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视频号年度精选歇后语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牛皮饭碗——打不破

【第2句】:【歪嘴葫芦拐把瓢,品种不好莫怪苗】(谚)葫芦锯成两半,就是两个舀水的瓢;葫芦如果歪嘴了,锯开的瓢必定是拐把。泛指农作物必须选好种子;种子不好,就很难有好收成。

【第3句】:【海枯石烂不变心】感情专一,永不变心,多指爱情。尤凤 伟《中国一九五七》:“只要两人真诚相爱,海枯石烂不变心, 终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的。”

【第4句】:【北上、南下】说到“北上、南下”人们自然联想到当年红军北上抗日或解放军南下解放海南岛。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说呢?这种以北为上、以南为下,对方位的称谓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我国古代的礼仪中以北为尊,尊者为上,其位置为“上位”,也叫“上首”。帝王会见群臣时,坐北朝南,叫做“南面称王”;臣子们朝见帝王时,则须背南面北,叫“北面称臣”。例如《易经-说卦传》日:“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古代拜师学艺,以及其他一些庄重场合,在行礼时也均按北南方位为尊卑、上下施礼。在建筑上也是以北为上,北屋为上屋。由于在我国古代礼仪中,北为上,南为下,人们在称渭北、南地理方位时,便借用礼仪中的称谓习惯,称北方为上,南方为下,久而久之,约定俗成,遂成了地理方位的称谓用语了。如地图上的方位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5句】:檀香木当柴烧——不识好歹;大材小用

【第6句】:【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谚)要杀人,就要见到血,证明人已被杀死;要救人,就要救到底,使他完全摆脱困境。指做事必须彻底。 也作杀人杀个死,救人救个活。 杀人杀死,救人救活。

【第7句】:【靠山山倒,靠水水流】谓依赖别人靠不住。类似的:靠墙 墙倒,靠壁壁歪/靠人靠跑了,靠墙靠倒了/依神神跑,依庙 庙倒。成语:无依无靠。贾平凹《废都》:“他窝囊一辈子了, 胆子也小得芝麻大,只怕将来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第8句】:城墙上的草——风吹两边倒

【第9句】:一天晚上,我直喊身上疼。妈妈问是哪儿疼,我一会儿说这儿,一会儿说那儿。妈妈笑着说:“哑巴比划,聋子打岔——说不清道不明。”(河北·藁城)

【第10句】:不到西天不识佛——非去西天不可

【第11句】:剖开墨鱼肚——黑心肠

【第12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青山,就能长出树木。 意为保住根本就好办。类似的:留下葫芦子,哪怕没水瓢? 张贤亮《河的子孙》:“好汉不吃眼前亏,你越编得大越好,反 正脱过了挨打就行了。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

【第13句】:吹喇叭打鼓——各有各的调门

【第14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第15句】:【尽地主之谊】“尽地主之谊”指客人来了,总要盛情款待,热情招待。它源出《左人·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贡日:‘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杜预注:“侯伯致礼,以礼宾也。地主所会,主人也。饩,生物。”指的是主人对所到来的客人要以礼待之。后来演变成“地主之谊”。意思是当地的主人对来客接待的礼节和饮食馈赠等情谊,而“地主”也就是指主人。简言之,就是尽主人之情谊。

【第16句】:【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歇)磨盘:磨的底盘。道:本指磨的底盘里条形的沟槽,转指道路。 形容可走的道路很多。

【第17句】:【册、卷、页】只要读书,就离不开册、卷、页,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又是怎么来的呢?册:在中国古代文字产生以后,当时没有纸张,人们只好把文字刻到甲骨上,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竹片或木片统称“简”。一片简只能写几十个字,记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卷:在发明纸以前,有的人因为竹简、木简太重,也有把文字记载在丝织品上的,称为帛书。帛书比竹筒、木简携带方便,也容易收藏,它可以卷起来,按次序编号,于是出现了一卷一卷的书。页:造纸发明以后,人们把印好的一张张纸用线装订成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线装本。线装本大多采用毛边纸,只能一面印字,对折装订,每张称之为一页,页码数印在对折线上。后来,印书采用机制纸,两面都可以印字了,每一面都印上页码数。现在称页,就是由此而来。

【第18句】: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谋生法

【第19句】:一天晚上,我在做《社会》课本上的讨论题,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个道道儿。爸爸看过之后说:“一块砖头难砌墙,一根木头难盖房啊!咱们一起来想想。”(山东·昌邑)

