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微信朋友圈最火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恶作剧】“恶作剧”的意思是故意捉弄他人,使他人难堪的行为。 “恶作剧”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僧始扪中处,徐日:‘郎君莫恶作剧’。”讲的是唐德宗建中初年,有个叫韦生的人搬家到汝州,在搬家途中遇到一个僧人。韦生与这个僧人交谈甚欢,感觉非常投机。僧人问韦生:“我住的寺院就在前边不远的地方,到我那里坐坐,怎么样?”韦生爽快答应了。韦生跟着僧人走了十多里地,还没有走到。他怀疑僧人是盗贼,就偷偷地从鞋子里取出弹弓,弹射僧人的脑袋。开始时僧人好像没有感觉,韦生一连射了五次,他才摸着被射中的地方慢声说道:“郎君莫恶作剧(你不要这样开玩笑)。” 恶作剧之风一开,至今还有人变着法效仿,甚至还走出国门,专门设了一个“愚人节”。

【第2句】:【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跟什么人都能打交道,随机应 变,分别对待。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见人说人话,见 鬼说鬼话,她是多么不容易哟!”

【第3句】:麻袋里装麦秸——草包

【第4句】:卖肉的杀羊——内行

【第5句】:我家煮了红薯,我吃着可香了。爸爸说:“饼二十,馍十八,三里红薯二里瓜。”(注:指香味飘散得远。)(河南·滑县)

【第6句】:【海外赤子】“海外赤子”即我们海外华人,侨胞,他们都是炎黄子孙,他们的根都在华夏。把他们称为“赤子”,正是对祖国母亲而言。 “赤子”一词本指婴儿,源自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后来将赤子一词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故使陛下赤子,签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直到唐朝才有了“海外赤子”的雏形。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太宗对大臣说:“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后来便从中引出“海内赤子”一语。而“海外赤子”则是从“海内赤子”转换而来的。后来“海外赤子”被海外侨胞用以表达他们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赤诚之心。

【第7句】:九头鸟拾到帽子——不晓得给哪个头好

【第8句】:爷爷让四岁的小孙孙去买盒烟,奶奶不放心。爷爷说:“人要闯,马要放,生铁不炼不成钢,让他去闯闯、练练嘛!”(山东·单县)

【第9句】:小明最贪玩,不好好读书,妈妈拿着他的成绩单,叹道:“你呀,顿顿白馍不离手,走出校门像疯狗,玩耍没忧愁,看看成绩你咋抬头?”(河南·镇平)

【第10句】:【桑树上脱枝柳树上报】(惯)比喻把罪名加到不相干的人身上。

【第11句】:【生意不怕折,只怕歇】(谚)折(she):折本,亏本。指做生意不怕折本,怕的是折本后停业,那就没有机会扭亏为盈了。

【第12句】:坦克车放手榴弹——不对口径

【第13句】:【 小戏当大戏唱】小事当大事做,小事也认真做,不马虎。 类似的:小戏法,大排场。柳青《创业史》:“说他们小戏当大 戏唱,不叫农业社,也要和灯塔社比赛!”

【第14句】:【插一只脚】(惯)比喻参与某种活动,并从中干扰。 也作插一脚。 插一腿。 插一手。

【第15句】:【贵人多忘事】身份高贵的人记不住小事情。用于恭维或 讽刺,现多用于开玩笑。清代《红楼梦》:“你老是贵人多忘 事了,哪里还记得我们?”

【第16句】:一个碟子摔九块——四分五裂

【第17句】:【恶龙相斗,鱼鳖遭殃】有势力的人物发生冲突,受害的是 普通人民。高云览《小城春秋》:“两族的头子都是世袭的地 主豪绅,利用乡民迷信风水,故意扩大纠纷,挑起械斗。这 么着,恶龙相斗,小鱼小虾就得遭殃了。”

【第18句】: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诸神退位

【第19句】:【老妈妈睡着吃干腊肉——是恁一丝儿一丝儿的】(歇)干腊肉:腊月里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 恁:那样。一丝儿:谐“意思儿”。 老妈妈牙齿不好,躺着吃干硬的腊肉,只好一点儿一点儿地撕扯着吃。指不必多说,点到就行。

【第20句】:【一滴水不漏】形容严密,多指说话严谨。浩然《艳阳天》: “就拿这两天的事情来说吧,他觉得,他考虑得要算挺周到, 安排得挺合适,计谋用得也最高明,可以说严实合缝,一滴 水也漏不下去。”

