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佛珠修心养性的文案佛文案-心灵禅语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禅心佛语】从佛教角度说,没有佛法的正末,只有人心的正末。正法时代同样有很多末法的事情,末法时代同样有很多正能量的事情。外在的境界都是内心的幻化,看世界其实也是看自心。

【第2句】:禅是一种内在学习、净化自己的过程。从冥思、静坐开始,到心灵的开、悟,禅不只带来身心的健康、喜悦的态度,更从中看出生命的意义。通过这项心的效能训练,我们能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效率。

【第3句】:【佛心禅语】做老师的,这样想:让每一个我教的孩子,都广种善根,恶业消灭,因果成熟,见佛闻法,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第4句】:【禅语感悟人生的文案】人世短暂,处于物欲横流的俗世,乱花渐渐迷人眼,到后来发现只不过是镜花水月。所以人之私欲无穷,人之大愿也可无尽。但求莫将欲望当理想,莫把世故做成熟,在平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第5句】: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

【第6句】: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如出世之人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实者,是第一义谛。《大般涅槃经》卷十三,圣行品

【第7句】:【禅语人生】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第8句】:【佛心禅语】把身口意奉献于三宝这才是人生最明智、最有意义的选择、也是最崇高的目标。生为人身未闻佛法,闻而未证、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啊。不将此生学佛法、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啊。

【第9句】:在这人世的旅程,有聚首,有别离,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来聚散两艰难,心地不在困惑中迷失,那么就能活出对幸福最客观的感知。

【第10句】:【禅语人生】制胜不凭体力靠智力,成功不靠奇迹靠轨迹。成功不在于是否拿到好牌,关键在于能否将手中的坏牌打好。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去哪里。

【第11句】:【禅心佛语】倘若人生只是一程又一程的风景,那么又会有谁会在路过时入戏太深。世态总是很炎凉,当人走茶凉时;繁华也不过一世,聚散也只不过是一时之间。得与失不过转瞬,弹指的一挥间;也不过是一场梨花雨落的刹那。

【第12句】:世人总以为恶小为之并无罪,但佛祖却将你的行径看得一清二楚,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不到。佛要我们做个好人,其实是在为自己祈福。如果你世世都为恶,也许你连做人的机会也会失去。

【第13句】:要救世必须先救心,心诚则身端行正;要家庭和睦,必须先从个人的修养开始做起,然后再以一个和睦的家庭去教化、影响其他的家庭,则家家和睦,社会安详和乐。

【第14句】:常有父母为孩子吵架而烦恼。师言:“那只是一种游戏;是孩子们社会经验的开始,他们并不一定认为是在吵架。父母不必去加重这种意识。”一证严法师

【第15句】:【禅语人生】在佛教里有句话叫,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立意不妨高,思想不妨高,理想不妨高,对人生的追求不妨高。但是,为人处事必须要做到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入手,从每一件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在其位尽其职。

【第16句】:世界上有两种人不需要解释,一是理解你的人,二是不理解你的人,理解你的人不用解释,他也会明白,不理解你的人,解释也没有用!

【第17句】: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心智澄明起来,就必须先学会放下,使自己的心真正空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

【第18句】:【佛心禅语】有一天,这位居士遇见寺院的住持禅师,也将花供养禅师。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确实是功德无量。佛经里说:‘以花供佛,能生生世世得庄严。’”

【第19句】:【禅语人生】与其相见,不如怀念。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彼此珍惜,彼此感恩。然后,依然需要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第20句】:有句话说:“静时养气,动时练神。”静的时候练气,可以磨炼我们的气质与品德;动的时候则要专一精神,将心念统摄为一。

【第21句】:人类的一举一动、一思一念,都在创造着地球的历史,如果人类还是那样无视地球的存在,无视自然规律不断做出违逆自然的行动,那时世界末日将不再是空穴来风之谈了。

