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峨眉山金顶佛光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峨眉山金顶的佛光是怎么回事

峨眉山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对峨眉山情有独钟的唐代诗人李白,远在一千二百年前就写下了对峨眉山的深爱.宋代诗人范成大更是把对峨眉山的赞美推向了极至,他在诗中写到:“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明代诗人周洪谟写下:“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也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峨眉山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古“天府之国”的四大风景名胜之一,享誉国内外.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在中国各大名山中具有独特的优点――“雄、秀”兼备.雄是指其山体的巨大,全山总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千岩万壑,云蒸霞蔚.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下的平原地区海拔400余米,相对高差在2600米以上,大大超过了久享盛誉的五岳和黄山、庐山、雁荡山等国内旅游名山.在登山公路和索道未建成时,登顶的石径长达60余公里,登顶的游人和香客须路跋涉数日以至十数日.人在山间,只觉到处峰起去涌,苍茫如海.秀是指其宁静、深沉的迷人风采.峨眉山千姿百态,东部低山,势若锦屏;中部群峰耸峙,如笋如莲,如诗如画;西部山势巍峨,雄伟壮观.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登临其间,可西眺皑皑雪峰,东瞰莽莽平川,气势雄而景观奇,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中部群山峰峦叠嶂,含烟凝翠,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草木茂而风光秀.金顶海拔3077-3099米,三峰并峙,绝壁凌空,刚劲挺拔,“高凌五岳,秀甲九州”.俯瞰峨眉山,气势雄伟而景色秀丽,山静云动,仪态万方,多姿多彩,飘逸神奇.游客人峨眉山,有如在画中游,感觉到一种诗的意境,美的享受,仿佛超然于尘世之外,身心俱净化澄澈.难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称赞峨眉山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一山而具五种美感: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听觉美、意境美.美的事物和美的自然,带来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从晋代开始,峨眉山一直为佛教普贤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文化史.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雄伟的山体景观、秀丽的植物景观以及神奇的气象景观有机地巧妙地融合为一幅幅美景,一个个奇观,峨眉十景,四季风光,给人以种种美感和美的享受,构成了峨眉山独有的雄、秀、险、神、奇、幻六大特色.特殊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气候类型,使得峨眉山地区远离尘世,自然资源保存良好.山间野生动物种类丰富.类型齐全,区系复杂,具有模式种多、古老物种多、东洋区系多、珍稀物种多的物点.据统计,全山共有动物2300多种,其中珍稀特产及经济种类有27种:鸟类有265种,占四川全省总数的43;昆虫保有268种,其中属峨眉山特有种的达53种,英雄金凤蝶和中华枯叶蝶为稀世之琴.四川省的两栖动物名列全国之首,而峨眉山保有的品种就占全省的

【第37句】:小熊猫、苏门羚、蜂鹰、凤头鹰、白鹇、大鲵、山溪鲵、环毛蚓等动物都极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迷人风采.崇山峻岭名得自《水经注》所引用的《益州记》中描写峨眉风光的句子:“秋日清澄,望见两山对峙如峨眉焉”.而“峨眉”正是《诗经》中形容女子秀眉的用语.隐隐浮现于去海之上的如黛青山、漫山遍野的葱茏植被、山间无数的溪涧潭瀑,峨眉之秀,秀在其骨,秀在其神.

峨眉山佛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当游客站在峨眉山金顶背向太阳,而前下方又弥漫着云雾时,有时前下方的天,看到一个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中间显现出观者的身影,且人动影随,人去环空。

即使两人拥抱在一起,每个人也只能看到各自的身影。

这就是四川峨神奇的“佛光”现象。

这种“佛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佛光,是峨眉山举世闻名的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奇观中最奇特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极为罕见,但却在峨眉山经常出现,一年中平均会出现60多次,多的时候一年甚至出现80多次,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之为“峨眉宝光”。

千百年来,“峨眉宝光”驰名古今中外,佛教的渲染使其更富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感,吸引着无数的好奇者。

许多人都试图对神秘的“佛光”作出科学解释。

佛家认为,要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此光,因为佛光是从佛的眉宇间放射出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

清代康熙皇帝还特地提写“玉毫光”三字,赐予佛光常现的金顶华藏寺。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佛光引起中外科学界的重视并展开专题研究,是近百年来的事情。

中国学者魏福平教授认为:佛光是日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的边缘或空隙间产生的展衍现象,即衍射作用而形成的。

当云层较厚时,日光在射透云层后,会受到云层深处的水滴或冰晶的反射。

这种反射在穿过云雾表面时,在微小的水滴边缘产生的衍射现象,有一部分光束会偏离原来的放射方向,其偏离的角度与水滴直径成反比,而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

于是,不同的单色光就逐渐扩散开来,在人们的眼前,出现一个彩色的光环。

为什么会形成环形的光反应,而且与同样形成环的彩虹又不一样呢

这是因为只有位于某个“光锥”面的单色光,才能为人的肉眼所能见到,而且自己所站的位置,即“光锥”的视夹角大约为9度,而彩虹的视夹角达84度。

同时光在衍射时,光波愈短其偏离的角度就愈大,所以佛光色彩的层次分布,一般呈紫色在外,红色在内,愈接近中心部位,色彩的能辨程度就逐渐减弱,到了光环中心就像一面发光的彩色玻璃镜。

再由于衍射和漫反射的复杂作用,佛光的色相往往不像彩虹那样清晰分明,而是像水彩画那样湿润地融合在一起。

又为什么只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呢

主要原因是:虽然云层中的水滴和冰晶点很多,但人们各自所见的光环,只是各自眼睛所视为顶点的那个光锥面的水滴或冰晶点的作用的结果。

就如同各自对照着一面小圆镜,自然照见的也就是各自的身影了。

至于出现影随人动,人去环空的景象,则是佛光中“摄身光”的原理,至今尚无科学解释,还需要仁人智士深入研究、探讨,给大家一个清楚明白佛光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物理现象,其本质是太阳自观赏者的身后,将人影投射到观赏者面前的云彩之上,云彩中的细小冰晶与水滴形成独特的圆圈形彩虹,人影正在其中。

佛光的出现无原则要阳光、地形和云海等众多自然因素的结合,只有在极少数具备了以上条件的地方才可欣赏到。

峨眉山摄身岩就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观赏场所。

19世纪初,科学界便把这种难得的自然现象命名为“峨眉宝光”。

在金顶的摄身岩前,这种自然现象并非十分难得,据统计,平均每五天左右就有可能出现一次便于观赏佛光的天气条件,其时间一般在午后3:00-16:00之间。

峨眉山金顶佛光是真的吗,为何可以“佛光普照”

肯定不是真的,哪存在什么佛光普照呢,肯定是人为的打的光,然后形成了一圈光晕,然后就变成这样了。

9418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