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B站年度精选歇后语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杀风景】“杀风景”一词源于民间隐语,原意是损坏美好的景色,后来用于比喻在兴高采烈的场合使人扫兴。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撰写的《杂纂》一书中曾有六个“杀风景”的例子:一、清泉濯足。在清澈晶莹的泉水中洗脚。二、花上晒裨。在美丽的花枝上晒裤衩。三、背山起楼。背靠山起楼,开窗看不到令人神清气爽的山色。四、焚琴煮鹤。把琴当做木柴烧,把鹤宰了煮着来吃。五、对花啜茶。赏花本应饮酒,但不饮酒而喝茶。李白有“花间一壶酒”的诗句。六、松下喝道。清幽静谧的松下是歇脚小憩的理想所在,不料达官贵人驱使车骑人马吆喝而过。这是“杀风景”的典型例子,后来泛指一些扫兴和不愉快的事情。如鲁迅《致山本初枝》信:“龙华的桃花虽然已开,但警备司令部占据了那里,大杀风景,游人似乎也少了。”此例“杀风景”一词用得非常到位准确,一语双关,不愧为文学泰斗。

【第2句】:【肺腑而能语,医师面如土】(谚)而:如果。指人的内脏如果能说话,就可证实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那会使医生吓得面如土色的。 泛指只要有事实作证,就容不得人信口乱说。

【第3句】:【射冷箭】见“放冷箭”。

【第4句】:邻居大叔在外做生意,由于心术不正,惹得一身是祸,不敢回家。村里人说:“人好不用乖,心好不必斋。为人心不正,一生惹祸害。他是自作自受啊!”(河北·石家庄)

【第5句】: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

【第6句】:善书者不择笔。

【第7句】:鸭子改鸡——磨嘴皮

【第8句】:【没好事上门,光鬼火来家】(惯)鬼火:磷火的俗称,磷化氢燃烧时的火焰,白中带蓝绿色,人和动物尸体腐烂时分解出磷化氢,并能自燃,夜间在野外有时可以看到。指家里没遇上好事,却来了坏人。

【第9句】:马褂改裤衩儿——大材小用

【第10句】:【豹死留皮,雁过留声】释义:人应该留下好名声或留下姓名。例句:俗话说,豹死留皮,雁过留声,人一辈子,能像鲁班爷那样,在世上留下几座悬空寺、赵州桥,为后代景仰,被同行推崇,也算没白到人世上走一遭。

【第11句】:【馒头落地狗造化】(惯)造化:福气,好运气。讽刺人意外地得了好处。

【第12句】:【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指互相需要,正合适。电视黄 梅戏《天仙配》:“正好,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爹爹正要 雇一个长工。”

【第13句】:【吃一分亏无量福,失便宜处是便宜】释义:吃一点亏会得到无限福运,失去便宜的地方就是得到便宜的地方。例句:当时汪祥若肯吃亏这十两银子,何至断送了万金货物,岂非为小失大?所以说:吃一分亏无量福,失便宜处是便宜。

【第14句】:火车响汽笛——鸣惊人;火气冲天

【第15句】: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第16句】:【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谚)在家中一切事都好办,出门在外,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旧指出门在外,总不如在家方便。

【第17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为人和物均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扬长避短才是正理。此俗语源出《楚辞·卜居》,屈原忠而见疑,求问龟卜,詹尹回答说:“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龟策诚不能知此事。”意思是说,作为标准的尺寸,有时不能用作标准,用以比喻龟卜虽是替人决疑的,但有时不能决疑。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曾引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另一番新意,用以比喻白起、王翦两人之智略各有长短,批评两人替秦国打下了天下,却不能替秦国守天下。白起、王翦都是盖世无双的名将,本可为万人景仰的英雄,但白起暴虐,坑杀赵四十万长平军,不免横死;王翦不谏秦始皇行仁义,其孙受殃。这样,两人的短处,使他们不能成为人们的楷模,不免使人惋惜。司马迁用“尺短寸长”来评论,表现了他反暴政的思想。后世从司马迁的评论中得到启发,运用“尺短寸长”这一俗语,则泛指人和物均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世上没有完人,扬长避短,发挥人的最大潜能。

