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古风有禅意的文案-经典佛语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佛说放下的禅语】人生在世都不容易,懂得珍惜该珍惜的一切,懂得放弃一切应该放弃的,懂得把握一切应该把握的,懂得享受该享受的一切。让自己这辈子,过得充实、快乐、健康。

【第2句】:平时,我们谈生论死,侃侃而谈似乎置生死于度外;平时,我们谈名利如浮尘,恨不得视之为粪土。但是当死亡的恐惧、浮名的诱惑摆在眼前时,我们是否还能够保持一颗平静淡然的心,从容对待呢?

【第3句】:人世间的以恶治恶,无法起到根除邪恶的效果;当一个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敌人的时候,那种能量是比刀剑更强有力的武器。

【第4句】:镇定是一门大功夫,是成为大人物的基本素养。儒家修止、定、静、安,佛家修戒、定、慧,都是修镇定功夫。拥有这门功夫的人,“气场”很强,往往让人一见而生敬意,进而产生信赖感。

【第5句】:【禅语人生】用功就是要把这个真如妙心好好地守着,死活也守着那念清净,慢慢就会起作用,就会发光,就会有神通。

【第6句】:云是云,山是山,溪是溪。乡野人家,往往是十里一家。独享一方桃红杏白,水墨丹青。一个镢头,一把锄,一袭蓑衣,一个笠。牛羊在云烟里,篱笆在悬崖上,种豆栽花,自在安逸。空山野岸,一人独来,一人独往,只把禅心逐白云。

【第7句】:【佛言禅语】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靠的是缘分,那么人和人的相处,靠的则就是一份真诚!知己也好,友情也罢,如果你在乎我,我会加倍的在乎你。唯有真心,才不会辜负了彼此的缘分。

【第8句】:静心唯有心放平,烦忧何苦怨芭蕉,心地的平淡和旷达才是心地的真正救赎,端正一份自然和平和,才是对人生的一种真正尊重。相逢莫问谁是客,别离还需早忘年。心不落俗套,即是生命的茅塞顿开。#延参法师开示#

【第9句】:【禅心佛语】佛子行:耐得住寂寞、挻得住痛苦、挡得住诱惑、经得起折腾、受得起打击、丢得起面子、忍得住污辱、顶得住压力、杠得起责任、放得下生死、此时正是修行时。

【第10句】:了达身、语、心、业自性皆无所得,由是得与真言行相自性相应,非智所觉,非心所现。《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一

【第11句】:现代社会往往提倡强食弱肉,让我们学做石头,其实强硬是死之相。水虽柔,但能滴水穿石,而钢刀易折。因此,心应调柔。

【第12句】:【心灵禅语】人们烦恼时,只看到了是谁惹了自己,是谁让自己生了气,总是怨天尤人,怨这怨那,从不抱怨自己看不破,想不通,看不透,从不从自身找原因,只知道,烦恼天天有,拣来自己恼;却忘了,本是平常事,不拣自然无。

【第13句】:上来。放下心中的妄念、放松身体、放松心情,没有负担是最舒服的事,人只有无依无求,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第14句】:我们的行、住、坐、卧和一举一动,有意识地去生活,是觉醒,无意识地去生活,是迷惑。悟或迷、佛或魔、涅槃或轮回,都是一念之差。

【第15句】:【禅心佛语】如果有人认为学佛是一件辛苦的事,这样是不对的,因为六道轮回比学佛更辛苦。一个人无论寿命多长,都应该不厌倦的学佛,要以学佛为乐才对。

【第16句】:钱财,如果妥当使用,能让我们迈向幸福;如果使用不当,会让我们趋向痛苦。钱财乃一切善与恶的媒介,具有爱心与智慧之人,能善用钱财;自私与愚昧之人,则会使用不当。

【第17句】:【禅语人生】云门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禅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静止的。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走进它,你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有全新的感受。

