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马怀容中美贸易战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美贸易战的看法论文1500字

一、介绍   近几十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一直存在,但它们只能被视为“贸易摩擦”。

直到2024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总统备忘录,并宣布3月23日根据“301调查”的结果,美国将对中国进出口价格征收价值600亿美元的关税。

这份总统备忘录被认为是美国正式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的第一枪。

之后,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华为,他们认为华为存在安全风险。

  二、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   (一)贸易逆差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4298亿美元,年均增长

【第11句】:5%,从美国进口1539亿美元,年均增长

【第14句】:5%。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高达2,758亿美元。

与二零一六年相比,二千五百七十亿美元增加近二百五十亿美元,超过二零一五年的历史最高纪录,达二千六百一十亿美元。

网评文章:关于中美贸易战的一些认识和感悟

关于中美贸易战的一些认识与感悟7月6日,中美贸易战将实质性地打响第一枪,美国企图以“美国优先”理念重整世界秩序,以贸易战为手段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面对挑衅,我们进行了强有力的还击,“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贸易战没有输赢,但我们一定是赢家。

贸易战本身没有赢家,但是贸易战会有溢出效应,这个外溢效应在于政治收益。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是逆势而动不得人心。

贸易战是美国的霸权行径,几乎所有国家都强烈反对,其中包括美国重要盟友们。

不得人心,中国有打赢贸易战的国际道义基础。

这次中国不但是为自己而战,也是为全世界公平正义而战。

美国,奉行“美国优先”事事与邻为壑,和全世界打贸易战。

在自身无法带领世界推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为保持自己优势竟试图用贸易战等手段迫他国割肉奉美,不合道义。

与美不同,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对邻居坚持亲邻、友邻、善邻,愿意与全世界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孰高孰低、谁更受欢迎一目了然。

正所谓人心所向,中国反击能赢得世界认可,贸易战开局中国已赢道义之战,这就是政治收益。

其次,贸易战能让中国奠定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强国地位。

想想看,美国,不可一世的霸权国家,到处横行霸道,耀武扬威。

美国对我们发起贸易战,我们没有退缩,我们众志成城,顶住压力,和美国叫板。

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发现原来美国不但不能把中国怎么样,中国实力还在不断增强,那意味着白宫用贸易战为中国经济实力做了背书,中国经

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

心得体会: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展望及应对(最新)特朗普此次挑起中美贸易战,直接目的在于以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迫使中国进一步对美开放市场,深层次目的在于试图重演1980年代美日贸易战以遏制中国复兴,同时在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前拉票。

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责任不在中国,主要原因在于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过度消费的低储蓄模式、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及美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限制等。

中美贸易战短期未必全面开打,但如果双方管理不当,有可能逐步升级。

如果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对中国高端制造发展及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但同时也将势必增加美国民众生活成本,推升通胀,制约消费,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中国的应对选项包括:精准还击美国农产品(

【第7句】:180, -0.01, -0.14%)、汽车、飞机等,以打促和;联合欧盟、亚洲、非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扩大“一带一路”;汇率贬值;抛售美债;限制美国企业投资;制定新的立国战略等。

外部霸权是内部实力的延伸,中美贸易战,我方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初露曙光之际,中国再度面临“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贸易战拉开了全球领导权更迭的序幕,如能成功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奠定未来内圣外王的基础。

“中美贸易统计存在明显差异,早在22

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牺牲的,中美贸易可以往零打,直到打出一个新世界,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全部热战也可以。

你怎么看待中美贸易战

亲,建议你去回看一下“2024博鳌亚洲论坛”中国老大的表态吧

好好领会一下,中方已经开始退步了,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若无意外发生,中美两国会就贸易摩擦“达成一致”的。

如何评价中美贸易战开始

4月5日晚间,特朗普突然下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是否合适,并指出下达这一命令是鉴于中国“不公平贸易”的报复性措施。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于4月6日回应称,中方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上文中血饮曾说过,贸易战后面是更大的汇率战,而汇率战开打的引信即将被点燃 -- 4月份美国半年度汇率政策评估报告出炉的时间越来越近,如果特朗普点名中国为汇率操纵国,那么明显将加剧已然紧张的中美贸易战局势。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让我们先来看看既往的贸易战经验。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迎战美国发动的贸易战而以失败告罄,随后日元大幅升值,并被强行输入通缩,最终导致日本经济一夜崩溃,足足失去30年发展期。

