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蒙台梭利国际化教师工作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蒙台梭利说未来是儿童的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是新人类的创造者,是社会建设者……儿童能够给予我们内在力量并将引导我们至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一)儿童是成人之父蒙台梭利对儿童的“崇拜”源于她对成人精神倒退现象的痛惜,她所倡导的和平社会是理想型社会,这样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来构建与维系。

毫无疑问,物质文明的发达与人类自身的智慧分不开,但是,如果精神倒退,物质文明无疑也终将毁在人类自己手里,人类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应有所行动,而不是无动于衷。

而现实是,成人是社会化的结果,尤其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精神食粮极度匮乏,成人逃不掉外在利益对自身的套牢,被物质奴役着,这其中虽然有生存的无奈,但也有成人固有的贪婪本性,物质文明越发达,财富分配越不均,贫富差距过大,生存的恐惧就更加严重,成人无法回归幼儿期的真实与无私,内心的防御与攻击使和平行为越来越少,外在的复杂环境使简单的人类变得更加复杂。

成人世界已难改变,许多以成人为研究对象的和平学者只能是有心无力,哪怕一个简单的和平性谈判都难以进行,难求圆满结果,维护和平的权威国际组织联合国也因种种原因,难以正常地开展维和行为,这其中有多少无奈,难以名状。

成人世界看似强大无比,实则脆弱不堪,恐惧、贪婪无处不在,它们淹没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爱

所以,蒙台梭利提出,“人类健全精神的恢复,除了依赖儿童之外,别无他途。

想要改善或改良一个国家的习惯及陋规,或使民族特性成为强而有力的物质,就应寄望于儿童。

同成人推行改革,效果一定不彰。

如果希望改革社会状况,使文明的光辉普照,必须将达成这一目标的期望寄托在儿童身上。

”改变成人之难要大于儿童,蒙台梭利把改变的希望寄托于儿童,是其相信通过教育儿童推进和平要较成人可能性更大。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希望并非寄托在成人传递给孩子的知识上,而是寄托在这群新人类的正常发展中。

世界和平的希望是儿童,我们必须学会教育他们,使他们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力,把和平的任务交给这些“精神胚胎的人类”。

就像蒙台梭利所认为那样,“孩子的心灵力量一旦苏醒,将会跟随其本身特有的法则发展,并对我们造成影响。

仅仅是接触这种正常发展的人类,就能唤醒我们的力量。

孩子的和谐发展使周遭的成人因受感染而改善自我,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画面呀!”因此,蒙台梭利希望成人能谦恭地接触儿童,把儿童视为自己的榜样。

她认为,“与儿童接近能够表现我们最高尚的一面”,“儿童唤醒了成人的观念、牺牲的观念、无私的观念——这些都是在家庭之外几乎无法得到的美德。

” (二)儿童是世界和平的希望蒙台梭利曾提到:“许多人以为,印度人对动物崇敬的观念是来自于其民族性本质的因素及遗传,实则大谬不然。

在国外出生的印度人即无此情怀,而且成人之后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种特性实际上是儿童在环境中所获得。

有人认为,民族性及国民感情也是在血液中遗传下来的,这是误解。

民族性及国民感情,即具备美国人、印度人、中国人、日本人等特征的一切习惯、情感、特性等,都是透过吸收性心智的作用在幼儿期所形成的。

”是幼儿,那看似柔弱,实则具有无限潜能的幼儿,生命之初成就了他的无限可能,他具有成人所不能及的内在生命力。

婴幼儿通过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作用,掌握民族所特有的习性,并将自己塑造成为民族一员。

但是,如果幼儿屈服于残酷的现实而隐藏自己,使其潜意识内自然的生命力受到挫败,幼儿将忍受着这沉重的包袱,最后又把人类的许多过失传承下去。

所以,蒙台梭利确信,如果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赋予幼儿自由的环境,提升自我的工作,内在纪律和完善人格就会自然产生,他们身心健康,是理想的新人类,我们无法让他们人人热爱和平,但只要他们都具备健全的人格,那么和平幸福的社会则为之不远。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不仅作为一种物种的存在,更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它能给人类的改善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刺激。

正是儿童的精神可以决定人类进步的进程,它甚至还能引导人类进入更高形式的一种文明。

”中国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其《少年中国说》中所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其意与蒙台梭利思想不谋而合。

今天,为了将这个美好的世界建设成和谐的社会,人类必须从现在开始将自己教育成为最高等的生物(万物之灵),必须拥有作为世界公民的共识,那就是为全人类导向共通的命运而开展有关儿童的科学研究。

