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小红书经典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前几天,我们这里的天气裉不正常,有时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有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昨天还出人意料地下了一场小雪,北风吹得冷飕飕的。我对妈妈说:“真奇怪,春暖花开了还下雪。”妈妈说:“老话说得好: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这都是看怪不怪的事。”(山东·招远)

【第2句】:【外头摆浪子,家里老婆啃家子】(惯)摆浪子:摆出浮浪子弟的派头。家子:家什,这里指餐具。指男人在外面摆阔显富,老婆在家里挨饿。

【第3句】:【好花不向街头卖】(谚)指只要花好,自有人前来购买,不必跑到街头去兜售。泛指好货自会招引众多的买主,不必张扬推销。

【第4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

【第5句】:【压住阵脚】(惯)阵脚:所摆阵的最前方。比喻稳住局面。

【第6句】:【娶媳妇儿打幡儿——热闹出了尖儿】(歇)幡儿: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多用白纸剪成,旧俗出殡时用。指喧闹得有些过分或出格。

【第7句】:【财神爷甩袖子——镚子儿皆无】(歇)镚(beng)子儿:铜子儿,清末流通的圆形无孔的铜币,大子儿相当于二十文,小子儿相当于十文。 指一个钱也没有。

【第8句】:一个人唱不成全家福。

【第9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释义:比喻只要保住根本的东西,将来就能达到目的。后句也说“不愁没柴烧”。例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第10句】:【易涨易落山溪水】(谚)指山间的溪水没有固定流量,山洪暴发时水势很猛,山洪过后水势便落。多比喻旧时的人情世态趋势谄富,凌弱欺贫,忽热忽冷,变化无常。 也作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易涨易退山涧水,常反常复奸贼心。

【第11句】:【南风腰里壮,北风两头尖】(谚)原指南风刮来,两头势弱,中间势猛;北风刮来,两头势猛,中间势弱。借指任何事物总是有起有落,有强弱变化,不会一成不变。

【第12句】:【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释义:谓近邻的评判和街谈巷议像秤一样准,镜子一样清楚。例句:这三个老叟,负暄闲谈,正是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都说绍闻是个老实人。

【第13句】:喜马拉雅山上卖牛黄——又高又贵

【第14句】:【不下海,一生不会游泳】释义:比喻不亲身实践,永远学不会本领。例句:渔家的娃子,深深地知道“不下海,一生不会游泳”的道理,闯峡湾,不喝几口海水怎么能闯出来?

【第15句】:【吃了迷魂药/喝了迷魂汤】指被迷惑。浩然《山水情》:“两 性之爱怪得很,掉落情网里的人,就如同吃到迷魂药一般, 十有八九不顾前后。

【第16句】:【物以少为贵】(谚)指事物总是稀少了就显得珍贵,越多越不值钱。 有时也指人。 也作物以稀为贵。 物以罕为贵。

【第17句】:凳子比桌子还高——没大没小

【第18句】:小王想与他们厂的一个女青年交朋友,可约过女青年几次,人家都说不得闲,小王很是生气。妈妈说:“有好汉没好妻,赖汉娶了个花颜妻。这就叫人对脾气客对货,老牛对住麦秸垛。”(河南·辉县)

【第19句】:【年号】“年号”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词,如我们十分熟悉的康熙、乾隆、道光、光绪等,都是皇帝的年号,不是他们的名字。那么,年号创始于何时,出自谁手呢? “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由汉武帝刘彻首创。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依此类推。以后新君即位或遇军国大事、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变年号,称为改元。有的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自朱元璋开始,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不论在位时间长短,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我国历代各朝所定的年号,为了称谓之便,大多以两个字命名,如汉初建元、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清乾隆等。但也有少数是三个字、四个字以至六个字的。如王莽的“始建国”、北魏太武帝的“太平真君”、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封建帝王年号在用词上是十分考究的,总要经过反复筛选,采撷吉祥字眼,多用“大、太、应、元、天、中、永”等字开头。如汉武帝刘彻一共使用过十一个年号,其中“元”字开头的就占五个,“太”字开头的占二个,“天”字开头的一个。

【第20句】:【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释义:沉溺于男女私情,英雄的壮志就会消磨掉。例句:这平生的大志,都被这娇妻美妾消磨尽了。常言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第21句】:【大姑娘十八变】(谚)十八变:一说女子长到十八岁变化较大;一说由幼女到少女再到成年,面貌在不断变化。指女孩子随着年龄渐长,会越变越俊美。