【第20句】:【狗撵鸭子——呱呱叫】(歇)本指鸭子发出“呱呱”的叫声,转以形容极好。多用来称赞某人或某事物。 也作狗赶鸭子——呱呱叫。 狗咬鸭子——呱呱叫。

【第21句】: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

【第22句】:姑娘嘴上长胡子——少见

【第23句】:【病无良药,自解自乐】(谚)生了病没有什么特效的药物,全靠病人自我开解,自寻快乐。指排除愁闷,保持乐观,是治疗疾病的最佳方案。

【第24句】:【卖螃蟹的搭戏台——架子大】见“搭起戏台卖螃蟹——买卖不大,架子倒不小”。

【第25句】:【刀把子送给别人攥着】释义:刀把子:刀柄,指把柄或权力。比喻把权交给别人掌握。例句:“太保!”听来是秦桧故作正经地劝导:“好办身后的靠背有没问题的,不过他考虑得长远些,免得把刀把子送给别人攥着。”

【第26句】:【捞外快】(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分外的好处。 也作“捞油水”。

【第27句】:【叫化子卖米——没几升】(歇)升:谐“声”。指没说几句话。

【第28句】:【站在锅中间,看见锅沿沿;站在坡尖尖,看见天边边】(谚)人站在锅当中,只能看到锅沿;站在坡顶,就能看到天边。指人看问题,立足点高了就眼界开阔,看得很远。

【第29句】:【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惯)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第30句】:家里来一位客人,妈妈让我叫“阿姨”,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妈妈事后说:“叫人不舍本儿,舌头打个滚儿。”(河南·固始)

【第31句】:两个山头的斑鸠——唱一和

【第32句】:【五十年不变】原指香港回归,制度五十年不变,借指长期 定型。香港梁凤仪《千堆雪》:“整个人,如假包换的五十年 不变,在成长过程中既已早定模式,不见得会吸引别人作感 情上的突破。”

【第33句】:货郎鼓别在腰里——没货了

【第34句】:【泼翻了五昧瓶——酸甜苦辣咸各色俱全】见“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咸样样全”。

【第35句】:【三一三十一】(惯)原为珠算口诀,用三除十,得三余一。指三个人每人平均一份。

【第36句】:【鸡飞蛋打一场空】释义:比喻两头落空,毫无所得。例句:队长,谢满丰却不同意,说就怕新渠修不成,老渠也扔了,落个鸡飞蛋打一场空。

【第37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谚)指只要有青山在,自然就有树木,有树木就不愁没有柴火。比喻只要保住基本力量,就不愁得不到发展。 也作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 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38句】:【二姑娘顽老雕——架不住】(歇)顽:通“玩”。架:招架,支持。 指吃不住,吃不消。

【第39句】:【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惯)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是三十斤。千钧:形容极重。蝉翼极轻,却把它看得很重;千钧极重,却把它看得很轻。比喻是非被颠倒。

【第40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长期的考验,才能看出好 坏。浩然《艳阳天》:“我知道你上了人家的当,听了别人的 话儿,这会儿我的心意你不能一下子弄明白。我也不用多 说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吧。”

【第41句】:【好汉饿不得三日】(谚)再壮实的汉子,也经受不住连饿三天。指饥饿对人的威胁极大,在饥饿面前,任何人的忍受力都是有限的。 也作“好汉经不起三天饿”。

【第42句】:属玫瑰的——刺儿多

【第43句】:老奶奶的针线筐——杂七杂八

【第44句】: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第45句】:【呼蛇容易遗蛇难】(谚)旧时民间传说,有术士能用咒语聚蛇遣蛇,一旦咒语失灵,蛇来不走,术士受害。比喻人招惹是非容易,排解是非却难。

【第46句】:【好鞋不踏臭粪】(谚)比喻善良的人要远离邪恶小人,以免招惹是非,玷污了自己清白的名声。 也作好鞋不踩臭狗屎。 新鞋不踩臭狗屎。

【第47句】:王八的屁股——龟腚(规定)

【第48句】:【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第49句】:【家和万事成】(谚)万事:各方面的事情。家庭和睦了,什么事都能办成。指家庭和睦是万事成功的条件。 也作家和万事兴。 家和万事安。

【第50句】:【 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姚雪垠《李自 成》:“你我是世家公子出身,又涉猎了几部经世致用的书, 平日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多么了不起。”

【第51句】:【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指职业收入倒挂的现象,高科技 职业收入低于简单劳动。《中国青年报》( 1999,7,7):“旧的 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尚未形成。在分配上,出现了‘制导 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畸形格局。”