因为,只有儿童拥有着解开人类起源之谜与创造新人类的钥匙。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人类能够透过儿童初步在地球上赢得和平。

她说,“儿童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必须从儿童那里学习正确引导全人类的法则。

”选自《蒙台梭利和平教育》

蒙特梭利教育主要培养孩子什么能力

【第1句】:在儿童的天性中,秩序已经开始,从出生开始建立的秩序,将持续一生。

2,在自然树国际蒙特梭利幼儿园,儿童通过日常的工作学**,形成良好的工作秩序,在今后的学**与工作中,这种不断寻找工作并不断在工作中自我挑战,获得快乐与满足感的学**模式将会伴随儿童一生,这种学**的乐趣将带给孩子生命的快乐与欣喜。

【第3句】:儿童是热爱安静的,这一点或许会令许多**不敢相信。

事实上,**对儿童天性的不了解,希望通过对儿童的约束来,事实上儿童喜爱安静是发自于自己构建内在体系的需要

【第4句】: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与自由的发展.

【第4句】: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相反,适度的自由反而会引导出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自律感。

自律顾名思义就是自我约束和遵守纪律的意思。

【第5句】: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的一种感情。

8岁之前是儿童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时期。

【第6句】:自由,是蒙特梭利教育的基础。

通过给儿童营造一个适合其身体与精神、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让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按自己内在生命的自发性本能需求进行自由选择工作、自由决定工作进展的内在生命发展历程。

【第7句】:蒙特梭利研究发现:一旦儿童开始集中注意力,以往在生活中出现的任性、混乱、胆怯、懒惰,反社会的现象就会消失,当孩子专注于工作,并在工作中寻找到巨大的满足感后,将会表现的人格特征为:集中精力、工作有纪律、容易相处、融入社会,儿童原来的那些缺陷将逐渐消失。

儿童通过自己的人格努力,获得正常的发展,蒙台梭利称这种现象为正常化。

【第8句】:幼儿的生命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是独立的个体,成人因为自己的情感而经常忽视儿童的独立,儿童是在与**在获得独立的权利斗争中获得成长的。

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是学前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中介,它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王春燕学者所言:“从中国1903年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纵观这百年的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出,学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是贯穿百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

”  一、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阶段  

【第1句】:20世纪30年代以前:从产生到初步中国化。

20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此时的幼儿教育都是照搬国外的模式,课程也是完全效仿国外。

1903年至1918年,学前教育课程主要是模仿日本的模式。

1904年1月13日,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其中对蒙养院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其主体内容都是参照日本1899年出台的《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不断涌入,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家如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一方面借鉴西方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进行本土化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并形成了“单元中心制课程”、“行为课程”等课程模式。

1932年10月,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学前教育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开启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新时代,迎来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改革期。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已经确认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认定了幼儿园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此时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已经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

此外,幼儿园课程的中国化与科学化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第2句】: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在探索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借鉴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幼儿教育。

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段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全面学习苏联的模式。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教育部于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规定了学前教育课程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六科,并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养活动的具体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育纲要。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借鉴了苏联分科教育的经验,实行分科教学和分科课程模式。

分科教学自从被引进到我国,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分科课程模式,已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格局。

  

【第3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挫折。

1966年至1976年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重创,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前教育也是如此。

学前课程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原本的课程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空白期。

  

【第4句】:20世纪80年代以来(1976年至今):进一步变革与完善。

经过10年动乱,1976年开始,我国的教育开始全面恢复。

1976年至1990年间,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实现了由沿用“苏式”模式到初步改革阶段的转变,尤其是1981年《学前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颁布,更是促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变革。

80年代,国外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理论逐渐被引入中国,特别是蒙台梭利、杜威、布鲁纳、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90年代以后,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进行了整体改革。

90年代前中期“学前课程变革的主题更加鲜明,出现了游戏课程、情感课程、领域课程、生存课程、上海新课程等多种课程实践。

”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化交流的加强,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更是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总之,9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都逐步扩大,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也已初步形成。

  二、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史的总体特点  

【第1句】:改革和发展始终是一条主线。

纵观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史,学前教育课程从无到有、从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到进行初步的中国化探索以及独立探索,都是在改革中稳步发展。

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3次,分别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至今。

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课程改革。

1989年国家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在试行7年后,于1996年经过修订正式颁布,其内容“反映了幼儿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精神”。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国家层面上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规定了幼儿园教育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并要求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幼儿园在其基础上,可依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课程。