【第18句】:【禅心佛语】随缘做事,随缘放下,不留恋。就是在大限到来的时候也能够随顺因缘而去,不留恋这个世间,不留恋任何东西,那才会没有遗憾地结束此生。

【第19句】:【禅语人生】寻找平静就如同寻找一只有胡须的乌龟,你是找不到的。但是,当你的心成熟时,平静自然会来找你。

【第20句】:佛说,割舍就是得到,残缺就是圆满。我们曾经用无数时光都无法记住的经文,待了悟之时,却可以过目不忘。许多人认为精深渊博的禅,其实在一念之间,在每一个途经的日子里,在一滴水中,在一朵花间,在婆娑的世界里。

【第21句】:观乐作苦想,苦受如剑刺,于不苦不乐,修无常灭想。是则为比丘,正见成就者。寂灭安乐道,住于最后边,永离诸烦恼,摧伏众魔军。《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67经

【第22句】:【禅语人生】阴水性人,愚鲁迟钝、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伤肾,腰腿病痛,遗精阳萎。所以说什么性,就得什么病。

【第23句】:【国学有感】易经:天地之道;禅宗:死生之道;孔子:为人之道;老子:处事之道;大学:修身之道;庄子:养性之道;孙子:韬略之道;鬼谷:权谋之道;孟子:君臣之道;荀子:学习之道;韩非:统驭之道;管子:教练之道。

【第24句】:【禅语人生】修行不要到高的地方去找、到远的地方去找,道就在你眼前,就在你自心。你要真能把自心认识了,这个心马意猿猴,心像马似的,意像猿猴似的,你能把心马牢牢栓住,把意猴也看得紧紧的,这样子你修行才能有所感应。

【第25句】:【禅语人生】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没有人爱的时候要学会爱,既要学会爱别人,更要学会爱自己。要给自己不愉悦的日子里给自己撒撒阳光。

【第26句】:【禅心佛语】你的世界,你活着,你才有和烦恼做斗争的机会,你活着,你才有机会走出烦恼,才能探索人生、解读人生,你活着,人生才充满意义。你不坚强,那么,懦弱给谁看。

【第27句】:【禅语心灯】一个人走在城市的黄昏,孤独被斜阳曳成猎猎的旗,招摇在四周的暮云里。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忽然发现自己失去了方向。在异乡的街头,我突然那么强烈地渴望你能不经意地走来,牵着我的手,陪我,走一段漆黑的路。

【第28句】:【禅语人生】越觉得自己了不起,越没有什么了不起;越明白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越了不起。所以说,圣不自圣所以为圣,凡不自凡所以为凡。

【第29句】:【禅心佛语】传统上,我们把出离心解释为厌离轮回痛苦、追求解脱安乐的心。痛苦由执著而来,所以我们实际要远离的是执著。

【第30句】:【禅语人生】在一个寂寞的秋日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第31句】:聪明只是一种分辨利弊得失的能力,贪婪诡诈也是聪明的表征。社会无法安宁,家庭不得和睦,都起因于人的聪明、诡诈,聪明往往反被聪明误。

【第32句】:不要埋怨别人让你失望了。只要心中有爱,看世界的眼睛才会纯净,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第33句】:【禅心佛语】每每读到佛的东西,总有很多感动。佛就像母亲一样,永远都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心,念念为众生着想——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第34句】:【禅心佛语】身份卑微不是人生之错,心灵卑微才是人生悲剧。人可以卑微渺小,灵魂一定是盛开高尚之花的美苑。人可无才,不可自卑;人可无貌,不可蔑己;人可无钱,不可伸手;人可无势,不可低眉。

【第35句】:【禅语人生】真正快乐的人,他们的人生其实多半不是“加法”,而是“减法”。他们深刻地体悟到,人生真正的意义,所以让自己露出纯粹的本心,愈能得到身心的安宁。传递正能量。

【第36句】:【禅语感悟】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有了错误不要回避,更不要一错再错,只要诚心改过,也可以成佛得道。佛说,唯有清净自己的行为及心念,才能够真正领纳佛法,与真理相应,从中获得真正的利益及解脱。

【第37句】:做你想做的梦吧,去你想去的地方吧,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吧,因为你只有一次生命,一个机会去做所有那些你想做的事。

