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爱卡汽车论坛2024排名榜的心灵禅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汲取井小时,不管汲取多少,井中之水依然不减;但是,井水也不会因不汲取而增高水位。布施就好比汲取井水,唯有不断地布施,才能造福、增福;否则,福亦不增。

【第2句】: 这样的人其实从未走出过苦难的阴影,心灵依旧被苦难纠缠,还没有 来得及为快乐腾出位置。有些人即使曾经的苦难再多,你也很难从他 们的口中听到苦难二字,他们呈现给你的大多是由衷的快乐和幸福 感,因为他们已经将苦难变成了财富。

【第3句】: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国,上品莲花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莲池大师)

【第4句】:一个人要想贪占天下所有的东西,灾难就要来了。做人必须要想透,人生一定要顿悟。物欲是没有止境的,轻一些的,会让你一生得不到快乐;严重的,甚至会一不小心断送生命。

【第5句】:远离不爱言,软语不伤人,常说淳美言,是则升天路。《杂阿含经》卷四十九,第1299经

【第6句】: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第7句】:学佛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观察自己的缺点,修行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修正自己的不足。学了众多佛教理论知识,却没有发现自己的缺点,那我们学佛的目的何在?修了多年的参禅持咒,却没有修正白己的不足,那我们修行的意义在哪里?

【第8句】: 来是偶然,走是必然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第9句】:生命中“万般带不去”,然而人们习惯性地奔赴自己的目标,在生活中重复着顶生王的苦累,不断地索求,最终回首时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没得到。

【第10句】:年轻人常常沉迷于爱情,却往往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爱不是自私,而是奉献;爱不是染污,而是清净;爱不是狭隘,而是包容;爱不是冷漠,而是温暖;爱不是愚昧,而是智慧。有了真正的爱,婚姻就会幸福;有了真正的爱,家庭就会与睦;有了真正的爱,人生就会美满;有了真正的爱,前途就会光明。

【第11句】:因缘就是一重又一重的关系网,一切众生都在这关系网内紧密联系,共 荣共存。这个网络的运作法则就是因果定律,我们伤害人的话,最终都会自 食其果;若我们利益于他人,自己也会得到好处。

【第12句】: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不知当下无心,便是本法。——《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第13句】:今天的佛教,如空心萝卜,外表虽坚硬鲜美,里面已干枯、失味。佛教要兴盛,不是靠大寺,而是靠大师;不是靠建材,而是靠人才。

【第14句】:所谓看开人生,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能及时行善;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

【第15句】:戒是不起心动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闻利养的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节、临危不乱;“慧”是能运心转境,于平静中突破重重困难。

【第16句】:人心的散乱有两种:一是昏沉,一是浮动。昏沉是糊里糊涂空过时日,无所事事涣散体力,懈怠、懒惰、昏睡、不肯精进……

【第17句】:若见众生受诸苦恼,当作是念:我长夜轮转生死以来,亦曾更受如是之苦,其数无量,当勤方便,断除诸有,莫令增长。《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943经

【第18句】:佛陀告诉我们,不要总是把钱看得很重。在这世上,金钱不是人类的唯 一嘛。人,一生也不能只有钱。如果说,一个人整天追求金钱,对其他任何 事情都不关心,其实,这个人已经成为金钱的奴隶了。

【第19句】:令舍其前,亦当舍后,复舍中间,使无处所,乃度生死众患之难。《佛说黑爪梵志经》

【第20句】:用禅心来看世界,会多出一份超脱与淡然。在流动的岁月中,关于幸福,都是跟平淡在一起的。

【第21句】:在一些人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总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更别提去帮那些曾经非议自己的人。

【第22句】: 我喜欢这样的人生状态:在孤独中冥思,在喧闹中获证,如 此循环往复,修身、净心、炼性。出乎平凡,人乎修远,与高山比德 行,与大海赛胸襟,与天空竞博爱。短暂的一生,因为这样的状态难 得,所以我要清平,所以我必须做行者。

【第23句】:私心是心灵的包袱,是人性的原始背叛。勇敢地抛弃它,你会感到一身的轻松,一生的宽容。只有除去私心,你才会有真正的潇洒人生。

【第24句】:个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永远是一致的,只有把个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个人利益才是永久的。

【第25句】: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有比金钱更贵重的东西。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和控制金钱,那么,钱越多,则害处越大。因此,我们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

【第26句】: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六祖坛经..阡悔品》

【第27句】: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故有之,是故生悲。《优婆塞戒经》卷一,悲品

【第28句】: 生命最真实的状态是生存,生存的唯一方式是填饱肚腹。行 者没有别的本事,只有一双劳动的手,要果腹就不能怕劳碌。或许有 人会说,如此人生岂不无趣?行者日:非也,如此人生才更有趣味, 不劳碌何以体会心灵的闲适?心若能闲,身忙点又有何妨,幸福往往 在比较中才能最真切地感受。

