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加入爱心协会的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得了一个类似于乐于奉献,有爱心的奖,这个获奖感言怎么说,急

The best kind of giving is that which inspires others to do the same !——题记 每当读起题记中的这句话,总是细细的品味它的含义:服务社会 奉献爱心 推己及人 薪火相传;同时,亦会对一位远在美国的老人升起一种感激之情,在这种深深地感激与祝福之中,伴随着对自己人生与责任的思考。

我于2006年荣获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并随之加入唐仲英爱心社。

光阴荏苒,转瞬已经三年。

在这三年之中,有迷惑、有失落、更有兴奋与快乐。

然而最为重要的收获却是对于感恩、对于责任的认知:由从关心自己生活的每一笔开销到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爱心。

记得刚刚加入唐仲英爱心社的时候,听着学长学姐对于社团的介绍,怀着刚入大学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亦在解除了学费后顾之忧的欣喜之余,所思所想,是好好的利用社团这个平台,努力的提升锻炼自己。

现在回想,当时参加了许多的活动,有义务支教,有帮扶孤寡……可是,却没有去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而参加社团

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

这一切,难道仅仅是为了锻炼自己

为了使自己的大学有事可做么

时光流逝,慢慢地体味到了许多,酸甜苦辣,不一而足。

蓦然回首,才发现今天的我,已经难以割舍对唐仲英爱心社的感情,对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社团在成长,逐渐形成了“村主任助理系列活动”、“唐仲英爱心小分队系列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特色活动,伴随着社团的发展,自己也在成长。

每一次参与活动,都会有不同的感触与体会:坐在破旧拥挤的公交车上,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房屋,走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望着苍茫起伏的山川,自己的心紧紧挂念的是村中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儿童,想到老人欣慰的笑容,孩子们雀跃的身影,村民们热情的称赞,总会有无穷的动力;走进周至县的一所所乡村中学,听到孩子们热烈的掌声,看到他们隐藏于害羞面庞上的一双双渴望了解世界的大眼睛,翻着他们塞给自己表达渴望交朋友意愿的纸条,思考着他们朴实的问题……总会油然而生一种感动;暑期社会实践中虽然睡的是课桌拼起来的床,晚上遭受无数蚊子的攻击,但看到孩子们每天提前一个多小时来上课、放学后又舍不得离开时的依恋,看到孩子们为自己送来家乡特产渴望被接受时的诚恳以及写满“老师我们爱你们”纸条上的真情,总会默默地加油并为孩子们祝福…… 此时此刻,我已经离不开这一份份真情,已然体会不到参与活动锻炼自己的兴奋,取而代之的是对周至县这片土地上农村与中学的爱恋,是盈满双眼的泪水中蕴含的感动。

此时此刻,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跳动。

想起唐仲英先生的话:一个成功的人,绝不是以财富或视野来衡量的,而应以一个人是否为社会尽了一份他的责任,为大众做了什么,有什么贡献而定。

获得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并加入唐仲英爱心社这么多年,听周围社员说得最多的是:“得诸社会 还诸社会”,或许,换另外的一句话更为合适:不要问这个世界能给我什么,而要问我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唐仲英先生设立德育奖学金致力于德育的苦心终有了成果:不仅仅影响了我,亦影响了其他受助大学生,并由点及面,使爱心传承到更多人的心中

假若我不曾获得这份资助,我的大学乃至整个人生将会是另外一种轨迹。

幸而,这种假设不曾成立过。

“服务社会 奉献爱心”使我投入到一项项的公益活动中去,学会了感恩社会;“推己及人 薪火相传”则让我在帮助别人中感受到传承,在传承中体味到人生的责任与意义。

感恩社会,传承爱心,乃是人生的一种责任与义务,时至今日,已然无法割舍,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尽心去做,传承这一份“薪火”。

公益活动感言

就是吃饱了撑的,消消食

进入社团后的感想

我在社联也有一些时间了,对社团的运作情况有一些肤浅了解,我感觉在社联待的这两年我们的社团和社团联变化太大了,现在的情况比我刚进社联的时候好了很多,优秀的方面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看到,现在我想说一下我对我们学校社团存在问题的一些拙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以下提到的一些具体情况仅供学术研究之用,对事不对人,别无他意,更无贬低之意,如各位生气了也请见谅,毕竟只是个人愚见,想拍砖的就拍砖吧…… )

【第1句】: 社团的发展普遍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说白了,就是要有一座kao山

为什么管理协会的管理案例分析大赛能够得到学校那么大力的重视

为什么它能够连续举办7届而今年能够成为给评估专家看的保留项目

原因很简单——他们有管理学院这样的官方组织的鼎立支持,他们能够为协会提供导师、提供技术、提供资金

所以他们有理由成为一个特别牛×的协会,荣膺“浙江省十佳社团”称号。

退一步,不说这么大,毕竟能够得到一个分院支持的社团不多,那就说说子午吧,他们的“子午之夜”也已经连续举办了很多年,而且影响越来越大,可以说子午已经形成一个品牌。

而他们的家文化也是值得每个社团包括社联学习和借鉴的。

而他们还有一个指导老师(好像是留校的老子午人吧),可以作为编剧、导演甚至演员的一个能够凝聚社团所有力量的核心,带领着子午向着一个方向努力。

作为一个社团的指导老师,他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他有这份热情和责任心。

相信子午有了这方面的帮助,会有更大的进步。

而与此相反,很多社团恰恰因为缺乏一些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持以至社团运作不顺,比如一些体育类的社团,可能也和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有关吧,团委无法为这些社团争取到一些体育活动场地,所以从我大一开始就有不少体育类的社团由于运转问题纷纷注销,或者转投体军部门下。