【第38句】:能重于道,则行不逾矩——德之始;守慎于德,则心不患过——道之本。人不必忧患势力、地位不高,应该担忧的是道德不充实,唯有尊贤修身,方能德配于天地。

【第39句】:【禅心佛语】接受现实,无论是美好的、风光的,还是失败的、挫折的、或者痛苦的,只有你能接受现实,你才能真正认清当下的处境,也才能用好当下的力量,从而走得更好,跌倒的将更容易振作起来,美好的将更容易持久。

【第40句】:人生看似绵长,其实匆匆,如果我们能做到任身临喧嚣红尘,吾自是云水禅心,那么,山一程,水一程,这一路走来,我们定能带着清欢。

【第41句】:【禅心佛语】忍,仁智养福;忠,仁德养禄;乐,仁道养寿;动,仁者养身;学,仁行养识;静,仁爱养心;勤,仁布养财;爱,仁和养家;诚,仁义养友;善,仁慈养德。

【第42句】:【禅语人生】真正的爱情不在于你知道他(她)有多好才要在一起;而是明知道他(她)有太多的不好还是不愿离开。

【第43句】:【佛心禅语】人的生命很短暂,不要认为自己还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自古以来有个说法:“棺材中躺的不一定是老人;只有生是有前后顺序,死是没有前后顺序的。”

【第44句】:娇妻唤做枕边灵,十事商量九事成。娇生惯养误子女,文过饰非害无穷。教子不当儿遭殃,教子有方儿争光。教子教孙须教义,积善积德胜积钱。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洁身自爱莫贪财,心无污垢颜常开。

【第45句】:【禅心佛语】留住青春,留住容颜。朋友。在辛苦劳碌的人世上,在兴衰成败的热梦中,让我们燃起一柱悠悠的兰香,一起深入禅境。

【第46句】:【禅心佛语】你只要记住,如果你每个星期都在做着差不多的事情,那么一年以后你还是一年前的你,只是老了一岁。

【第47句】:【禅语人生】一动心眼,禀性发动,这时就把“贼人”引出来了,引蛇出洞,如果能意识到自己就是被它害了,这时就能立刻消灭它。

【第48句】:【禅心佛语】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自己有多高的学问,而在于自己有多少的“涵养”,可以安顿自己,也可以清醒别人。

【第49句】:佛陀出广长舌相,周遍法界,由佛口所生是清净法身,无生无死,无凡夫分段寿期;无老无病,永不毁朽,此为慧命精神。

【第50句】:【禅语人生】我们要把所累积的善业,回向给所有众生都能够领受到最究竟的一种安乐,同时也回向给跟我们一起共享喜乐的、在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也都回向大家都能相亲相爱,能够和乐。

【第51句】:布施——“施比受更有福”,欲做菩萨,要不断地付出,不求回报。将心力、劳力、财力、物力,欢喜施舍,则人生幸福安乐。

【第52句】:【佛心禅语】万法皆是聚合幻有,了无常性。随缘起用,随缘灭。三世诸佛以心传心,见性知幻,是幻亦道。万法虽幻,空性不幻。

【第53句】:【禅心佛语】人生,在心淡中求满足,在尽责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快乐,在忠诚中求幸福。一生中,只要心淡如菊,声名显著,就会守之以敛藏;利养丰饶,就会守之以俭朴;瞻仰人多,就会守之以谦下;朋侪嫉妒,就会守之以和忍。

【第54句】:“我”越大,世界越狭窄;“我”越小,世界越宽阔。众患之生,“我”为其本。故曰: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

【第55句】:【禅语人生】幸福感是看世界的心态,心态的转变会影响情绪,或悲或喜,或不悲不喜,幸福就是心灵觉得满足了。心若是杯,易满;心若是缸,难满。

【第56句】:【心灵禅语】意识(即这里所说的“心”)是认识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离开了意识,一切认识都不可能产生。人脑所以胜过电脑,根源就在于人脑是意识的物质载体,它能够产生意识。电脑不可能产生意识,也就不可能产生认识。

【第57句】:【佛语摘抄精选】水流不常满,火盛不久燃,日出须臾没,月满已复缺,尊荣豪贵者,无常复过是。(《罪业报应经》)