【第52句】:【定心丸】“定心丸”比喻能使思想、情绪安定下来的言论或行动。定心丸不仅治“心病”,还确有其药,它源自明代军中。古代战争是很残酷的,刀光剑影,人嘶马鸣,一场激战下来,死伤很多。受了战伤,痛苦自不必言,那生死搏斗的场景,足以使人心有余悸。所以要治好战伤,有个起码的条件,首先要恢复心神,于是人们就专门配制了用于安心定神的药丸,取名“定心丸”。 “定心丸”为明代军中必备之药。明朝茅元仪《武备志》中记载的“定心丸”配方为“木香、硼砂、焰硝、甘草、沉香、雄黄、辰砂各等分,母丁洋减半”,把这几味药合炼为丸。其功效可抗菌防腐,安心定神,故起名“定心丸”。凡战争结束后,伤员们都知道要吃“定心丸”。后来,有些伤员转回老家养伤,也把军中这种吃定心丸的口语带回了家乡。凡遇到心中有底数的事情,就借用“吃了定心丸”一语来比喻。

【第53句】:阎王的参谋——净是鬼点子;鬼点子多;诡(鬼)计多端

【第54句】:麦秸装枕头——草包

【第55句】:我对参加数学竞赛信心百倍,认为自己一定稳操胜券。爸爸提醒我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你还要多下工夫。”(江苏·海安)

【第56句】:【荒田无人耕,耕起来有人争】人们不去想投资开发,而只 想争利。或说:荒田不耕,才耕便争。电视剧:“他们培养了 青年作家?过去刁难的人,现在居然自称伯乐了。荒地无 人耕,长出粮食就有人争了。”

【第57句】:臭虫钻进花生壳——硬充好仁(人)

【第58句】:【老婆当军——充数儿】(歇)当军:当兵。指用不符合要求的人或物勉强凑数。 也作“老婆当军——没的充数”。

【第59句】:【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有权有势,就能发号施令。清 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三天成殓之后,龙光就自己当 家,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陆续把些姨娘打发出去, 有给她一百的,有给她八十的,任她自去择人而事。”

【第60句】:【开口见喉咙】(惯)指一张口就知道他想说什么,或一说话就暴露了他的真实意图。

【第61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释义:顾了小的丢了大的,或指抓住了次要的,丢掉了主要的。例句:这种负责精神很好,可是光你一个人总忙不过来啊!搞不好,捡了芝麻反倒丢了西瓜。

【第62句】:【家人犯法,罪及家长】(谚)家里的下人触犯了法律,家长要受罪罚。指家长对子孙后代及佣人不但负有教养责任,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也作“家奴犯罪,罪坐家主”。

【第63句】:【不管兔子怎么叫,该种豆子还得种豆子】释义:比喻不管别人怎么说,事情还是照样做。“兔子”又作“野兔”。“豆子”又作“黄豆”。例句:育武拖着长腔不慌不忙地回答:“咱庄稼人有句俗话,不管兔子怎么叫,该种豆子还得种豆子。”

【第64句】:【村里夫妻,步步相随】(谚)农家夫妻,一同在家,一同下地,总是厮守在一起。指村里的夫妻没有别离之苦,终生相伴。

【第65句】:【腹稿】“腹稿”是指已经想好但还没有写出来的文稿。 “腹稿”一词,最早见于《新唐书·王勃传》。王勃,唐初四杰之一,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据《新唐书·王勃传》载:“(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而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腹稿。”大意是:王勃在构思写文章时,起初想得不精细,他就先磨好许多墨汁,然后就畅快地喝酒,喝醉了就拉开被子蒙头大睡,等睡醒之后,才拿起笔,饱蘸浓墨,一挥而就,而且连一个字也不用改动。因此,当时人们称他的这一过程为“腹稿”。现在,“腹稿”一词被广泛应用,特别是高考作文,打草稿来不及,只好先打好腹稿,一气呵成。

【第66句】:【一个人跟着影子转】(惯)指一个人孤单地过日子。

【第67句】:肚子里吞擀面杖——直肠子

【第68句】:【满脑袋高粱花子】(惯)从庄稼地里走出来,头上还带着高梁花儿。 形容人士气。 也作“满身高梁花子”。

【第69句】:去年刚人秋,我就翻箱倒柜找帽子戴,妈妈看见了说:“天刚冷一点儿,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这样气温回升又得脱掉。一穿一脱,身体反而易出毛病。俗话说‘春捂秋冻,少生疾病’,‘秋不忙加冠,益寿又延年’。”(河北·行唐)

【第70句】:老母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第71句】:出了澡堂进茶馆——里外涮(骗局)

