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5sing视频优选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去时留人情,转来好相见】(谚)指与人交往要宽容大度,留有余地。

【第2句】:【舍着金钟撞破盆】(惯)比喻不惜任何代价,甚至豁出性命去拼搏。

【第3句】:【压住阵脚】(惯)阵脚:所摆阵的最前方。比喻稳住局面。

【第4句】:【一手托两家】(惯)比喻同时为当事双方办事,一次解决两家的问题。

【第5句】:【踏人一脚,须防一拳】(谚)你踢了别人一脚,必须防着别人要打你一拳。指当你打击别人时,必须谨防别人向你报复。

【第6句】:【宁可贫后富,不可富后贫】(谚)过日子,宁可先受贫困,后来富裕;不可先前富裕,后来贫困。指先贫后富可以激励进取,先富后贫难以委屈安生。

【第7句】:【抓把柄】(惯)比喻抓住可以对人进行要挟、攻击的过失、错误等。

【第8句】:【词出佳人口】(谚)词:词曲。佳人:美女。指同是词曲,一经美女的嘴唱出,就格外悦耳动听。

【第9句】:【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谚)武术招数练得再多,也不如有一招是独到精熟的好。指练功不在招数多,而在有精到的绝招。

【第10句】:【没有弯弯肚子,不敢吃镰刀头】 释义:没有某种本领,就不敢承担某种风险。 例句:“于队长既然敢把火点起来,他就敢负责任。俗说话:没有弯弯肚子,不敢吃镰刀头。”

【第11句】:【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谚)涌泉:冒出的泉水。得到别人一点一滴的恩惠,就要以涌泉般的好处回报,指人有恩于我不可忘,得好好报答。 也作受人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 滴水之恩,不忘涌泉相报。 人有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第12句】:【楚人沐猴而冠】 释义:沐猴:猕猴。冠:戴上帽子。楚国人给猕猴戴上帽子,使其装成人样。 比喻人虚有仪表或地位,并没有本领。 例句:韩生趋出,顾语他人道:“我闻里谚有言:楚人沐猴而冠,今日果然相验,才知此言不虚了。”

【第13句】:【真金不怕火炼】(谚)真金子经得起烈火烧炼。比喻正确的事物或真正的英雄人物经得住考验。

【第14句】:【有锤就敲,有炮就放】 释义:形容人性情急躁,心直口快,有啥说啥。 例句:不能因为自己出于一片好心,自以为看法正确,就可以不看对象,不顾场合,不讲方式,有锤就敲,有炮就放。

【第15句】:【早知灯是火,饭熟几多时】(谚)能早领悟到油灯点燃的也是火种,也可生火做饭,饭早熟了。指人对问题如果领悟得快,事情早就办成了。

【第16句】:【行得春风有夏雨】(谚)指刮过了春风,才会有夏天的雨水。常比喻人情往来,有所施然后才望有所报。 也作行得春风,指望夏雨。 行春风,收夏雨。

【第17句】:【当面留人情,日后好相逢】(谚)人情要当面留给对方,以后才好见面。指待人接物要留有余地,不可把事做绝,把话说尽。

【第18句】:【若依佛法,冷水莫呷】(谚)呷(xia):喝。要是严格按照佛教教义的规程行事,就连冷水都不能喝了。泛指凡事都要灵活通变,不可拘泥。

【第19句】:【桃李满天下】(惯)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形容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遍布各地。

【第20句】:【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谚)壮士:行侠仗义的豪杰。当床头金钱罄尽时,任你是怎样了不起的英雄豪杰,也只落得低头丧气,脸面无光。指钱财耗尽,连壮士都无可奈何。

【第21句】:【冬走十里不明,夏走十里不黑】(谚)冬季里,早晨走十里路天还未明;夏季里,傍晚走十里路天还不黑。指冬季夜长,天亮得迟;夏季昼长,天黑得晚。 也作“夏走十里不黑,冬走十里不亮”。

【第22句】:牛老怕惊蛰,人老怕大寒。

【第23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谚)冰冻到三尺厚,绝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比喻事物的形成,有着长时间的渐变过程,绝非偶然。