【第22句】:【道家经典禅语】生活中最佳的心态就是能随遇而安、平和忍让。不要计较眼前得失功过,要经常在错误中纠正自己、在幸福中感谢他人、在知足中怡然自乐、在奉献中甘愿付出。

【第23句】:【佛心禅语】《经集》的世界观相当明确:由于行为,世界才存在;由于行为,人类才存在;痛苦产生于生存因素,进而长久轮回,其实,诸色不存在,爱欲是名想,无知蔽世界。圣与俗相反,将灭寂身体的存在看做快乐。

【第24句】:【禅心佛语】请勿谎言欺骗他人,因一句恶意谎言会玷污你终生之名。请勿与他人争执,因一丝争吵会毁坏一片和谐。

【第25句】:【禅心佛语】成功不是偶然,成功是一种必然,是对善言德行的结算,也许结算你自己的,也许是结算你祖上或父母的。提升运气从提升德行修养开始才是最保险的。

【第26句】: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幺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唐)希运《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第27句】:修行并非逃避现实、离开人群,学佛要注重道与理、关心人及事,道理和人事必定要圆融。能以众人为重,不计个人利益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练,利益众人,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

【第28句】:【禅心佛语】人生在世,难免成败得失,荣辱浮沉。我们应当不逃避,不强求,一切随缘,任由世事变迁,宠辱皆不惊,以一颗恬然淡定的心,泰然处之。

【第29句】:相逢一笑即是养心第一良药,愁上眉梢即是自杀第一利刃。贪心过海无足时,过眼浮云又笑谁?知足人方作富中富人,脱俗客堪称贵中客。无事人才是好人,平常心方算好心。

【第30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大胜必经大忍,失败常因心切。瓜熟蒂落,水到才能渠成,蝴蝶必须在蛹中经历炼狱般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做事也是一样,多半的成功都是在失意的忍耐中一步步走出来的。

【第31句】:【禅语人生】一辈子不长,要做好三件事:不自欺、不欺人、不被欺。一切问题,最终都是时间问题。一切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烦恼。

【第32句】:【传家训】淡饭粗衣未足羞,心田失种却堪愁,留些余地勤修福,多少贫人仰面求。无端糜费太猖狂,用了银钱造孽忙,何不将来行善事,保君后代子孙昌。刻薄成家不久长,吃亏总有好收场,放宽一步无穷乐,好护心头一点良。

【第33句】:【禅语人生】在修学佛法当中,没有什么我愿意不愿意,只要是为法、护法、住持正法的事,都要以三宝给予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去做。

【第34句】:【禅心佛语】慈悲心就是爱,慈悲心里面是没有感情的,它具有的只是智慧,从智慧里生出来的爱心叫慈悲。所以这个爱心,它是清静的,是平等的,是没污染的,是充满活力的,这也是一个人需要拥有勇敢心在里面。

【第35句】:【禅语人生】想要很多很多幸福的时候,幸福是一个魔鬼;当我们不那么贪得无厌时,幸福就是一个天使。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享受生活的快乐,分担别人的痛苦,那就是人最大的幸福。

【第36句】:由凡夫通向成佛的下手处,就是开始观察、反省现在混乱的生活,耐心地一点一滴地调整我们每天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觉非

【第37句】:我们一定要用智慧,随时去观照自己的心念,是不是对色身起执着?是不是固执己见?如此慢慢摆脱对自己身心错误的妄执和贪恋,能够超越自我的身心,你就渐渐走上觉悟。

【第38句】:【禅语人生】有一颗平常心的人,他就像路边的一颗小草,悄然无声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他宁静的默守着行人的来来往往。

【第39句】:【佛家禅语】放下应从修持布施、奉献爱心做起。施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奉献爱心能放下自私。施分为三种:一、财物布施;二、无畏布施;三、法教布施。

【第40句】:【禅心佛语】人生是一方田,种啥得啥,因果循环,谁也逃不离。痛就痛了,痛让你认识自己,也看清了别人。败就败了,站起来拍拍灰尘,多少人在乎你摔过跤。人间多少事,看清了想开了,淡了忘了,就静了。