【第29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参禅学道过程中得 到的境界。这样的境界,是追求知识的结果。

【第30句】: 对待妄念,我们要记住两个词:一个是“不忘”,另一个为“不起”。 不忘“见宗自相光明”,不起“遮遣、成立、取舍”等心,这是最重要的。 这样,妄念突起时,不压制它、不随它跑,不产生任何爱憎、取舍之心, 才能感悟到自在人生。

【第31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乃至梦中,尚不忘失菩提之心,况复觉时。《胜天王般若经》卷二

【第32句】: 知识不够不要紧,我可以继续学习;能力不足没关系,我还 有自知之明。可怕的是本来就一知半解,却自诩满腹经纶;本来就难 以胜任,偏偏要好高骛远。世上有这样一种人,犯错而不思改,常常 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行事而无功,总是千方百计到别人身 上找原因。前者是真无知,后者乃真浅薄。

【第33句】:止能遮结,观能断灭;止如捉草,观如镰刈。(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五

【第34句】: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故经中说:为断憎爱,修习舍心。(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五

【第35句】: 自身拥有宝,何须向外寻 悟求真理的路途,千峰回转,万山阻碍,难免会有见歧路而茫然的感 觉。此时要紧的是,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第36句】: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第37句】:【圣严法师禅语】【第1句】: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己,时时处处你最幸福。【第2句】:希望人际关系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第3句】:人与人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妥协不成时,学会原谅与容忍。【第4句】: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第38句】:受用不宜丰满,丰满则溢;称意之事不可多谋,多谋终败,将有成之,必有坏之。(宋)真净克文禅师《日涉记》(《禅林宝训》)

【第39句】:【佛心禅语】 有时候,宽容一个人的错误,更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这个 人来说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

【第40句】:不知足的人,即使再怎么富有也常感缺乏,与贫困的人相差不了多少;而贫苦的人虽然物质缺乏,但如果知足,他的心灵也会很富有。

【第41句】:佛家弃绝私情,远离红尘,但佛家的宗旨是“普度众生”,因此对俗世生活仍然关心,对于男女之爱,佛经上也颇多妙论。

【第42句】:有位社会工作者困惑地问:“常见友人献身于社会服务,热心公益,而对自己家人却无暇照料。像这样爱尽天下人独忽略最爱自己之人,感觉上似乎不对吧?”师言:“不是‘似乎不对’,是真的不对。”——证严法师

【第43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脑瓜子特聪明,经常会冒出许多聪明的主意,如果这些主意带着善意,那是没关系的,如果带着恶意,就有问题了。

【第44句】:不贪恋过去,不留恋回忆;来,无言;去,无踪。如落花般涅盘,似大寂般禅定。这是人生的清逸逍遥,也是佛的境界。佛怜惜众生,常以花草养宁静,以禅寺塑修身,以苍海炼心胸。人若怜佛,当一心念山水,吞云雨,静坐观心般,孜孜不倦,上下求索,才能各得领会,各得悟禅。

【第45句】:【天天禅语】我们为什么会生烦恼?是因为我们看到众生的行为有过失。虽然这个烦恼是因由众生而缘起,但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心仍有烦恼的缘故。佛陀的心续已经没有烦恼,所以他视一切众生没有过失,正因为我们自心有种种染垢,所以才会看到别人的过失。

【第46句】:好人不贪执任何事物。他只谈论高尚的事,而不追求爱欲和享受。无论他遇到快乐或痛苦,智者总是不过于得意或哀伤。——《佛陀的格言》

【第47句】:平常心就是从不平常的事物中,发现至美。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常思人之美,不以一省掩大德;常思己之过,医好心病心生乐。

【第48句】:好人和坏蛋,都不是父母生出来的,是大家共同培养出来的。仁慈博爱,为培养好人提供了土壤;自私自利,为培养坏蛋提供了茵源。

【第49句】:人生就是一次旅行,走过的山水,都是风景;尝过的欢愉,都是幸。掬一抹禅意入墨,以风的洒脱笑看沧桑;以云的飘逸轻盈过往;用淡泊写意人生;用安然葱茏时光,透过指间的光阴,淡看流年烟火,细品岁月静。

【第50句】:对一方有利的事情,对另一方可能有害;当月亮出来的时候,睡莲开花,荷花却闭敛。(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第51句】:【佛语禅心】我们行善的最大收获,不是能够给社会多少善,而是在行善的过程中,能否培育自己心中的善田,能否在我们心中播下善的种子。