【第24句】:【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歇)扎猛子:游泳时头朝下扎到水里。讥讽人缺乏自知之明,不晓得风险有多大。

【第25句】:【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谚)无求于人,走到哪里人们都不会小看你;你不饮酒,何必管他酒价涨得有多高。指人能做到对人无所求,对事无所求,那就是个高超的人。

【第26句】:【有理言自壮,负屈声必高】(谚)占理的人说话自然理直气壮,含冤的人叫屈必定声高气急。 指情绪激动的人,言语自然也随之激烈。

【第27句】:【进面糊盆】(惯)形容十分糊涂。

【第28句】:【不见兔子不撒鹰】 释义:不看见兔子就不把猎鹰放出去。比喻不看准目标或没有把握,决不轻易行动。“撒”又作“放”。 例句:看到这种情况,杨镇宇立即传达命令,让战士们停止射击,节省子弹,不见兔子不撒鹰。

【第29句】:【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惯)形容名气很大,谁都知道。 也作“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第30句】:【傀儡会跳动,自有提线人】(谚)傀儡:木偶戏里的木头人。 指傀儡在幕前舞动,是幕后有人提着线在操纵。比喻出面捣乱的人,受幕后主谋指使。

【第31句】:【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释义:求别人很不容易。 例句:回去,是的,现在就是路费问题了。怎么张口,怎么要?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她跟谁提头呢?表姑?表姑父?根本不行。

【第32句】:【贪小便宜吃大亏】指因贪图小利而造成大的损失。“贪小便宜吃大亏”这样口语化的俗语也有来历吗?有,而且是大有来头,它源自大名鼎鼎的《吕氏春秋·权勋》,记述了战国时,齐国将领达子奉命讨伐燕国。出征前,达子要求齐王杀牛宰羊慰劳将士以鼓舞士气,齐王极其吝啬,居然没有答应。 交战时,齐军士气低落,被燕军打得大败,达子不幸阵亡。燕军涌入齐国都城,抢夺了齐国无数的财宝,齐王也被迫逃亡外地。当时人们指责齐王“贪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第33句】:【脚打着脑勺子】(惯)脑勺子:后脑勺。形容跑得极快。也形容非常慌乱或非常忙。 也作脚踏着脑勺子走。 脚后跟打着脑勺子。 脚后跟打后脑勺。

【第34句】:【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谚)见“法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第35句】:【数核桃打枣】(惯)比喻责骂这个,训斥那个。

【第36句】:【黄鼠狼养个老鼠儿子——一代不如一代】(歇)老鼠体形比黄鼠狼小。指一代比一代差。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黄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 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第37句】:【致富先治愚,治愚办教育】(谚)要想致富,首先要改变愚昧无知的现状;要消除愚昧,提倡科学文明,最根本的措施是振兴教育。指振兴教育是富国富民的基本措施。

【第38句】:【狗临死,还要跳起来咬两口】 释义:比喻要做最后的挣扎。 例句:他们断我的财路,我也不是好惹的!狗临死,还要跳起来咬两口,我就不如一条狗不成!

【第39句】:【要的般般有,才是买卖】(谚)顾客进了商店,要什么货物就有什么货物,这才算是做买卖。指货物齐全,生意才能兴隆。

【第40句】:【鼻子上挂鲞鱼——嗅鲞】(歇)鲞(xiang)鱼:剖开晾干后食用的鱼。嗅鲞:谐“休想”。指不要痴心妄想。

【第41句】:【口头不似心头】(惯)指嘴上说的话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也作“口不照心”。

【第42句】:【猫奸狗忠】(谚)猫是谁家有吃就往谁家跑,狗无论主人多么穷苦,绝不离开。指猫性奸猾,狗性忠诚。 也作“狗是忠臣,猫是奸臣”。

【第43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惯)盲人骑着瞎马,半夜走到深水池边。比喻盲目行动,乱闯乱撞,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第44句】:【价一不择主】(谚)商家一旦就某一商品与买家议定了价格,就不应该为了图利而弃信,将此商品卖与其他出价更高的买家。指买卖要讲信誉。

