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佛心慧语的唯美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禅语人生】一道浊流,固然不如一杯清水的干净而澄明,但蒸溜了浊流的一部分,却就有许多杯净水在。

【第2句】:人们一直在寻找天堂与地狱的真相,其实这两者一直都在我们的生活存在着。

【第3句】:金钱是用来实现某种理想生活的手段,而许多人却把它当成了生活的全部。

【第4句】:【佛心禅语】戒邪见(戒愚痴):“若业及果报,二俱生净信;受持于正见,是则生天路。”

【第5句】: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难道观音应身也是“辗转下劣”幺?

【第6句】:【禅心佛语】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学佛的起步要正,修行的全过程才会正。

【第7句】:【禅语人生】用功就是要把这个真如妙心好好地守着,死活也守着那念清净,慢慢就会起作用,就会发光,就会有神通。

【第8句】:【禅心佛语】土木工程的技师,懂得如何疏导水流,箭匠能把箭做得十全十美,木工能把弯弯曲曲的木材,刨至平滑。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整顿自己。

【第9句】:【禅语人生】知足常乐、心存感恩,才会产生幸福感,从而让内在心灵得到净化。

【第10句】:但了妄念无生,即是真心不动,此不动之外,更无毫厘法可得。(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五

【第11句】:【禅心佛语】对青少年,要关心不要担心,要诱导不要控制,要商量不用权威。

【第12句】:心安静则无躁,心清净则无忧。心乱了,走到哪里都是喧嚣世界;心定了,周围的一切都平静了。

【第13句】: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

【第14句】:【禅语人生】些小言辞莫若休,不须经县与经州。衙头府邸陪杯酒,赢了猫儿卖了牛。

【第15句】:善于结缘,左右逢源人生最可贵的一件事就是“结缘”。结缘好比播种,哪有不播种就能白白得到果实的呢?

【第16句】:【禅心佛语】时刻告诉自己:少为自己谋幸福安乐,多为别人做事情,广结善缘,在善缘中,体会感恩知足的快乐。这也是我人生的目的。祖师大德这么过来,我也要这么努力。

【第17句】: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无上菩提誓愿成。《发菩提心戒仪》

【第18句】:“真如本性,寂静常然,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干”,悟到空,悟到无,就真正触到了禅机。

【第19句】:【禅心佛语】复杂的宗教仪式,把佛教伟大的「觉性教育」变成一种形式,无益于知见的启发。

【第20句】:【禅心佛语】以圣贤为竿,以道德为线,以仁慈为钩,以利䘵为饵,以四海为池,以禅定为椅,以万民为鱼,何愁功业不成乎。

【第21句】:【禅语人生】责任与自觉,是成功的开罐器,配上毅力及勇气,打开了这一层「阻碍」,就能享用罐内丰盛的成果了。

【第22句】:汝不应由尊敬如来故,而接受如来的教法,要像用火来检验金子一样,先行分析,然后再做决定。《中部》第47经佛言

【第23句】:总一切法:谓色、非色。色非我也,何以故?可破可坏,可裂可打,生增长故。以是义故,知色非我。非色之法亦复非我,何以故?因缘生故。《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

【第24句】:要将是非当教育,不要将人事当是非。前者能将种种不顺心的行为转化为重组自我的利器,后者只会让你觉得人生很痛苦。其实,每天的琐碎事务都是活生生的大藏经。

【第25句】:牛与僧在禅者的眼中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禅师是在告诚学僧,参禅学道不要受外物世相的牵绊,更不要执著于是非观念,这就是禅者所应达到的境界。

【第26句】:【禅心佛语】上了心的人,才会在心上;动了情的情,才会用深情。心其实很小很小,装一份爱足够;时间其实很少很少,陪一个人就好。

【第27句】:【禅心佛语】看得失其实也简单:不计得失付出,顺其自然得到。淡定从容面对,得失尽在福报。看淡得失你的人生一定是幸福的。

【第28句】:心正,人就正,哪怕身子是歪的;心歪,人就必歪,哪怕身子再挺。没有一块骨头是铮铮铁骨,心骨软,身子骨再硬也是软的;心骨硬,身子骨再弱也是硬的。

【第29句】:高官显,大款阔,富贵如云眼前过。青菜萝卜品真味,琴棋书画自得乐。穷通有数,各得其所,比什么?