【第52句】: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师是学生的“样”;以好模样,培育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第53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心,生而相随,死而相伴,不能抛却。自性是天生的,与慧根相连,而思维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但人的慧根生来受限,越是长大越容易被思维牵绊,而障碍了自性;自性受阻,则妄念作祟,自性的圆满和清净被尘世沾染,缘生缘灭,却无法悟到“空”的境界。

【第54句】:所谓“如鸟行空空无迹,如刀斩水水无痕”,你觉悟了,什么都没有了,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宣化上人

【第55句】:愿一切众生财宝丰足,无所乏少。愿一切众生具足一切安隐快乐。《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第56句】:人要学习各种谋生技能,一生至少要拥有三张执照。(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第57句】:当今时代的人们缺乏的并不是佛教的知识与理论,而真正缺乏的是对i宝的无伪信心与对因果的深信不疑。这才是我们无法成就的根本原因。

【第58句】: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鸟过白云,鱼跃水面”般——空中无迹,水面无痕;不为消逝事物而烦恼,心境安然而自在。

【第59句】:我们的行、住、坐、卧和一举一动,有意识地去生活,是觉醒,无意识地去生活,是迷惑。悟或迷、佛或魔、涅槃或轮回,都是一念之差。

【第60句】:是什么让我们踌躇不前,内心有力量的人不会轻易被失败打倒,他们会在遭遇失败时,继续迈出尝试的步伐。

【第61句】:不认识字的人、口舌不灵便的人、懒惰的人之所以念不好佛,是因为他们只盯着结果,而不愿花费心思做好眼前的事。正如弘一法师所说,只要肯用心,人人都能念好佛。做事情也是如此,只要静下心来努力去做,没有做不到的。

【第62句】: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佛说阿弥陀经》

【第63句】:疑佛疑祖,即是不能确信自心是佛。疑生疑死,遂溺于生死流转。众生 难以对自己的命运做主,反而迷信外在之神佛主宰,若以为这就是学佛, 实可痛心。你能与诸佛、祖师心境无别吗?你能在生死流变中做的了主 吗?若不能,且立下志向,如身上着火一般,刹那不敢疏忽。

【第64句】:超越生老痛苦三原则:活得快乐,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超越死亡三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第65句】:的真实写照,自然的感召力是无穷尽的,无须张扬,也自会聚集一群志同道合之人。

【第66句】:若是上根众生,忽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于阶级地位,顿悟本性。——《大鉴下二世》

【第67句】:还不清,来生还得继续;前世的缘,今生正在实现,好不容易盼到了,还不好好把握?

【第68句】:时光迅速,运运交驰。吐故纳新,新还复故。虚幻人事,奚足可观?或醉或醒,或歌或哭。譬如野马熠熠,奔逸尘埃。又如涸泽之鱼,殆将不久。——《黄龙晦堂心和尚》

【第69句】:佛法在世间,无论出家人、在家人,修行开悟不可脱离世间,不可拘囿 于身份所限,唯以修行为要。在家人证悟,一切治生产业或经商或从政 或娱乐,皆为佛事。

【第70句】:当我们遇到外境时,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愉快还是烦恼,都取决于自己内在的心态。分别念少,执著轻的人,即使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很从容、善巧地化解,并从中体现出他的宽容和智慧;分别念大,执著强的人,哪怕是遇到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使他烦闷忧郁,并导致发生害人害己的事。

【第71句】:要寻找完美的世界,须从内心去寻找。其中之一是“独立”,是情感的独立,不依赖别人的认同。——海涛法师

【第72句】:占便宜的事让给别人,吃亏的事自己承当,乃上人之象征。宋岗波巴《宝鬘集》

【第73句】: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 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只有换一种心态 去面对这世界,你才会感到其美好。

【第74句】:古代印度人认为人生有三大目的:法、利、爱,即真理之了解、财物之蓄积、性爱之享受。佛家取“法”而会舍“利”、“爱”,因为前者永恒而后者无常。《无量寿经》日:“爱欲荣华,不可常保。”对我们凡人来说,法、利、爱都难以割舍,但最低限度,要让欲望受理性支配,而不是让理性受欲望支配。

【第75句】: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很大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懂得人情世故?哪一 个不懂得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道理?哪个人的周围没有“贵人”帮忙?所以 说:“施恩于人就等于把恩惠存进了银行,急需时再取出来。”

【第76句】:一旦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将阴性场转为阳性场,你会发现原来缺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优点。

【第77句】:任何职位都无所谓高下尊卑,尽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惟有负责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一个人,责任感越大,成就就越大。责任心强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不会被埋没。如果没有责任心,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即使担负更高的职位,只能像镀上金的粪土,仍然一文不值。

