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佛心禅语的文案,一句话点醒你的人生!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禅心佛语】忏公师父说:一个菩萨你不学吃亏,你很难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的根本在学吃亏,这个吃亏就是─忍让。

【第2句】:不坏色故观色无常,不坏受想行识故观识无常。不作如是观者,是名行相似般若波罗蜜。《小品般若经》卷三

【第3句】:【禅心佛语】九十、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第4句】: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契西书三》

【第5句】:【禅心佛语】每日早上醒来,向诸佛菩萨们皈依祈请,或仅是祈请亦可,都对你有极大的帮助。如此,除了你的定业以外,任何现前的障碍与魔障都能被消除。

【第6句】:【禅心佛语】人生需要规划,但是意外总是会到,与其强求某事某地达到某个目标,不如顺其自然,当然不是说听天由命,而是听从心的方向,去做到最好。

【第7句】:【禅语人生】现今的天时,人人性里都有火。火性人主贪、好争理,所以才争贪不已、战乱不息。不争不贪是真阳火,真阳火才能达天时。(达天时不争不贪)。

【第8句】:【禅心佛语】若懂得制心,能够调伏这匹野马(妄心),便是上根利智。

【第9句】:【禅心佛语】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有无限的妙用。懂得包容、懂得和平、懂得谦让、懂得尊重,懂,有无限妙用。

【第10句】:转迷成智:正知正见使人神清心净,寂定常乐;邪知邪见令人思想分歧,迷惘艰苦。

【第11句】:【禅心佛语】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第12句】:【禅语人生】于是乞丐跟善人走了。善人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又给他指了哪些地可以种,就离开了。

【第13句】: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不容易看到。南传《佛教格言·杂品第十二》

【第14句】:从低处来,到达高处,到达高处,须从低处起步,人若是懂得生命的高下之道,便会在人生路上进退有度,以达到平衡。

【第15句】:【经典佛语】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大巧若拙,大拙若巧;至诚至敬,天人感应,敬至无求,同至无分。)

【第16句】:好事不如无事,何谓无事人?面对此问,十有八九之人未开口时,心意识已谤佛谤法了,无事人绝非没有事、不做事。什么是无?

【第17句】:【禅语人生】与其在自己的失败中记取教训,不如从别人的失败中检取教训。

【第18句】:分秒必争:才觉得寒冻稍解,春暖乍现,却又有夏季迫近的感觉,是地球转动快速?或是太阳偏快?

【第19句】:【禅语人生】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

【第20句】:【禅语人生】无住心似何物?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

【第21句】:【禅语人生】有时候看起来,现代人吃得好、穿得靓,似乎很成功,可在心灵层面,现在的人却远不如古人,尤其缺乏承受压力的能力。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汲取古人的智慧。

【第22句】:【禅心佛语】快乐并不是说一切都很完美,只是你决心忽略那些不完美。

【第23句】:【禅语人生】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24句】:人难免有烦恼,但这是短暂的,我们要运用明智的慧心、反省审思,以清净宽广的胸怀包容一切人事,善加化解所有烦恼。从今开始,尽速舍弃烦恼,展现新的人生。

【第25句】: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第26句】:邂逅一帘清幽的云梦,聆听一朵花的禅语,了悟人生本源。花开有情,花落无意,只因花开花谢自在禅理之中,宛如红尘一梦,两难相续。

【第27句】:是金子,总会经过岁月的磨砺变得光彩夺目;是千里马,也总会被伯乐发现你的价值。如果我们想通这些,时时反观内省,汲取心灵的营养,就一定能找到属于我们的快乐。

【第28句】:【禅心佛语】你做你的富贵梦,我有我的穷开心,不和别人比,只求自心安。

【第29句】:宁当少闻,多解义味,不愿多闻,于义不了。《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狮子吼菩萨品于如来教,唯文字想,而无人解,皆名谤法。《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30句】:【禅心佛语】佛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本来是一脉相承,互相圆融的,各种教法也本属一味一体的。

【第31句】:当然,我们凡夫要做到高僧一样的细行,非常困难,不过从俗世的观点看来,要使自己的人格身心健全,细行仍然是必要的,怎么样学细行呢?