【第30句】:【稳住最终目标】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灰蒙蒙、气冷冷的时侯,只要能将最终目标稳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感觉很温暖。

【第31句】:【禅心佛语】既会花钱又会赚钱的人,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享受两种快乐。

【第32句】:心若向阳,必生温暖;心若哀凄,必生悲凉,只有经过人生的荒凉,才能抵达内心的繁华。最好的生活就是以一颗纯善之心,真诚待人。

【第33句】:【禅语人生】学校是教会人知识的场所,社会是运用知识增长你智慧的地方。严格要求自己是最好的提升,关爱他人是培训你的最好福利。

【第34句】:【禅语人生】因为一个人的修行,一天到晚只想着自己,你的心量会越修越狭窄。所以,很多人虽然也修行,但烦恼妄想依然特别多。

【第35句】:“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古圣先贤忧道不忧贫,能时时刻刻秉持仁心正道,未生恶念之前,先防患未然;心不生恶,则身不犯错造罪。

【第36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即使拥有佛陀的法衣或指舍利,也不能说是见法及见佛,这是一个必须善加理解的道理。

【第37句】:若一个人很粗心,那他(她)一定不会整天数落你丢三落四,不会连你掉根头发也要唠叨半天。

【第38句】:今天的佛教,如空心萝卜,外表虽坚硬鲜美,里面已干枯、失味。佛教要兴盛,不是靠大寺,而是靠大师;不是靠建材,而是靠人才。

【第39句】:救世必须先救心,人人都有与佛相同的佛性,唯有信仰佛法,改正邪蔽的思想,矫正不端的行为,福利社会人群,倡导教育、健康及正常的娱乐,才能得到心灵永恒的快乐。

【第40句】: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并不在于他能从外界获取多少智慧和信息,而在于他对自己内心的智慧开发出多少。

【第41句】:【禅语悟道】财物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财物,而且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才是真正的财物布施。噶举祖师冈波巴大师说:“不执一物,比供施所有财物殊胜。”

【第42句】:长江澄澈印蟾华,满目清光未是家。借问渔舟何处去?夜深依旧宿芦花。——《从容录》

【第43句】:【禅心佛语】如果把成功看成是他人的评价,那么你就永远无法摆脱心灵的疲惫,甚至根本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

【第44句】:随在何处,念佛第一,好心情第二,好身体第三,其余任何重要之事皆在第四、第五。

【第45句】:慈爱众生并给予其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称为悲。救度他人的灵魂使其不致堕落,就是对众生的最大的慈悲。

【第46句】: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第47句】:【禅心佛语】天大地大,就把自己看作是山水的使者,无所谓一点,迟钝一点,就简单自在了。累了就眯起眼,看什么都是浮云过眼。

【第48句】:【禅语人生】一个贫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终有飞黄腾达的时候。我们明白了因果的道理,无常的道理,就会懂得了如何设计自己的命运,改造自己的人生。

【第49句】:只有在造作、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等一切对立面完全统一了之后所显示的无分别智,才是平常心。

【第50句】:【禅心佛语】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第51句】:做人要像做水一样,水无色无形无味。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第52句】:【禅语人生】五怨,即五拔刀怨者,譬喻为五受阴(色、受、想、行、识)。

【第53句】:妄想并不是心之外的某种实在的东西,它如同觉照一样,同是心的一种作用,只不过觉照是清净的,妄想是染浊的而已。

【第54句】:【禅心佛语】对人真诚,要有聪颖,而不等于愚痴的善良;对人包容,要有原则,而不等于对他人放纵。

【第55句】:富有是命运的一个奖励,奖励过去的勤种善因;贫穷是命运的一个提醒,提醒得果当自今天始,努力为明天耕耘。无论贫富,都值得你对命运心存感激。

【第56句】: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

【第57句】:【禅语人生】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开始新的一天,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在每个早上都醒来。

【第58句】:“禅”的功夫,应在日常生活中参,将人生与宗教融会贯通,以宗教精神,立于处世的事业。

【第59句】:智慧大海胜威德,知法自在为法王。世间应供天中天,觉悟自在应归命。《方广大庄严经》序品

【第60句】:世人为其理想,尚能抛头颅、洒热血,况佛子为报佛恩、济累世父母,机会现前何妨稍献精诚呢!

【第61句】:真实义者,微妙寂静,足涅槃因。言说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楞伽经》卷四

【第62句】:【佛心禅语】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今天就准备好明天的事情就永远不会饿死。

【第63句】:【禅心佛语】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没有什么想不通的,本来一切都是虚假的。菩萨放下一切是一种觉悟的表现,选择出家是一种解脱成佛的征兆。