【第41句】:【禅心佛语】坦然做人,坦然做事,坦然生活。坦然,是内心的沉静,是大风大浪之后的安谧,是生命了无遗憾的恬淡,是无欲无求的从容,是不卑不亢的自我关照。缘聚缘散一笑而过,功名利禄皆顺自然。有勇气放下才能得坦然。

【第42句】:学诚法师:学佛会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痛苦。快乐,是调伏烦恼、身心为善所感到的清凉、安定、欢喜;痛苦,是与习气战斗时的身心磨砺,这是值得的苦。当然,学得不善巧、走入误区也会带来痛苦,要明白自己属于哪种情况。

【第43句】:心中无形的风灾是“无明”,无形的刀剑是“嫉妒心”,无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无形的心狱是指“入邪道法”。这些无形的心贼会灭除人之善根,毁尽修行之功德林。

【第44句】:【禅心佛语】真境无相,真智无知。常觉常照,常照常觉。奔放常流,是真亦妄。返观内照,是妄亦真。真生空,空生有。

【第45句】:【禅语人生】业力:业力是有情行为的造作、果报招感的力量;善的业力促使善良者上升天堂,恶的业力牵引作恶者堕入地狱。所以我们对于身、口、意三业,应该戒惧谨慎,善加摄持才是。

【第46句】:【禅语人生】因为他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修行人,很有能量,能够帮到别人。其实别人不需要他的帮助,只是他需要别人的困难,别人有困难了,才能有机会展示他修行的功力。

【第47句】:【禅语人生】幸福人生就要使我们的善心念念相续至未来际。所以我们的生命就是在念念之间。保持正念、善念至关重要。

【第48句】:【佛心禅语】做一个好人意味着要有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要有宏大的愿力。人生的动力和价值就是由此而生的。

【第49句】:觅心了不可得。(北齐)慧可禅师(《景德传灯录》卷三)若说真实者,彼心无真实,譬如海波浪,镜中像及梦,一切俱时现,心境界亦然。《楞伽经》卷二

【第50句】:【佛家静心禅语】心的空洞与迷茫,是一种缺爱的表现,宛如人体缺钙一样,容易脆弱。所不同的是一个是心的脆弱,一个是身体的脆弱。身体的脆弱可以调养,但心的脆弱却很难恢复。心的脆弱会影响人的一生,从而偏离幸福的海岸线。

【第51句】:【佛学经典文案】跟自己的心灵对话,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是最好的学习和修行方法。那比读书和参禅打坐更有价值。

【第52句】:【禅心佛语】动物也知道寻求饮食、洞穴和配偶,如果生命的意义只有这一点,那就和动物没有差别。如果把一切精力都用于追求生活享受,这样造作非福业,则连动物也不如。

【第53句】:【禅心佛语】生活不曾取悦于谁,更不会对谁厚此薄彼,所以我们自己去创造自己的生活。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

【第54句】:【禅语人生】小乘禅:为利益个人解脱而修者。大乘禅:发大愿心,为利益众生而修者。最上乘禅:体悟十方三世诸佛之所证,且圆融于最纯净的生活方式中,是谓“最上乘禅”。也就是说:生活即是禅。

【第55句】:要看清人间真相,你的眼界必须高一点;要看清人生真相,你的境界必须高一点,要看清生命真相,你的灵界必须高一点。

【第56句】:帮助过别人什么,别搁在心里;亏欠过别人什么,一定要记住。这个世界上,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欠债一定要还钱。

【第57句】:男儿两行泪,不欲等闲垂。男儿在他乡,哪能不憔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男人挣大钱,女人腰粗圆。难合亦难分,易亲亦易散。脑越用越灵,手越用越巧。脑子怕不用,身子怕不动。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第58句】:【禅心佛语】活好当下,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用感恩的心对待每一天,以奋斗的姿态度过每一天,让自己的生命活出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第59句】:【禅心佛语】让心翻滚、让人不安。只有放下它们,才能轻松自然。智慧愚痴心之隔,天堂地狱一念间。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第60句】:【禅心佛语】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不是成功而是价值;不是认识多少人,而是在离开人世时,有多少人认识了他。

