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肺炎一线医务工作者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向工作在一线的人致敬的句子有哪些

邓练贤:广东首位殉职医生 2003年4月21日下午5时40分.冲锋在抗击“非典”最前线而被感染的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不幸逝世.终年53岁.这是广东省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战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医生. 除夕晚上9点钟.邓练贤在家接到医院电话.称由外院转入两个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于正值春假.发生突发事件人员配置相对紧张.处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邓练贤以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积极地挑起传染病科人员调配.组织协调的担子.作为传染病科主任医师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个工作的风险性.但他没有推脱而在每一个救治过程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与科室医务人员.共同战斗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 但不幸的是.他在救治患者时却被病毒感染.在中山三院.传染科的医护人员无一幸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邓练贤在与病魔坚强战斗了两个多月后离开了人世. 邓练贤曾说过的话: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医生.就意味着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

  叶欣:永远的白衣战土 2003年3月25日凌晨.47岁的叶欣--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永远毕上了她美丽的双眼. 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当一批批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时.持续作战的叶欣却倒在了她最热爱的岗位上. 在叶欣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生对护士职业永恒的热爱与追求. 叶欣曾说过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卫保周:洛阳花开非典战 奋战在非典防治一线的洛阳市直机关第二门诊部51岁的副主任医师卫保周.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复发.于5月29日牺牲在她所热爱的岗位上. 5月23日.卫保周主动请缨参加洛阳市驻防治非典医疗队.劳累过度并带病工作.一直战斗到倒下的一刻. 卫保周曾说过的话:抗击非典.我不能当逃兵.  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现年32岁的护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一个多月后.于5月27日下午与世长辞. 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忠实履行着一名白衣天使应尽的职责.由于过度劳累和紧张的工作压力.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在她病重期间.来自广东.北京的著名专家多次对王晶进行了会诊.虽然经过全力抢救.还是没有能够挽留住她年轻的生命.中共委员会决定授予王晶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王晶曾说过的话:我是一名护士.作为护士我就是要把病人护理好.  谢婉雯:爱心传遍香江 因救治非典病人而染病殉职的首位香港女医生谢婉雯.于5月13日逝世以来.一直为各界敬仰.并被视为香港的“南丁格尔”.其逝世唤起了港人在逆境中团结求生的精神.谢婉雯的生命永远的凝固在年轻的35岁. 5月22日.以最高规格仪式为无私救人.英勇抗炎而殉职的谢婉雯举行葬礼.并称颂她是[香港的女儿.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发表声明说:[谢婉雯医生在帮助他人时表现出高度的专业精神和勇气.我相信全港市民都不会忘记她无私的奉献. 谢婉雯曾说过的话:我要快点出院.回病房帮忙.  李晓红:以生命之躯迎击非典 2003年4月16日.内二科年仅28岁的主治医师李晓红.猝然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是第一个牺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身着[橄榄绿的白衣天使.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非典.给世间留下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 追授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武警北京总队为她追记一等功.并批准她为革命烈士. 李晓红曾说过的话:现在治疗上是否找到新的办法.如需要试验.就拿我做试验吧.  梁世奎:用生命铭刻的丰碑 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梁世奎.与那些为救治SARS病人而殉职的医务人员一样.2003年4月24日.他把生命的最后时光留在了他一生挚爱的手术台上.而就在梁世奎走了的那一天.他最后抢救的[非典患者已完全康复.即将健康出院. 4月29日.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向梁世奎同志学习的决定.一个抗击[非典.实践[三个代表.学习时代勇士的热潮.在三晋大地开展起来. 梁世奎曾说过的话:我是党培养的.关键时候我要为党分忧为民解愁  刘永和:用生命谱写忠诚 在举国上下如火如荼全面抗击非典时.山东省胶南市公安局大珠山派出所民警刘永和却离开了他曾经奋斗过的战线. 5月8日下午4时.本来是刘永和与同事们交班的时间.虽然已经紧张工作了近10个小时.多病的身体早已发出抗议.但是看着较往日增多的待检车辆和人员.刘永和实在放心不下.为了加快检疫速度.防止车辆阻塞.他毅然决定放弃按时换班.继续奋战在检疫点上. 正当刘永和站在路边对箱式货车进行例常登记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让年仅39岁的鲜活生命就这样在刹那间陨落. 这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牺牲在抗非一线的勇士.5月22日.公安部追授刘永和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称号. 刘永和曾说过的话:抗击`非典`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是我们人民警察的责任.我一定要到第一线去.  额尔敦陶格陶:草原上不落的太阳 额尔敦陶格陶是苏尼特右旗旗委常委.副旗长.旗牧区防控非典工作组组长.自今年4月22日内蒙出现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疑似患者以来.他就开始夜以继日实施布控方案.带领卫生.防疫.畜牧.民政等单位的领导.深入牧区.将