在课程内容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没有作统一的规定,但是文件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内容为例,分别阐述了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以及指导要点。

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课程改革中,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越来越完善。

  

【第2句】:由照搬国外经验向逐步中国化转变。

20世纪初,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是靠简单抄袭国外实现的。

如“从教育内容、方法,到设施和玩具,先效仿日本,后效仿西方。

”模仿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所以这样的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完全“模式化”地照搬,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必然无法实现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在参考日本学前教育课程的时候,只是单纯地移植,没有考虑到中国与日本国情的差异。

到了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已突破了照搬国外经验的模式。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杜威的思想被引入,我国老一辈的学前教育家已认识到照搬国外模式的不足,他们一方面借鉴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又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

例如,1925年陈鹤琴提出幼儿园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即“单元中心制课程”;张雪门依据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思想,进行了“行为课程”的研究,这些都是学前课程本土化探索的重要成果。

到了八九十年代,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在继承先前经验、吸收外来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本土化,并且在教育实践中消化吸收,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3句】:由分科课程向多元化课程转变。

我国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苏联学前课程模式的影响较深,分科课程一直占据根深蒂固的地位。

自80年代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深刻认识到分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各个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更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活动和直接经验,于是幼儿园综合主题的教育受到追捧,主题化课程也逐渐兴起。

此外,在不同教育理论指导下,活动课程、游戏课程、领域课程也同步兴起,学前教育课程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经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并不遵循“普遍适合性”的原则,而是充分尊重不同地区幼儿园课程的差异性,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儿园采用的课程通常不适用于贫困地区的幼儿园。

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开设一些民族特色课程,特别是少数民族游戏在幼儿园活动课中的运用,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

学前教育课程的多元化,是为有差异的幼儿群体分别提供适宜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

学前教育课程的多元化取向,已成为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早期教育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 论文

《浅谈0―3岁幼儿早期教育》

【摘 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由此也可看出,三岁之前的教育对幼儿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文章从早期教育的原因探析、早期教育的误区以及有效地实施早期教育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家长更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早期教育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0-3岁幼儿;早期教育;建议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出生后头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

”这说明,出生至三岁的早期教育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也为培养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铺下道路,重视幼儿早期教育是毋庸置疑的。

一、早期教育的原因探析

【第1句】:早期教育是国家的基石。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描述一个自己所向往的理想国度,在那个理想国度中“幼儿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

在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国际竞争中,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就依赖于教育,教育的成功捷径,则追溯到幼儿时期的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的成功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繁荣和昌盛是国家日益强大的基石。

【第2句】:抓住幼儿潜能发挥的关键期。

日本儿童教育家木村久一总结出儿童潜能的递减规律,他强调每一个幼儿都具备潜能,但潜能通常遵循“递减规律”:如果幼儿生下来就在理想的教育条件下被培养,幼儿可以发展自己能力的100%;但是,如果从5岁开始进行教育,就是在理想的教育环境中,幼儿也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80%;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60%,也就是说,教育越晚,儿童潜能发展所受到的阻力越大。

简单地讲,每种动物都有适合发挥潜能的关键期,有的动物长,有的动物短,无论长与短,动物潜能必须在这个期限里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潜能开发的关键期内进行开发,则会“事半功倍”,相反错过关键期,则会“事倍功半”,三岁之前的教育决定幼儿一生的健康顺利成长,因此,要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

【第3句】:幼儿是早产三年的动物。

王东华在《发现母亲》一书中提到人类的婴儿刚出生时,头部特别大,脑的重量是成人脑重的约25%,比成年类人猿还要重,在出生后头一年,大脑发育特别迅速,要想使人类的幼儿像一些哺乳类的幼崽那样强大,就需要把人类现在的妊娠期再延长12个月,这也就是说,人类是生理上早产的动物,但是波特曼从把人与动物幼崽的现象对比中发现,人类并不是生理上早产的动物,恰恰相反,人类婴儿的生理是比较成熟的,早产仅仅是他的大脑的发育,心理学家格赛尔曾对野生儿的智力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在人的一生中,出生以后的头几年是形成正常个性和心理机能关键的时期,此时脑的正常发育,特别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决定他今后的心理发展方向,脑在此时仍处于胎儿期,从母亲孕育的胎儿变成环境孕育的胎儿,此时大脑就像高级电脑,有着强大的兼容,植入狼的环境的子宫就变成狼孩,植入熊的环境的子宫就变成熊孩,但是一旦过了这关键的3年,人脑从环境子宫孕育分娩,这时大脑基本成熟而不再会发生大的变化,人脑是早产3年,因此,在这3年里要对幼儿进行及时教育。