【第18句】:嗑瓜子嗑出虾米来——碰到好仁(人)

【第19句】:【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有权有势,就能发号施令。清 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三天成殓之后,龙光就自己当 家,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陆续把些姨娘打发出去, 有给她一百的,有给她八十的,任她自去择人而事。”

【第20句】:【 三过家门而不入】古代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 入。借指公而忘私,或不回家。语出《孟子》。李英儒《还我 河山》:“老蔫并不懂得‘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掌故,但在行动 上超过了古人。”

【第21句】:叔叔花钱大手大脚的,毫不节俭。婆婆见了便说:“勤似摇钱树,俭如聚宝盆。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到老了,又没有积蓄,你就有苦日子过了!”(广东·龙门)

【第22句】:【百灵鸟不忘树,梅花鹿不忘山】(谚)指百灵鸟不忘它生活着的树林,梅花鹿不忘它生活着的深山。 比喻人无论生活环境怎样变化,都绝不可忘本。

【第23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释义:更: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两小时。欢乐时就觉得时间过得快,嫌短;寂寞时就觉得时间过得慢,嫌长。“寂寞”又作“愁苦”。例句:从来说“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只这等文案笑笑,不觉三鼓。

【第24句】:【多个人,多个胆】(谚)多添一个人,就增多一分胆量。指人多势壮,胆量就大。 也作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冤家多一条河。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把刀。 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

【第25句】:妈妈在整理豆角架,我站在旁边发愁地说:“这么多,什么时候能干完呢?”妈妈边干边说:“眼是懒蛋,手是好汉。动动手,一会儿就干完了。”(黑龙江·大庆)

【第26句】:【善者不来,来者不善】谓找上门来就有麻烦事。香港金庸 《射雕英雄传》:“咱们一对一地跟他动手,谁也抵挡不住。 他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第27句】:出水的虾子一活蹦乱跳

【第28句】:【一世为官三世累】(谚)劝人做官应廉洁,以免后代受连累。

【第29句】:树林里放风筝——乱缠;缠住了;勾勾搭搭

【第30句】:八哥儿的嘴——跟着人说话

【第31句】:【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得了人家好处,不容易坚持 原则。张贤亮《河的子孙》:“不过,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 嘴软。两碗香喷喷的羊肉大米饭下肚,不给人家撂下些啥, 总觉得过意不去。”

【第32句】:【茄子不像茄子,苦瓜不像苦瓜】(惯)形容不伦不类,不像样子。

【第33句】:妈妈不小心把饭撒了,爸爸正要说,就被妈妈笑着截住了:“大哥莫说二哥,脸上麻子一样多。”(云南·大理)

【第34句】:【石榴裙】“拜倒在石榴裙下”是句大家都熟悉的俗语,多比喻男子对女子崇拜倾倒之意。那么,石榴裙是一条什么样的裙子,谁穿的裙子,居然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这其间又有什么故事呢?先说石榴裙。古代的女子穿裙,多喜欢红色,而当时染红色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人们把红裙称为“石榴裙”。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的填词,这是石榴裙的早期文字记载。而在唐朝的时候,石榴裙是一种流行的服饰,深受广大女子的喜爱,从唐诗中可见一斑。如李白的诗中“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的“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还有杜审言的“桃花马上石榴裙”;万楚的“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武则天的“不信比来长泪下,开箱验取石榴裙”……再说“拜倒在石榴裙下”。相传杨贵妃非常喜欢石榴花,当然也喜欢穿石榴裙。唐天宝年间,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中广种石榴。每逢石榴花开之时,这位风流天子便携带爱妃去赏花游玩,饮酒作乐。由于宠爱美人,天子不理朝政,疏于政务。但文武大臣谁也不敢指责皇上,他们只能迁怒杨贵妃,见了她,拒不行礼,杨贵妃很生气。这天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并请爱妃献舞助兴。但见杨贵妃却将酒杯端起送到皇帝唇边,耳语道:“这些臣子对臣妾非常不恭敬,我不愿意为他们献舞。”唐明皇一听,爱妃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这怎么行。于是下令,所有的文武百官,见了贵妃一定要下跪行礼,如果不这样做,就以欺君之罪严惩。所有的大臣们无可奈何,只得遵从。从此之后,只要一见到杨贵妃,莫不俯首叩拜。从此以后,“拜倒在石榴裙下”便流传开来,演绎成对女子崇拜倾倒之意,含有讽刺意味。