【第1句】:2万份蒙文宣传资料发放到牧户.部署春季生产及[围封转移工作.终因过度劳累.脑溢血突发.5月7日倒在了防控非典的第一线. 年仅51岁的额尔敦陶格陶是目前在全国抗击非典战役中因公殉职的第一位副处级党政干部. 额尔敦陶格陶曾说过的话:人这一辈子光阴不多.要抓紧每一天.办好每件事.  范信德:人民健康好卫士 在对抗非典型肺炎疾患的战斗中.医疗战线的英雄前仆后继地用汗水和生命筑起了一道血肉堤防.这当中.运送危重非典病人而不幸染病去世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司机范信德.就是其中的一位.这是一位普通的司机.平实的广东汉子.他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铮铮誓言. 范信德曾说过的话:让我去送病人.  张积慧:护土长的[前线日记 4月15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土长张积慧的<护土长日记>后.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张积慧也因此荣获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成为全省青年的楷模. 2003年2月15日张积慧走进了抗非第一线.在与她的战友们朝夕相处.并肩作战的同时.不仅尽心尽职完成本职工作.还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用她的真情.以最平实的语言记录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临时病区的医务人员走过的心路历程. 透过她真实的记录.我们看到.在对抗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个团结一致.乐于奉献的集体.而张积慧细腻的观察.我们更看到.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广东省全体医务人员忘我的牺牲精神和勇敢探索的崇高品质. 历史不会忘记.2003年春天.勇敢.无私的医务工作者们! 张积慧曾说过的话:在这些日子里.所看.所听.所感.每每使我震撼. 姜素椿:愿把夕阳化烈火 北京三O二医院姜素椿教授为抗击[非典谱写了一首动人乐章.这位古稀专家的英雄壮举感动了中央领导同志.他在抢救[非典患者时不幸感染.又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注射[非典患者康复后的血清.患病仅23天就康复了.胡锦涛总书记对他的高尚医德.医术和救死扶伤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姜素椿这种以生命挑战SARS的行动给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以极大的鼓舞.并在这场抗击[非典的特殊战斗中作出大贡献. 姜素椿曾说过的话:我年龄大了.能够赶上这次抗击非典的斗争.为降伏疫魔做点贡献.是我的幸运.  钟南山:抗非最前沿的科学家 今年66岁的钟南山.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智慧与刚毅.说到他.广东几乎无人不晓. 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是广东医疗卫生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病的诊治方面独树一帜.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把钟南山推到了一场大战的最前线.[医德的内涵是什么?我以为主要体现于`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钟南山如此平和地诠释他的职业. 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是位屡创医学奇迹的呼吸病专家.作为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和同事们一道冲在救治[非典病人的最前线. 历史也不会忘记为防治[非典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白衣战士.不会忘记钟南山--这位中国医疗界的杰出代表.站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学家. 钟南山曾说过的话:我们呼吸病研究所好比是`扫雷班`.当遇到非典型肺炎这片`雷区`时.你不`扫雷`谁`扫雷`?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要注意哪些方面

后1-2小时之内开始。

【第5句】:随访 不论暴露者个人有否进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PEP),院感科都应该对暴露者进行定期血清学随访。

【第6句】:咨询和健康教育 不管暴露者是否需要预防性治疗(PEP),院感科都应该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缓解其心理压力,采取必要防护措施,防止进一步播散。

二、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

【第1句】: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

【第2句】: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①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②脱去手套手后立即洗手; ③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④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⑤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⑥、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第3句】: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用级标准,如防护服、防护口罩、或面罩、隔离衣、手套、鞋套等。

【第4句】:医护人员的分级防护 ⑴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①、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

②、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③、下班时进行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⑵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留观室、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⑶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三、实验室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

【第1句】:实验室安全性的认识: ⑴、对设备和实验室进行安全性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⑵、检查安全标准,这些规程应适用于现有的条件,并与其它的规则和操作过程相一致。

⑶、不管是否有意外发生和新的危险出现,均要定期对安全标准及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第2句】:减少利器的使用 利器包括注射器、针头、刀片、玻璃制品、载玻片等,如果有可能最好不要在实验室使用这些利器,或使用替代品如塑料移液管。

【第3句】:培训 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所有工作人员均有责任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安全。

【第4句】:个人保健 ⑴很小的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的敷料覆盖。

⑵患有急性疾病和严重慢性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应进入医院生物安全P2级实验室。