【第58句】:【禅心佛语】佛陀谆谆告诫后人:在所有的财产中,知足少欲是最为殊胜的,所以应该恒常知足少欲。知足的人即使没有财产,也是真正的富翁,因为只有这种人才能获得究竟的大安乐。

【第59句】:生活总摆脱不了那些烦恼,生活也就成了一场思考的领悟,这进退之间的安排,这荣辱沉浮的炎凉,学会淡然,学会从容,学会忍耐,学会理解,过眼云烟,自有去处,心地平和,安之若素。

【第60句】:【禅心佛语】关于生活的经验只有通过你自己的实践之后,才能转化成你的智慧。所以,要去尝试并积累经验,而不是依赖别人的意见。这种亲身的体验,可以让你更加理智的思考,然后朝着正确的方向,更加成熟稳重的前进。

【第61句】:【禅心佛语】行善贵在及时努力。我们大家现在就开始积阴德吧。否则恐怕会太迟了。因为生命无常,我们并不知道死神何时会来临,所以应该趁早修善积福。

【第62句】:生活的悲哀不在于故事如何折磨人,而在于自己崩溃的心,世间风波从来多,不能输掉的是态度和信心,记得生活的一句忠告,伤而不言,或者笑而不语,既然能忘掉的伤,何苦占据生活的空间,和快乐的余地。

【第63句】:【佛心禅语】佛说“火每从所烧的燃料得名,因木柴而燃烧的火叫做柴火,因稻草而燃烧的火叫做稻草火。所以,识也是从使它生起的因缘得名。”

【第64句】:人在倒霉时,往往是因为自己体内收集的浊气太多所致,太多负面的能量存储在体内,就好似被病毒侵袭的电脑,侵蚀久了,就会瘫痪,就会发生麻烦事。

【第65句】:生活的禅法就在这日常的生活,用一种宽阔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的一切,事忙心不忙,人忙心却闲,去化解那些烦恼的重量,不要让那些烦恼在生活里惹事生非,把握好内心的心平气与,不分别,不悲情。

【第66句】:【禅语人生】修行要行所无事,不要有贪心,不要我想如何如何?我想开悟,我想得神通了。哪会这样快?把种子种到地下,要等它慢慢长出来,时间到了,它自然成熟。

【第67句】:【佛心禅语】不对自己撒谎。你可以对世上任何一个人撒谎,但不要对自己撒谎。生活只有在我们抓住了机会,才会完善。这个机会是首要的,也是最难的,它就是对自己诚实。

【第68句】:时光不能倒着走,失去就别再回头。有缘惜缘,真心相对,不离弃,更不抛弃;无缘放下,淡然一笑,别强求,更别后悔。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第69句】:【禅语人生】一般人常喜欢指责和批评别人,而疏于检讨反省自己,如果能够自己经常反省,就会改过迁善,就能多积功德,就能事业大成。

【第70句】:自得解脱,解脱眷属;自得调伏,调伏眷属;自得寂定,寂定眷属;自得度脱,度脱眷属。《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

【第71句】:即心是佛,更无别佛。即佛是心,更无别心。如拳作掌,似水成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此心不必内外中间,此佛不属过未现在。——《大慧普觉禅师文案》

【第72句】:【禅语佛心】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第73句】:【禅心佛语】如果每一天、每一时的工作中,都这样观想,都这样发愿,那么,这一天工作做下来,所做的功德不可胜数啊。

【第74句】:【禅心佛语】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缘来要惜,缘尽就放,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第75句】:【禅语人生】一个不关心别人,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的生活必遭受重大的阻碍、困难,同时会替别人带来极大的损害、困扰,所有人类的失败,都是由于这些人而才发生的。

【第76句】:人生本来很简单,只要快乐就好。活着并快乐着,便是最大的幸福。我们不是哲学家,能从一滴水中看世界,也不是一位禅者,从一朵花中就参悟人生。但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处处留心皆学问,点点滴滴见真知。

【第77句】:【禅心佛语】能让自己快乐、自在,这是真聪明、真能干;能让自己和他人解脱烦恼与痛苦,这是真智慧、真慈悲。

【第78句】:【禅语励志感悟人生文案】恒秋:很多佛友问念佛去西方,西方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这里说的西方,不在东南西北,而在心底。不必疑惑,只管念去,了了分明,当下即是。