【第22句】:【泥人不改土性】(谚)比喻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第23句】:【过了秤又过戥子】(惯)戥(deng)子:测量贵重物.品或某些药品重量的小秤。比喻再三权衡、比较。 也作“过了秤又过尺”。

【第24句】:黄山哥没征得父母的同意,就独自进城打工去了,奶奶去宽慰发愁的黄山娘:“山高挡不住南飞雁,墙高挡不住北面风。你就让他闯闯吧!”(陕西·永寿)

【第25句】:春天的毛毛雨——贵如油

【第26句】:【鸡蛋往石头上碰】强弱相差悬殊,肯定失败。成语:以卵 击石。清代《红楼梦》:“他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 二奶奶也不敢怎么。你们就这么大胆子小看他,可是鸡蛋 往石头上碰!”

【第27句】:【船大了,才会冲起浪】(谚)指大船才能在水中冲起浪,小船没有这冲激力。比喻事情不大,就不会掀起风波,引起议论。

【第28句】:【大锅饭】“大锅饭”原意是供多人吃的普通伙食,相对于“小灶”说的。引申为不论工作好坏、贡献大小,待遇、报酬都一样。人们常用“大锅饭”来形容工作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人人有份的现象。 “大锅饭”源于广东庆云寺。建于明代的庆云寺中有一口特大的铁锅。倘若用铁锅煮饭,足可供数百僧人食用。然而,这口大铁锅却并不是真正用来煮饭的,而是用来向那些朝神拜佛的施主化缘的。它安放在佛殿的一角,四周围着铁栏杆。凡进庙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在经过大铁锅旁边时,都要主动投进几个铜钱,一则为了孝敬菩萨,以求降福灭灾;二则为维持寺院僧人生计献出微薄之力。因此,这口从未煮过饭的大铁锅是和尚们的生活依靠,装的是地地道道的“大锅饭”。只要香火不断,僧人们的大锅饭就有保障。这就是“大锅饭”一词的由来。

【第29句】:【有钱四十称年老,无钱六十逞英豪】(谚)有钱人,四十岁就称老太爷;没钱人,六十岁还要卖力充好汉。旧指财富人家中年就称老人了,穷人家年过花甲还得苦干。

【第30句】:不开花的玫瑰——净是刺儿

【第31句】:仙女下几——飘飘然

【第32句】:【割鸡焉用牛刀】(谚)宰割一只鸡,哪里用得着屠牛刀。比喻小题不必大做。 也作割鸡焉用牛刀手。牛刀手:宰杀牛的把式。 杀鸡不用牛刀。

【第33句】:【萝卜不能当成人参卖】释义:比喻不够资格,不能充数。例句:我看你们都请黄半仙跳过大神。所以还不如那个破烂秀才。比他还迷糊。你们是染缸里捞不出白布。毛脚鸡上不得锅台!萝卜不能当人参卖。

【第34句】:【 吃饱了混天黑】胸无大志,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类似 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苏叔阳《家庭大事》:“一个个老眉 卡嚓眼的,吃饱了混天黑,可谁也不打算让位。”

【第35句】:我抬头看天,说:“天上的云真漂亮,跟鱼鳞一样。”奶奶笑着说:“天上起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我问那什么样的云会卞雨呢?奶奶说:“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河南·焦作)

【第36句】:奶奶常对我说:“父母对子女是路,子女对父母是线。”(河南·郑州)

【第37句】:王二麻子种牛痘——后悔晚矣

【第38句】:【只要苦干,事成一半】(谚)做事只要肯下苦功,成功就有一半把握。指无论做什么事,勤奋苦干总是成功的基础。

【第39句】:【 认识是宝,不认识是草】谓人应该识货,有眼力。《光明日 报》(1979,11,3):“俗话说:认识是宝,不认识是草。这一带 坡坡岭岭上千年万载野生着丹参。山里人不知道丹参是医 治心脏病的名贵药材,每当盛花时节,只是放牛娃子采摘几 朵紫花,放在嘴皮上当‘蜂蜜罐儿’吮吮,而丹参、丹皮一股 脑儿喂了牲口。”

【第40句】:老鼠吃秤砣——嘴硬

【第41句】:【千朵桃花一树生】释义:比喻兄弟姐妹都是一母所生。例句:常言道:“要打看娘面,千朵桃花一树儿生。”到明日你老人家黄金入柜,五娘也没个贴皮贴肉的亲戚,就如死了亲娘样儿。

【第42句】:口念佛经手拿刀——言行不一

【第43句】:【病不瞒医】(谚)指病人对医生不隐瞒真实病情,以便医生对症下药。

【第44句】:【明枪好躲,暗箭难防】(谚)来自明处的刀枪容易躲避,从暗处冷不防射来的箭最难防范。指阴谋暗算的小人最不好对付。 也作明枪好防,暗箭难躲。 明枪容易避,暗箭最难防。