现在体军部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篮球、健美爱生活,爱后院等俱乐部(也是学生社团的一种形式),我们的网球协会、篮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和他们相比,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苍白无力

因为他们(我们)无法为会员提供场地、器材、训练等必要的运作资本

因此,必然导致社团经营惨淡

如何为社团发展寻求这样的一些支持,也成为了社团和社联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第2句】: 社团的工作没有形成制度化。

尽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创办的组织,具有相对的自由性,但是为了社团更好的发展,其在内部管理和运作方面还是应该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办法的。

管理社团不光是社联的事情,更应该是社团自身的责任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社团负责人的换届选举,究竟能有几个社团能够真正遵循他们在社团章程里面写的,“协会会长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社团的档案管理以及文化传承的问题,很多社团往往没有自己的完善的档案与资料,比如一些应有的活动记录与总结,照片影像资料,社团年度大事记等,每当社联要求交材料时,自然就没有东西可以拿出来;而至于社团的文化,部分社团负责人的更迭就会导致社团文化的遗失,以至于新的负责人接手之后只能又从零开始,而成熟的发展模式应该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文化的积淀与理念的传承。

这里本想举零点调查协会做个例子,但是自己对其也不是甚了解,只是知道他们在会员管理上是很到位的,对每个加入的会员都有详细的资料登记,这也是对协会对会员负责的一种表现,因此我推测他们在社团的管理方面应该做得也应该做得不错。

至于其他方面,因为没有太多的了解就不多说了,但我觉得他们的领导人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甚至可以说是走在了社联的思想步伐之前了。

【第3句】: 社团活动存在各种问题。

具体包括:活动质量不高。

有时候社团活动只注重数量而忽视了质量,比如每到周末楼下的广告就贴满了包括社团在内的各种电影海报,我并不是说放电影不好,比如像亮苑影视协会、水晶卡通社等这些社团本身就和放电影有比较大的关系,可是另外的一些社团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放的是一些和社团没有任何联系的电影,我觉得这样对社团自身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而如果单纯是为了凑活动数量(社联有关于每学期社团活动的数量规定),那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们一直鼓励社团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比如管理协会的案例分析大赛,法学社的模拟法庭,心理协会的心理宣传周等活动,通过这些既可以树立社团的品牌,又可以吸引更多同学对社团的关注。

我们也一直希望往这个方向引导社团,有的社团就做得比较好,比如辩论协会上个学期承办的院际辩论赛就很好的提升了协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希望能有更多的社团参与到一些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中来。

活动中社团成员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部分社团举办活动片面追求影响和效果,动不动办的就是面向全校的活动,这样社团会员的权利就被侵害了,特别是那些需要收取会费的社团。

他们会觉得:反正大家都可以参加活动,那我加不加入你这个协会就没有什么区别。

更有甚者,有的社团活动不能通知到会员,让会员失去了参加社团活动的权利。

我们更多的鼓励社团开展针对会员的常规性活动,首先要保障了会员的应有权益。

我觉得在这方面,最得比较好的社团是旱冰协会。

当然这常规活动和前面说的大型活动并不矛盾,是可以兼得的,关键是看你怎么处理他们的关系了。

社团活动可以说是一个社团最核心的东西了,如果社团留给同学们的印象是——招新的时候热热闹闹的,可是活动时要么不见踪影要么质量不高,就难怪同学要说社团都是骗钱的了。

【第4句】: 社团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都知道学校里面有一批比较优秀的学生社团,他们的负责人在社团的管理与运作上肯定有独到的见解与经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负责人就是不希望跟他们交换一下在社团经营管理上的心得体会,总是社联在牵头,说要加强交流,可是努力下来,总觉得效果不大,甚至说微乎其微,各社团基本上还是在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比如,我们之前的一个琴棋书画的活动,是我们的社联策划部在牵头做,相应的几个社团配合承办,问题就来了,如果策划部召集他们几个社团开个会,布置一下具体的任务,他们肯定会来,但是有时候比如说让他们自己碰个头,自己商量一下具体的活动事项,就会很难得他们会自己能够完成这个工作了。

再举一个例子……南极星舞蹈专场,其实一个舞蹈在专场晚会在我们学校是比较有创意,而南极星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协会,但仍坚持自己将晚会承办下来了,晚会效果还是不错的。

只是我觉得,我们学校有不少舞蹈类型的社团,比如街舞协会、拉丁舞协会等。

如果下次还有类似的活动,建议可以联合几个协会协同举办,一来可以使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二来也能够让晚会的节目更加多样化。

可能我举的例子都是比较极端的,但是社团缺乏交流与合作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都说“同行是冤家”,但是学生社团在交流与合作上,万万是不能吝啬的呀

如果做到了社团之间能够自主交流合作,而社联只是充当一个适当引导的角色,社团的自身发展才更有前途。

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竞放春满园”

在一些社团工作做得比较好,社团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比如浙江师范大学,他们的社团工作是纳入学校管理和发展当中的,可以说,他们的社团和我们学校的相比,更正式更规范,而不仅仅是“民间组织”。

比如他们实行的社团导师聘任以及社团挂kao学院的制度;社团的团建制度——就是在某些试点社团中建立自己团支部,直属校团委,能够更好的加强社团自身的管理;学分制社团制度——将社团的一些理论课程以及实践活动正规化系统化,使之能够成为学校的选修课程,只要保证参与活动获参加培训就能像其他选修课一样得到相应学分;等等。

看了他们的东西,我更深感我们社联以及各社团之任重而道远啊……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话,我们一直在努力

我们一起在努力

加入爱心社团的爱好及特长如何填写

申请书包含几项内容:

【第1句】:个人信息

【第2句】:对社团的认识;

【第3句】:自己对社团的向往和愿意为社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4句】:决心和团队精神

9077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