【第45句】:【有柴一灶,有米一锅】(惯)有了柴米一次用光吃光。比喻过日子不知计划和节省。

【第46句】:【属鸭子的——肉煮烂,嘴也是硬的】(歇)嘴:本指鸭子的嘴,转指说话。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 指人心里已经认输,嘴上还很强硬。常含讥讽或责骂意。

【第47句】:【前车有辙,后车有道】(谚)指车前行要遵循辙道,不可乱行。比喻做事要遵从以前的规程,不得随意。

【第48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义:父母在世,儿女不出远门,如果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例句:圣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既有父母在堂,……怎么自家在山行走?

【第49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见“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第50句】:【烹牛而不盐,败其所为也】(谚)煮牛肉不舍得放盐,结果把牛肉煮坏了。比喻做事因小失大,甚不可取。

【第51句】:【和尚跟着月亮走——借光】(歇)光:本指光亮,转喻好处。指凭借某人或某事得到好处。 也作“和尚跟着月亮走——沾光”。

【第52句】:【哪根指头也是自己的肉】 释义:都是自己的儿女,都一样心疼。 例句:“哪一根指头也是自己的肉,当老人的自然用不着偏谁为谁!”

【第53句】:【大雪纷纷兆丰年】 释义:大雪预兆明年是个丰收年。 例句:自从入冬以来,三天一次小雪,五天一场大雪,一直没有断过,困得人们也不能出门。可是老年人却说:“大雪纷纷兆丰年,来年必定丰收。”

【第54句】:【美食不中饱人餐】(谚)中:适合。指人在饱食之后,对再美好可口的食物也没食欲。比喻道理虽好,当人不需要时,也就不会接受。

【第55句】:【官路做人情】见“把官路当人情”。

【第56句】:【方木头不滚,圆木头不稳】 释义:比喻人或物有长处就会有短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例句:周松山一口担保说:“这个没问题,我了解他。这个人虽有些偏激情绪,但革命的坚定性无可怀疑。”大老刘笑起来说:“方木头不滚,圆木头不稳。那就让他去。”

【第57句】:【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释义:比喻两个强者争斗,必然有一方受到伤害。 例句:玄德急止之日:“不可!吾今提兵取川,全仗汝二人之力。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须误了我的大事。吾与你二人劝解,休得争论。”

【第58句】:【踩一头儿撬一头儿】(惯)撬:这里同“翘”,向上仰起。踩下这一头,那一头又翘起来了。比喻压制住这个人,那个人又闹起事来。

【第59句】:【有钱难买老来瘦】见“干金难买老来瘦”。

【第60句】:【倒胃口】(惯)本指因腻味而不想再吃。比喻因所听或所见次数太多而心生厌烦。

【第61句】:【人面虎狼心】(惯)形容人外表慈善,内心凶狠。

【第62句】:【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谚)清明:清明节,在每年农历三月上旬,是传统习俗上坟祭祖之日。旧俗,清明祭祖归来,要折柳枝盘成圈戴在头上,据说不如此,青年人就会变成满头白发的老人。

【第63句】:【癞蛤蟆躲端午——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歇)旧俗民间取癞蛤蟆表皮腺体的分泌物制药,可外用治疗痔疮等症,时间在每年阴历五月初五(小端午节)和五月十五(大端午节)两天。比喻有了事情想躲也躲不过去。

【第64句】:【上门买卖好做】(谚)找上门来愿意和你做交易的,这种生意最容易成交。指送上门来的事容易办成。

【第65句】:【事有凑巧,物有偶然】(谚)凑巧:恰巧凑合到一处。偶然:意想不到的巧合。指天下事,往往有完全出入意料、恰巧凑合到一起的。 也作“物有偶然,事有凑巧”。

【第66句】:【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 释义:祸害要来,无法躲过去,只有大胆地迎接它。 例句:“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她决定违背男人的劝告,回到芙蓉镇上去。