【第35句】:【打蛇打在七寸里打】在要害部位,谓行动要准确。香港 阮朗《苍天》:“多了,我们不干,少了,他们不干,总之打蛇要 打在七寸里,花钱要花在刀口上。”

【第36句】:鸭子扎猛子——深入下层

【第37句】:保持一生壮健的真正方法是延长青春的心。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第38句】:【望雨看天光,望雪看天黄】(谚)望:盼望。指盼望下雨,要看天色显出光亮才有希望;盼望下雪,要看天色显出灰黄才有希望。

【第39句】:弟弟一本正经地要去给邻居劝架,奶奶笑着说:“你倒真是吹糖人儿的出身,口气怪大。小小年纪的,蚂蚁戴眼镜——自觉脸面不小啊!”(江苏·盐城)

【第40句】:破锣嗓子唱山歌——不入调

【第41句】:【黑煞神撞着个霹雳鬼】(惯)黑煞神:凶神。比喻厉害的人碰到了一起。

【第42句】:晚上,特别闷热,我们一家人到院子的葡萄架下乘凉。突然,从南边天空闪出一道电光,并传来隆隆的雷声。妈妈说:“东闪太阳西闪雨,南北闪来挡不住。看来要大雨倾盆了。”(广西·宾阳)

【第43句】:树木就怕软藤缠,身体就怕不锻炼。

【第44句】:有个同学各方面都很好,就是那个嘴太厉害,与全班同学差不多都吵过了。她妈妈数落她:“你是歪嘴骡子卖个驴价钱——全吃你嘴上的亏了。”(河南·安阳)

【第45句】:【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谚)三寸气:呼吸。无常:死去。人活着时靠一口气,可以有种种作为;一旦停止呼吸断了气,那就一切全完。指人要想有作为,首要的条件是保有生命。 也作三寸气在干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三寸气在干般用,一遇无常万事休。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气万事休。

【第46句】:【旦角】“旦角”指戏剧里女性角色,有正旦(青衣)、老旦、花旦、武旦等区别。在京剧界有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尚、程、荀。那么旦角是怎么来的呢?西汉桓宽的《盐铁论》里,就提到“今民间……奇虫胡妲戏娼舞像。” 方以智在《通雅》中释为:“胡妲,即汉饰女伎,今之装旦也。”可见在汉代,已出现了旦角演员,尽管当时还没有完整形态的戏剧。胡妲,在“妲”之前冠一“胡”字,为我们点明了它的渊源所自。原来我国历史上,习惯把来自西域的各种事物冠以“胡”字。比如胡笳、胡琴、胡桃、胡床等,举不胜举。胡妲的“妲”字,任半塘先生作了正确的诠释,他在《唐戏弄》里指出:“可能乃用一汉字足以表示女性者,以录胡语之音。”(可能是用一个足以表示女性的汉字,来记录胡语之音),由于是音译,就不必拘于某字。所以唐人敦煌写本又作“黑旦”,宋人《乐府混成集》又写作“笪”和“旦”。至于“旦”(或“黑旦”、“笪”)在胡语中的本义,《燕乐考源》作了解释:“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调。以华言译之,‘旦’者则谓韵也。其声亦应黄钟、太蔟、林钟、南吕、姑洗。”可见五旦就是五音,与宫、商、角、徵、羽相当,本是西域兄弟民族的音乐术语。汉以后,随着西域艺术的内传,“胡妲”被作为表演歌舞的女性的代称。“胡妲主歌而胡旋主舞”。《唐书礼乐志》说:“胡旋舞者,立毯上旋转如风。”主歌主舞应和现在的歌伴舞差不多。而伴随着戏曲的兴起,旦则演变为唱工很重的女角的代称。如宋代时有“装旦”。元朝是我国戏曲大发展时期,杂剧中已出现了正旦、小旦、搽旦等各类旦角角色,为现在齐全的旦角名称打下了基础。