二、早期教育的误区

【第1句】:把早期教育视为“超前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所期待的,但是从小让幼儿的自由玩耍时间被各种各样的“超前教育”所替代,那么原本对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的幼儿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这是因为家长未能正确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缺乏对早期教育正确理解导致的。

【第2句】:家长教育方式的误区。

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并且许多家长多以“早教书本”为标准喂养幼儿,例如,孩子的肢体发展、睡眠时间等,但是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身心发展存在差异,家长不应该按照同一标准模式要求。

【第3句】:儿童观的误区。

许多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曾抱有“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的理念,把幼儿视为自己的“还愿”工具,因此,不顾幼儿的兴趣爱好,过早、过多地进行智力的教育,更有些家长把幼儿视为宠物,娇惯成风,过分保护、替代,使得幼儿从小失去许多锻炼的机会,导致幼儿的成长受到阻碍。

三、有效实施早期教育

【第1句】:早期教育从一出生就开始。

教育要及早进行,出生就对幼儿实施教育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正如木村久一总结出的儿童“潜能的递减”规律,及早实施教育,抓住幼儿潜能开发的关键期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也讲过,教育应该从一出生就可以,家长应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对幼儿进行适时教育。

【第2句】: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早期教育观。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其生命的每一个历程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律,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好幼儿的前提。

正如爱尔维修所说,“即使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教育得法即指应该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而且家长还要树立正确的早教观,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要通过幼儿的自主活动而唤起其好奇心、兴趣、求知的欲望,从而刺激幼儿智力迅速地发展,而不是注重幼儿各种各样的智力知识的灌输,忽视其当下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3句】:尊重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活动的积极性。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讲过,“早期对幼儿开展教育就是要使幼儿的兴趣和热情得到顺利发挥,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到顺利的发辉,就会成为成功的人。

”然而现如今家长一发现幼儿有某方面的兴趣,就似乎如获至宝,认为幼儿在这方面是天才,就不遗余力地培养幼儿这方面的天赋,久而久之,幼儿对这方面的兴趣大大减弱,幼儿的兴趣是天然的,而父母对待幼儿的兴趣则包含功利性的,这种功利性的期待无形中对幼儿施加了一种压力,最终把这种兴趣的萌芽毁灭掉。

因此,家长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给予耐心地指导,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想办法使幼儿的兴趣保持长久,为幼儿今后的成长铺垫道路,与此同时,家长还要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乐于动手参与活动创作,对幼儿的积极性给予鼓励与支持,培养幼儿的进取意识。

【第4句】:习育和化育并存进行。

习育指环境,一种社会遗传。

人是早产3年的动物,他先天的生理遗传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不可缺少的前提,但是仅仅生理遗传还不能决定发展的进程,还需要社会遗传,需要生活在人群之中,同成年人交往,并在其帮助下成长。

因此,家长要为幼儿优化生活环境,带幼儿多到人群中去,多接触大自然,让幼儿在生活中得到教育。

当然化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化育即人的精神上的教育,纵观人的精神发展的几个阶段,最重要、最关键的不是最后理想实现的显影阶段,而是在童年、少年气概形成时的感光阶段,这种感光阶段形成他人生的规模,因此,在幼儿时期,家长要培养幼儿树立自我形象,给予幼儿积极地鼓励和支持,重复讲述伟人传记,让幼儿心理树立要成为“伟大的人”的自我形象。

【第5句】:努力学习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幼儿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不断获取、巩固和提高自己能力的?当然是通过模仿,幼儿的模仿不是简单地模仿,他是一种范式模仿,较早认识这种范式模仿的是日本儿童教育家井深大,他发现幼儿之所以一眼看到汽车说出车种,之所以听几遍就能唱广告歌曲,都是范式感受方法所致。

范式模仿是把所有的信息不假思索地接受下来,并且幼儿在范式基础上就形成习惯,形成人的心理动力定型。

人是早产3年的动物,人在出生时大脑的大部分还是空白,这部分空白要在出生后继续完成,也就是在接受外界各种信息的刺激下,人脑才变得更加聪明完善,然而父母是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刺激,促进其发展的第一人,因此,父母如何开展教育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范式,这就要求家长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幼儿做好榜样。

6903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