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亲人肺癌晚期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父亲晚期肺癌今天去世,心里十分难过,失去了亲人的这种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难受

多希望这是一场梦

人总是要经历生老病死,活着的人应该过得更好,

我的亲人得了肺癌,现已是晚期,有什么好的治疗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最好。

晚期最好别手术,会让老人很痛苦,遭罪。

找中医大夫,针对肺癌,喝汤药治疗,但一定要找对大夫,别乱投医,会耽误病情的。

如果老人不知道,让老人一定要心情好。

我不久前诊断出来是肺癌晚期,这一个月我才体会出来亲人的可贵,太迟了,对吗

嗯,不过心态好,还会有时间的

怎样安慰得癌症晚期的亲人啊

专家给癌症病人的建议 “癌症病人1/3是吓死的,1/3是用药过度病人无法耐受而死的,最后1/3才是治疗无效而死的。

”这话虽无科学根据,但却说明一个道理:病人若能乐观对待并采取正确的治疗行为,就可能战胜癌症,延长生命。

主讲人:刘鲁明,男,51岁,医学教授,从医28年。

专长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治疗,尤擅长肝癌、、肺癌等消化道和呼吸系统肿瘤。

先后承担的国家、部省级科技项目主要有:“以外放射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肝癌”、“现代化示范研究”等。

1990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等7项,近年来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主编。

现任博士研究会理事、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患上癌症怎样选择并进行治疗

【态度积极,乐观主动,是一切治疗的开始】 现代医学的进展表明,很多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经过积极治疗,有的病人可能一辈子都与肿瘤共同生活,也可相安无事,只要按时复查,坚持“扶正”治疗,还是可以如健康人一样享受生命。

因此在正确认识癌症的发生与治疗后,癌症病人及家属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共同培养乐观、正确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必胜的信念,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生活环境。

中医学认为,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人体脏腑功能损伤,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

现代医学心理学家的许多调查研究也证实了精神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密切关系。

有人指出:影响癌症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于癌症起病前6~8个月,而忧郁、失望、悲哀可能是癌症的先兆。

已有的研究还发现,死亡、离别的悲哀、忧郁和焦虑,在癌症发病前的一年左右就可以见到。

临床上,许多患者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时,会表现出恐惧与焦虑、孤独和抑郁、愤怒与仇视等等各种不良的情绪变化。

有一种“想象疗法”,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自我进行。

病人把某一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如:想象自己如何战胜了癌症,已经战胜了癌症,等等,这样有可能使体内的免疫机能得到改善。

平时,患者还应努力在生活中择其乐而从之,迂其忧而弃之。

不要因患上癌症带来的诸多变化而怨天尤人、厌世悲观,而应该努力培养“恬淡虚无”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化和精神刺激,做到开朗乐观、宽宏大度,遇事“泰然处之”,使自己有良好的“应付能力”。

心态如何,对治疗效果绝对是关系重大。

【不急不躁,制定五年“作战”计划】 对待癌症这样的顽固慢性病,患者需要平和的心态,医生也应该努力为病人制定全程治疗方案(暂且定为“5年治疗方案”),并将治疗可能的过程告诉患者,使患者获得最大自信心。

战胜病魔需要的是时间、智慧及信念,还有各方的通力合作。

癌症患者其实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导者。

如若把治疗癌症的过程看作是一次漫长而艰苦的战役,医生只是参谋长和(或)作战部长,主要提供行军打仗的战略战术等谋略,并执行战斗命令;患者丈夫或妻子是政委,协助司令共同定夺进退大权;子女应是副司令或副政委;而患者本人才是统帅全军的总司令,掌管操控生死的兵权,选取参谋长的方案,根据自己部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作战方案和作战部长,并且指挥作战。

患者不要因为某些症状始终得不到缓解而丧失信心,而应在医生(参谋长和/或作战部长)的帮助下,统观全局,明白5年抗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关卡、出现的变化,采取各种预防和应对措施。

这种现代的治疗模式,让患者自己参与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担负责任,提高他们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加强参与感,真正做到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让他们的情绪由低迷、消极、急躁转变为主动、积极、不急不躁。

