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佛心禅语的文案文案素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禅心佛语】善男子。譬如农夫春月下种常有悕望。既收果实众望都息。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修学余经常悕滋味。若得闻是大般涅槃。悕望诸经所有滋味悉皆永断。

【第2句】:【禅心佛语】时刻告诉自己:我福报很小,要珍惜福报,能简单吃用的,尽量简单吃用。吃进去了,也变成垃圾出来,所以不要追求太好吃,吃饱就好。

【第3句】:宗教与人生:凡是“宗教”,都是为了教育众生而设立于人间,其宗旨是为引导大众得到心灵上的平静,安于自己的岗位,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也是世人需要宗教的原因。

【第4句】:【圣经文案】318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13:14)

【第5句】: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佛陀的格言》

【第6句】:【佛家禅语】执着与把握不同——执着是为己而争,把握则是当下付出。

【第7句】:【经典佛语】烦陷,徒令生活过得更艰难、更苦,若能欢喜接受,就会过得坦然、自在...

【第8句】:【禅心佛语】人活着应该尽情挥洒,即便这一生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往,也要让它成为最闪亮的瞬间。

【第9句】:【禅心佛语】六和文化:当所有人都拿你当回事的时候,你不能太拿自己当回事;当所有人都不拿你当回事的时,你一定得瞧得上自己。这就是淡定,这就是从容。

【第10句】:【禅心佛语】上当不是别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贪,是因为自己才会上当。

【第11句】:【圣经文案】360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第12句】:其心如刚石,坚住不倾动,染着心已离,瞋者不反报。若如此修心,何有苦痛处!《杂阿含经》卷五十,第1330经

【第13句】:众生多“嗔”——爱发脾气,这是烦恼的根源;这些根源不除去,智慧就无法增长,观念也无法正确。

【第14句】:每个人的烦恼都有两个来源,一是自身的欲望,另一个就是外物,如金钱、权力、华屋、名声、美色、佳肴等,总是诱惑着人们,也烦恼着人们。

【第15句】:有人要向我请法——弥陀大法,我说:“弥陀之法不用请,如同空气,充塞一切处,没有听说请空气的。当下当处呼吸自在,也当下当处念佛自在。”

【第16句】:一个人只有心怀感恩,才会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付出,才会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常怀感恩之情,必得善念之恩泽,心境自然安宁。

【第17句】:【禅语人生】在书本里可以寻找知识,但不能找到“智慧与真理”,因为智慧和真理,只能自己亲身去体验。

【第18句】:【佛语悟道】善于奔跑的马只需要抽一鞭子就会奔跑不停,性格爽快的人只需要一句话便可敞开心扉。有事要说就尽快说,没有事就各干各的去。

【第19句】:【禅语人生】一个自然人必定会爱自己的子女,但只有受文化熏陶的人,才会孝养父母。

【第20句】: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瞋恚难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第21句】:真正的“禅”,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集中精神,一心不乱。行兹在兹、念兹在兹,使心住于一境。——证严法师

【第22句】:【禅心佛语】年轻时最幸福的就是为你去死,年老时最幸福的则是坐在屋檐下微笑着回忆那些想死的冲动与经历。

【第23句】:【禅语人生】我们为了成就人天果报,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只有这样,来生才能继续做人,或者升天。

【第24句】:【禅心佛语】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不谦则自狭其量,更是自拒其福。

【第25句】:静心就是对感情不执不舍,对五欲不拒不贪,对世间不厌不求,对生死不惧不迷。

【第26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禅院附近的鹿病了,众多同伴去看望,吃光了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而饿死。禅师:过多结交酒肉朋友有害无益。

【第27句】: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不暂停。《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筵还自缠。《佛说无常经》

【第28句】:【佛家禅语】得惜缘的人,能与人结好缘;懂得惜福懂的人,能积极再造福。

【第29句】:【禅心佛语】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俗话又说: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第30句】:以不净观治贪:许多人为了贪爱身体的装饰、住处的享受,而不惜牺牲许多时间、精神与体力去追求。殊不知世间的物质无一值得留恋,即使是自身也没有一样是清净的。

【第31句】:【佛家禅语】以为自己最好或不如人,都是内心的障碍;能去我执,才能轻安自在。

【第32句】:灭苦的方法概括为两种:一是改变观念,建立正见,如建立因果观、因缘观、慈悲心;二是通过修行,包括打坐、诵经、拜佛等。

【第33句】:【佛心禅语】爱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埋怨他不能给你什么,应该珍惜他给了你什么。

【第34句】:敲空作响,谁是知音?击物无声,徒劳侧耳。不是目前法,莫生种种心,起灭不相知,个中无背面。一《黄龙晦堂心和尚文案》

【第35句】:【禅心佛语】上班一族禅修,短时间但多次的禅修(打坐),重点是要有持续性。

【第36句】:【禅语人生】一种缘分就有一种伦理,世上的缘有千万种,因此伦理也不是僵化的,也许今日是师,明日是友,这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观照。

【第37句】:粗茶淡饭,清心静欲,生活简单了,人就快乐了;灯红酒绿,利欲熏心,生活世故了,人就变老了。欢笑增加的只是脸上皱纹,而烦恼却是刻在心上的皱纹!