⑶进入者,要穿隔离衣,戴,如接触物传染性危险大,可戴两付手套以增加保护。

⑷进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手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⑸在脱去隔离衣后、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洗手。

⑹应避免用可能已受到污染的手套触膜面部。

⑺在有危险化学品溅出或爆炸可能时,应配戴安全眼镜和面罩,如把样品管移出液氮时。

⑻严禁在HIV和相关实验室用嘴吸取液体。

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喝、吸烟。

【第5句】:建立应付突发事件的措施 ⑴在处理紧急事件中要包括、实验室主任、调查员、实验室工作人员、设备安全员。

⑵要依据实验室应用的种类通知警察、消防员和其他紧急事件处理者,以帮助他们制定紧急事件发生时的处理方案。

⑶实验室紧急处理要考虑到包括炸弹威胁、严重气候状况(飓风、洪水)、地震、停电及自然(或非自然)的灾害因素。

【第6句】:掌握有效的消毒方法 消毒通常被用作表面清洁或作为使用前做的安全工作。

主要采用的消毒方法如下: ⑴化学消毒 ① 次氯酸钠:如含氯消毒剂包括84消毒剂、优氯净等。

② 醇类:如乙醇 ③ 醛类:如甲醛和戊二醛。

④ HIV实验室中常用的消毒剂: 废弃缸:用10%(v\\\/v)次氯酸钠(10 000ppm的氯)或者5%(v\\\/V)Tegodor(甲醛和戊二醛混合物)。

生物安全柜操作表面\\\/工作台\\\/离心机\\\/桶\\\/盆:70%乙醇或者5%Tegodor。

溢出物:可采用含有效氯的水喷撒或使用10%次氯酸钠或10%Tegodor。

⑵熏蒸消毒:熏蒸消毒可用于消毒单一生物安全柜或整个实验室. ⑶高压蒸汽消毒

【第7句】:感染性样品的接收和发放 ⑴潜在性感染材料的接收 ①应该有合适的包装并有醒目的标记。

②应该送到合适的实验室,不能在收发地点和仓库等地点打开。

③未标记的包裹应作为潜在感染源处理。

④包裹必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打开:在处理感染源方面受过训练的工作人员;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的实验室;穿戴防护衣的工作人员;应用后可置消毒的容器中。

⑤泄漏的包裹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和专家。

⑵潜在性感染材料的发放 ①必须送到预定的接受站的地点,并清楚地标记为感染性的。

②必须放在密闭的管子中,管子放在生物危险罐中,罐里含有足够的吸水材料,以防泄露。

③每一包装的体积不得超过50ml。

⑤所有发放的第三类微生物病原体必须有记录。

【第8句】: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方案 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⑴紧急处理: ①小型事故:任何一种小的损伤,包括皮肤的破损或刺伤等都可能与传染性物质接触,必须用肥皂和水冲洗,如果可能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使用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②皮肤污染部位用水和肥皂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例如70%乙醇或皮肤消毒剂(外科用药)。

③针刺和切割伤:怀疑皮肤有损伤或针刺时,建议尽可能挤压伤口,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④眼睛溅入液体:眼睛溅入液体,立即用水冲洗。

必须迅速。

避免揉擦眼睛。

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

⑤衣物污染:尽快脱掉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

脱掉防护手套。

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如果个人衣物被污染,应立即将污染处浸入消毒剂。

⑥重大事故是指严重损伤或暴露,应有主管领导和专家到场并提供指导。

⑦涉及污染物的重大损伤及泼溅 发生泼溅事故后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易污染物质;如果怀疑有严重事故,应按较严重情况处理并采取以下措施: 疏散人员,防止污染扩散;控制污染,并防止人员再进入;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安全负责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

四、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第1句】:充分利用各种防护器材:例如铅围裙、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第2句】:控制原发射线:例如选择适当的曝光条件,缩小曝射病;透视前暗适应,间断透视缩减曝光时间等。

【第3句】:减少散射线:例如加强X线管消散措施,按标准设计机房,扩大散射线的分散面并削弱其强度。

【第4句】:一年一次定期健康检查,建立体检档案。

【第5句】:佩带防护计量仪,定期检测放射辐射剂量。

【第6句】: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法规、专业技术的知识培训。

疫情之下,一线疫情医护人员做出了多大的努力

在医院如果做核酸检测的筛查工作,应该算新冠肺炎抗疫一线的人员,因为这些人有很大的机会接触到新冠肺炎病毒,他们经常暴露于危险当中,属于高危人群。

在非典中的医务工作者有哪些

李晓红是专业97级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工作,今年4月16日英勇牺牲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李晓红烈士牺牲不久,河北医大党委和团组织就作出了开展学习李晓红事迹活动的决定,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响应。

