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谚语俗语文案超经典超走心!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谚)比喻做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主观臆断。 也作看菜吃饭,量布裁衣。 量体裁衣,看菜吃饭。

【第2句】:【不要气,只要记】(谚)指无论发生什么事,不必生气,只要记取经验教训即可。

【第3句】:【和尚的脑袋——没发】(歇)发:头发,谐“法”。指没有办法。 也作“和尚的脑壳——没发”。

【第4句】:【黑馍多包菜,丑人多作怪】

【第5句】:【财不露白】(谚)露:显露,外露。 指钱财不可外露;尤其是外出携带钱财,外露容易引起不测之祸。 也作“金银不露脸”。

【第6句】:【鹅蛋子——又圆又滑】(歇)本指鹅蛋外形圆、表面滑,转以形容人圆滑。

【第7句】:【久闻大名,如雷灌耳】(惯)旧时见面的寒暄语。指对方名气很大,让人仰慕。 也作久闻高名,如雷灌耳。 久闻大名,如雷轰耳。

【第8句】:【宁失一人喜,不结千人怨】(谚)宁可失去顶头上司的欢心,也绝不使群众抱怨怀恨。指做事不能为了讨好当官的而坑害群众。

【第9句】:【宁死一咳,不死一该】

【第10句】:【对着真人,不说假话】见“当着真人,不说假话”。

【第11句】:【工作好干,伙计难共】(谚)伙计:合伙共事的人。做好工作不难,处理好合伙人之间的关系不容易。指协调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第12句】:【屎不知道在哪里,屁就放下一大堆】(惯)比喻事情还没动手就造出许多舆论。

【第13句】:【半天下雨——不知来头】(歇)本指不知雨滴来的地方,转指不知事物的来历或根由。

【第14句】:【不是打死大虫,就是被老虎吃掉】

【第15句】:【心窄得放不下颗黍子】(惯)形容人心胸狭窄。

【第16句】:【成龙的上天,成蛇的入地】

【第17句】:【耽误了庄稼是一季,误了孩子是一代】

【第18句】:【有千年产,没千年主】(谚)有千百年不变的产业,却没有干百年不更换的主人。指财产是长久的,主人却是会变换的。

【第19句】:【年年有储存,荒年不慌人】(谚)指年年都储备粮食,纵然遇到灾荒年景,心也不慌。也指平时在钱财上有积存,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受制。

【第20句】:【既生瑜,何生亮】

【第21句】:【七块头,八疙瘩】

【第22句】:【外公死儿——没有舅了】(歇)舅:谐“救”。指不可挽救或无可救药。

【第23句】:【逢强智取,遇弱活擒】

【第24句】:【貂惜皮毛象惜牙】(谚)貂皮和象牙都很珍贵,貂爱惜它的皮毛,大象爱惜它的牙齿。借指人爱惜的是自身的名利地位。

【第25句】:【野鸡戴皮帽儿——充鹰】(歇)比喻冒充大人物。含讥讽意味。

【第26句】:【问医不瞒医,问卜不瞒卜】

【第27句】:【不冷不热,五谷不结】

【第28句】:【老马嘶风——英心未退】(歇)老马面对烈风仍嘶鸣,驰骋千里之心不减当年。指老年人雄心未衰。

【第29句】:【拉到老虎当马骑】(惯)比喻把危险的事情看得过于简单了。

【第30句】:【嚼舌头】(惯)指传闲话,拨弄是非。也指闲聊或互相逗着玩。 也作嚼舌根。 嚼舌头根。

【第31句】:【脏唐乱宋,都怪朝廷老儿不正】

【第32句】:【没到西天,碰上如来佛了】(惯)西天:我国古代佛教徒称印度。如来佛:即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比喻半路上遇到了好人、救星。

【第33句】:【蛤蟆挂铃铛——闹得欢】(歇)形容得意忘形。含讥讽意味。

【第34句】:【上命差遣,盖不由己】

【第35句】:【肩膀头子扛着一张嘴】(惯)指只知道吃。

【第36句】:【我有黄金千万两,不因亲者却来亲】

【第37句】:【大旱三年,还有恨雨之人】

【第38句】:【不登高山,不现平地】

【第39句】:【破鞋,提不起来】

【第40句】:【不怕红脸关爷,就怕抿嘴菩萨】

【第41句】:【张飞打铁——人硬货也硬】(歇)硬:前硬字指强硬;后硬字本指坚硬,转指强硬、过硬。指人性格刚强,本领过硬。

【第42句】:【搭在弦上的箭——一触即发】(歇)本指一触动箭就发射出去,转喻事态发展到非常紧张的地步,马上就会发生严重的事情。

【第43句】:【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谚)只要能编成簸箕和斗供人使用,粗柳细柳是一样的;只要有能耐,男子美与丑都关系不大。

【第44句】:【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

【第45句】:【人强命不强】(惯)指人很要强,命运却不好。

【第46句】:【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第47句】:【甩袖子】(惯)形容什么也不管不顾。