【第45句】:妈妈平时喜欢与人拉家常。一天,她出门办事,临走时爸爸嘱咐她:“女同志不要站哪儿成井,坐哪儿成坑,做事要放枪收马,利索点!”(安徽·霍邱)

【第46句】:【脱了裤子打老虎】(惯)形容人既无耻,又胆大包天。

【第47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释义:焉:哪里。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长到哪儿去呢?比喻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无法存在。“皮之不存”又作“皮且不存”。例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真要是侵略者的阴谋得逞,全国沦陷,整个民族灭亡了,你这个老爷还给谁当?

【第48句】:狗吐舌头——热过火了

【第49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美貌与这四种事物何干?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说从古就有,分别是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都还分别有一段有趣的历史传说。 “沉鱼”,是指西施。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美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这时,有鱼儿游过,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了。 “落雁”,是指王昭君。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宁。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昭君便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下来。从此,昭君就有了“落雁”的代称。 “闭月”,是指貂蝉。《三国演义》说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她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当时,董卓专权,飞扬跋扈,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王允与貂蝉共同设下美人计、连环计,密谋杀死董卓。为此,王允和貂蝉便以父女相称。为了宣扬他女儿长得如何漂亮,王允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羞花”,是指杨贵妃。传说杨玉环进宫后,很是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鲜花说:“花儿呀,花儿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啊!”她边说边用手摸了花儿一下。不想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恰巧,此事被一宫女看见。宫女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件事传到唐玄宗耳朵里,喜出望外,大肆渲染,此事也就传开了。

【第50句】:【先来媳妇不怕晚来婆】(谚)媳妇虽然是晚辈,但先来;继母虽然是长辈,但晚到。先来的不怕晚到的。指资格老往往胜过地位高。

【第51句】:【千刀万剐】“千刀万剐”是民间俗语,它的正式名称叫“凌迟”。在民间,知道“千刀万剐”的多,知道“凌迟”的少。“千刀万剐”还能和“恨透了”相搭配,如说“就是把他千刀万剐也不解恨”。如果用“凌迟”就显得逊色多了。不过,要寻找“千刀万剐”的来源,还得从“凌迟”人手。 “凌迟”也称“陵迟”,是我国封建社会死刑中最残酷的刑罚。 “凌迟”一词最早见于《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本义是指逐渐缓慢升高的山坡。把“陵迟”一词借用来做一种刑罚的名称,始于五代时期。唐代以前最重的刑罚是“斩首”,五代才开始在刑法之外增设了“凌迟”的条款,元朝开始把“凌迟”作为正式条款列入刑法,直到清末。 “凌迟”“是杀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故亦取渐次之义。”凌迟用于死刑,则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受罪死去。 “凌迟”主要针对犯了谋反、犯上作乱、口语狂悖等大逆、逆伦罪的人设置的。也就是说,“凌迟”主要是用来处死危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犯的。到了清朝时期,如果打骂父母或公婆、儿子杀父亲、妻子杀丈夫,也是触犯伦理道德的重罪,要处凌迟刑。但后来为了镇压农民反抗,对于不按时交纳赋税的也要处以凌迟刑,这在明太祖时期尤为突出。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权人性得到进一步体现,在死刑执行上进一步人性化,注射死渐成执行方式的主流。

【第52句】:叔叔对爸爸说他打算贩卖鸡蛋。爷爷说:“你卖鸡蛋不打了才怪呢,我看是豆腐渣捏圈儿,崩箍都没响。”(内蒙古·赤峰)

【第53句】:【小年】中国民间称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这一天.民间有祭灶、扫尘、采办年货的习俗。祭灶,民间很早就有关于灶神的传说。旧时,灶神每家必供,它同门神、井神、厕神、雷神一起成为五位家堂神,职责是保护家宅安宁,不让闲神野鬼骚扰,称为“五祀”。每到腊月二十四,灶君上天朝玉帝,前一天晚上,人们就在锅台边摆上糖果、年糕等供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焚香膜拜。扫尘,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掸尘。扫尘的习俗源于尧舜时代的“扫年”——古代先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由于是迎接新的一年,又是清洁卫生、除疫灭病的良好习俗,所以流传至今而不衰。小年以后,年味越来越浓。

【第54句】:【狗嘴里长不出象牙,鸡窝里藏不住凤凰】释义: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不良环境中产生不出好人。例句:当时她听胡杏讲完。略一思索,就判断道:“狗嘴里长不出象牙,鸡窝里藏不住凤凰。依我看,她是使黑心!”