由此,本币快速升值的危害可窥一斑。

那么,本币快速升值除了被定向输入通缩以外,还有什么危害呢

首先,80年代的日本从对美出口中累计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日本外汇储备大量增长,但日元发行是以美债为基础,也就是说日本用固定汇率以美债为基础发行高能货币,意即日本累计1万亿美债则同等发行230万日元的高能货币。

当日元短期内大幅升值到120日元兑换1美元的时候,日本金融系统就猛然多出110万亿日元的基础高能货币,也就是说日元短期内大幅升值带来的就是金融系统多出了110万亿日元高能货币,而且高能货币有乘数扩张效应,以5倍货币乘数计算,等于日本金融系统多出了550万亿日元的泡沫。

本来出口创汇是化解国内金融系统债务的有效手段,但是因为日元升值打击日本出口,所以日本丧失了通过贸易顺差来消化国内债务的可能。

加之日本货币政策随美国走,导致1987年以后日本随美国一起货币放水,日本泡沫进一步放大。

在美国扶持的日本国内金融带路党带领下,资金开始全面涌入虚拟金融市场,金融监管放松后杠杆进一步上升,推高楼市和股市泡沫,这个巨大的泡沫最终被美国刺破,从此日本一蹶不振。

其次,日元快速升值使日本丧失了主导地区自贸区的可能。

一个国家要想扩张国外市场,就要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自贸区,那么就不能搞本币贬值,因为这会从地区被整合对象手里抢市场,与整合的目标背道而驰。

要整合就必须放弃本币贬值同时向产业链高端爬升,对内将自贸区内部的国家全部纳入自己的配套当中,对外与欧美产业链高端国家正面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主导国如果成功完成转型本币就会温和升值,且贸易顺差还不会降低。

这方面最典型的范例就是德国。

德国虽然和日本一样被强迫本币升值,但德国制造业完成了向中高端的转型,之后由于德国马克不断升值,最终德国选择放弃马克组建欧元,最大程度整合欧元区国家,最终成立了欧盟。

由德国的危机应对可知,在这个过程中本币升值和产业升级是温和的、同步的,但日元升值太快,不仅直接将整合东亚、欧盟的能力一次性透支,而且将日本未来的整合红利反向演变成了日本国内的金融泡沫。

这些金融泡沫被美国刺破内爆后,日本经济开始向心坍缩。

一如人体在遭遇重创以后往往会陷入沉睡和昏迷,日本经济从此陷入类似昏迷之中,在ICU病房中一睡30年。

那么,为什么中国要承诺人民币不贬值

中国从未放弃过整合主导自贸区的战略。

1997年,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不仅对稳定亚洲金融危机做出了卓绝贡献,同时也让东南亚国家心理天平逐渐向中国倾斜。

在此基础上才有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而且目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2024年美国开始打压油价,全球输出通缩并开始收紧美元流动性,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很多国家陷入经济困境,中国多次重申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基础,并一直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这些措施都为中国推进各自贸区和国与国之间自贸协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中国之诚信,是全球大多数国家在合作领域趋之若鹜的重要基础。

一旦主导国完成对自贸区的整合,那么主导国的货币或者是主导国创立的货币就会成为整合自贸区内部的结算储备货币,该自贸区内国家顺理成章地就会抛售美元资产,打击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客观上执行去美元化战略。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欧盟。

目前欧盟的外汇储备只有数百亿美元,而非像欧盟成立之前那样囤积大量美元外汇储备。

整合自贸区以后,就能够扩大主导国的经济战略纵深,体量变大才能够联合抵御美国的金融攻击。

由此可见,汇率主导权是国家安全中的重中之重,一旦丧失汇率主导权和货币政策主导权,国家就会沦为犹太金融资本的金融奴隶。

美国未来发动汇率战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中国对外扩张的战略纵深和整合欧亚大陆的“一带一路”金融战略掐死在摇篮之中。