【第61句】:人生路上,常会遇到比我们强的人,这时就要学会不攀比,坚定自己的信心。与其在与他人的攀比中生活,不如走好自己的路。

【第62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第63句】:【禅心佛语】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第64句】:【禅心佛语】生命短暂,夜以继日的修学,从不敢懈怠、有时多睡一分钟就覚得是一种罪恶,开山建寺历经十年,终了宿愿,身心被掏空,现在颇有一种百战归来再读书的急需渴望。

【第65句】:官职卑微从容笑,性灵闲野向钱疏。国不可一日无主,军不可一日无帅。国不兴无事之功,家不藏高归于公。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哈巴狗儿骑不得,背后之言听不得。寒风打死单根草,洪水冲垮独木桥。

【第66句】:【禅心佛语】人因为迷惑,才痛苦,才不得解脱。我们学佛目的就是为了智慧和觉悟,只有智慧和觉悟能让我们解脱。

【第67句】:【佛心禅语】不要认为生活伤害了谁,谁的谁,谁和谁,谁又是谁的谁,谁经历得多,谁忧伤的多,都是行走在路上的谁,到头来谁才知道世界是多么的宽阔。

【第68句】:【禅语人生】在这苦乐交织的事件中我们无奈地发现,生命有乐更有苦,我们很难去平衡快乐与痛苦。就如一个人只有一个心藏,却有两个心房,一个住着快乐,一个住着悲伤。当你快乐时,不要笑得太大声,不然会吵醒旁边的悲伤。

【第69句】:心地善良的人,容颜一定动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乐。心性须要修养,就像生命需要滋润;心灵需要提升,就像身体需要保健。养身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做好眼前事,安住当下心,不虚此生行。

【第70句】:【禅心佛语】对生活的思考,我们并不是要改变生活什么,而是规范自己的内心氛围,能够淡定地面对这世间的恩怨是非,对于那些内心的成见,不是掩盖,而是用温暖去帮助、去升华,成为改变生命的力量,和面对生活真诚友好的坦然。

【第71句】:【禅心佛语】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真正需要的仅仅是两个足够充饥的“苹果”,而剩余的欲望只不过是些毫无用处的累赘罢了。

【第72句】:【禅心佛语】独自行走独自唱歌独自逛街独自看着一整个世界狂欢。人们手牵手地逛着游乐园。他是她的独一。我是所有人的无二。

【第73句】:我们最豪迈、最骄傲的事业就是惬意地生活。其他所有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都不过是其点缀和附属。一个心灵不豁达的人,一旦陷于沉重的事务,就不知道怎样从中挣脱,不懂得拿得起、放得下。

【第74句】:世界上最寂寞的,不是你想念的人不在身边,而是你寂寞的时候没有人思念;世界上最幸福的,不是有人把你捧在手心爱你,而是有人值得你全心去爱。

【第75句】:【禅语人生】有时候会觉得细雨蒙蒙,穿着旗袍,撑着纸油伞的感觉真好;有时候又会觉得艳阳高照,太阳暖哄哄的照在身上舒服;有时候不管什么天气都非常烦躁,所以快乐不快乐,由心不由境。

【第76句】:长久以来,我们的思维都进入了误区,总觉得执着是好的,坚持是好的,百折不挠是最好的,要想达到目的,这是最好的“捷径”了:只要执着、坚持、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实现“1+1》2”,奋斗和成功之间可以直接划等号。

【第77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何为菩提心?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知见心是,无染着心是,恭敬心是,无分别心是,清净心是,平常心是。菩提心者,佛教徒之根本,觉悟人生之基础。

【第78句】:【禅心佛语】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生活,那他就会给他的心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他就会活在一个很平静的心态中。

【第79句】: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者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阿弥陀等佛,及诸大菩萨,称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转。(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四

【第80句】:【佛心禅语】别和小人过不去,因为他本来就过不去;别和社会过不去,因为你会过不去;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一切都会过去;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第81句】:【佛心禅语】走出穴居方知天之大,登上高山之巅方知地之阔,走遍天涯方知天外有天,踏遍坎坷方知世事艰辛。眼界不开,见识不广,不经风雨,怎能通达人生?

