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QQ空间最吸引人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近视眼打靶——目的不明

【第2句】:夺下羊羔放走狼——留下后患

【第3句】:【官清民自安,法正天心顺】(谚)见“法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第4句】:哥哥有十四岁了,在家里他吃的饭最多。在一旁的爸爸说:“真是家有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云南·鲁句)

【第5句】:【贼偷易家】(谚)易:容易到手。 指贼偷东西,总拣易于上手的人家。 也作“贼偷方便”。

【第6句】:【碰钉子】(惯)比喻遭人拒绝、斥责或遭受失败、挫折。

【第7句】:【落在圈套里】(惯)指掉进了别人设计好的陷阱里。 也作入圈套。 上圈套。 中圈套。

【第8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为人和物均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扬长避短才是正理。此俗语源出《楚辞·卜居》,屈原忠而见疑,求问龟卜,詹尹回答说:“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龟策诚不能知此事。”意思是说,作为标准的尺寸,有时不能用作标准,用以比喻龟卜虽是替人决疑的,但有时不能决疑。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曾引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另一番新意,用以比喻白起、王翦两人之智略各有长短,批评两人替秦国打下了天下,却不能替秦国守天下。白起、王翦都是盖世无双的名将,本可为万人景仰的英雄,但白起暴虐,坑杀赵四十万长平军,不免横死;王翦不谏秦始皇行仁义,其孙受殃。这样,两人的短处,使他们不能成为人们的楷模,不免使人惋惜。司马迁用“尺短寸长”来评论,表现了他反暴政的思想。后世从司马迁的评论中得到启发,运用“尺短寸长”这一俗语,则泛指人和物均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世上没有完人,扬长避短,发挥人的最大潜能。

【第9句】:【狗咬包子——露了馅儿】(歇)指泄露了机密,或暴露了真相。

【第10句】:池塘里的莲藕——心眼多

【第11句】:【给脸上抹黑】见“往脸上抹黑”。

【第12句】:【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见“好马不用鞭催”。

【第13句】:我在屋里拍打脏衣服。姥姥说:“哪有在屋里拍的?”我笑着说:“这是财富,攒一点是一点儿嘛。”姥姥被说笑了:“咳,淹,淹个会水的;打,打个巧嘴的。”(山东·冠县)

【第14句】:啥也捞不着;想得狂;一场空

【第15句】:【千金小姐】“千金小姐”是敬辞,多称别人的女儿。女孩何以称千金小姐,典出春秋伍子胥。 “千金小姐”和我国古代的货币单位有关系。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以一镒为一金(镒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二十四两),汉朝为一斤金子为一金。秦汉时金多指黄铜,“千金”实为铜千金。后人借“千金”以言贵重,如“一字千金”、“一言千金”、“一诺千金”等均是。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离楚国,投奔吴国。途中他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对方为他的行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触为礼教和舆论所不容,她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当了国相,率军队攻入楚国。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伍子胥报了大仇,又想到要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年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用“千金”来比喻女子,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元代曲作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以后就流行起来了。

【第16句】:钻了空子的鱼——漏网

【第17句】:上树逮麻雀——连窝端

【第18句】:【舌头比刀子厉害】(惯)指人嘴厉害,说话不让人。

【第19句】:【一踩八头跷】(惯)形容人机敏、反应快。

【第20句】:光说骆驼,不说蚂蚁——净拣大的说

【第21句】:【 喘气的功夫都没有】指忙碌,得不到休息。海外於梨华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天磊看殷太太忙的连喘息的时间都 没有,很是不忍,有时也到前面去帮他们义务招呼客人。”

【第22句】:【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谓没有止境,多指还有更强者。台 湾琼瑶《人在天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不再是在 中学里参加学校的比赛,我们要睁开眼睛来看别人,更看自 己,越看就越可怕。”

【第23句】:【鲁班门前抡斧——不知天高地厚】(歇)指缺乏自知之明,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本事。常含讥讽意味。

【第24句】:【红牛黑牛,能曳犁的都是好牛】释义:比喻不看外表或形式,而从实际效果判断好坏。例句:有时候,他将不这样直说,他只含蓄地说:“红牛黑牛,能曳犁的,都是好牛。”庄稼人一听,都能明白他的意思啦。

【第25句】:爸爸性格倔强,做事说一不二;妈妈是火爆子脾气,得理不让。俩人常常“舌战”不止。奶奶说:“这过日子比树叶还稠,你俩天天石板上摔乌龟,硬碰硬,哪能行?”(河南·新安)

【第26句】:妹妹吃馒头时,吃半块扔半块,妈妈心疼地说:“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似燕衔泥。你从小要养成节约的习惯啊!”(山东·夏津)