【第67句】:【乳名都是父母起,坏名都是自己惹】(谚)乳名:小名。指人的坏名与乳名无关,但却和行为直接关联着。

【第68句】:【做了和尚不撞钟】(惯)比喻占着职位不干实事。

【第69句】:【吃一行,怨一行】(谚)行(h。ng):行业。在哪个行业做事,总抱怨哪个行业不好。

【第70句】:【大满贯】“大满贯”现在多指在某项体育比赛中,在不同的赛事中连得几个冠军,称之为“大满贯”。如乒乓球比赛,有世界杯(一年一次)、世锦赛(二年一次)、奥运会(四年一次)三大赛事,在三大赛事中如果都得了冠军,就是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中国荣膺这一称号的有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刘国良、孔令辉、马琳,还有今年的伦敦奥运会金牌得主张继科。所以,大满贯是很高的荣誉。追究大满贯的词源,出自战国末期韩非子的《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日:‘是其贯将满矣,子姑侍之’。答日:‘吾恐其以我满贯也。”’满贯就是钱多的意思。此词原本是绳子穿铜钱达到全绳用到尽头,也就是铜钱贯满全绳之意。如果家有万贯,岂不就是个财主?引申义对于造孽最深、作恶最多者,也称之为满贯,成语所谓之恶贯满盈的就是,却绝不用作形容做善事。打小牌有习惯用大满贯小满贯的说法,也是绳子贯满铜钱引申而来。这种赌博游戏,非善事也。古代传统思维方式视钱多并非完全的好事,所谓满溢损是也。满贯容易惹是非,所以多引申为非善事。转义为荣誉,是近年的事。

【第71句】:【会让路的不是痴汉】(谚)走路时,能主动给人让路的,绝不是痴呆的表现。比喻见机行事的人,聪明机灵。

【第72句】:【挂羊头卖狗】肉这一俗语,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看似比喻商业行为,广告吹得天花乱坠,而实际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售其奸。实指政治手段,一些所谓得道高人,不厌其烦讲经说法,混淆视听,欺骗群众,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指世俗之间弄虚作假、以赖充好,愚弄人、糊弄人。总之,这一俗语运用十分广泛。 那么,它源于哪里呢?原来,它出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最早不叫“挂羊头卖狗肉”,而叫“挂牛头卖马肉”,后转为“挂羊头卖狗肉”。 典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据载:齐灵公喜欢看宫内女人着男装,齐国女人皆效法。但灵公有点叶公好龙,却讨嫌宫外女子着男装,便下令官府制止,有女子着男装者撕衣断带,但还是制止不了。灵公便问齐相晏子,这是为什么。晏子回答说:“您喜欢官内女人穿男装,却禁止宫外女人穿,这如同在门上挂牛头,而在门里卖马肉。你如果先禁宫内女子,则宫外女子莫敢再穿。” 齐灵公采纳晏子的建议,果然在一月之内没有女人再穿男装。 后世,挂牛头卖马肉逐渐转为“挂羊头卖狗肉”。

【第73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谚)指雨后夜间行路,在无光照的情况下,看着亮亮的是积水,看着紫花样的是泥坑,看着黑呼呼的才是路。

【第74句】:【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谚)指人前半辈子,正在成长之年,众人看重他,是看在他父亲的情面上;后半辈子,父亲老了没作为,众人敬重他父亲,是看在儿子的情面上。

【第75句】:【有一句说一句】(惯)指实话实说,没有虚假成分。

【第76句】:【过五关斩六将】 释义:《三国演义》记载:蜀国大将关羽连闯了东岭关等五个关口,杀掉了不许他通过的守将孔秀等六人。比喻过去值得骄傲和称赞的英雄业绩。也比喻克服了重重困难。 例句:席间谈话大都是追溯往事,三个人净说“过五关斩六将”的光彩事,对他们互相倾轧、不欢离别的丑行只字不谈。

【第77句】:【银样蜡枪头】 释义:比喻中看不中用。 例句:便都笑那些老爷们、大哥们平日作威作福,横行霸道,如今也不过虎头蛇尾,银样蜡枪头,奈他们不何。

【第78句】:【大家拾柴火焰高】(谚)比喻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成就自然就大。 也比喻大家开动脑筋,想出的办法就多。 也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79句】:【锅里有了米,不愁碗里没有饭】(谚)比喻全局生活富裕了,个人就不愁没好日子过。