【第48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第49句】:【水借鱼,鱼借水】

【第50句】:【危难之中,见智见情】

【第51句】:【既在佛会下,都是有缘人】(谚)原指佛教徒聚会在佛门下,都是有缘分的,泛指人与人能相聚一处,就是有缘分。

【第52句】:【无例不可兴,有例不可废】

【第53句】:【撕破脸】(惯)1指彻底决裂。 2指翻脸,一点儿情意也不讲。 也作撕破脸皮。 撕破面皮。 撕破情面。

【第54句】:【打横炮】(惯)比喻横加干涉,制造麻烦。

【第55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第56句】:【炒下豆子众人吃,打烂炒锅让人赔】

【第57句】:【虎死留皮,人死留名】见“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第58句】:【抓把柄】(惯)比喻抓住可以对人进行要挟、攻击的过失、错误等。

【第59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第60句】:【道路难行钱作马,城池不克酒为兵】

【第61句】:【不怕路远,只怕志短】(谚)比喻只要有志气,有决心,就不怕艰难困苦。

【第62句】:【半天云里吹唢呐——九州十府都闻鸣】(歇)九州十府:言地域广阔。鸣:谐“名”。指名声很大,远近皆知。

【第63句】:【上坡骡子下坡马】(谚)指骡子有蛮力,拉车上坡,彪悍得劲;马腿蹄灵便,骑马下坡,平稳飞快。常比喻人做事风风火火,强猛而有魄势。

【第64句】:【碗里拿带靶儿的蒸饼】(惯)靶儿:同“把儿”,器具上便于用手握的部分。蒸饼:一种用发面加油蒸熟的饼,饼内分层。比喻事情做起来毫不费力。

【第65句】:【有根才开花,有蔓才结瓜】(谚)没有根的草木开不了花,没有蔓的植物结不出瓜。指凡事必定先有根本,然后才能发展壮大。

【第66句】:【走得正,行得端】(惯)形容行为正派,光明磊落。 也作“走得直,行得正”。

【第67句】:【山高皇帝远,各人顾眼前】

【第68句】:【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见“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69句】:【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第70句】:【满饭好吃,满话难说】(谚)满话:说话过头,不留余地。指人说话要谦虚谨慎,留有余地。 也作“满饭好吃,满话说不得”。

【第71句】:【强盗收心做好人】(惯)比喻坏人悔悟,改恶从善。

【第72句】:【碾砣生芽,狗生角】

【第73句】:【急出来的主意,逼出来的祸】

【第74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第75句】:【现官不如现管】(谚)现官:现任的官员。现管: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指不怕现任官员职位多高,就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

【第76句】:【踩在一个鼓点儿上】(惯)比喻想法一样,步调一致。

【第77句】:【离了红萝卜,照样办酒席】(谚)办筵席,红萝卜是可有可无的一味菜蔬。比喻离开某些无关紧要的人物,事情照样办得好。

【第78句】:【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

【第79句】:【打小九九】(惯)小九九:乘法口诀。比喻在心里盘算。

【第80句】:【上烂药】(惯)指说人坏话,给人使坏。

【第81句】:【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第82句】:【躲在门缝中瞧人——把人都瞧得扁了】见“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第83句】:【洒热血,抛头颅】见“抛头颅,洒热血”。

【第84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谚)指人少责任分明效率高,人多相互推诿事难成。

【第85句】:【古墓里摇铃——和哄死尸】(歇)和哄:哄骗。死尸:死人。古墓里摇铃欺骗死尸。指骗人。

【第86句】:【应人事小,误人事大】

【第87句】:【戴有色眼镜】(惯)比喻带着偏见或成见看待人或事。

【第88句】:【东打一耙子,西捞一勺子】

【第89句】:【东扯葫芦西扯瓢】(惯)比喻东拉西扯,漫无边际地闲聊。 也作东扯葫芦西拉瓢。 东拉葫芦西扯瓢。

【第90句】:【长命债,长命还】(谚)指长期拖欠下的借款,只能慢慢地分期归还,不能立马还清。

【第91句】:【老鸦啄柿子——拣着熟的开口】(歇)熟:本指成熟,转指熟悉。指找熟悉的人求情。

【第92句】:【官凭印,虎凭山,女人凭的是男子汉】(谚)指官员凭借印信,行使职权;老虎凭借山林,施展雄威;妇女依靠丈夫,才能过好日子。

【第93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第94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第95句】:【西鹤年堂去讨刀伤药】(惯)西鹤年堂:北京一家中药铺。骂人将要被杀头。

【第96句】:【跑了小鬼有阎王】(惯)比喻手下人跑掉了,当官的还在。

【第97句】:【鸡也飞了蛋也打了】(惯)鸡飞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两头落了空。

【第98句】:【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第99句】:【一番手脚两番做】(惯)指本来可以一次完成的事,却要分两次去做。

17328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