目前看来,中国在区域整合上的力度和范围都远超欧盟,中国主导的东盟自贸区、上合自贸区、东北亚(半岛缓和后整合就会开启)和中日韩自贸区已经建立或正在加速筹建。

金融主导权方面,中国也比欧盟走得更远,欧洲虽然有欧元,但是受制于美国军事政治控制欧洲始终无法在中东取得突破,导致其无法将欧元与石油结算捆绑。

而当下盘面来看,中国与俄罗斯、什叶派、逊尼派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在叙利亚取得了重大战略突破,而石油人民币也已经在3月26号诞生,说明人民币不仅在逐步站稳脚跟而且已经开始挖石油美元祖坟。

无论是自贸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还是争夺大宗定价权,中国已经全面抬头。

美国目前准备发动汇率战就是要逼迫中国让渡人民币和货币政策主导权。

具体政策就是逼迫人民币升值、打击中国向高端产业链发展的工业2025。

在特朗普制裁名单中,中国工业2025的很多相关行业被制裁,显示出其打击中国产业升级的根本目的。

同时,特朗普生怕中国看不清重点打击目标,还“好心地”安排专人解读他们的打击方向,足见特朗普非常期待中国在接下来的对等报复中直接瞄准美国西部硅谷等高科技产业基地。

特朗普为何为美国高科技企业吸引火力呢

因为这些产业所在的地区都是特朗普对手民主党的票仓所在,同时也是新经济方面愿意与中国合作的产业基地。

特朗普在打击民主党的同时阻拦中国产业升级,可谓一箭双雕。

除了这个目的以外,美国发动贸易战还有重塑全球美元格局的战略目的,而这个目的的达成对美国具有相当的现实紧迫性。

大家可能比较奇怪,美元不就是美国那帮人发行的吗

美联储不是能左右全球美元流动吗

为什么还要重塑全球美元格局呢

血饮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美国金融掠夺的套路就是进入-出逃-抄底模式。

2009年美国正式开启QE(印钱)三轮QE总共印刷了

【第4句】:4万亿美元。

这些钱大量流向发展中国家,其中有接近一半流进了中国境内,以影子银行的形式主要进入楼市和地方债市场。

这些钱进入中国后就已经被锁死,无法出逃。

同时美国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在过去十年大量扩张,且跨国公司拒绝将利润输送回美国,这些利润大部分用于在中国的扩大再生产。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正是中国市场的经济增长支撑了美国跨国公司的业绩,支撑了美国科技股的不断上涨。

中美贸易顺差中的大部分都是美国跨国公司的代加工业务。

既然美国是中美贸易顺差的最大受益方,那为何还要作受害人状鬼哭狼嚎呢

盖因美国公司在华生产不断扩大导致导致巨幅贸易顺差,每年天量货币从美国流向中国境内,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美元资金池,并且其资金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大之中。

美联储执行加息紧缩货币政策就是要将QE放出去的资金回笼,现在倒好,不仅放出去的美元收不回来,贸易顺差还导致大量美元从美国向中国境内转运。

2024年到2024年三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总额为10941亿美元。

而美国呢

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美国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从2024年1月到2024年1月份美国长期资本净流入为10357亿美元,2024年10月31号美国正式结束QE3开启全面金融收割,金融吸血三年来吸引到的资本有一半通过贸易顺差转运到了中国境内。

如果说中国截胡美国回流资本已经让美国气急败坏,那么中国开始利用手中的美元资金池大规模对外抄底就更是让美国有了切齿之恨。

美国加息收紧美元流动性就是要其他国家掉入债务陷阱,然后满世界抄底,但现在却被中国抢占了先机。

中国从2024年大规模抄底开始,到目前为止外汇储备已经下降了0.9万亿美元,如果加上贸易顺差流入中国的10941亿美元,粗略算来抄底金额已经超过

【第1句】:9万亿美元,而中国对俄罗斯、伊朗、印尼、巴基斯坦、阿根廷、巴西等国家的战略抄底协议金额早就超过

【第2句】:4万亿美元。

以美国霸权思维来看,中国不仅拿着他的美元满世界抄底赚钱不说,中国的大规模对外抄底还直接导致美国加息政策未能击垮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防火墙。