【第82句】:【禅语人生】新世代里头,有些对物质进步不满意的,会转而追求精神生活。我觉得这样很好。无论如何,要意识到这个世界是由好的和坏的东西组成的,我们怎么看待现实,有一大部分是由我们的精神造成的。

【第83句】:【禅心佛语】若是经常将别人的话放在心上就是烦恼,人与人之间会结怨连仇。听到有人毁谤自己要赶快反省、想想自己是不是有错;听别人赞叹自己要小心警惕,想想自己的基础是否打稳,要更努力做有利益的事。

【第84句】: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佛陀的格言》

【第85句】:毅力:水具备非常大的毅力,每一个滴水滴到坚毅的石头上的时候,久而久之连石头都穿透,这就是所谓的滴水穿石。我们人类也应该有毅力,做任何事情时候,无论如何,要做到坚持,直到成功为止。

【第86句】: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快乐本由心决定,一如空气存在,用力呼吸才会发觉,但用力呼吸到喘息,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执著于快乐,便不快乐。安宁至乐,清净自得,一念清净,无所执著,才是心之所向,路之所往。

【第87句】:认识生活的风雨,并不是沉迷世间曲折的痛苦,不要盲目地把生活活成一场苦苦的追逐,生活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生命觉醒的契机,带上一份内心的朴素,经历这一场人生进退,得失达观。

【第88句】: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22经

【第89句】:以仁止戈才是真正的武功,传达出了智者对“武”字的理解。“止诤”也和“止戈”一样,逞强好胜、以硬碰硬不是办法,不如用忍,以和气对怨气,以礼貌对无礼,以谦让心对好胜心,如此,纷争自消,友好的关系也得以保全。

【第90句】:【禅语人生】有一种生活叫过程,有一种过程叫做时间,有一种时间叫做一辈子。珍惜一生中的亲情友情恋情,人间情多,真爱难说。在这个世界里活着。我们就在这个世界中绽放自己。

【第91句】:【圣经文案】281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2:38)

【第92句】:【谈荷】莫道污浊只生泥,红楼一曲早心寒。莲花一生虽低贱,却是观音来坐禅。万物欣欣各有道,幽兰香味胜牡丹。豪门未必出尊贵,茅舍常闻圣贤谈。

【第93句】:即使是正确的决定,也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才是正确的,到了下一个阶段,要依据形势作更有利的选择,否则,死抱着最初的决定不放,就是无谓的固执了。

【第94句】:既来之,则安之,“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欢喜承受,业很快就会过去;不欢喜接受,则烦恼丛生,甚至于烦恼中再造恶业。

【第95句】:【佛心禅语】不染世缘,常修梵行。佛在世时,依佛为师,佛灭度后,依戒为师。忆佛念佛,与佛同在,解行相应,正法久住。

【第96句】:【禅心佛语】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

【第97句】:【禅心佛语】没有看住自己的身口意才会产生许多负面的情绪,进而导致轮回。真正的涅盘是福慧具足、証悟实相、再把福慧奉献给社会需要的众生,引领众生证悟实相。

【第98句】:如来以一切譬喻,说种种事,无有譬喻能说此法。何以故?心智路绝,不思议故。诸佛菩萨但随众生心,令其欢喜,为说譬喻,非是究竟。《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

【第99句】:【禅语人生】真正的福报是你有、过人的道徳品质、和超人的综合素质。道徳品质体现在危急时刻能担当事情、素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能善巧接人待物。

17888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