作为河北省抗击非典斗争的主力军,河北医科大学为夺取全省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呼吸内科主任金普乐教授被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去冬今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就在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中,医务工作者用生命维护着自己的职业尊严。

年仅28岁的内二科主治医师李晓红,是全军和武警部队在防治非典斗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医务人员。

追授她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人事部、卫生部和总政治部追授她“白求恩奖章”;武警北京总队党委批准她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武警部队党委作出决定,在全部队广泛开展向李晓红同志学习的活动。

李晓红,女,1974年7月生于承德,1997年12月入伍,2001年7月入党,生前系内二科主治医师。

在救治非典患者中,连续奋战6天。

被病毒感染后,她还表示,如有新的治疗方法,可先在她身上试验,愿以她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

2003年4月16日凌晨3点30分光荣殉职,时年28岁。

2003年5月1日被中组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被武警北京总队追记一等功,并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义无反顾投身防非前沿1992年高考,崇尚救死扶伤的晓红报考了河北医科大学。

5年后初冬,走出大学校园的她选择了部队,成为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一名军医。

“这世界上有两个职业最危险,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军人。

”父亲说的这两样晓红都选了,而正是这两样危险的职业注定了她的风雨人生。

由于晓红已有一段时间身体不适,医院批准她从3月24日开始休假,可是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却让晓红毅然放弃休假。

那时的她清醒地意识到,白衣战士将要在一个特殊战场上冲锋陷阵了。

3月25日,晓红所在医院内二科收治了一名发烧病人,虽然她不是主管医生,但病人的症状如一片阴云掠过她的心头:非典

在26日的会诊中,晓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原来搜集整理的非典资料成了她诊断和治疗的有力依据。

27日中午,这名患者被确诊患有非典。

晓红的未雨绸缪,为医院尽快确诊非典病例、尽早防治和避免更大面积传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来可能措手不及的战斗,由此便有了科学防范。

非典让内二科顿时战云密布,也给整个医院带来了焦虑和不安。

然而,最了解非典危害、也有理由安静地走开的晓红却坚定地走上阵地,站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3月29日,星期六,内二科里有人开始发烧,在家休息的晓红照常到医院为战友看病。

战友们都劝阻她,大夫也希望她就此留在家中休假。

晓红说:“我和非典患者已经有了接触史,而且对非典也有了一些认识,我留下来最合适。

再说,科里病倒的人越来越多,我怎么能走呢

我是这里的医生啊

面对疫情,我怎么能当逃兵呢

”晓红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有理有据的治疗方案。

就这样,本来可以躲过灾难的她,冲上了与疫魔短兵相接的前沿。

生死抉择把生机留给战友3月30日,晓红开始发烧。

但人们怎么也没想到,她的生命时钟从此开始了短短18天的倒计时。

高烧一夜的晓红用了整整一瓶酒精来退烧。

31日清晨6点,她把最后一点冰凉的酒精抹在额头上,让同在一个单位的爱人相信她已经退烧。

两个人像往常一样走出家门去上班,然而这一走,晓红就再也没有回来。

酒精瞒不了病情,晓红很快高烧到39度,科里情况也非常严重,已经有10多个人开始发烧。

这天下午,晓红第一次以患者的身份住进了自己战斗的地方。

4月1日中午,上级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4个转往的指标。

这是全军最权威的治疗传染疾病医院,转到那里治疗,就意味着生的希望。

院领导在确定转院人员时最先考虑了晓红,然而当爱人把消息告诉晓红时,她却坚定地说:“我年轻,抵抗力强,应该先转年纪大、病情重的同志

”4月4日下午,医院领导宣布第二批5个转院名额的第一个名字又是晓红,而她的执意推让,再一次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

4月5日,已随集体转移到京郊某隔离点的晓红,再次推让了弥足珍贵的1个转院指标。

全院上下的意见是一致的,这个指标一定要给晓红。

而她却说:“郭主任将近60岁了,病情比我重,他不走,我坚决不走

”4月6日中午,专家组会诊认为,晓红病情危急,必须立即转院治疗。

下午,第四批3个转院指标一到,医院领导研究决定,这次不再和晓红本人商量,要强行把她转院。

当她看到郭主任被担架抬上车时,这才允许战友们把她抬上担架……从容镇定驱散恐惧阴霾在非典疫魔横行肆虐的日子里,一些人恐惧、悲观,甚至绝望,然而晓红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她用微笑编织成一道战地彩虹,驱散了战友心中的阴霾,她的从容镇定、无私无畏的人格魅力,成为了战友之间互相传递的精神力量。