同时也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增进相互理解与合作。

【病急不乱投医】 很多病人一旦患上癌症,病人和家属就自然而然地将所有的事情都拱手交给了医生,把医生当作了“神仙”。

对自己的病情、以往的治疗过程、检查结果都不太了解,认为这些都只是医生们的事,只需告诉他们怎样服药,怎样治疗,生命还剩多久即可。

其实这样难以与医生进行深入的交流。

患者应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主导的地位,担当起总司令的职责,选择并引导医生为自己看病。

这就是历来所谓“求医”的真谛。

患者每一次就医时,都要抓住就诊的重点,向医生描述你当前最为困扰的症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疾病治疗期望值、经济上可以投入于治疗的预算、希望在哪里进行治疗等等。

初诊的病人还可以选择时间相对宽裕的就医,虽然挂号的价格稍贵,但比起有些外地病人买黄牛票要物超所值得多。

让你有充分的时间认识了解自身疾病,并与医生探讨最佳的、最适合自己的治疗途径。

癌症这样的慢性病,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医患之间的相互磨合与了解,需要的是病人的毅力与忍耐,当然还需要必要的经济支持。

患了癌症,“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自然在所难免,而许多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患者的这种心理,受巨大利润的驱使,利用漫天的虚假广告,蒙住消费者的双眼,欺骗癌症患者。

我们知道,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最主要是在于其中各种成分的剂量以及使用方法。

癌症患者往往在保健品广告中看到与药品一样的成分,就误将保健品当作药品一样服用以期商家承诺的奇效出现。

最终,癌症患者不但受到了经济上的损失,还因此耽误了病情,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癌症病人应该相信医院,相信正规的治疗。

癌症目前没有特效药,这个世界也没有万能药,只有接受专业的治疗,才有机会治好。

【不向病人隐瞒病情,可抓住治疗良机】 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属出于善意常会要求院方配合一起向患者瞒住病情的真相,将生癌说成没生,将恶性说成良性,将晚期说成早期,这样也许的确是让病人得到了暂时的心理安慰或平衡。

但是且不说这种隐瞒剥夺了患者的知情权,就是于治病而言也是害处甚多。

在门诊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家属抢先进诊疗室向医生提出对病人隐瞒病情的要求,出于尊重与理解,医生一般都会答应。

待诊治结束后,家属又先将患者支开,再告诉医生患者真正的病情,拿出事先藏好的真实检查报告,甚至还有记录着以往诊治经过的真实病历。

这样的就诊过程,不仅扰乱了医生的正确判断,还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掉以轻心,治疗的依从性降低。

另外,我们在临床中还发现,其实有些病人得不到家属及医护人员的真实交流,会误以为自己的病情比实际的重,反而加重了他的思想负担,甚至还可能对治疗产生消极或叛逆心理而错失治疗良机,让人扼腕。

所以,在就医之前,家属不仅应该向患者告知真实病情,还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详细解释。

这样,医生也能和患者更好地交流,不必躲躲闪闪,反而能更好地帮助其减少困难与痛苦。

正确对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在癌症的治疗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的任何一种反应都会让患者及其家属痛苦不堪,丧失继续治疗下去的信心。

或者由于放、化疗在大规模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机体细胞造成危害,损伤正气,影响生活质量。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药物对细胞的作用、给药途径、体内的分布、组织内的活化速度及程度、组织内的灭活强度及速度等。

同一药物由于使用方法不同,毒性表现也不一样。

药物对机体的毒性还存在选择性,某些药物骨髓抑制重,但呕吐反应轻;某些药物呕吐反应重,但骨髓抑制轻。

抑制骨髓的药物有些主要抑制白细胞生长,有些主要抑制血小板生长;有致吐作用的药物在发生作用时间、持续作用时间方面也多有不同。

多药联合化疗时,杀癌细胞率通常有所增加,毒性也往往增大。

由于肝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药物排泄主要是通过肾脏,其次是通过胆汁由粪便排出,因此各种都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不良反应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发生时间分类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按转归分类有可逆性毒性和非可逆性毒性;按影响器官和系统分类有造血系统、胃肠道、肝脏、、心脏、肺脏、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属器官、血管及其他特殊器官等;其他的还有变态反应、免疫抑制等; 中医药对肿瘤手术、放疗、化疗不良影响及毒副作用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及独特的疗效。