【第27句】:【大红袍】“大红袍”是一种茶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贵珍品,产于福建崇安东南的武夷山。这里方圆六十公里,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大红袍和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名品合称“四大名枞”。说起“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传说古时候,有一位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生了一种怪病,整天没有食欲,武夷山天心寺的老方丈听说之后,命人泡了一碗茶给他喝,病一下子就好了。后来秀才考中了状元,被御赐一件大红袍,招为东床驸马,专程来到武夷山谢恩。状元到了天心寺后,方丈引着他从天心岩南下,来到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棵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当年你犯厌食症,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的。状元听了,先在石壁前摆下香烛贡品,对着三株树行了三叩九拜大礼。然后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御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三株树产的茶叶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上“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第28句】:船上迈步——越走越窄

【第29句】:【风潮过了世界在】(谚)风潮:比喻群众性的运动。风潮来了一阵子,过了以后一切又照常。指人不可盲目赶潮流、赶风头,要冷静处世,把眼光放远,把脚跟站稳。

【第30句】:【半老徐娘】“半老徐娘,风韵犹存”。典出唐·李延寿《南史,元徐妃》。 “徐娘”历史上真有其人,她的名字叫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妃子。萧绎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多情之人,他喜欢的是“媛女”,就是“美少女”,所以,当徐昭佩为萧绎生下一男一女后,大概发胖变丑,不再光顾。她试图挽回皇帝对她的爱,竞走极端给丈夫下了剂“猛药”——萧绎是历史上有名的独眼皇帝,对自己瞎眼的事很忌讳。徐昭佩对自己的独眼龙老公,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她竟别出心裁地弄出一种“半面妆”来对付他。你不是一只眼吗,我只在半面脸上化妆。萧绎明知徐昭佩的刻薄用意,当场拂袖而去,更加不来了。徐昭佩深宫寂寞,芳华虚度,这时她已经年近不惑了。她终于按捺不住,找到一位眉清目秀、举止风雅的美少年暨季江。由于萧绎眼睛不好,又喜欢读书,所以常令左右侍臣轮流读给他听,暨季江就是其中之一。一开始二人还是偷偷摸摸,后来索性公开来往。暨季江胆子也大,不但敢给皇上戴“绿帽子”,有人问他感受如何,他就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尚多情。”意思是说柏直这个地方的狗,老了还能狩猎;溧阳这个地方的马,老了却还有神韵;徐妃,虽然老了却仍然多情。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便此而来。当然,徐昭佩淫性不改,落得个被皇上踢死的可悲下场。

【第31句】:【天下老鸹一般黑】(谚)老鸹(gua):乌鸦。多比喻恶类本性相同,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一样作恶。 也作天下老鸦一样黑。 天下乌鸦一般黑。

【第32句】:【牡丹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谚)指牡丹花再美,离开绿叶陪衬,也显不出它的艳丽。比喻本事再高强的人,离开得力人的辅佐,也成不得事。 也作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牡丹虽好,绿叶扶衬。扶衬:扶持,帮衬。 牡丹花少不得绿叶扶。

【第33句】:【鹁鸠树上鸣,意在麻子地】(谚)鹁鸠:又名勃鸪,鸟名。鹁鸪鸟身在树上呜叫,心却想的是吃麻地里的麻子。比喻人表面做作往往是假,心里暗打主意才是真。

【第34句】:铁板上的铆钉——没跑

【第35句】:【放下包袱】释义:比喻解除思想上的负担和顾虑。例句: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讦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

【第36句】:【被盗经官重被盗】(谚)重:再次。被贼偷盗,去官府报案所花费的,就同再次被盗一样。指旧时官衙勒索厉害。

【第37句】:上钢琴课时,我总为手指不灵活而苦恼,老师和颜悦色地说:“别急,干什么事都要有个过程,弹琴同样是这个道理。手在钢琴上,只有学会了走,才会跳起来;只有学会了跳,才能跑起来;学会了跑,手指便会飞起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河南·焦作)

【第38句】:【装幌子】(惯)幌子:旧时店铺门外悬挂的所卖商品的标志。比喻做出样子给人看。也比喻出丑,出洋相。

【第39句】:【西凤酒】西凤酒,原名柳林酒,是我国十大名酒之一。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参加“南洋万国赛会”,获奖牌,受到各国评酒专家的交口称赞。西凤酒的名称来自一个久远的典故。传说唐代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欢送出使长安的波斯王子回国,来到扶风郡雍州(今陕西省凤翔县)的十里长亭,发现路上蜜蜂、彩蝶纷纷落地不起,非常好奇。经向路人询问,得知附近的柳林镇有一家酒坊刚从地下挖出一坛窖藏老酒,气味浓香无比,因而导致蜂蝶醉倒,卧地不起。后来郡守便把这坛美酒送给裴侍郎。裴氏非常高兴,即兴吟诗一首:“送君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回朝后,裴侍郎又将这坛美酒献给高宗皇帝,从此柳林酒便身价百倍,被列为朝宴、国宴佳酿。因该酒产自西部凤翔,后来便改称“西凤酒”,一直沿袭至今。