【第80句】:【一棍子打死】(惯)比喻对人或事粗暴地全盘否定。

【第81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谚)来的人不会怀好意,怀好意的人不会前来寻事。指对恶意寻衅的来人,要加倍防范。 也作“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第82句】:【四面冒烟,八边着火】(惯)形容事情紧急。

【第83句】:【在商为义士,在周为顽民】(谚)商:商朝。义士:忠于朝廷的人。 周:周朝。顽民:不顺从的人。商朝认为的义士,周朝则视作顽民。 指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看问题,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第84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惯)六路:指上、下、左、右、前、后。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眼界开阔,听觉灵敏。形容人机警灵敏,信息灵通,遇事能迅速作出反应。

【第85句】:【水借鱼,鱼借水】(谚)水靠着鱼的活力,才免得成为一潭死水;鱼靠着水的浮力,才得以自由活动,得以竞争生存。比喻利害相关的人,谁也离不开谁。

【第86句】:【热汤泼老鼠——一窝儿都完蛋】见“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

【第87句】:【心中有事入梦难】(谚)指心里有事困扰,人就很难睡着。

【第88句】:【人死如灯灭】(谚)指人一死,就像灯被吹灭一样,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也作人死如灯灭,香烧一堆灰。 人死如灯灭,阴阳两不接。

【第89句】:【主多高,奴多大】(谚)指旧时主子的地位有多高,其手下的奴仆势力就有多大。 也作“主人多大,奴婢多大”。

【第90句】:【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歇)冷眼:冷淡、鄙视的眼光。横行:本指螃蟹横着爬行,转指行为蛮横,胡作非为。对横行不法的人,从旁冷眼相看,总看得到他到头的日子。指人末日将到,横行不了几时。

【第91句】:【脚下泥皮——满不要紧】(歇)指事情无关紧要,不放在心上。

【第92句】:【破家县令,灭门刺史】(谚)县令:一县之长。刺史:一州之长。 一县之长滥使权力能使人家破人亡,一州之长滥使权力能使人家族毁灭。指旧时地方官的权力是极大的,百姓惹不起。 也作“灭门刺史,破家县令”。

【第93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惯)指老老实实地有什么说什么,不夸大也不隐瞒。

【第94句】:【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歇)指初次经历某事。

【第95句】:【干金难买回头看】 释义:做事时回头看看或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会大有好处。 例句:“你们看,我这秧行不齐,秧根插得深浅不匀。……”“干金难买回头看,你这一看看得好!”

【第96句】:【出污泥而不染】(惯)比喻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却不沾染坏习气,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质。

【第97句】:【黑客】“黑客”是现代网络信息时代经常遇到的一个词,特别在新闻媒体上常见。“黑客”是英文Hacker的译音,原意“劈砍”,经引申后用来称呼那些热爱探询计算机深层技术的“电脑高手”,就像美国西部牛仔一样,到处行侠仗义。 最早的黑客出现在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他们是计算机的狂热爱好者,喜欢深入地探索计算机奥妙,而不像一般人那样只是规规矩矩地去学习一般的计算机知识。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利用电脑玩自编的游戏,开玩笑或是搞恶作剧。那时的“黑客”是带有褒义的。 “黑客”们对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后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黑客队伍变得越来越复杂,部分人开始利用黑客技术窥探别人隐私,发泄私愤,破坏网络资源,谋求私利,甚至进行计算机犯罪等活动,严重的可危及国家安全或造成国际影响,黑客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变得复杂起来。

【第98句】:【净水泽必深】 释义:比喻人知识渊博,谦虚谨慎,不显示自己。 例句:凌雪春问:“说我什么?”夏小云道:“净水泽必深,满瓶摇不响,精工出细活。”

【第99句】:【城隍老爷上了小鬼的当】 释义:城隍:迷信传说指主管某个城的神。比喻被手下人欺骗了。 例句:我看看锁着房门,我才明白城隍老爷上了小鬼的当了!他妈的,他在没走以前,还同老子表示得很好,这个家伙倒干得好!

18422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