中国央行手握美元不断抄底释放了天量美元流动性就算了,居然还在朝鲜导弹配合下数次击落美元指数,当真令美国按耐不住“既生亮何生瑜”的吐血冲动

中国借助外汇储备为主的美元资金池干扰美国操纵和调节全球美元,部分夺取美元支配权,实乃美国无法承受之痛。

有鉴于此,美国才会发动贸易战。

为什么说打击中国工业2025,特朗普有“项庄舞剑,意在民主党”的动机呢

美国在华企业主要以高科技企业为主,根据对等报复的原则,特朗普打击中国工业2025的逻辑必然就是中国对等打击美国在华高科技跨国公司。

这些公司主要以西部硅谷高技术企业为主,西部地区包括加州是美国民主党的铁杆票仓,如果中国对这些公司下手,就相当于中国在特朗普“借刀杀人”的套路中无形中充当了其免费打手,间接帮助打击特朗普的民主党对手以减轻其中期选举压力,同时还将导致跨国公司带资出逃中国境内,带来中国外汇储备的骤降,国内资产也将失去以美债为基础发行货币的支撑,极易与当初的日本一样留下大量资产泡沫。

是故,中国并未将主要目标对准民主党的西部票仓,而是精准锁定特朗普在中部农业和东部夕阳产业集中地的票仓。

未来随着贸易战升级,中国将会把反击目标对准服务业和旅游。

不得不说,70岁的西方推特思维对弈5000年中华智慧,尤显稚嫩。

有人会说民主党也不是好鸟,该打就打。

民主党确实也非善类,但在高新技术方面民主党与中国是合作关系。

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公约的时候,民主党抢先派出加州州长布朗访华,就是不想中国一怒之下也退出,因为巴黎气候协议背后就是发展高科技环保技术,这方面美国西部有着巨大的技术产品对华出口市场,中国也承诺未来在环保设备领域投入3000亿美元。

长期看中国应该继续扩大改革开放、利诱分化欧美,而不仅仅依赖美国高新技术。

4月10号博鳌论坛中国宣布继续扩大进口、削减汽车关税等,但这些政策并不适用于发动贸易战的美国。

以这次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的原产于美国的奔驰和宝马SUV系列轿车为例,在中国削减关税、美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德国只能将在美国的汽车工厂迁往中国。

不断开放的中国市场会吸引除美国以外其他高新技术企业进驻。

有了这个底气,即便贸易战将中美贸易额打为零,中国也毫不畏惧。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暗藏借刀杀人的毒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驱赶民主党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回流美国,这也是特朗普一直鼓吹的政策目标,据说这样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

加上前面说到的逼迫人民币升值阻止中国整合自贸区等,贸易战的一系列组合拳都是为了驱赶资金去美国接盘。

其实加息和贸易战不过是美国驱赶资本回流的软硬两手,加息是软的一手,本质就是骗,而贸易战就是硬的一手,相当于明抢。

当加息预期管理无法吸纳资本回流以后,美国开始动荡全球贸易体系,强行驱赶资金回流。

在美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危机正在逐步扩大,这也是美国为何在此时发动对华贸易战和汇率战驱赶资金的短期原因以及直接原因。

首先,美国正陷入巨大债务漩涡,且有逐渐失控的危险。

自从1月份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

【第2句】:7%以后,美债收益率就再也没有跌下去过,且不断冲击3%整数关口。

美债收益率突破

【第2句】:7%已经拖累美股下跌超过10%,美国发出贸易战威胁以来美股又蒸发了1万亿美元市值。

美股吸纳过量美元流动性,是以美债为基础发行的,市值蒸发等于美元财富不断缩水,犹如好比一口煮开的大锅,不断沸腾而水位持续降低一样。

美股暴跌是美债收益率暴涨引发金融机构的被动抛售导致,要制止美股下跌就必须压低10年期美债收益率。

从贸易战开始的3月23号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累计出售超过5500亿美元短期国债的方式筹措资金用以压低10年期长端美债收益率,但收效甚微。

通常意义而言,投入6400亿美元大概能压低美债收益率0.25%,投入5500亿大概应该能压低0.2%,同比例算起来现在的美债收益率应该在

【第2句】:7%附近,但目前美债收益率却高达

【第2句】:8%,也就是说美国通过卖出短期国债筹措资金买入长期国债来压低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扭转操作接近失灵。

扭转操作一旦失灵,其恶果就是淹没整个美国金融市场。

首先,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一直在走高,当长期国债没有国际投资者问津的时候,美国开始提高短期美债票面收益率吸引资金购买。