得病后的晓红从未把自己当患者,她反复强调自己是名医生。

3月31日上午,发着高烧浑身无力的她强撑着整理出自己分管的8名病人的详细病情和治疗方案,细致入微地交代给同科医生,然后才给自己挂上了吊瓶。

医生少病人多,晓红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后,举着吊瓶加入了医护人员的行列。

无论大伙怎么劝阻,她只有一个回答:“我是医生,我没事

”4月2日,医院决定把五官科也划作隔离病区,分流内科部分病人。

由于五官科没有专业内科医生,很多人不愿转移。

晓红站出来镇定地说:“我是内科医生,我会照顾大家,咱们走吧

”是她举起吊瓶,第一个走向五官科……疫情在蔓延,病情在加重。

4月4日深夜,为了切断传染源,上级决定所有非典感染者全部转移到京郊某隔离点治疗。

命令下达后,病区里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和恐慌。

没有人下楼,没有人登车……就在这时候,晓红站出来坚定地说:“组织上这样决定,是从抗击非典大局考虑的,有医护人员和我们一起走,怕什么

相信院里领导和战友们绝不会撇下我们不管

”几句真心话,触动众人心。

看着大伙全部下了楼,晓红才拖着病体走下来。

见大伙还是不肯登车,她甩开爱人的搀扶,登上了大轿车。

看到晓红的举动,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跟在她的身后陆续登车。

车外万家灯火,车内一片凄凉。

同车病友后来回忆说,在那个黑暗之夜,晓红就像一个提灯女神,让喧嚣的世界、恐慌的人心都安静下来。

与晓红风雨同舟的战友们说,那是令人终生难忘的日子,晓红就像一面不倒的旗,在惊恐与绝望中,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笃信科学申请药物实验从“纸上谈兵”到与非典的“零距离接触”,从挑战病魔到直面死亡,晓红越来越相信科学终究胜利,科学的力量就是生命的希望。

然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心里也十分清楚,一个真正的白衣战士,应该有付出任何代价甚至生命的勇气,来换取更多的生命,换取这场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

住进302医院后,晓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爱人,记下这里的用药剂量和治疗方案,记下她用药后的反应,传回隔离点,为那里的治疗工作提供帮助。

从这一天起到晓红牺牲,她的爱人7次为后方提供治疗方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这是晓红用生命书写的珍贵处方。

晓红转院的第4天,呼吸已经极度困难,医生为她上了呼吸机。

爱人心凉了,同为医生,他明白,这是病重的信号,这是生命的警告。

同是医生的晓红又何尝不知道,自己同非典病魔的拼杀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

此时的晓红已经不能说话,她在纸上写道:“有什么新药需做试验,有什么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先在我身上试一试,我愿当个试验品,为早日治好非典做点贡献。

”爱人含着眼泪把纸条交给了医生,医生含着眼泪紧紧地攥住了他的手。

这尺书片语就是晓红的生命承诺。

4月15日,是晓红转院以来精神最好的一天,然而这一天的夕阳,也是她看到的最后的夕阳。

好像是有了什么预感,她在满天落霞中写下这样的话:“非典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管理、防护、治疗等方面都应该好好总结……”这是一位白衣天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刻,对医院和社会疾病防治机制的沉痛反思,她希望这用生命作代价换取的教训能唤醒更多的人。

笑对病魔作别至爱亲朋晓红的病情,扯碎了亲人和战友们的心。

从发病到牺牲的18天,不知多少人在为她伤心落泪。

然而晓红始终没有流过一滴泪。

因为人类对非典的了解甚少,恐惧曾一度震慑人心。

然而战友们都记得,晓红每天都是微笑着走近病人,望闻问切,无微不至,她用微笑化解着病人心中的冰霜。

战友们更记得,当疫魔突然袭击,包括晓红在内的多名医生护士一下子变成了病号,病毒在传染,恐惧和绝望也在传染,晓红忍着高烧依然微笑:“哪有医生被病吓倒的

要相信科学,广东能治好,北京也能治好

”她用微笑传递着信心和希望。

怕父母担心,怕亲人挂念,晓红一直坚持不让爱人向家里透露消息。

父母都记得,直到转院的那天,他们像往常一样每周一次通电话,晓红连喘带咳地说不出一句完整话。

两位老人才知道女儿已经病重,哭声从话筒传出,泪水顺着电话线流淌,晓红却用尽全力让父母听到她一如往常的笑声,虽然笑声喑哑,断断续续。

父母更记得,转院后的晓红已经很难说话,每次通电话,晓红就用手指轻轻敲击听筒来回答:一下,她是让爸妈放心;两下,她是让爸妈多保重;三下,她的意思是说:爸妈,别哭了,女儿真的没事……电话这端的敲击声敲碎了老人的心,电话那端的泪水却让晓红更加坚强,她要活下去,她要用微笑抚慰亲人的心。