【第21句】:【走道拾元宝,只花个弯腰的工夫】释义:比喻不费多少力就得到很大好处。例句:刘万说:“是呀,这回你是走道拾元宝,只花个弯腰的工夫,破费几个钱也是应当的。”

【第22句】:【星期】“星期”已经和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调节着我们的生活节律。那么,星期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星期”是从国外引进的。星期这一名称的由来,可追溯到古代的“七曜”。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联系起来,称为七曜,曜,即耀,七曜就是七颗明亮的星。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人即以“七曜”记日,七天为一周,依次名为日曜(星期日)、月曜(星期一)、火曜(是期二)、水曜(星期三)、木曜(星期四)、金曜(星期五)、土曜(星期六)。并把这些星视为“星神”轮流值班,每个星神值一日,所以“星期”就是星神值班的日期。八世纪时,摩尼教徒从中亚康居国将七曜记日法传人我国。我国称星期为“曜日”,即日曜日(星期日)、月曜日(星期一)、火曜日(星期二)、水曜日(星期三)、木曜日(星期四)、金曜日(星期五)、土曜日(星期六)。渐渐的,和人们的生活日益紧密,特别是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国外联系越来越广泛,用星期安排工作、生活已成习惯。

【第23句】:【话要说到心上,肥要追到根上】(谚)指说话要说到人心上,施肥要施到植物的根部,这样才能起作用。

【第24句】:【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各干各的,互不相干。浩然《艳 阳天》:“咱们是井水不把河水犯,后脊梁对着后脊梁,各走 各的路,各投各的店儿!”

【第25句】:猢狲耍把戏——有啥本事都拿出来

【第26句】:【不是冤家不聚头】释义:冤家:仇人;也用于对亲人的昵称。在一起生活,矛盾不可避免,所以有矛盾的人总要聚在一起。例句:偏偏儿的遇见了这么两个不懂事的小冤家儿,没有——天不叫我操心!真正是俗话儿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了。

【第27句】:【贫贱夫妻百事哀】(谚)贫贱夫妻度日艰难,没钱维持,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难以措办。指居家度日,没钱是不成的。

【第28句】:【随你奸似鬼,也吃洗脚水】见“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

【第29句】:【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惯)二十四史:指旧时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指事情太多太杂,理不出头绪,不知该从哪里开始说。

【第30句】:【会推磨就会推碾子】事情道理相同,作起来不难。李准 《老兵新传》:“没有关系,好学,会推磨就会推碾子,都是里 边冒烟的东西!”

【第31句】:【门口挂笊篱——小店】(歇)旧时北方有的地方小客店,常以笊篱代替招牌,悬挂在门口。指小客店。

【第32句】:【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进不来】见“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第33句】:【用人血染红顶子】(惯)顶子:清朝官员装在帽顶正中的饰物,用宝石、水晶、珊瑚、金属制成,以其质料和颜色表示一定的品级。比喻靠害人来谋取官职。 也作“拿人血染红顶子”。

【第34句】:我的头摔破了,弟弟不停地说风凉话。妈妈指着他的鼻子说:“你真是穷不帮,富不帮,挖稀泥背洋枪。”(山东·单县)

【第35句】:大姑娘生头胎——开怀

【第36句】:六十年的皮袄——老面

【第37句】:【屎不知道在哪里,屁就放下一大堆】(惯)比喻事情还没动手就造出许多舆论。

【第38句】:【砸明火】(惯)明火:点着火把。 指公然抢劫。

【第39句】:属王八的——缩头缩脑

【第40句】:七月天的雷雨——说下就下,说晴就睛

【第41句】:【惹了一鼻子灰】见“碰了一鼻子灰”。

【第42句】:【天塌下来,有地接着】释义:不管出了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有人负责,不用担心。例句:“有我在,天塌下来,有地接着,你还怕什么呢?”

【第43句】:麻雀和老鹰斗嘴——拿性命开玩笑

【第44句】:【娶媳妇儿打幡——瞎凑热闹】(歇)指瞎胡闹。也指跟别人一起闹着玩儿。常含讥讽或责骂意。 也作“娶媳妇打幡——跟着凑热闹”。

【第45句】:【呱呱叫】(惯)形容极好或极其优秀。

【第46句】:【三条路,走中间】选择保险的、温和的做法。明代《三宝 太监西洋记》:“我自幼儿胆子小,三条路只走中间。”

【第47句】:【此地无银三百两】释义:古代民间故事:有人把三百两银子埋在地里,怕人知道,就在地上插一木板,上写:“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隐瞒、掩盖,结果更加暴露。例句:刘稻村最后冷笑了笑说:“哼!此地无银三百两!请回去吧。”

【第48句】:积木搭高楼——推就倒;一碰就倒

【第49句】:【 冒天下之大不韪】言行不顾法律、舆论的限制。张贤亮 《绿化树》:“他又年壮气盛,所以敢说出这种冒天下之大不 韪的话来。”

【第50句】:【不怕官,只怕管】释义:大官不可怕,怕的是顶头上司来管。例句:他今日发迹,得做殿帅府太尉,正待要报仇,我不想正属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与他急得?