【第72句】:【观棋不语真君子】(谚)指从旁看人下棋,能做到只看不发言的,那才算真正有涵养的君子。 也作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观棋不言真君子,看着多言是小人。 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不悔大丈夫。

【第73句】:【铁打衙门流水官】(谚)衙门:官署,官员办公的地方。指衙门像铁铸的一样原处不动,官员却像流水一样,一任去了一任来。 也作“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第74句】:写字出了格——不在行

【第75句】:【三过家门而不入】(惯)传说夏朝大禹为了治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形容一心为公而不考虑个人利益。

【第76句】:在诊所,妈妈问医生:“我整天在屋加工服装,连门也没有出过,咋还会感冒呢?”医生听了笑着说:“海风,风行一大片;室风,风走一条线。所以,你不出屋门有时也会感冒啊!”(河南·许昌)

【第77句】:妈妈叫小英看一会儿课外书,可小英还没坐稳,就又跑出去玩了。妈妈说:“你啊,真是坐不住的陀螺屁股,我看你长大会有啥出息!”(江苏·无锡)

【第78句】:布袋里装牛角——内中有弯

【第79句】:【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反映商店与顾客的一种关系,具有 优势者主动,无力者受欺侮。《新凤霞回忆录》:“旧时有句 话: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确实,我们剧种小,演员穷,就被 人家看不起。”

【第80句】:妈妈经常批评我,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为什么不说我的优点呢?”妈妈说:“优点不说不会跑,缺点不说不得了。”(四川·大竹)

【第81句】:一位阿姨又没领到工资,她找到厂长说:“我们出钱买马给你骑,你骑了一年只剩一张皮。”(广西·柳州)

【第82句】:我弟弟和小光吵起架来。我刚劝了一句,就听小光冲着我吼道:“鱼向鱼,虾向虾,鸡婆婆不向扁嘴鸭。你别帮他来对付我!”(河南·淅川)

【第83句】:吃枣子不吐核——囫囵吞枣

【第84句】:娃娃看飞机——人小见识高

【第85句】:【人凭良心猪凭肉】(谚)人是凭着良心来得到人们的敬重,猪是凭着肉香来得到人们的喜爱。指人做事凭良心,是立身的根本。

【第86句】:【骑马坐船三分险】释义:无论做什么事都可能有一些风险。例句:“俗话说,‘骑马坐船三分险’,何况打仗。”

【第87句】:【尥蹶子】(惯)原指骡马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比喻人不服管教,调皮、捣乱。

【第88句】:【花开在春天,读书在少年】(谚)开花的最佳时节在春天,学习的最佳时段在少年。指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有效的学习时段。

【第89句】:【三人出来,小的儿苦】一起出门在外,身份低的人要听从 指挥,多做事情。明代《西游记》:“师父没主张。常言道:三 人出来,小的儿苦。你况是个父辈,我等俱是弟子。古书 云:有事弟子服其劳。等我老猪去。”

【第90句】:【 路上行人口似碑】指行人到处传说。成语:有口皆碑。 明代《石点头》:“常言‘钟在寺里,声在外边’,又道‘路上行 人口似碑’,好歹少不得有人传说,如何禁得人口嘴呢!”

【第91句】:【让了甜桃,去寻酸枣】(惯)比喻把好的让出去,却去寻找差的。

【第92句】:【勤生财,俭治家】(谚)勤苦就能创收,这是生财之道;俭省就会有积蓄,这是治家之方。指勤与俭是生财治家的法宝,两者不可缺一。

【第93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释义:比喻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敌不过一群人。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还架不住一群狼呢。

【第94句】:【哪座庙没有屈死的鬼】释义:比喻到处都有含冤而死的人。例句:“赶上了这个天狗吃日头的年月,小人得势,奸臣当道,哪座庙没有屈死的鬼?包龙图进了牛棚,你到哪个衙门递状纸?”

【第95句】:【费唇舌】(惯)指费了许多话去解释、劝说或表白。 也作费口舌。 费唾沫。

【第96句】:猪尿泡上扎刀子一泄气了

【第97句】:【无可无不可】(惯)1指没有什么绝对可以,也没有什么绝对不可以。2指对事情没有主见或拿不定主意。3指不固执己见,怎么都行。 4形容高兴得不知怎样才好。 也作“无可不可”。

【第98句】:早上,姥姥切萝卜准备炒菜,我让她给我切青的那头儿吃,姥姥说辣。我说那就吃根那部分,那部分甜。姥姥点着我的脑门说:“你这傻孩子,人家吃萝卜是‘青的辣,白的淡,只吃当间二指半’。”(河南·临颍)

【第99句】:【打鸭子上架】见“赶鸭子上架”。

18397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