看着饱受磨难的晓红,爱人心如刀绞,而她依然面含微笑。

上呼吸机那天,爱人再也忍不住了,他跑到卫生间失声痛哭,给亲友打了10多个电话,却哭得没有说成一句话。

晓红看到他从卫生间里出来眼睛红红的,便微笑着在纸上写道:“用上呼吸机,轻松多了

我没事,有我最爱的人陪着我,我很幸福,我肯定会好起来的。

”后来的几天里,晓红时常沉浸在幸福憧憬和美好回忆中,她断断续续地写着:“我们还有那么多事要做,还有那么多理想和愿望没实现,我不会离开你的。

等我好了,我们一起考研,一起去旅游,我们把父母接到北京一起看2008年的奥运会,我们一起白头到老。

”这就是晓红用微笑写下的留言……4月16日凌晨,晓红在爱人的泪水中,写下最后的留言:“我不后悔。

嫁给了一个我最爱的人我不后悔,跟你来到北京当兵我不后悔,选择了一个我喜欢的职业我不后悔。

我治好了那么多病人,你应该替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3时30分,28岁的晓红永远闭上了眼睛,安静的面庞没有一滴泪水,仿佛仍然含着微笑。

4月16日的朝阳在晓红走后升起来,照着她空空的病房。

晓红走了,她再也看不到鲜红的旭日,再也回不到她热爱的工作岗位,回不到她眷恋的家。

6月3日,晓红生前工作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矗立起一座她的塑像。

6月20日,小汤山医院最后一批非典患者康复出院。

6月23日,从全军和武警部队抽调小汤山医院的千余名医务人员开始撤离北京。

6月24日,宣布对北京实行“双解除”,即解除旅行警告和从非典疫区名单中除名。

风雨终将过去,生活还要继续,明天更加美好。

李晓红,一座白衣战士的永恒雕像,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人们心中……李晓红是我们河北人,但更是军人和战士,在与“非典”短兵相接的日子里,她用28岁的生命留给这个世界一个令人心碎的微笑。

———河北医科大学 王晓作为一名护士,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她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了“白衣天使”的最高荣誉。

她善良曾和社会一起律动,她身上体现了全体医务人员舍生忘死的精神。

李晓红,她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大医之“精诚”。

人民日报 2003-05-16人事部卫生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作出决定追授邓练贤叶欣梁世奎陈洪光李晓红白求恩奖章人事部、卫生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日前作出决定,追授在抗击非典斗争中以身殉职的医务工作者邓练贤、叶欣、梁世奎、陈洪光、李晓红白求恩奖章。

决定指出,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大医护卫生人员日夜战斗在第一线,把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群众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私无畏、竭诚奉献,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邓练贤、叶欣、梁世奎、陈洪光、李晓红5位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英雄行为感人肺腑,事迹催人奋进,不愧为人民英雄。

邓练贤生前系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

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

叶欣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

直到病倒前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经抢救无效,于3月24日光荣殉职,终年46岁。

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内科工作。

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间,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

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心中想的还是别人。

2003年4月24日上午,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治疗无效,梁世奎同志光荣殉职,终年57岁。

陈洪光1987年从广东医学院毕业到广州市胸科医院工作,亲手组建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并担任主任。

在一线抢救病人的7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亲自为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机,经常会被病人喷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脸。

4月16日,陈洪光同志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虽经全力救治,终因病情过重于5月7日凌晨不幸殉职,年仅39岁。

李晓红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

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

决定号召全国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邓练贤、叶欣、梁世奎、陈洪光、李晓红5位同志学习。

学习他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视病人为亲人,对人民极端负责,满腔热忱、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学习他们把安全让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高贵品格;学习他们坦然面对危难、乐观坚强的革命精神。

要以他们为榜样,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奋勇拼搏,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全面胜利。

北方网 2003-05-15有一种倒下叫站起--邓练贤名为非典型肺炎的疾患突如其来,在迎击这场天灾的战斗中,医疗战线的英雄冲锋在前,前仆后继地用汗水和生命筑起了一道血肉堤防。

他们用自己不计利害的大智、生死相许的大勇、悲天悯人的大爱,保卫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然而,在一个个病人健康地重新站起来时,有的医务人员却病倒了,更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所有这些都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亲临广东视察,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近日又作出重要批示,对在抗击非典型肺炎过程中以身殉职的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医生邓练贤表示沉痛悼念,对他的家属亲属表示亲切慰问,坚信有广大医护工作者医护人员的奋斗与贡献,有全国上下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疫病。

