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触碰心灵的佛心禅语文案【504】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心灵禅语】有没有是非之心,是不是向善去恶,应该是“圣人”与“小人”之间的最基本的区别。

【第2句】:【禅心佛语】旅人拼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儿也没有逃开的意思。

【第3句】:【禅心佛语】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干劲可能会加速走向油尽灯枯的境地,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固然是令人激奋的经验,但适度的休息绝不可少,否则迟早会崩溃。

【第4句】:【磨炼与财富】人世的艰难与磨炼,就是一种考验和修炼,也可能就是幸福和财富的基础。

【第5句】:佛说:如来说有我,其实并无一个我,而凡夫之人,把假我当做真我了。

【第6句】:【经典佛语】遇到任何苦难,我们就发愿来世能救度这类苦难的众生。那岂不是‘烦恼即智慧’吗?(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

【第7句】:【禅语人生】云乡禅师:我们妄想操控一切,却不知道已经早被自己的欲望操控的团团转,佛说:这真是可怜悯者。

【第8句】:【第1句】: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人,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第9句】:【禅语人生】向天丢一把斧头,一定会坠地。诽谤他人,只会伤害你自己。

【第10句】: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发挥良知良能,没有一个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萨心。

【第11句】:【禅心佛语】绝望的那一刻,往往是希望的开始;危机的尽头,往往就是转机的来临;山穷水尽的地方,往往就有柳暗花明。

【第12句】:【禅心佛语】世间没有任何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皆是因缘所生之物,都离不开缘起缘灭之状态。

【第13句】:【禅心佛语】假如你认为这是一个灾难,那么灾难已经降临;假如你认为这是一个机遇,那么机遇即将成型。

【第14句】:【禅心佛语】志在圣贤终为圣贤,无志无愿死无方向。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来围绕。凡夫说于口,圣人行于心。

【第15句】:禅并没有一定的形式与面貌,在用世的许多东西,都具有禅的一些特质,禅自然也不离开生活,如何深入于生活中得到崭新的悟,并有全生命的投入,那么这是禅的风味。

【第16句】:学做人、学技艺或求学问都必须敬重师长;更何况是引导我们学佛入道、培养慧命、教导并洗炼我们心灵的师长,其恩德更是深重。

【第17句】:【禅语人生】业绩就会更丰富一点。让挫折简单一点经验就会更丰富一点。让情绪简单一点人生就会更丰富一点。

【第18句】:【经典佛语】内心的欲望不停止,才导致一个人四分五裂,才与万物分开,唯有内心的欲望消失才能和万物融合.

【第19句】:来是偶然,走是必然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第20句】:【禅语人生】这幅景象常留在我的脑海中,虽然看似平凡,却真情流露,多感人。真的“人间最美是温情”。这分亲情多么温馨感人,也使彼此的心灵富足、感恩。

【第21句】:【禅语人生】习神通,受王供。这里的“王”,乃是指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频婆娑罗王之子)。

【第22句】:有失败的勇气,才有成功的希望;有辛勤的耕耘,才有丰实的收成。(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第23句】:【禅心佛语】陶器用泥和水和成,最后仍要归于碎片。生命亦正如陶器,故知无常乃是人生的常理。

【第24句】:其实,世间从无休息之日。物换星移,宇宙生生不息,不断地新陈代谢,有哪一天是休息的呢?

【第25句】: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佛说阿弥陀经》

【第26句】: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第27句】:有的人以静掩饰灵魂的空虚,有的人以静叙述困惑和茫然,有的人以静表达内心的愤怒和忧伤。

【第28句】:将来之世,多有比丘贪惑供养,令法毁灭。若有比丘奉持戒律,法当久存。《迦当比丘说当来变经》

【第29句】:佛教徒应具足运动家的精神,只要肯精进,一定可以到达终点——佛的境界。

【第30句】:【禅心佛语】如果认为自己很弱小,我们就成为弱小;如果认为自己很伟大,我们就变成伟大。

【第31句】:【禅心佛语】沟通心灵和仪表,融合人类与自然,这是美。以真善美的品味做人,其乐无穷。

【第32句】: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不会道。弃却一真性,却入闹浩浩。忽逢修道人,第一莫向道。——《慧能大师法嗣·司空山本净禅师》

【第33句】:喜心内充满,而行于布施。施已心无悔,其意益欢悦。《大宝积经》卷七十七,富楼那会

【第34句】:【禅语人生】心似明镜映物无痕,与群相处应观其颜,与已独处应观其心。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事以真,对人以诚。无执无忧随缘自然。

【第35句】:佛说:好生管住自己的口,不要讥讽他人的过失;好生管住自己的身,不要失去自己的尊严;好生管住自己的心,使思想清净、没有污垢。

【第36句】:【禅心佛语】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诚: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

【第37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净化人心,需用爱心付出、用智慧辅导、用耐心陪伴。

【第38句】:人和人之间谈论的往往也就是这些。成天和朋友东拉西扯,当面谈不够,还又继续打电话谈,一天的生活往往就这么过去了。这究竟是享受人生,还是糟踏人生呢?