【第79句】:【佛语悟道】事理由于事物的存在而存在,意识随着身处的环境而产生,如果能够把事物和身处的环境都忘记,心胸就会像千山万水一样开阔。

【第80句】:【佛心禅语】这女人看了,忍不住笑说:“这只狼狗真傻。已有一只这么好的鹰,居然放弃而去咬鱼。结果鹰飞走了、鱼也游走了,真是傻啊。”

【第81句】:【禅心佛语】更糟的是,如果这时刚好有人愿意为他印证;可能是觉得他的经验与经典完全符合,也可能是因为曾经有过相同的经验,所以有这个立场来印证;那么他会感到非常欢喜,并把那个为他印证的人当作真正的善知识。

【第82句】:【禅语人生】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第83句】:【佛言禅语】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第84句】:【看透世事的禅语】走过岁月,经历人生的所有,生命的可贵,让我们懂得要远离懒惰、伤害、怀疑和痛苦,假如生命还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只用它来思索光明、向上、向善和希望。

【第85句】:【禅语人生】我们仅仅放下对今生的贪欲,还不叫生起真正的出离心,生起真正的出离心要放下对所有后世世间安乐的贪欲。

【第86句】:男人喜欢扮演保护人的角色,这是他的阳性属性决定的;女人喜欢扮演被保护者的角色,这也是她的阴性属性决定的。一个聪明到无须男人照顾,有时还要处处照顾男人的女人,注定无法得到真正圆满的幸福。

【第87句】:【禅语人生】用心品友,相知、相敬、相助、相辉、相惜、相契。用德做人,仁,义,礼,智,信。你的人生才能快乐幸福。

【第88句】:恒庄法师:千棵古树,万亩梯田,无论是漫步在青青石板小路,还是登上滴翠的山坡,这一片山水与人文相映成辉的风景,朴实而宁静,优雅而安然。

【第89句】:房有多大才算够?纵有百栋住一栋,纵有百间住一间,纵有千平只一床,何必为房送前程。车有多好才算够?你开宝马我奥迪,比来比去没意思,若是堵车都得停,只要能开就可以。

【第90句】:不随于心,能为心师,以心师故则能得为一切法师。若能于心得自在者,则于诸法而得自在。《大乘宝云经》卷五

【第91句】:【禅语人生】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

【第92句】:是寿命常为无量冤仇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八,迦叶菩萨品

【第93句】:【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听好了,人都会有讨厌的、烦恼的、在意的事,不要去想它们。这种事只要一思考,就会变得更严重。如果只是放在心上,就不会那么沉重,用脑袋去想的话就完了。

【第94句】:心地善良的人,容颜一定动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乐。心性须要修养,就像生命需要滋润;心灵需要提升,就像身体需要保健。养身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做好眼前事,安住当下心,不虚此生行。

【第95句】:【佛道禅语】爱情总是很短,你爱的人不一定爱你,爱你的人你又不一定爱他,等到真心相爱,却早晚又要分离。所以我们总是在相思岸边久久徘徊,苦苦寻找失落的爱,当爱已成为往事,惊回首才发现,爱情其实只是一个传说。

【第96句】:应该时时注意自己的气质与行动,不要动不动一句轻轻的话,就认为对方是在蹭蹋、讽刺你。如果对方真的有意伤害你,那更应该要原谅他,因为他必定有所不满,我们应该赶快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有所偏差。

【第97句】:【禅心佛语】当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与其到哭吧去哭,到发泄吧去发泄,到酒吧去喝酒,都不如到禅堂去修一座禅。尝尝禅的滋味儿,宁静和喜悦将不请自来。

【第98句】:【禅语人生】一杯清澈的茶,有甘有苦,含香内敛;对懂她的人,报以慧心,对不懂她的人,报以香韵;一个清澈的人,无痴无怨,谦逊平和;对懂他的人,报以真心,对不懂他的人,报以微笑。

【第99句】:袁了凡是因为受云谷禅师的点化才突然醒悟,命运虽然天生注定,但却可以通过自我后天的修为和心念来改变,由此他通过行善布施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17895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