【第47句】:【到手的泥鳅又溜了】释义:比喻捉到又逃走了。例句:“快,大家都快跟上,莫让到手的泥鳅又溜了。”廖守道这时也来了劲,他从一个解放军战士手里,夺过了一支火把,带头走向开阔地。

【第48句】:冬天的茅草夏天的葱——叶枯根烂心不死

【第49句】:【逢人且说三分话】(谚)对人,特别是对初次接触的生人,说话只能说三分,绝不可毫无保留地倾诉心里话。指和人说话要做到多想少说,慎而又慎。 也作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人前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第50句】:【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释义:比喻人本领再高,能力再大,也需要别人帮助。例句: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单干是不好的,总是要有人帮,在这样的问题上尤其要有人帮。

【第51句】:买干鱼放生——尽做糊涂事

【第52句】:【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释义:虽不是亲身经历,但也知道一些。例句:谁都是在行的?孩子们这么大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

【第53句】:铁锤敲在钢砧上——锤锤有分量

【第54句】:擀面杖抹油——光棍一条

【第55句】:【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着风向标】指人看风使舵,油滑没 有骨气。刘绍棠《含羞草》:“卞长亨是有名的轴承脖子弹簧 腰,脑袋上插着风向标;为了做官、保官、升官,他把自个儿 的良心一片一片喂狗了,把过去的战友一个一个出卖了。”

【第56句】: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我怕自己讲不好,就不敢报名。爸爸说:“三年胳膊三年腿,十年练不出一张嘴。”鼓励我去试试。(河北·易县)

【第57句】:炸药的捻子——点就着

【第58句】:【骑驴吃豆包——乐颠了馅】(歇)乐颠:快乐得跌落(馅),转指乐颠颠,形容行走欢乐的样子。形容非常高兴。也指高兴得忘乎所以。 也作“骑毛驴吃豆包——乐颠馅”。

【第59句】:【人老易松,树老易空】(谚)指人老了,来日不长,心劲容易松动,就像树老了容易空心一样。 也作人老怕松,树老怕空。 树老易空,人老易松。

【第60句】:玉皇大帝调兵马——天兵天将

【第61句】:【汉字横写】汉字贤写改横写,最早是由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提出来的。《新青年》1917年卷3期,刊登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信中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见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字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至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此后,钱玄同又在《新青年》连续发表四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表示赞同。从此以后,横写汉字便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第62句】:早不下雨,晚不下雨,俺家一盖房就下个没完。妈妈说:“真倒霉,咱一烧香,老佛爷就掉给咱个腚。”(安徽·亳州)

【第63句】:高梁秆挑水——担当不起

【第64句】:【 不打不相识/不打不成交】经过斗争而后认识,和好。钱 钟书《围城》:“咱们不打不相识,以后相处的日子正长,要好 好交个朋友。”

【第65句】:过了白露的庄稼——天不如一天

【第66句】:狐狸精问路——没有好道道儿

【第67句】:【蒸不熟,煮不烂】(惯)形容人顽强,不驯服。

【第68句】:躲过野牛碰上虎——个更比一个凶

【第69句】:【白发故人稀】(谚)故人:老友。 指人到老年,老朋友就越来越稀少了。

【第70句】:打灯笼走铁路——见轨(鬼)

【第71句】:【骑着驴骡思骏马】(谚)骑上驴和骡子,可以代步,还想着骑骏马可以更快更风光。指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

【第72句】:一天,我挨了老师的批评,回家后大哭一场。奶奶劝我说:“老师还不是为你好?三百六十行,老师心最长!”(山西·秸山)