【第39句】:【禅心佛语】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第40句】:悔过后,不应再犯同样的过错。做人理应如此,学佛者更应努力、守志持戒。

【第41句】:【禅心佛语】哥哥的两条腿在这次事故中残废了,这个变故使他痛苦至极。想自己几年来无私付出,为何仍遭此大难?他叫弟弟背着自己又去了西山。

【第42句】:【圣经文案】401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

【第43句】: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一寸土地开始。

【第44句】:延参法师:人生的那些是与不是,不是让谁疲倦或者痴迷,用你的心态去活过生活的那些咯咯噔噔。不是,多反思自己的不是;是,自己活过才是。

【第45句】:【禅语人生】我们若想保护自己的人身和保持人身的安乐,最好不要消耗福报,应该好好坚持修善。

【第46句】:【禅心佛语】你经常考虑自己的心情,然而对于“别人现在是什么心情”这一点,却从来没有想过。那么,你现在可以开始了。

【第47句】:【佛语悟道】冰虽然由水凝结而成却会阻止水的流淌,冰消融时水才能通畅地流动;这就像虚假虽然是从真实中产生的却能够迷乱真实,除尽了虚妄才能显露真实。

【第48句】:【禅语人生】修行不能远离社会人群,不能逃避现实生活。我们要的是直面生活,要在生活当中提升自我、净化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功夫。

【第49句】: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能付出、助人、救人,最是快乐。

【第50句】:【禅心佛语】会看花的人,就会看云、看月、看星辰,并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

【第51句】:【禅心佛语】所谓的性灵生活,并不是要成为一个特殊的人,而是要发现我们自心中及众生心中的伟大。

【第52句】:【佛家禅语】在轮回的大牢狱里,很少人拥有出离的勇气;在生死的大苦海里,更少人拥有解脱的智慧。

【第53句】:不要蔑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要出于忿怒和仇恨而互相制造痛苦。《经集》第青树林,第八章《仁慈经》

【第54句】:【禅心佛语】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你肉体出生,一次是你灵魂觉醒。当你觉醒时,你将不再寻找爱,而是成为爱,创造爱。当你觉醒时,你才开始真实的、真正的活着。

【第55句】:【禅语人生】一般的伟人总是让身边的人感到渺小;但真正的伟人却能让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伟大。

【第56句】:【禅心佛语】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

【第57句】:无住相布施等心行布施,奉诸得道者,亦敬诸天人,是为最吉祥。《法句经》卷下,吉祥品

【第58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第1句】: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第2句】: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第59句】:【佛语悟道】善于奔跑的马只需要抽一鞭子就会奔跑不停,性格爽快的人只需要一句话便可敞开心扉。有事要说就尽快说,没有事就各干各的去。

【第60句】:【禅心佛语】没有信心,就算你看到了一位已了悟的圣者,也终将一无所获。

【第61句】:【禅心佛语】当您快乐时,您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您痛苦时,您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第62句】:【禅语人生】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向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才会有究竟的答案,往外找答案、问题只会越来越多、烦恼也会越来越深。

【第63句】:【佛心禅语】自性空寂本无体,若言有体万物是。万物本体来,必归本体去。六根降伏六尘空,也无烦恼无菩提。

【第64句】:【禅心佛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之不远,其忧即至。祸因多藏于隐微,而发于所忽。智者避险于无形,明者远见于未萌。

【第65句】:【禅心佛语】人们不会去摇撼贫瘠的树林,只有那些挂满金色果实的,才有人用石子打它。

【第66句】:【禅心佛语】人要先有崇高的理想,才有崇高的事业,最后才有崇高的成就。

【第67句】:佛法救世主要之修行,必先之以勇牺牲也。能勇牺牲则有威力,一人拼死,万夫辟易;能勇牺牲则有功德,为众亡己,天下归仰。(民国)太虚《佛法救世主义》

【第68句】:“是非止于智者”,有智慧的人,能成人之美、扬他人之善,因此心量宽广,足以包容天下众生,普利天下皆得安乐。

【第69句】: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

【第70句】:【禅心佛语】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第71句】:【禅心佛语】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第72句】:【禅心佛语】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之所以能够长寿,要归因于他过去的功德。就算你不是佛教徒,也请想想那些年纪轻轻就夭折的人,并庆幸自己能够享有长长的一辈子。