今天,我们把在羊城人民中间传扬的英雄故事、英雄精神讲述出来,我们相信,英雄的事迹和高尚精神一定会激励广大医护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最终战胜疫病。

面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突袭,邓练贤以传染科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挑起了组织协调的担子,并冲在最前面羊年春节,让邓练贤的妻子朱秀娟特别期待,因为难得没有安排节日值班的丈夫对她许了个愿“这个年可以陪你了,你说去哪我们就去哪。

然而,刚刚吃罢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还没看上两个,电话就响了:医院来了特殊肺炎病人,马上回院准备抢救……来得这么快

邓练贤放下电话就往医院赶。

就在这天下午,中山三院接到通知:广东出现不明原因肺炎,该院是指定的四家接收病人的医院之一。

在医院的布置下,邓练贤以传染病科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主动挑起人员调配、组织协调和物品落实的担子。

一方面要保证救治小组的力量,又要确保原来近百名病人的治疗不受影响。

在他的精神激励下,所有工作人员都主动放弃休假,各就各位坚守岗位。

他知道这项工作危险很大,让别人去承担风险,以年龄已届50多为借口推脱,不是他的作风。

他一马当先,带领科室医务人员,投入这场遭遇战。

第一位病人是个11岁小孩,邓练贤和其他专家一起对病人进行紧急会诊,做各项检查,确定治疗方案。

这个除夕之夜,中山三院传染科灯火通明。

对这种突如其来、预防治疗都处于摸索阶段的疾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邓练贤凭直觉意识到其极强的危险性,他亲自安排病房,交待参加会诊的医务人员作好消毒、隔离工作,抢救紧张有序地展开。

23时50分左右,又一位女病人被送来。

这时,邓练贤的手机不断收到拜年短信,但他来不及看,一直忙到初一凌晨3时。

一切就绪后,邓练贤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他对爱人说:我太累了。

说完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他就这样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除夕之夜。

大年初一,邓练贤一大早就赶往医院查房。

上午11时30分左右,一位姓周的危重病人被送到医院。

这位被称为毒王的病人使一个又一个的医务人员染了非典,他的20多位亲戚朋友也先后染病。

当时病人发高热,烦躁不安,频繁而剧烈地咳嗽,呼吸极度困难,神志也模糊不清,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

情况危急,刻不容缓。

邓练贤和同事们马上投入紧张的抢救中,抗炎、吸氧、镇静、激素应用,但病人病情仍在不断加重。

专家小组迅速作出决定,给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这个病人身体强壮,体重足有80公斤,因为极度缺氧,情绪极度不稳,在作气管插管时更是烦躁不安,极不合作,要奈何他绝非易事。

快,快

此时,病人的生命就在分秒之间,邓练贤想都顾不上多想,用力地按住病人身体,在场的医护人员也都纷纷上前,有的扶住患者的头,有的按手,有的按脚,让麻醉师尽快将导管插入。

这一过程中,病人剧烈咳嗽使大量痰液带着血腥从插管处喷出,在场的医护人员从头到脚都被污染,而空气中也充满了病毒。

与传染病打了30多年交道的邓练贤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处在危险中,但此时此刻,又怎能放下病人,中途退缩

他和同事们来不及更换衣帽,继续抢救。

病人呼吸不畅,要不断地拔下插管吸痰。

在现场3个小时的抢救中,光给病人接痰的罐子就换了好几个。

邓练贤和专家们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呼吸机的各种参数,病人的病情终于慢慢稳定,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时间,在抢救病人时以分秒计算,而对于邓练贤自己,时间的概念在这些天已显得模糊不清,何时用餐,何时休息,都取决于病人的病情。

他有严重胃溃疡,曾经发生消化道大出血,但面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在这羊年春节,却只能在办公室吃几口凉透的盒饭。

接下来的几天,几位重症病人相继被送到中山三院。

每天,邓练贤都要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高度紧张的工作及大量的体力消耗,即使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难以支撑。

回到家中,抢救病人的过程又一幕幕在脑海中回放,使他难以入睡:经验和教训需要总结,下一步的工作如何进行亟需思考……初四早上,邓练贤突然感觉不行了,全身肌痛、乏力、头痛、高热,他染上了病毒,肺部出现炎症阴影,住进自己工作的医院。

就像一场战争,谁冲锋在前谁就可能先倒下。

在邓练贤之后,医院相继有20名一线医护人员也病倒了。

中山三院接诊的非典病例,都是早期极重、传染性极强的危重病例,而当时对这个病的认识还非常模糊,面对一个未知的巨大危险,邓练贤和他的同事们成为第一批扫雷者。

这时,人们发现,邓练贤所在的早期救治病人的4人专家组中,有3人是来自各科室的党支部书记,4位专家后来全部染上非典;在参加抢救毒王的9名医护人员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