【第32句】:【禅心佛语】谁的生活里也没有与烦恼相约,所以每一次与烦恼遭遇,也恰是烦恼本身的无常去留,人生多少苦,多在苦苦求。不怨,不盲目,便是自在路。

【第33句】:【禅心佛语】没有发心,就没有修行,发什么心呢?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永远也解脱不了。

【第34句】:“掉举”与“昏沉”,能令人意念迷惑,愚昧无知,这都是缺乏自我训练。

【第35句】:【禅心佛语】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第36句】: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

【第37句】:【清雅基地】佛家禅语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第38句】:【禅语人生】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没有做出成绩,你就永远是受别人摆布的棋子,甚至是一枚弃用的棋子。所以很多时候你需要用成绩证明你的存在。

【第39句】:结婚后,他会变得更唠叨,时常会提醒你在工作时要多看别人脸色,不要强出头。

【第40句】:有些人最初修学时,非常热衷也很认真,但时日稍久就逐渐松懈了。所谓:第一年学佛,佛在眼前;第二年学佛,佛在半天;第三年学佛,佛已不见。实应深自警惕。

【第41句】:佛说:放下红尘之事得人间大道。好淬炼舍利子得正菩提。清忘世间一切懊恼。风声,雨声,一世的相思。涅磐,顿悟,一世的禅锋。

【第42句】: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曾有不为人知的艰苦岁月。

【第43句】:【沟通技巧】佛法是让我们认清生命,并不是抛弃世界。是需要我们沟通人间,并不是挑剔人间。悲并不是让我们单纯的悲悯人情,慈悲的作用在于我们要用什么态度温暖人心。

【第44句】:【禅心佛语】过修止来维系正念是如此重要。当然也不要忘记我们生命的无常和急迫性。

【第45句】:一个欲望小的人,不一定要达成怎样的结果,只是按自己的能力,尽力去做,“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不管什么结果,都坦然接受,那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第46句】:【禅心佛语】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滋润。无论是善待谁,其实都是温暖在流转,都是爱在延宕,最终,施及别人,惠泽自身。

【第47句】: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一《仰山慧寂禅师》

【第48句】:转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来待人处事,人事无不轻安。

【第49句】:汝于一切刹海中,微尘劫海修诸行,一切如来诸行海,汝皆学已当成佛。《华严经》卷十一,毗卢遮那品

【第50句】:【禅语人生】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一切依赖于自心,故应精勤修善心。

【第51句】:【禅语人生】有人说爱情是上辈子欠下的情债这辈子来还——我上辈子一定俗不可耐,所以今生无债可还。

【第52句】:【佛心禅语】佛教的真理犹如明灯,将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并启迪心灵的智慧。跟着真理的脚步,让我们来一趟菩提之旅吧。这一定是一个寂静与安详的旅程。

【第53句】:诸法皆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心经》

【第54句】:【禅心佛语】时时守护自己的善心,守护自己的清静心,守护自己的一颗爱心,先做自己的护法,保持自己不造恶,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

【第55句】:【禅心佛语】往事悠然一笑间,不必空忧。我们一路走来,只是为了告别往事,走入下一段风景。倘若让忧伤填补了生命的空白,就真的是亵渎了生命。

【第56句】:【禅心佛语】人类因为生活在错觉而一直不能觉悟,然后借着错觉去假设他的生命观,那更糟糕。

【第57句】:【佛心禅语】所有的学生都想了很久,其中一个学生说:“因为我们丧失了冷静,所以我们会喊。”

【第58句】:若是得道的人,道火不能烧口,终日说事,未尝挂着唇齿,未尝道着一字;终日着衣吃饭,未尝触着一粒米,挂一缕丝。——《云门文偃禅师》

【第59句】:难束我时强束我,得饶人处且饶人。善为至上一生乐,心作良田百年耘。欲无后悔须修己,各有前因莫羡人。累仁积德根基厚,对空望衡心境真。

【第60句】:【佛语摘抄精选】首饰不能戴在脚上,脚镯不能顶在头上。(《萨迦格言》)

【第61句】:【禅语人生】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第62句】:【禅语人生】长大的岁月里,我们从未变化,只是越来越清晰的成为自己。

【第63句】:【禅语人生】宇宙唯一不变的道理,就是一定会有变动,没有任何连续的两天可以完全相同。

【第64句】:【佛心禅语】不因高兴而得意忘形,不因气愤而暴跳如雷,不因悲伤而悲痛欲绝,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失去而心灰意冷,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