以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从2024年10月美国停止QE3以来已经从0.7%飙升至现在的

【第2句】:0%,与美国十年期国债之间的利差已经缩小到了0.8%,如果美债市场继续无人接盘,继续扭转操作下去美国国债收益率整体将呈现扁平化,这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标志。

如果继续深入发展下去就是短期美债收益率跟长期美债收益率的倒挂,也就是短期美债收益率超过长期美债收益率。

除此以外,之前美国不断扭转操作已经累计大量短期国债融资盘,而2024年到2024年将是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发行美债集中到期日。

加息背景下,大量的长期国债置换需求和短期国债融资盘,就需要美国国内接手,而美国现在最缺的就是接盘资金,这将导致债市全面陷入流动性枯竭,同时大规模金融机构的赎回将吞没债市。

债市抛售狂潮将导致资金紧张的投资者开始抛售股票以防止资金链断裂,最终又引发股票遭遇抛售狂潮,1929黑色星期四将再次重演。

这是深层次美国债市和股市的内在金融逻辑,它的外在的表现就是美国政府财政赤字扩大导致政府关门。

特朗普当政期间已经多次发生,就在贸易战开始前一天美国政府就差点关门。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想到的办法是什么呢

线性思维的美国,接连打出朝鲜牌、台湾牌,然后又开始威胁发动贸易战,未来甚至不排除对中东的战争威胁。

那么发动贸易战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

毋庸置疑,打赢贸易战美国或许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前面说过加息和贸易战是美国软硬两手,这两手中美国都很擅长发动嘴炮攻势作为预期炒作工具。

具体到美国金融市场,加息预期的逻辑是这样的:当美债收益率高烧不退的时候,美国除了军事施压中东和南海以外,就会抬出加息预期,加息预期背后是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用以支撑美元走强和美联储收紧流动性预期,这个预期能够促使资本进入债市避险,资本的进入就能够压制10年期美债收益率。

美债收益率下跌又会带动股市上涨,股债双市危机随机解除。

但血饮前面说过目前扭转操作接近失灵,所以美国现在开始炒作贸易战预期。

贸易战没有赢家,短期内是会同时影响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这对美国也没有好处。

但是美国已经顾不上这些了,炒作贸易战预期打压美国经济增长,这会导致金融机构开始股债配置的转换,经济预期差了以后美国金融机构就将开始削减持有的股票,转仓买入美债以避险(美债由国家主权信用背书,是避险的首选),这种配置在贸易战炒作下会逐步完成,但同时这个过程不能过于剧烈,且美股也必须保住,否则急剧震荡极有可能导致突发性崩盘,所以贸易战炒作的过程中特朗普会选择用突发性“对华友善”调低贸易战预期震荡幅度,以免过分惊吓市场。

特朗普贸易战调门的强弱切换,不过是为了让美债收益率和美股风险缓缓下降的套路而已,期望通过麻木市场预期来最大限度减少市场风险。

事实证明,炒作贸易战以来每当美国强硬发声,美债收益率都会随之下跌,还曾一度接近

【第2句】:7%,美股也会随之反弹,这就是贸易战炒作的实效。

可见美国发动贸易战不过就是对外驱赶资金接盘美国债市股市,对内恐吓市场完成股债调仓转换的套路。

促使美国不计后果采用这种饮鸠止渴手法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金融市场风险不断累积,巨大的体量使得美国金融市场犹如行走在的刀锋之上,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不测事件发生,所以美国不得不牺牲经济增长预期这张王牌来规避金融系统风险。

其实,这种越来越强调规避短期风险的战术而罔顾长期利益和基本战略的做法,在美国其他领域早就发生,恶果也早已显现,比如:为了急于撕碎俄罗斯,发动乌克兰颜色革命,最终将俄罗斯推入中国怀抱;急于在中东翻盘而支持库尔德建国,最终将土耳其推到中俄阵营;为施压中国而怂恿缅甸军政府给中国捣乱,最终将昂山素季这个西方民主派推向中国,支持罗星亚人输出恐怖主义又逼迫缅甸军政府首脑辞职进一步成全中国。

越来越强的战术性背后是美国长期战略受到严重挤压,导致外交军事政策严重变形,这种变形又会导致更多国家与美国离心离德,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美国之所以这样,根本原因就是国内金融问题越来越严重,逼迫美国必须快速在地缘政治上实现突破。