【第51句】:一条船上的旅客——风雨同舟

【第52句】:【天打五雷轰】(惯)五雷:金雷指刀砍死,木雷指棍打死,水雷指水淹死,火雷指火烧死,土雷指墙倒压死。旧指上天用劈雷击死人间罪大恶极者。后指罪孽者受到最严厉的惩处。常用作发誓或诅咒。 也作天打雷劈五雷轰。 天打五雷劈。

【第53句】:床底下练武——施展不开

【第54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惯)任何时候都不改变自己的姓名;表示自己光明磊落,无所畏惧,对事情敢于负责任。 也作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行不更名,住不改姓。 行不改姓,坐不改名。

【第55句】:【裤兜子钻蝎子——爱昨蜇咋蜇】(歇)咋:方言,怎么。蜇:蝎子用毒刺刺人,谐“着”。指任凭事态发展,结果是怎样就怎样。

【第56句】:【有势休使尽,有话休说尽】凡事要留一手,适可而止。相 关的:有风不可驶尽。成语:留有余地。明代《金瓶梅》:“就 是六姐恼了你,还有没恼你的。有势休使尽,有话休说尽。 凡事看上顺下,留些儿防后才好。”

【第57句】:【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惯)想活活不好,想死又死不成。形容人备受折磨,痛苦不堪。 也作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第58句】:【困龙得水,拨云见日】(惯)比喻在困境中得到了救助。

【第59句】:【交人交心,浇树浇根】释义:交朋友要真诚。例句:“交人交心,浇树浇根,人不能不讲良心,也不能不识抬举。”

【第60句】:【跳到秤盘里——拿自己来量别人】(歇)指用自己的狭隘眼光来衡量别人。

【第61句】:【熬过九九八十一难】释义:中国古代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说,唐僧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八十一难。比喻经受了种种艰苦的磨炼。例句:自己常觉着好像上西天取经的唐三藏似的,为了要成正果,只好咬着牙;去受罪吃苦,去熬过那九九八十一难。

【第62句】:【刀对刀,枪对枪】(惯)比喻针锋相对。 也作“枪对枪,刀对刀”。

【第63句】:【英雄所见略同】(谚)指分析形势或设计谋略,英雄豪杰的观点见识,往往是不谋而合的。 也作英雄所见,毕竟相同。 英雄之士,所见略同。

【第64句】:扁担挑水走滑路——心挂两头

【第65句】:【只知道锣是一面响,不知道鼓是两面敲】释义:比喻办事只顾一个方面,不顾其他方面。例句:“你只知道锣是一面响,不知道鼓是两面敲。”宋金山急得站起来,往外走了几步,又转身回来弓着腰说:“戏台是大家搭的,戏要大家来唱才唱得好,谁也不管,还不垮台?”

【第66句】:【临死还要拉个垫背的】(惯)指马上就要死了也不放过别人。也指自己倒霉了,也不让别人好过。 也作临死还要拉人垫背。 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第67句】:【取得真经是唐三藏,闯下乱子是孙悟空】孙悟空保护唐僧 去西天取经,出了事都怪孙悟空,取经的功劳都归唐僧,事 出《西游记》。意为功劳归自己,错误推旁人。或说:取得真 经唐僧受,惹下祸来行者当。柳青《种谷记》:“说得好听! 取得真经是唐僧,闯下乱子就是孙悟空?我不去!”

【第68句】:早上,妈妈叫我起床,我求妈妈让我再睡一会儿,妈妈叹口气说:“瞌睡没本,越睡越狠。”(甘肃·临夏)

【第69句】:【话不传六耳】(谚)六耳:一人两耳,六耳是三个人。指机密的话只可你知我知,不可传到第三者的耳里。

【第70句】:【患难朋友,艰苦夫妻】(谚)患难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最坚实,艰苦中打磨过来的夫妻最恩爱。指好朋友贵在经过患难的考验,好夫妻贵在走过艰苦的历程。

【第71句】:【一失足成千古恨】错误影响太大,无法挽回,贻害终生。 台湾林海音《晓云》:“更告诫:社会是险恶的,谈爱情要注 意,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不可漠视!”