【第40句】:【豇豆一行,绿豆一行】(惯)比喻说话、办事清楚,有条理。

【第41句】:天空里闪电——雷厉风行

【第42句】:【头顶上打炸雷】指受到意外的严重打击。姚雪垠《李自 成》:“隔了一天,他又收到一份邸报,简直像在他的头顶上 打炸雷。”

【第43句】:【十月无工,只有梳头吃饭工】(谚)农历十月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时节,除去洗脸梳头、做饭吃饭,简直就没有做活的时间。指农历十月白昼最短。

【第44句】:不是鱼死,便是网破——有你无我

【第45句】:【父子无隔宿之仇】(谚)指父子之间的仇怨很容易消除。

【第46句】:妈妈吵我时,我在低头偷笑。妈妈说:“你真是死猪不怕热水烫!”(河南·确山)

【第47句】:【将帅无才,累死三军】见“大将无能,累死三军”。

【第48句】:雪地里的松毛虫——没几天活头啦

【第49句】:【冤家碰着对头】(惯)比喻仇人碰到一起。

【第50句】:【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惯)形容人贪得无厌。 也作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吃着碗里,盯着锅里。 吃着碗里的,占着盆里的。

【第51句】:老鼠踩响夹——不该走这一步(夹:灭鼠工具)

【第52句】:自习课时,班主任见教室很乱,就批评说:“怎么这么乱,鸭子吵塘似的?”(江苏·丹徒)

【第53句】:【一人向隅,满座不欢】某一人闷闷不乐,影响众人情绪。 清代《儿女英雄传》:“久之,那些同寅,也觉得他一人向隅, 满座不欢,渐渐的就有些声气不通起来。”

【第54句】:【破家值万贯】释义:说明置家不容易,舍不得离开。例句:“大哥,破家值万贯,你还是锁上门,我们娘儿俩就坐在房檐下。”

【第55句】:【指着明白的,说糊涂的】(惯)指心里明白,却装作糊涂。

【第56句】:一条道儿走到黑——死心眼

【第57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事尽主观努力,成不成还要看客 观条件。茅盾《子夜》:“我们那五百万算来还可以赚进十二 三万,不过剩下的约五百万就没有把握。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

【第58句】:我正在看电视,妈妈让我过去吃饭,我说不吃。结果,妈妈刚把饭放进冰箱里,我又要过去吃饭。妈妈说:“你可真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呀!”(河南·许昌)

【第59句】:【糖大蒜——又甜又辣】(歇)形容人嘴上甜美,手段毒辣。

【第60句】:【不行春风,难得秋雨】(谚)没有和顺的春风,就难得及时的秋雨。 比喻给别人以方便,也就会得到别人相应的回报。 也作“不行清风,难下细雨”。

【第61句】:【 合穿一条裤子】意即同步走,采取同一立场,行动一致。 多指做坏事。成语:狼狈为奸。海外刘宜良《江南小语》: “某某律师,和移民局的承办官员,是同穿一条裤子的朋友, 宁可多花钱,早点拿到绿卡。”

【第62句】:【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释义:与己无关的事,一律不表示态度。例句: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

【第63句】:【千金不死,百金不刑】(谚)犯了死罪的,用千金可以免去死罪;犯了刑法的,用百金可以免去刑罚。 旧指金钱万能,只要用钱,死罪可赎,活刑可免。

【第64句】:【家累千金,坐不垂堂】(谚)垂堂:靠近堂屋的檐下。拥有千金家财的人,不肯坐在屋檐下,以防屋瓦掉下砸伤身体。指财富多的人懂得自我保重。

【第65句】:【有理不在高声】(谚)理由充足自然就能说服人,不在于声音大、嗓门高。指辩胜对方靠的是摆事实、讲道理,不能凭气势压人。

【第66句】:【单相思】(惯)本指男女间只有一方对另一方爱慕。比喻办事情只从单方面的主观愿望出发,不顾客现实际。

【第67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见“喊天天不应,呼地地无门”。

【第68句】:【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借指事物不可能整齐划一,总有差 别。或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见高低。马烽西戎 《吕梁英雄传》:“可是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各人有各人的想 法,有些人愿学,很热心,有些人思想没打通,他就不学。”

【第69句】:【宁舍千金献真佛,不拔一毛插猪身】释义:该花的钱再多也要花,不该花的钱再少也不花。例句:刘阁梅还怕王佑山老婆嫌“寒酸”。她认为“宁舍干金献真佛,不拔一毛插猪身”,有钱使在刀刃上!所以临出门,又给田贵发的包里塞了两瓶老白干。