如化疗造成的肝功能损害,可以健脾化湿、疏肝和胃、调理气机,佐以解毒法治之。

调理脾胃宜药取:“轻灵性平味淡”,避免温燥壅补;对化疗造成的骨髓抑止可以补气血、益脾肾,佐以活血化瘀治之;对放射性肺炎在早治守方的情况下以宣(宣肺)、降(降肺)、通(通肺络)、化(化痰),酌用清(清肺)、润(润肺)治之,并注意调肺兼调五脏……均可收到较理想的疗效。

其他,像癌痛、顽固性呃逆、呕吐、纳呆等,在辨病辨证结合的情况下,除了运用中草药,还可以通过针灸、火罐、敷贴等中医的物理疗法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解除肿瘤痛苦。

依靠自我康复治疗

【合理饮食与保健治疗】饮食调理对营养支持、功能恢复和体质增强有重要意义。

所谓“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要学会科学地“吃”,并不容易。

饮食不节,饥饱失调足以伤人,一方面,“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而另一方面,“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癌症病人饮食偏食,不注意多样化的情形是常有的。

在临床上曾遇一胰腺癌患者,病后连吃2个甲鱼,结果并发重症胰腺炎,抢救无效,活了不到2周。

中医学认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可以养人,但偏嗜也可以伤人。

通俗地讲,“杂吃”比“挑剔地吃”好得多。

不少癌症患者经常问医生:“我多吃些什么食物好

”其实“多吃”与“少吃”都是有度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不要强迫自己多吃些什么或少吃些什么,而应该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五谷杂粮多样搭配,蔬菜水果注意摄取,素食荤食适度调整并强调素食的选择,使饮食“活泼多样”。

所谓“忌口”问题,经常受到病人和家属的注意。

由于中医有“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之说,故有些资料提出了癌症的忌口问题,甚至过分强调忌口。

笔者认为对此不宜太讲究,许多问题缺乏临床和试验研究。

癌症病人应适当注意多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少食油腻肥厚烹炸之物,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对待,以不偏嗜为要。

过分强调忌口,不利于营养支持。

【起居有常,适度锻炼】癌症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应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要慎起居,适气候,避邪气。

一要注意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动要多样,包括体育锻炼、气功、太极拳、舞蹈……等。

静要“调神”,既要注意过劳则气耗,又要警惕过逸则气壅。

二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要懂得欲速则不达。

三要注意持之以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身体出现某些不适或病情有反复迹象时,应及时请医生诊疗或检查,不能盲目迷信锻炼。

四要注意与情志调整相结合,把“练身”和“练心”有机地结合起来。

【坚持药物调理】癌症康复治疗中症状的康复,包括肿瘤治疗中的对身体某些损伤的恢复,还必须依赖药物调理。

要让病人明白,癌症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5年治疗)才能预防复发和转移。

加上放化疗的不良影响及毒副作用,长期的药物调理必不可少。

癌症患者大多在治疗1年半后会出现厌治现象,这是患者及其家属和医生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应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科学进“补”】癌症患者康复治疗中,常常涉及“补”的问题。

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少患者确实不同程度存在着“虚”,另一方面,不少补药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扶正可以抑癌,因此使补法的运用比较广泛。

癌症病人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滥补。

有些病人一到秋冬季节,就要求医生为其进补,甚至自己“偷偷”地补,最后反而加重了病情。

这就违反了中医理论中“虚则补之”的原则,补后使邪气留恋体内不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于尔辛教授认为,癌症治疗中,调补脾胃十分重要。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癌症常常由于脾胃损伤而发生,癌症治疗过程又常常损伤脾胃。

因此,癌肿的治疗和康复中,脾胃调理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调理脾胃宜选甘淡药物为主,“避壅补,远滋腻”,并应注意缓调,假以时日。

另外,还应注意“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的道理。

在癌症治疗与康复中,科学、正确地使用补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顺利克服癌症,是医患双方都应重视的问题。

面对肺癌晚期的亲人,是积极住院治疗还是回家度过最后

肿瘤晚期临终关怀一切处置以患者少遭罪为目的常见处理:抗炎化痰,中药抗癌,心理安慰,营养支持

如何陪伴肺癌晚期的亲人走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我爸中央型肺麟癌,晚期了,

6161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