【第72句】:【千里相送,归于一别】(谚)送客到千里远,最终也还是要分手的。 指送行只表情意,不必远送。劝止送行者的常语。 也作千里送君,终须一别。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第73句】:生虫的拐棍——靠不住

【第74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第75句】:【爱挑的担子不觉重】(谚)指做任何事情,只要心甘情愿,就不怕困难,不觉得难以忍受。

【第76句】:裱糊匠开糟房(酿酒作坊)——酒少话(画)多

【第77句】:躲过野牛碰上虎——个更比一个凶

【第78句】:【水不到渠不成】释义:比喻条件还不成熟,不能急于求成。例句:她既然把话吞回去,一定是有难言之隐,而且一定是思想斗争尚不成熟,勉强叫她说,不一定能说出真情来。水不到渠不成啊!

【第79句】:【不到时候不开花】不到时候不结瓜需要等待条件成熟。 西戎《灯心绒》:“人常说:不到时候不开花,不到时候不结 瓜。社里经济力量大了,该办的事,一样一样就办成了!”

【第80句】:【如入宝山空手回】比喻放过了好机会,很可惜。清代《儒 林外史》:“放着这样一注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 回?”

【第81句】:【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歇)扣:本指朝下覆盖在锅上,转喻给人安上罪名或不好的名声。 指没有根据地给人安上某种罪名或不好的名声。

【第82句】:属野猪的——到处乱拱;乱撞人

【第83句】:【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释义:不比较不知道差别大。例句:“俗话说,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都是过来人,吃过苦,尝过甜,有了比较呀!”

【第84句】:【得了三分颜色就要开染坊】(惯)染坊:给织物、衣服等染色的作坊。比喻别人给了点儿好脸色,就得意忘形起来。也比喻别人给了点好处,就得寸进尺或产生非分之想。

【第85句】: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自不量力

【第86句】:【 打虎不成,反被虎伤】打不死老虎,要被老虎吃掉。对方 危险,斗争中不可疏忽大意。姚雪垠《李自成》:“除掉寨内 的祸根刻不容缓,还必须将活儿做得干净利索,决不能打虎 不成反被虎伤。”

【第87句】:【米谷里免不了有秕糠,沙子里有时也有黄金】(谚)秕(bi):空的或不饱满的颗粒。谷米中免不了夹杂着秕糠,沙子里也常会夹杂着金粒。指事物不可能完全纯净。也比喻对人不可一概而论。

【第88句】:【摸摸筷子就算入席】谓只要沾点边,就算有正式关系。浩 然《艳阳天》:“别胡思乱想了,只要你摸摸筷子,就算入了 席,吃,也扰了,不吃,也扰了;我看你还是领头快冲,一冲, 麦子就算到手,别的事儿,咬着白面馒头再说!”

【第89句】:学校的礼堂盖了两个月了还没竣工。我问爸爸:“盖房子怎么这么慢?”爸爸说:“孩子,不容易啊!拆屋一阵风,起屋动千工。”(江苏·靖江)

【第90句】:【相骂没好口,相打没好手】见“厮打没好手,厮骂没好口”。

【第91句】:火把棍子当枪使——打不响

【第92句】:【春天孩儿面】(谚)孩儿面:小孩的面部表情,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没个定准。指春天的天气就像小孩的脸一样多变,阴晴风雨,说变就变。

【第93句】:老鹰叼大象——自不量力

【第94句】:【两头摸不着缰】(惯)缰:缰绳。 指对两面的情况都不清楚。

【第95句】:菜篮子装泥鳅——爬的爬,溜的溜

【第96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释义:道:道行指僧道修行的功夫。魔:“魔罗”的简称,指破坏修行的恶魔。原是告诫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一种说法。后用来比喻一种力量超过另一种力量。例句:哼,你别臭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那手法到底骗不过咱们丁主任的眼睛。

【第97句】:【冷锅里冒热气】事情来得突然,出乎预料。类似的:冷锅 里爆热豆/冷灰里爆出热栗子。王蒙《失态的季节》:“但是 最后费可犁冷锅里冒热气,或者说又大冒起傻气来了。”

【第98句】: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

【第99句】:邹庄有个村干部腐化堕落,可群众敢怒而不敢言。这次民主选举村委会,他被大家选掉了。大家拍手称快说:“墙倒必须众人推,鼓响还得大槌擂。”(河南·虞城)

17485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