【第73句】:【禅语人生】以粗茶淡饭养养胃,用清新空气洗洗肺,让灿烂阳光晒晒背,找群朋友喝个小醉,像猫咪那样睡一睡,忘却辗转尘世的累。

【第74句】:【佛语悟道】用外在的体力攻进去的力量是弱小的,用内在的心力打出来的力量是强大的。

【第75句】:是金子,总会经过岁月的磨砺变得光彩夺目;是千里马,也总会被伯乐发现你的价值。如果我们想通这些,时时反观内省,汲取心灵的营养,就一定能找到属于我们的快乐。

【第76句】:【禅语人生】我们愈去关心别人的幸福,也就同时愈能建立起自己的快乐。只不过当你在付出的时候,心里绝对不要有这种想法。不要去指望有所回报,要一心一意为别人好。

【第77句】:佛陀曾说过:“我接受凡世人与我争论,我不与凡世人争论。”这两句里充分呈现了佛陀的大爱和我们凡世人的愚昧无知。佛陀就像慈母,我们凡世人就像得自闭症的小孩。

【第78句】:执著是障碍,但一旦撞到南墙,回头即佛!如果不执著,你一定撞不到南墙,也一定不痛不痒。障碍有时就是个骄傲的公主,只有足够的血性爷们儿才能够最终降服她。

【第79句】:佛弟子敬仰佛陀,应将佛圣化而非神化。圣人是真实的存在者,是真实出入世间来教育众生的人。所以说,佛陀不是神,而是超凡入圣的大觉者。

【第80句】:【禅语人生】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经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即是大罗天。

【第81句】:【禅心佛语】贪欲其实很苦恼,凡夫迷惑颠倒误以为乐,智者深见其苦。

【第82句】:【禅心佛语】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学会简单,其实就是不简单。

【第83句】:所谓讲禅话、听禅音、做禅事、用禅心,无非是友善二字。任何人以友善的态度待人接物,都会变成一个有魅力的人。

【第84句】:三界唯是心,分别二自性,转依离人、法,是则为真如。《大乘入楞伽经》卷六

【第85句】:【禅心佛语】做人和学佛首先是大悲心和出离心,但随后而来的如果不是智慧心、那将会自误误人。性情上温和是善,原则上温和是恶。做人重视过程、做事需要结果。

【第86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有脆弱无助的时刻,有沮丧、懊恼,有失望、痛苦。这时候你必须对自己说,你不必这样,你要开心啊。

【第87句】:年轻佛子常耽于文字般若中,若能将所学的文字应用于实相般若,以声音呼出千眼,以行动引出千手,事理圆融,方是学佛的真谛。

【第88句】:【禅语人生】这年,这月,这时光,依旧沉静的日子,不知疲倦的追寻着,因为知道,再美的远方,总有期待;再远的路途,总有归程;再高的心,总有驿站。

【第89句】:佛陀告诉了我们一个“美容妙方”:不悲念过去之事,不挂怀未来之事,安享眼前的生活,皮肤的颜色就会光洁润泽。

【第90句】:【禅心佛语】文人是用思想征服历史故能千秋,武人是用力气征服历史只能一时,圣人是用慈悲征服历史故能永生。

【第91句】:【佛心禅语】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第92句】:【佛心禅语】不吵不闹不炫耀,也不需要别人知道,安安静静做自己就好。

【第93句】:【禅心佛语】困难的时候,谁也没有到你身边来。正因为你抱着这种想法生活,才有了这种结果。

【第94句】:人若不能克己行事,持清定之心,那势必早晚都会成为盲心人。行存于世悲哀度日却全然不知。知足,知爱,才能知生命的朴质本源。

【第95句】:【禅心佛语】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因为种种原因而办不到,不得不拒绝时会感到十分为难。

【第96句】:【禅语人生】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自此创造出来。

【第97句】:轻捻秋色,淡品韵日,倾听流年的光影沉浮。如许清夜,如许凉意,淡淡扫过的黛眉,凝着不变的身姿,如许清淡,如许素颜,怎在尘世,独品纷繁?

【第98句】:生命的旅程里注定要经历和见证岁月的曲折和故事,恪守自己的态度,善意,温和,谅解,客观,平静,希望和乐观。

【第99句】:禅非意想,以意想参禅,则乖;道绝功勋,以功勋学道,则失。——《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10011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