【第38句】:【禅心佛语】减少压力: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注意休闲活动,避免经常熬夜加班,要有充足睡眠时间,适度的休息可以走更长的人生道路。

【第39句】:【禅心佛语】社会或个人总是存在顺境和逆境,有顺境必然有逆境,这是普遍的现象,人类应该正确的认识它。

【第40句】:【禅心佛语】生即是死,死亦是生,生命就这样循环往复,无始无终,死而后生,生而后死,变化的只是生命的形式,所以珍惜今生,善待所有众生,做个好善人。

【第41句】:【禅心佛语】存平常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第42句】:【禅心佛语】亲人就像老棉衣,就是出痱子,依然要捂着你。友人就像晴雨衣,需要了就穿,用过后放一边。

【第43句】:【禅心佛语】千错万错是自己的错,自己没有福,既然没有福,现在要积福。必须坦然受报,忏悔自己,念佛回向,绝对不起嗔恨辱骂之心。

【第44句】:【禅语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快乐本由心决定,一如空气存在,用力呼吸才会发觉,但用力呼吸到喘息,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执着于快乐,便不快乐。

【第45句】:【禅心佛语】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应该持有的态度。

【第46句】:【禅心佛语】懂得尊重别人,才知道尊重自己。要结四缘: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这就是讲如何发挥人的主动性,推动善因善果的成熟,避免恶因恶果的来临。

【第47句】:随缘,是面对,是接纳,坦然面对一切外境,欣然接纳一切结果,有此心境,则无所忧畏,无善而不可求。

【第48句】:【佛心禅语】禅史的演义,伴着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一路走来,早已融入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

【第49句】:现代人世智辩聪、满口论调,做起事来却又斤斤计较。多数人只懂理不懂事——所知的道理很多,但碰到人与事时却又无法调理,这就是凡夫心。

【第50句】:【佛心禅语】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走路朝前看,做事往后想;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第51句】:【佛心禅语】徒弟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地步,这时才有一个徒弟默默站出来,向昭善禅师叩首说:“师父,我知道了,我跟您去。”

【第52句】:【经典禅语】每天多说一些欢喜的话,常结欢喜缘,让人世间多一些温暖和笑容,人生不须悲伤。

【第53句】:佛说:善事和恶事,都由心造作。祸福都由人自己的善恶而决定,报应如影子追着形体、声音随着响动一样。

【第54句】:病人愉悦的笑容最美丽动人,犹似乌云散尽后的熙日阳光,那分灿然,能使家属亲人、医师、护士安心宽怀。

【第55句】:【佛心禅语】走过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长。经过的事,才知道有喜有伤。品过的人,才知道有真有假。

【第56句】: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心里。佛前的灯不必刻意去点,要紧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

【第57句】:【禅心佛语】人生真的太过短暂了,只有彻底地卸去内心的重负,才能尽情地享受人生的欢愉。

【第58句】:【禅心佛语】平凡的人为了一点点批评就大动肝火,明智的人却渴望由谴责、批判他的人身上学到一点什么。

【第59句】:【禅语人生】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第60句】:每个人的潜能都足以创造奇迹,最大障碍不是别的,而是目标不定、精力分散。只要你将潜能专注于一个目标,奇迹就会在你手中发生。

【第61句】:【禅心佛语】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青白在人间。

【第62句】: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以于诸法能善了知,名为佛法。诸法本性与佛法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大宝积经》卷四,无边庄严会

【第63句】:【禅语人生】我们既不必为眼前的欢愉而得意忘形,也不必为失去的美好而遗憾懊恼。

【第64句】:【禅心佛语】但愿所有世人,力行放生;更愿所有念佛人,常行放生,因为放生功德,最为第一,舍此不行,是谓痴狂。

【第65句】:【禅心佛语】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

【第66句】:【禅语人生】无心者,无一切心。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寒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