【第55句】:小陈总是不遵守纪律,三天两头出问题。老师批评他:“难道你真是‘红米舂不白,性情改不得’吗?”(湖南·武冈)

【第56句】:老母猪拱地——嘴巴硬

【第57句】:【破天荒】(惯)相传唐朝时湖北荆州每年送举人去考进士,均未考中,时人称作天荒;后来刘蜕考中了,称为“破天荒”。比喻第一次发生的事或第一次做某事。

【第58句】:【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理什么都不怕。浩然《艳 阳天》:“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咱们全都心平气和 地讲理。”

【第59句】:不到西天不识佛——非去西天不可

【第60句】:【卖灰面遇见吹大风】(惯)灰面:白石灰末。比喻局面糟得无法收拾。

【第61句】:大年三十要账——催命鬼

【第62句】:孔夫子的褡裢——书袋(呆)子

【第63句】:【风有风头,雨有雨头】(谚)风刮来时,先有风头;雨下来时,先有雨头。比喻任何群体行动,总得有个带头的。

【第64句】:【猪八戒玩老雕——各好一路】(歇)老雕:猛禽,嘴成钩状。指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第65句】:我总是跟贪玩不爱完成作业的同学玩,姥姥说:“挨着勤的没懒的,挨着馋的没攒的。你总跟他们在一起,能塌下心来写作业吗?”(河北·秦皇岛)

【第66句】:木偶谈恋爱——呆头呆脑

【第67句】:【死者复生,生者不愧】(谚)指为人处世要诚实,对得起活人,也对得起死人,即使死去的人活转来,也经得住死者的对质。

【第68句】:看了干遍没改样——成不变

【第69句】:最近几天,有人议论小王偷了人家的煤。小王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不管别人怎样说,我连个寒战都不打!”(河南·郏县)

【第70句】:【蛤蟆、促织儿,都是一锹土上人】(谚)促织儿:蟋蟀。像蛤蟆、蟋蟀一样,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活动着的。指地位相同、命运相连的苦命人,理应相互关照。

【第71句】:【好人里头挑出来的】意即不是好人。挑,也说:拣。尤凤 伟《中国一九五七》:“你高冲还是个好人?你是好人里挑出 来的吧!”

【第72句】:【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释义:形容实现了渴望已久的事或不期而遇的欢乐。例句:骆宏勋听得,举目一观,正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第73句】:【 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谓发脾气吵架,不如好说好道 解决问题。罗旋《南国烽烟》:“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我 们有的先生逞凶使蛮,不择手段,实在愚蠢之至!”

【第74句】:【黄连】“黄连”是味名贵的中药材。这草药的名字还有什么说道吗? “黄连”这味中药是用两个人的名字命名的。据传,三国时期,名医华佗被曹操杀后,他的儿孙怕株连,逃到一个山村隐居,改姓陶(逃),世代为医。有一代陶医生辟了百草园,请了姓黄的孤儿帮助管理。一天,陶医生之女陶连妹,在阴湿的山路边,挖了一株开淡黄白花的小草回来,种在百草园里。经过小黄精心侍理,后来繁殖成一片花圃。这年秋天,连妹病了,口燥发烧,又吐又泻,恰巧他父亲又远行给人医病,全家急得团团转。这天,小黄给百草园除草,误将一株小花拔了,无意送到嘴里嚼了几下,苦得要命,他眼睛一亮:苦口良药呀!我已尝过,如无毒,就不妨煎给连妹试服,也许病能治好。第二天早上,他悄悄拔了一把煎成汁,给连妹服下,结果,竟把连妹的病医好了。陶医生回家知道后,经过仔细考察分析,又核对了连妹病情乃肠胃热重,此药对症,便确定这种性寒味苦、具有泻火、燥湿、解毒特效的小花草,是一味良药。因为它是连妹挖来家种,又由小黄先尝,并第一个用来治病,遂将这种中药取名为“黄连”。后来,小黄与连妹结为夫妇,继承祖业,为民行医治病。

【第75句】:【按牛头吃不得草】(谚)指牛不想吃草时,硬按住它的头角让它吃也没用。比喻做事贵在顺理成章、情通理顺,专靠强迫命令是行不通的。

【第76句】:【顺得哥情失嫂意】(惯)这方满意,另一方却生气了。形容很为难,两面都不能得罪。 也作“顺得姑来失嫂意”。

【第77句】:【招猫递狗儿】(惯)比喻不务正业,招惹是非。

【第78句】:【照葫芦画瓢】释义:比喻照现成的样子模仿。例句:你们怎么搭,我们也怎么搭,照葫芦画瓢还不会?

