故众生境界亦复充遍。离佛境界外,别无众生境界;舍众生境界外,别无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第61句】:【佛心禅语】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第62句】:【佛心禅语】做人要遵循人格的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这才是“无求”的最高境界。

【第63句】:【佛心禅语】做人要聪敏,而非聪敏自误;要淡泊,而非淡泊无志;要深沉,而非深沉莫测;要善良,而非善良可欺;要静思,而非静思无行;要勇猛,而非勇猛无羁。

【第64句】:【禅语人生】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予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

【第65句】:珠光宝气并不是高贵的象征,人之所以高贵,更重要的是因为气质和品格,而非外在的浮华。

【第66句】:佛陀的教育不只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更教我们如何包容人、不与人计较。

【第67句】:我热爱永恒的光,不喜欢黑夜的漫长,如果可以,我宁愿选择永恒之光中的一生平淡,而不愿接受黑夜里的流星灿烂。

【第68句】:【禅心佛语】人生如梦,自迷自醒,干别人何事;世事如幻,缘灭缘生,操哪份闲心。男女是缘有缘惜缘,无缘随缘;儿孙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第69句】:【宋、苏轼薄饮食诗】秋来霜露满东园,萝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第70句】:【禅心佛语】每个人应当怀着一颗虚空的心修行,有时我们可能无法受到肯定或赏识,但坚守本分、脚踏实地的鞭策自己,依旧是个人精进的正道。

【第71句】:【佛心禅语】不必要挑剔生活的不如意,所有的一切不外乎是自己的天真遇上了社会的现实罢了。成见不如理解,抱怨不如放下。

【第72句】:【禅语人生】一修人我不计较。二修彼此不比较。三修处事有礼貌。四修见人要微笑。五修吃亏不要紧。六修待人要厚道。七修内心无烦恼。

【第73句】:如果你相信命,那么一切的偶然都是注定。如果你不相信命,那么一切的注定都是偶然。

【第74句】:【禅心佛语】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得罪君子,其为怨浅;得罪小人,其为祸深。

【第75句】:一个人如果慈悲心常在,那他的心量也能像宇宙一样博大,他就会拥有无坚不摧的巨大能量;一个人修炼到真正放下生死的时候,心中怀着的是永恒的慈悲。

【第76句】:佛陀之语旨在说明:男女欲爱不净,是生死烦恼的根源。我们不提倡禁欲,但沉湎情色总不是明智之举。

【第77句】:大气是让人感觉敬重,而不是畏惧。站在一定的高度而从不让别人感觉你的高度,更能赢得别人的刮目相看。

【第78句】:慈悲与智慧的交融,是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它使人能够不断探索生命的奥义,同时看到真正的自己。携一颗佛心,展一双翅膀,不畏浮云,只在生命的巅峰自在微笑。

【第79句】:宣纸凭墨洒,茫茫人海中容颜老去白了发;望断来世尘缘中,谁是他?青瓷一碗茶,沏入了前生卦,菩提树前已无菩提花。

【第80句】:【佛堂】青丝落罢,布衣念珠袈裟。灯烛蜡,剪不断她。杖红尘丢下,苦修来世竹马。

【第81句】: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千古贤文-仓廪虚,就是仓库空了;礼义疏,就是缺少礼义】

【第82句】:该直行时直行,该转弯时转弯应该直行的时候不直行,是错失良机;遇到转弯的时候不转弯,是不懂得回头是岸。

【第83句】:【禅心佛语】佛法修持能引导我们逐渐放弃惯有的假设,尝试以不同的论点和角度去看待事物,这样的转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第84句】:【禅心佛语】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

【第85句】:【禅心佛语】了解真理,但不去实践真理,真理对你而言也毫无意义。自己不曾体验过的事,说出来也没有底气。口头禅终究无法让人感同身受。

【第86句】:【禅心佛语】或许有一天我们都老了,但是我还是记得当初你让我心动的样子。

【第87句】:【佛心禅语】评论古今:一位客人拜访禅师。来时忘带礼物,觉得很不好意思,便说:“我空手而来。”

【第88句】:地等和合,微尘之聚,若离于心,即无所得。《大乘密严经》卷中,显示自作品诸有对色,皆识变现,非极微成。(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一

【第89句】:【禅语人生】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第90句】:【经典佛语】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天下至柔莫若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

【第91句】: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但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证严法师

【第92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的觉悟本性并不像一棵菩提树,先天纯洁清净的心也并不如同镜子,原本就不是有形体的东西,又能在哪里沾染上尘埃。

【第93句】:特意放弃,缘来了还拒绝,特意不放弃,缘尽了还执着,这都是没有放下。

【第94句】:【佛心禅语】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个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一定不是好将军。

【第95句】:【禅心佛语】理想愈远大,所遭受的阻力必愈多;所处环境愈恶劣,所获得的经验必愈宝贵。

【第96句】:【佛心禅语】【不可说】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

【第97句】:【禅语人生】养牛的人,放牛吃草,并不放松看守牛群的行踪,而注意其所在。人的心,更应随时守之不致迷失行踪。

【第98句】:【禅心佛语】清净是指没有染污的平常心;光明是指知道和看见心中的感觉与念头;寂静安祥是心中没有贪瞋痴的念头。

【第99句】:【禅心佛语】创造好心情,我们应该重视所拥有的东西,而不是那些还没有的,人在困境中需要一种阳光,能看到生活中朴素的美。要养成积极的心态。

11348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