【第67句】:【禅心佛语】老和尚生前非常明确发愿留下肉身,与十方众生永结菩提缘,如今所愿圆满,有缘见闻者无不深信禅门之修行,真实不虚。

【第68句】:知戒、非戒无二相,如是名为佛法。若有菩萨住无相,受持不离名持戒。《佛母宝德藏般若经》

【第69句】:【禅心佛语】人们前去研究佛法以增长他们的我见,因此他们不愿去经验痛苦或困难,他们希望每一件事物都是温暖而舒适的。

【第70句】:智慧与烦恼好像手心与手背。其实两者都在同一只手上,但手背无法拿东西,若反过掌来用手心,则双手万能。善是利益,恶是损害,一念之非即种恶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第71句】:【禅语人生】要讲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其具体内容是:“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第72句】:过去的不可得,未来的还没有到,当下也是当生即灭。就要在这当生即灭的时候,抓住当下这一念,面对世间、面对烦恼、面对生死。

【第73句】:【禅语人生】只要没有超出“有生无不死”的范畴,就不会与佛教的因果观冲突,因为它也是众多因缘之一。

【第74句】:幽默并不是一种智力的素质。相反,幽默超越于理性与逻辑之上,它甚至还调侃了理性思维。其实,幽默就是一种禅。

【第75句】:【佛心禅语】别等太阳升起,才去寻找光明,黎明时分,就应该起程,未来总是属于那些醒悟最早,行动最快的人。

【第76句】:“一半一半”的世界:缺憾是特意留下来的,当你感到缺憾,就意味着你体验到了人生五味,拥有了完整的生活体验。

【第77句】:【禅心佛语】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第78句】:【禅心佛语】经常有大愿力,我们就不会懈怠;有大慈悲,我们就不会烦恼。

【第79句】:通身是眼见不及,通身是耳闻不彻,通身是口说不着,通身是心鉴不出。——《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第80句】:【禅语人生】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不仅在物质领域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在精神压力方面也高居世界第一。这个尴尬的结果,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第81句】:【禅语人生】在大人面前,当然是孩子错了;在村干部面前,当然是村民错了;在裁判面前,当然是球员错了。在现实面前,当然是理想错了。--位置决定对错。

【第82句】: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你“哭”过头、“笑”过头,一旦你悲过头、喜过头,一旦你说过头、想过头、做过头,都会走向它的反面。

【第83句】:从佛教的立场来看,人的内心要和谐,必须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家庭要和谐,必须从慈悲孝敬、友爱尊重做起;社会要和谐,必须从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做起。

【第84句】:有的人以静掩饰灵魂的空虚,有的人以静叙述困惑和茫然,有的人以静表达内心的愤怒和忧伤。

【第85句】:一片秋光对草堂,篱边金菊预闻香。蝉声未息凉风起,胜似征人归故乡。——《法演禅师文案》

【第86句】:内乐、涅槃乐,是乐不从五尘生。譬如石泉,水自中出,不从外来。心乐亦如是。(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八

【第87句】:【禅心佛语】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爱你的时候,因为我只有在看不见你的时候,才最爱你。同样,你永远。

【第88句】:【佛心禅语】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89句】:【佛心禅语】徒弟抱怨自己总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欣赏。师傅听后抓起一把沙子扔到地上说:请把沙子捡起来。年轻人一脸惊愕:这怎么可能?

【第90句】:【佛心禅语】要让口舌上没有过失,最好的办法就是慢说,在说话之前考虑一番,不要让往日的习惯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第91句】:许多问题并非急务,拖一拖,冷一冷,没什么大不了,却可以使当事者的情绪冷却下来,自己看清问题的要点,那么,一场可能的争辩也避免发生了。

【第92句】:【佛语禅心】我们行善的最大收获,不是能够给社会多少善,而是在行善的过程中,能否培育自己心中的善田,能否在我们心中播下善的种子。

【第93句】:十四、布施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第94句】:【禅心佛语】当别人对我们有所要求时,不要轻易拒绝,要具有慈悲喜舍心给予布施与协助,且不求回报。

【第95句】:【禅心佛语】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智慧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豁达的人相伴。

【第96句】:【禅心佛语】世间万物自有其自然的规律、内在的节奏,过快和太慢都会使事物失去本来的面目。

【第97句】:【佛心禅语】巴尔扎克也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第98句】:【禅语人生】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的人,除了这外,再没有别的了。

【第99句】:莫谓己无善,道人之善即是善。莫谓己无恶,谈人之恶即是恶。称人之善或过分,不失为君子。扬人之恶或无据,难免为小人。

18074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