平时习以为常的邓书记的称谓,如今变成了带泪的述说和无限的敬意,尽管在人们的口里讲述的是一件件琐事中山三院感染非典的医护人员,经过救治,已陆续痊愈出院,而最早病倒、带领战友冲锋陷阵的邓练贤,却再也没有回来……4月21日下午5时45分,邓练贤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永远闭上了双眼。

从皓首白发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事,到相濡以沫的妻子,我们采访的每一个认识邓练贤的人,都说他是个好人、好医生、好支书。

在一件件平凡而又不易的琐事中,邓练贤仿佛重新获得了生命,亲切地站到了我们面前。

邓书记,同事们总是这样亲切地称呼邓练贤。

在传染病科,大事小事大家都习惯找邓书记,不仅仅因为他是支部书记,更因为他为人特别有耐心,不怕麻烦。

邓练贤30年的同事和老师、白发苍苍的姚集鲁教授是个坚强达观的人,说起邓练贤的离去也不禁流泪了。

他对这位爱徒的评价是?quot;是个老实人。

论起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这两条,他在我的学生中是做得最好的。

我不是共产党员,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从他身上都看到了。

就在邓练贤病倒的前一天,同事们还看见他在给一位非典病人的家属做工作。

实际上,科里每次有病人或者家属闹情绪有意见,大家都会说找邓书记来,过不了一会就会看到邓书记笑眯眯地出来说声搞定了。

为什么病人、家属都这么听邓书记的话,因为邓书记心里总有病人,病人想什么,家属想什么,他都能体会到。

他的话往往句句都说到别人心里去了,听了特别贴心,当然也就没气了。

这么多年来,传染病科医患关系一直比较融洽,没有一例向医院的投诉。

大年初一中午抢救完一个11岁病孩出来,细心的邓书记已经给医生护士们订好了盒饭。

护士长王乔凤说起这些事,眼泪直流:按理说这些并不该是一个老领导、老专家做的事,而更让王乔凤唏嘘的,是身心俱疲的邓书记还给病孩的父母都买了盒饭。

善待病人,是在邓练贤身边工作的医生护士最深的感受。

在大家的记忆中,邓练贤一直平等待人,在他眼里病人既是病人也是亲人,没有贫富贵贱远近亲疏之分。

以前大家经济都还不宽裕,有些病人没钱吃饭,邓练贤常常自己掏钱给病人买饭。

看到邓书记这样做,他身边的很多年轻医生护士也都慢慢养成了这种帮助困难病人的习惯。

有一阵医院病人走账的情况多了,有的同志收病人时会有些犯嘀咕,每当这时邓练贤总是一?quot;先抢救,从无二话。

邓练贤对人好,但也很有原则,讲究方法。

医院曾经有一位年龄较大的进修医生,个人毛病比较多,在其他科室很难呆下去。

邓练贤主动提出:到我这里来。

为了帮他,邓练贤和病区负责人商量了一个帮教妙计,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邓练贤找来进修医生,连续问了许多问题,进修医生答不出来。

邓书记把他批评一通,然后让其他人去安慰他、帮助他。

不久,这位进修医生工作态度好了,医疗水平也有了提高,邓练贤由此真成了医生?quot;医生。

任劳任怨、勤恳豁达的性格,是邓练贤26年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形成的。

从1977年担任传染病科党支部副书记开始,他就从未忘记一个基层党的工作者的责任。

在他的用心带领下,传染病院这个党支部,成为院里最有活力的基层党组织。

在邓书记的亲身示范下,支部连续13年获得医院先进党支部,他本人则连续13年被授予先进共产党员的称号。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邓练贤在这个全院最大的科里默默地承担了大量行政事务工作。

同事遇到业务上的难题,找他;年轻人工作受委屈,找他;夫妻吵架闹离婚,找他。

他总是鼓励年轻同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科里搞装修,他比自己家装修还上心,样样考虑周全。

多少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每天下班前要巡视重诊患者病房?quot;婆婆妈妈得连水电安全都要仔细查看。

他还牵头,以传染科支部名义在韶关仁化资助了14名贫困孩子的学业…邓练贤倒下了,但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却竖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的奋斗和牺牲成为战友们前进和避免更大牺牲的指路牌

全国1716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这些医护人员究竟如何处理

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可以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来治病,但有点不合理,其实可以把他们当普通病人来对待,毕竟生病了都得重视

9260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