【第70句】:【丢去九霄云外】(惯)九霄:天的最高处。指扔得远远的。

【第71句】:【说曹操,曹操就到】释义:比喻说着谁,谁正好就来了。“说”又作“说起”。“就到”又作“到”、“来啦”。例句:姚殿臣笑着说:“你看,说曹操,曹操就到。魏华呀,这就是大队副书记何石头同志。”

【第72句】:厂长批评罗小平说:“你这条‘鱼’太大了,我的池塘小,容不下你。”(湖南·衡阳)

【第73句】:这山看着那山高——见异思迁

【第74句】:【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谚)大喜中说的话,往往过后兑现不了;大怒中说的话,往往过火没分寸。戒人在感情冲动时说话要有理智。

【第75句】:【 哪边炕热往哪边挤】专门想讨便宜。刘江《太行风云》: “你李敬怀见便宜就逮,哪边炕热往哪边挤,就全能承受住 了?”

【第76句】:【唱对台戏】(惯)对台戏:为了竞争,两个戏班同时演出同样的戏。 比喻发表对立的言论或采取对抗的行动,以反对或压倒对方。

【第77句】:一家盖不起夫子庙,一个人修不起洛阳桥。

【第78句】:狗咬屁股——啃腚(肯定);一口咬腚(定)

【第79句】:【隔山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谚)山那边纵然有金子,也比不上到手的铜实在。指想望再好也只是想望,已得到的实惠无论多么小,却实实在在归自己所有。也指凡事宁求小而实,不务大而空。

【第80句】:长江里的流水——川流不息;后浪推

【第81句】:【 男儿当自强】男人自己要振作,奋发图强,不能依靠别 人。明代《二刻拍案惊奇》:“朝为田舍郎,献灯忠义堂。寨 主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第82句】:【又想吃,又怕烫嘴】(惯)比喻既想得好处,又怕付出代价。 也作“又想吃又怕烫”。

【第83句】:【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惯)不管对方有理没理,都打一顿。指不问是非曲直,有理的没理的都一样惩处。 也作“有理没理三扁担”。

【第84句】:【狗咬狗,两嘴毛】释义:比喻争斗的双方都不好,是一路货色。“两嘴毛”又作“一嘴毛”。例句:另一个人说:“狗咬狗,两嘴毛,谁也不用说谁。穿子里边作满月,还不都是他妈婊子养哩。”

【第85句】:【无例不可兴,有例不可废】(谚)没有先例的,不可随便去做;有了先例的,不可随便废止。原指旧时衙门办案,以有无先例为依据;后泛指做事要遵循先例。 也作“无例不兴,有例不废”。

【第86句】:【火心要虚.人心要实】(谚)火心要架空,才能烧出旺火;人心要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指为人处世,最忌浮滑,应以诚信为本。 也作火要虚,人要实。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第87句】:梦里娶媳妇——高兴一时是一时;快活一时算一时

【第88句】:【核桃枣子一齐数】一律对待,不加区别。类似的:葫芦茄 子一起数/栗子花生一盘端。成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 张贤亮《河的子孙》:“你们核桃枣子一块数,连这点眼力劲 儿都没有。”

【第89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谓辛辛苦苦,总算做了一些工作。 欧阳山《高干大》:“程区长,我办了五年合作社,虽说没有一 点功劳,也应该有一点苦劳。”

【第90句】:恶老雕戴皮帽——假充鹰

【第91句】:【 吃了空心汤团】受骗,希望落空。张春帆《九尾龟》:“等 到银钱到了他的手中,就是你吃了他的空心汤团,你也没有 什么法儿。”

【第92句】:【佛面上贴金】(惯)比喻到庙里去烧香拜佛并以供品供奉神佛。

【第93句】:—吊钱放在门槛上一—里外半吊子(外行)

【第94句】:【放过的爆竹——声势已尽】(歇)本指爆竹已经失去声响和势焰,转指人完全失去了声威和气势。

【第95句】:【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歇)张飞穿起针线来,睁大眼睛瞪着针头的小孔。形容惊讶、惊奇或发呆、发愣。也形容惊恐、害怕。

【第96句】:鸭子的屁股——爱翘:圆滑;又圆又滑

【第97句】:丢下灶王拜山神——舍近求远

【第98句】:【死了张屠夫,不吃浑毛猪】(谚)屠夫:以宰杀猪羊为职业的人。浑毛猪:没煺毛的猪肉。指即使某个屠夫死了,人们也不会吃没煺毛的猪肉。比喻缺了某个重要的人物或条件,事情照样做,日子照样过。 也作死了张屠户,不吃连毛猪。 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

【第99句】:我常对妈妈说,什么事也难不倒我。假期,我本来打算学游泳和钓鱼,结果,一样也没学会。妈妈说:“这下我可知道你啦,不过是见人家吃豆腐自己牙齿快。”(安徽·金寨)

17964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