【第79句】:【再好的摔跤手,也敌不过人多】(谚)指再精明能干的人,也对付不了多数人的力量。

【第80句】:我扫地的时候,总是不想弯腰。妈妈说:“看你的腰,直得像吃了扁担一样。”(广西·宣州)

【第81句】:阎王摆手——没救;无法

【第82句】:风箱换上鼓风机———个比一个会吹

【第83句】:弟弟很调皮,整天爬上爬下,东跑西窜,弄得满脸灰尘,黑糊糊的,但他最不喜欢洗澡。一天,妈妈要他洗澡,他又要跑。爸爸乐呵呵地说:“你看看,还不想洗澡,这脖子黑得都能给乌鸦当舅舅了!”(湖南·会同)

【第84句】:【干打雷不下雨】(惯)1比喻干嚎无泪。2比喻光造声势,没有行动。 也作干响雷不下雨。 光打雷不下雨。

【第85句】:【千里为官,为的吃穿】(谚)为官:当官。离家千里去当官,不过是为了吃饭穿衣。旧指远离家门做官为宦,无非是图谋生计。 也作千里去做官,为的吃和穿。 千里做官,只为吃穿。 千里居官为吃穿。

【第86句】:【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释义:吃过骗子的亏,不再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例句:那些妖怪闻此言,魂飞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爷方便方便!我等有眼无珠,误捉了你师父……”八戒摇手道:“莫说这话!俗语说得好:‘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是便筑一耙,各人走路!”

【第87句】:【好话说上千千万,不如实事办一件】(谚)好听的话说得再多.也不如切切实实地做上一件好事管用。 指光说不起作用,贵在拿出实际行动。 也作“好话千句,不及好事一桩”。

【第88句】:【宝马须戴金鞍鞯,良弓要配玉箭囊】释义:双方地位要相等,要匹配。例句:她想:俗话说“宝马须戴金鞍鞯,良弓要配玉箭囊”,我怎么就忘了。于先生人再好,但怎能看得上我。人家是贵公子,名门之后,是大观园里的贾宝玉,自己大不得了是个唱大鼓书的,就好比大观园里的小戏子芳官、玉官一样,要想靠他这样的贵公子,还差着八丈远呢!

【第89句】:【只开花,不结果】指形势很好,结果不佳。电视新闻 (2002,6,22):“创造了很多进球机会,但多是只开花不结果。”

【第90句】:【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歇)磨盘:磨的底盘。道:本指磨的底盘里条形的沟槽,转指道路。 形容可走的道路很多。

【第91句】:头发丝上刻仕女图——入细入微

【第92句】:我扯下连衣裙上的纽扣让奶奶给缀到衬衣上。“唉,你可真是拆了西墙补东墙,要用生铁了就去砸破锅。这怎么行?快,再去买几个纽扣来!”奶奶说。(湖北·钟祥)

【第93句】:【按倒葫芦瓢起来】(惯)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两个上小下大的球连在一起,中间较细,表面光滑,可做器皿。瓢:用对半剖开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头挖成)的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刚把葫芦摁入水里,瓢又浮了起来。比喻问题一个接一个,刚解决一个,另一个又冒了出来,使人应接不暇。 也作按倒葫芦漂起瓢。 按下葫芦瓢起来。

【第94句】:【少年木匠老郎中】(谚)郎中:中医医生。木匠重体力,要年轻;郎中重经验,要年老。指木匠是年轻的好,郎中是年老的好。

【第95句】:【簸箕大的手,掩不住众人的口】(谚)簸箕:用竹篾或竹条编成的器具。即使手掌大得像簸箕,也难以遮住大家的口不让说话。指再大的权势也无法不让人品评议论。 也指有了丑事就不可能不让人们传播。

【第96句】:农贸市场上的烂冬瓜——随行就市

【第97句】:【牡丹虽好,绿叶扶持】释义:牡丹花虽然艳美,还得靠绿叶来衬托它。比喻能力强的人也需要别人帮助配合。例句:南都闻巷中常谚,往往有粗俚而可味者,漫记数则,如日……:“牡丹虽好,绿叶扶持。”

【第98句】:【剥葱剥蒜别剥人】释义:剥葱皮剥蒜皮,别剥人的皮。比喻不揭别人的短处。例句:“剥葱剥蒜别剥人,他陈鯱刺总是剥人!”闻魁气愤地说。

【第99句】:儿女都是父母身上肉。

17399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