【第73句】:【卖惯了私盐走惯了硝】(惯)比喻做惯了违法的事。

【第74句】:【糟糠之妻】“糟糠之妻”比喻共患难的妻子。并非一传统相声中将“糟糠之妻”说成是如同糟糠一样的妻子。 “糟糠之妻”出自《后汉书·宋弘传》,据载:“(光武帝)谓弘日:‘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日:‘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说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与他的大臣宋弘之间的一段对话。当时,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丈夫去世,刘秀希望她在满朝文武大臣之中再物色一位合适的丈夫,结束寡居生活。湖阳公主心仪宋弘,认为“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就请刘秀代为牵线。宋弘是光武朝的名臣,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上直言敢谏。先后为汉室推荐和选拔贤能之士三十多人,其中有官居相位的。虽然深得光武帝的信任和器重,但他并未因此而骄逸。难怪湖阳公主看中这样一位品行公正的大臣。可刘秀也不好挑明了直说,就委婉地向宋弘试探“贵易交,富易妻”的反应。宋弘听出了弦外之音,婉拒以“糟糠之妻不下堂”,保全了大家的面子。“糟糠”是指谷皮等粗劣的食物,贫者常以此充饥。“糟糠之妻不下堂”是说贫贱时一起吃糠菜、共患难的妻子不可遗弃。从此,后世就将共患难的妻子直接称为“糟糠”了。

【第75句】:【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歇)受气:本指受气流的挤压,转指遭受指责、欺压。指两方面都受到指责或遭到欺压。 也作老鼠落在风箱里——两头受气。 老鼠入风箱——两头受气。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第76句】:清道夫拉货——拉的全是废物

【第77句】:老竹做笛子——尽受气

【第78句】:扳不倒儿掉在血盆里——红人

【第79句】:【眼泪往肚里流】有苦无处诉。刘绍棠《渔火》:“春柳嫂子 真想放声痛哭,可是她是个傲性子的女人,眼泪流进肚子 里。”

【第80句】:【言必信,行必果】说话有信用,做事见效。从维熙《泥 泞》:“他是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长得虽然瘦小枯干,但精 神世界却极富有。”

【第81句】:【跟着龙王吃贺雨】(惯)贺雨:指旧时人们向龙王求雨时摆上的供品。比喻跟着有权有势的人沾光得好处。

【第82句】:期中考试临近了,我才忙着翻书。妈妈说:“你这是临上轿现穿耳朵眼,早干什么去了?”(河南·西华)

【第83句】:杀凳上的肥猪——活不了多久;死在眼前

【第84句】:病人掷铁球——强挣扎

【第85句】:【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不用语言表达,心意已很明显。 “尽在不言中”亦可单用。台湾林海音《晓云》:“当我回眸向 她无可奈何地一笑时,我们真是‘尽在不言中’了。”

【第86句】:【狗眼看人低】(谚)指狗眼看人低矮,这才敢见人就狂吠。借指见识短浅的人总是自高自大,看不起人。 也作“狗眼看人三分低”。

【第87句】:【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惯)前门挡住了猛虎,后门闯进了恶狼。比喻刚赶走一个坏人,另一个坏人又来了,灾难接踵而至。 也作前门拒虎,后户进狼。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第88句】:【生在福中不知福】见“人在福中不知福”。

【第89句】:【黑狗吃食,白狗挡灾】(惯)吃食:这里指偷食。比喻惩罚错了对象,冤枉了人。

【第90句】:【乖气致戾,和气致祥】见“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第91句】:【春算命,夏郎中,秋道士,冬裁缝】(谚)郎中:医生。春天是一年之始,算命的人多;夏天气候炎热易生病,医生走红;秋天收获季节,道士化缘方便;冬天寒冷要添衣服,裁缝生意忙。

【第92句】:【从来好事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谚)指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好事不会长久,就像彩云一闪就过,也像琉璃容易破碎一样。

【第93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反映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与日常 生活有关。类似的:梦是心头想。巴金《探索集》:“人们还 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话有时灵,有时又不灵。”

【第94句】:【破车之马,可致千里】(谚)指有狂力能把车拉破的马,就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比喻有魄力冲破旧规矩的年轻人,往往有异乎寻常的能力。

【第95句】:【四大喜事、三大悲、三急】人生有四大喜事,三大悲,还有人的三急,它们分别是: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三大悲: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的三急:上厕所,人洞房,生孩子。上述“四、三、三”源自人们的常识积累。人的一大优势是善于总结,归纳类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人本身也是一样,你总结一条,他总结一条;今年总结一条,明年再总结一条,久而久之,最终形成大家公认的、流行很广泛的谚语性格言。以上四喜、三悲、三急就是如此。

【第96句】:鹅卵石跌进厕所——又臭又硬

【第97句】:背水作战——不留后路;没有退路

【第98句】:【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99句】:岩口滴水石开花——日久见功

18452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