【第78句】:腰缠万贯是世人所渴望之美事,然而禅之证悟,非为美事之满足,而是 美丑无拘,生命进入绝对之自由境界。无论是权臣还是巨贾,往往求权 求利,反为权利所困,不能“使得十二时”,终究是个轮回生死的凡夫。

【第79句】:教一人令得须陀洹果,是人得福德胜教一阎浮提人行十善道。……教一阎浮提人令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教一人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福多。《摩诃般若经》卷十一,十善品

【第80句】:岁月在深深浅浅的足迹里,相遇与别离,每一天都在L演。遇见,是为-了给彼此留下暖意;别离,只是为了走出不属于自己的季节。

【第81句】:平常心是一种顺其自然、没有分别矫饰,不加强求的心态,是超越染净对待自然生活、清净自性心的一种全然显现。就如云在天空,水在瓶中,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也就达到一种做人的境界了。

【第82句】:僧问:“佛在何处?”师日:“不离心”。又问:“双峰上人,有何所得?”师日:“法无所得,没有所得,得本无得。”——《长庆大安禅师》

【第83句】:满山遍野,若众生需要,一草一木无不是药。若非众生所需,则再珍贵的材质也不是药;佛法亦是如此。一证严法师

【第84句】:你可以主导你的幸福婚姻幸福是脸上的,痛苦是内心的,幸福有太多的装饰性,而痛苦一定是真实的,刻骨铭心。所以我们自己感觉到的生活和在别人身上看到的生活往往正好相反!

【第85句】: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磨擦,总会有不开心、不快乐的事情发生,如果把这些事都放在心里而耿耿于怀,那么心灵重负就会越来越多,就会活得越来越累。所以,要不断地让自己学会释怀,用一种豁达的心胸面对生活,那么生活就会对你露出微笑。

【第86句】:菩萨为化一众生,普尽未来无量劫,如为一人一切尔,此救世者所住处。《华严经》卷七十七

【第87句】: 跟好学好,跟叫花子学讨,这是小时候母亲对我最重要的家 庭教育之一。我记住了这句话,决不跟叫花子学讨,因此没有成为乞 丐。长大后,对母亲的这句话有了更自觉的认识。我的理解,一个人 的成长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引路人以及所处的环境。在我的 心目中,母亲是最高明的教育家。

【第88句】:人的苦皆来于同他人的关系不和谐,不理解。我们可以诚实地面对一下自己,是不是爱自己要胜过我们的亲朋好友,对于不甚相干的陌生人更不用说了。就因为我们这样自私地多爱自己的私心,我们才不能平等地去对待世间所有的人和物,乃至于我们最重要的亲人。

【第89句】:人类学佛,只是依于人的立场,善用人的特性,不碍人间正行,而趋向于佛性的完成。(当代)印顺《妙云集·佛在人间》

【第90句】:真正的好名声,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认同,也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而追寻的一种财富。而虚名则是为了满足面子和肤浅的虚荣心而刻意追求的东西。

【第91句】:问:“慈悲与爱顾相似而实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愿闻其说!”答:“慈悲是理智作用,爱顾是情感作用,爱有分别,慈尚平等。”——李炳南居士

【第92句】:彼诸菩萨求正法时,当何所求?……以要言之,当求一切菩萨藏法、声闻藏法,一切外论、一切世间工业处论。(古印度)弥勒《瑜珈师地论》卷三十八

【第93句】: 每天睁开眼睛,做不完的事情正等着你,那是一种幸福,说 明你的生命还没有生锈。早晨是幸福的,百鸟有唱不完的歌,晨风有 走不完的路,朝霞有用不完的情。如锃亮滑轮不停地运转,生活的繁 杂在早晨变得简单,人生的丰富在早晨镀上色彩,生命的灿烂在早晨 补充能量。幸福的早晨永远不会生锈。

【第94句】: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师是学生的“样”;以好模样,培育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第95句】: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差别,或强大或弱小,或伟大或渺小,都是因为人 是否具有内心力量——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勇气。真正的强者懂得,一旦确定 目标之后,就要像参加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一样奋力向前。

【第96句】: 再犟你犟不过岁月,再拧你拧不过时光。退一退步,松一松 手,或许你会懊悔不迭,就在这一犟一拧之间,你既错过了许多缘 分,也耽搁了许多幸福。

【第97句】: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太想赢的人,最后往往很难赢;太想成功的人,往 往很难成功。欲速则往往不达,凡事不可急于求成,用淡定的心态对待,以 坚持恒久的姿态去努力,说不准就会看到成功在向你招手。

【第98句】:挂碍是什么呢?就是自己内心还有见不得人的地方,自己内心还有阴暗面、有私欲,那就是挂碍。

【第99句】: 一个人放低自己,不一定被别人看低;一个人看高自己,不一定被别人 高看。

18118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