【第65句】:【禅心佛语】没有遗憾就不懂何谓圆满,没有分离就不懂相聚时的幸福,没有背叛就不懂忠诚的可贵,没有经历失恋就不懂何谓长相厮守。

【第66句】:聪明人永远不会因为忙而忽视了锻炼和保持身体的健康。他们知道,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等于零。

【第67句】:人们常说,心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我们始终相信,有一种力量可以决定行程的长短,这种心灵的力量就来自慈悲心的修养与升华。

【第68句】:许多问题并非急务,拖一拖,冷一冷,没什么大不了,却可以使当事者的情绪冷却下来,自己看清问题的要点,那么,一场可能的争辩也避免发生了。

【第69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念佛要相应,就要有前面这些基础:要有正见的基础,正思维的基础,正当的谋生手段的基础。

【第70句】:【经典佛语】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第71句】:【圣经文案】5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4)

【第72句】:【佛心禅语】俗话说的好,受的委屈吃饱饭,岁月长长,哪有不受风霜的侥幸人生呢?

【第73句】:【禅语人生】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样是你的。

【第74句】:【禅语人生】一个经常换善知识的人,事实上他全然没有任何一位善知识。

【第75句】:【禅语人生】阴土性人,蠢笨蛮横,疑心重、好怨人。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

【第76句】:【禅心佛语】人生在世间,叫作生活,生活需要一份勇气,需要一份不妥协,需要我们从生活当中吸取一份正能量,让生活更阳光、更坚强。

【第77句】:【禅语人生】无德禅师道: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第78句】:【禅心佛语】世间的生态平衡,是以生命共融为前提的。如果我们不能自觉维护生命的共融,以掠夺的方式来开发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灾难。

【第79句】:【禅语人生】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

【第80句】:【禅心佛语】世界上的事情本来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别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们要离相而证性,这样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第81句】:【佛心禅语】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说道:“话不是你这样讲的,打扫叶子,难道就一定能扫干净吗?而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而且我也不觉得辛苦呀。”

【第82句】:【禅心佛语】个体是群体的一部分,只有尊重个体,才能保障群体的利益。学会体贴下属,那么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就会为你、为整个群体效死。

【第83句】:【禅语人生】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第84句】: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拘留孙佛偈《五灯会元》卷一

【第85句】:【禅语人生】我们不能选择什么果报,但是可以选择种什么因缘;我们无法改变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一切善因善缘。

【第86句】: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印光法师)

【第87句】:众生诸贪诤,皆因诸根起,若能摄诸根,疾得于解脱。《虚空藏菩萨经》

【第88句】:【禅心佛语】魔鬼或盗贼是指我们的欲望和贪爱,因为它像盗贼一样为我们带来麻烦。举例来说,我们沈溺于抽烟,就得花流汗流泪赚来的钱去买香烟来抽。

【第89句】:【禅心佛语】统统地把我忘掉,别老带着我,掺着我。不要这个我了,为众生活着吧。

【第90句】: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但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证严法师

【第91句】:【佛心禅语】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设立道德底线,小偷也清楚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偷的。所以说事情万万不可做绝,落井下石的事绝对不要干,给别人让出退路就等于自己前进了。

【第92句】:【圣经文案】217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太28:18)

【第93句】:个时身心广大如法界,究竟等虚空,的的分晓便知道,金枝敲玉户,韵出碧霄。——《宏智禅师广录》

【第94句】:生命是有限的,成为夫妻更是前世修来的难得的缘份,只有同心携手去走人生的路途才是真爱。拥有它、珍惜它是幸福的,不要亲手毁掉自己的幸福。

【第95句】:【禅心佛语】人的举止应该像他们的衣服,不要太窄或太特异,但须不拘束或干碍行动。

【第96句】:【禅心佛语】当下是什么状态呢?当你剿落所有的外在假相和过去未来的影子时,全体透露的就是你真实的一切。

【第97句】: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第98句】:菩萨于乞求者生难遭想,所以者何?若无乞者,檀波罗蜜则不满足,无土菩提则不可得。(古印度)提婆《大丈夫论》卷上,施主乞者增长品

【第99句】:【禅心佛语】活着不需要任何借口,抓紧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18044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