金融问题严重损害美国实力,实力巨幅下降的现实与快速突破的需求之间形成巨大矛盾,矛盾导致问题无法解决,问题无法解决诱使美国越加焦虑和狂躁,也越来越不择手段。

正所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目睹美国这种窘境,按理中国应该喜出望外,但血饮要说,中国反而不能掉以轻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

表面上美国庞大的债务问题源于阿富汗、伊拉克等对外战争,但这只是外因,外因并非决定性因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内因就是美国国内犹太财团培养的金融带路党和政治代言人夺权以后将美国带入战争深渊,金融监管的废弛使得犹太财团能够加天量杠杆掏空美国国力。

2001年的美国还有财政盈余,但是从2003年到2007年的短短四年时间,犹太财团就将人类自大航海时代累计的财富全部掏空,不得不感叹金融吸血术之恐怖。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金融带路党和经济脱实入虚是需要严重警惕的,反腐目前只是取得了压倒性态势而没有压倒性胜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回到贸易战话题,美国政府在金融自救无解的情况下,会持续推进贸易战或者是贸易战威胁,我们应该理性认识到,美国发动的对华贸易战是连消带打和攻防转换无缝对接的一场残酷的货币金融战争,不是菜市场大妈的讨价还价。

战争中,敌人往往会以最不希望发生的方式打击我们。

中国必须以底线思维迎战来犯之敌。

2024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人民日报》发文称,中国应建立金融处罚限制制度,有效应对极端情况下境外对我实施金融攻击和制裁。

从贸易战、汇率战的历史以及现状来看,绝非空穴来风。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是毛主席战略和策略思想的集中表达。

面对贸易战,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同时坚定必胜信念。

从货币政策纵深看,中国的牌要远多于美国。

另外,美国的内斗也在牵制特朗普。

2024年9月份,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曾口头警告特朗普 “如果特朗普胆敢终止6500亿美元的中美贸易,他必将下台”。

维基解密在美国大选前十几天爆出希拉里的黑料,促使联邦调查局重启对希拉里的调查,直接导致希拉里在总统大选中失利,客观上帮助特朗普登上了总统宝座。

据《纽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突击搜查了特朗普私人律师迈克尔·科恩的办公室,缴获了电子邮件、税务文件和业务记录等资料,这是对特朗普的实际行动警告。

顺着金融战内在的逻辑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推论:

【第1句】:贸易战和汇率战扩大以后,特朗普将继续用推特代替耶伦等美联储高官的嘴炮,用语言的示弱和强硬来进行一种预期引导和模糊管控,意在引导市场预期、平衡股市和债市,防止美国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引发崩溃。

【第2句】:贸易战和台独、疆独、港独等牌会继续轮番打出,美股将震荡下行,美债收益率

【第2句】:7%将成为一个重要分界点,高于

【第2句】:7%则美股震荡下行,低于

【第2句】:7%则中美股市风险降低,并迎来反弹。

【第3句】:一旦中国扛住贸易战攻势,那么美国内债的巨额融资盘将依旧无人接手,则美国极有可能发行50-100年期国债,同时开启QE4,将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国债变成中期国债,继续印钱买入50-100年期长期国债。

届时,美元强弱转换的临界点正式到来,美元走弱将板上钉钉无可逆转,美联储加息将成为全球笑柄。

这是一场神经战,也是一场意志力的比拼,美国已经输不起。

还是那句老话: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奉陪到底

世界将看到新领袖中国维护世界贸易体系的风采,而美国只会让世界更加避之唯恐不及。

用索罗斯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的一段话来结束文章:“对华贸易战将减缓美国经济增长,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最终将对中国有巨大帮助。

特朗普将大大有助于中国被接受为国际社会新秩序的领袖,因为作为美国的盟友,他们看到的将是一个变化无常的美国,甚至是不按照世界已有游戏规则来进行的公平贸易,特朗普起的作用甚至会超过中国人自己”。

正如《道德经》所言“故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没有着了魔的敌人,哪来神一般的助攻

加油,川建国

货币战争看不见硝烟弥漫,俯视之下却是血流成河。

胜利者权杖上的红宝石摇曳着嗜血的光芒,却不见王座之下尸骨累累。

转载血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6906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