【第64句】:要求别人完美,不如先要求自我的完美;要别人适应自己,不如自己先去适应别人。

【第65句】:【佛心禅语】佛家讲:善有善报,并非是唯心的因果报应之说。多行善事,或许别人不会报答你的善举,但至少不会给你带来祸端。

【第66句】:【禅语人生】学会忙里偷闲。总被生活束缚,神经就会永远紧绷。每天抽点时间发呆、胡思乱想,或者每隔一段时间与大自然亲近,才是生活的艺术。

【第67句】:慢?平常做事要随分随力、尽全心去完成一件事,事情做完后,即使发现结果并未达到完美,但因为自己已竭尽心力,所以大可心安理得,不必在意别人的批评。

【第68句】:【禅语人生】这是非常潇洒自在的,不像一般世俗的凡夫,蜗牛角上去争夺蝇头微利,整个世界青山绿水都是我的家。

【第69句】:【禅心佛语】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是有智慧的,坏人之所以坏是因为人是愚蠢的。

【第70句】:我们是需要弥陀救度的人。一个需要弥陀救度的人,不能反过来教弥陀如何来救自己。

【第71句】:【心灵禅语】惭愧,说到底是羞耻之心。人若无羞耻之心,任何坏事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做。若有羞耻之心,就会远离恶的影响和蛊惑,就会善良正直,行为端正。

【第72句】:路是人走出来的。千里之路,必须从第一步开始;圣人的境域,也是自凡夫起步。

【第73句】:【禅心佛语】很多事情并不是因为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不敢做事情才显得很难。

【第74句】:【禅心佛语】生命是迁流的过程,执着任何形式的人,都将因为抗拒迁流而受苦。

【第75句】:【禅心佛语】面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从道德修养而论,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

【第76句】:【禅心佛语】佛教艺术和建筑,佛教的寺院,从来不曾予人以阴森苦恼的印象,只有产生宁静安详的喜悦气氛。

【第77句】:【禅心佛语】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第78句】:【佛心禅语】最大的漏,就是欲漏。若是有了欲念,好像常被土匪打劫,财宝被抢去;好像木材内生虫子,没有用处;又好像在美食中,放了粪便一样,令人作呕三日。

【第79句】:习禅,若不能证入与佛同等之境界,不但自身无受益,亦难以担当弘法利生之责任。明心见性,必须具备坚固不退转之信心,金星不现,决不可懈怠,否则,归家之日无有期。

【第80句】:做人要有一分平常心,一分平凡的念。如果大家都自觉平凡,人生就平安了。

【第81句】:【禅心佛语】当我们开始每一天的生活时,面对未知的人生,我们需要更多的“觉悟”,更需要去认识自己,以生活为依据,从佛法中找到一点儿简单的真理。

【第82句】:【禅语人生】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自此创造出来。

【第83句】:【禅心佛语】逃离困境就是远离菩提。逃避现实的困境,就是逃避菩提、远离菩提。

【第84句】:【禅心佛语】放下恐惧。恐惧只是幻觉,它并不真实存在,只存在于你的头脑里。修改你的内在,外在的自然就变好。

【第85句】: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仓央嘉措《十诫诗》

【第86句】:凡事不必太在意,一切随缘随心,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凡事看淡点看开些,顺其自然,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人生,看轻看淡多少,痛苦就远离你多少。

【第87句】:时光似水远去,品一杯香茗,展一卷书卷,静静在时光流年品味,素笔执念,禅心菩提。回忆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记忆,如诗如梦沉香萦绕在岁月的长廊飘荡怡芳。

【第88句】:相传,佛陀降生时,不用人扶就会走路,向四方各走七步,开言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何等的自信。

【第89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与热闹对于他就的确成了无关之物。

【第90句】:【佛学经典文案金句】有目标、能坚持者必能心想事成怎样实现人生的心愿?佛日: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无量寿经》

【第91句】:云何人心?谓思念利他。《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梵网经》卷下,心地戒品

【第92句】:【佛心禅语】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底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富贵安康;不苟,何惧君王。

【第93句】:所谓回头是岸,岸貌似远在天涯。天涯远不远?不远。放下的时候,天涯就在面前。

【第94句】:【经典禅语】人生在世,常会接触复杂的人事;所谓“修行”,就是要借复杂的“人和事”来练心。

【第95句】:【禅语人生】这时,老和尚又面带笑容地回头招呼他,并将行李拿去自己背,请小沙弥走在前面。

【第96句】:【禅心佛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第97句】:【禅心佛语】从来没有得罪过人的人,注定不能与人深交,过分的平和和宽容,反而丧失了做人的准则和尊严。

【第98句】:【经典佛语】“道在稗草里”,何尝不是?稻稗形似,不懂的人难以分辨,农夫都能辨别其异,也知道稗草只会消耗肥料,若不拔除,稻苗一定长不好。

【第99句】:【禅心佛语】生活中有句话,见人之过易,见己之过难,能够在心平气和中找到和生活的差距,观察世间,也别轻描淡写了自己的错误,不忧心重重,也不过分自恋。

17623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