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佛心禅语文案句句扎心!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禅心佛语】很多人没有智慧,就是当动不动,当止不止,关键时刻,一定要懂得刹自己的车。

【第2句】:有行者问:“即心即佛,哪个是佛?”师云:“汝疑哪个不是佛,指出看?”无对。师日:“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大珠禅师文案》

【第3句】:【禅心佛语】凡参与捐刻玛尼石者,在石头未损坏前,以后无论转生到那一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都将持续的获得加持。

【第4句】:【经典佛语】烦陷,徒令生活过得更艰难、更苦,若能欢喜接受,就会过得坦然、自在...

【第5句】:没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而对人“恭敬”的人,就是在“庄严”自己。——海涛法师

【第6句】:譬如鸟无翅不能高翔,菩萨无神通不能随意教化众生。《摩诃般若经》卷二十九,必定品

【第7句】:【佛语摘抄精选】冰生于水而冰遏水,冰泮而水通;妄起于真而妄迷真,妄尽而真现。(《楞伽师资记》)

【第8句】:【不知道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照镜子时间长了,会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很陌生;②长时间盯着一个常用字看,会发现仿佛不认识这个字了。

【第9句】:【禅心佛语】陶器用泥和水和成,最后仍要归于碎片。生命亦正如陶器,故知无常乃是人生的常理。

【第10句】:【禅心佛语】平时,我们心中的杂念太多,脑波是杂乱的,但是在专注时,杂乱的脑波会形成一条线,就能对某些视觉和听觉范围之外发生的事情有感觉。

【第11句】: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被骂。至于骂人,不管多少,也都会有的。有修行的人可以管住自己不骂人,但管不住别人骂自己。如果有人骂我,该如何应对?

【第12句】:【禅心佛语】放弃定律:两男追女,用情浅的那个先放弃;两女追男,用情深的那个先放弃。

【第13句】:【禅语人生】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第14句】:【禅心佛语】所以,“欲除烦恼先无我”。菩萨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我、大慈大悲。

【第15句】:【禅心佛语】如果我们抱着一切从心开始、一切从我开始、一切从当下开始之信念,多一分承担的精神,时时照顾自己的脚下,做本分事,那我们将永远生活在希望当中。

【第16句】:大气是一种境界,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拥有大气的你,此时站得高,看得远!

【第17句】:【禅心佛语】生活是一段故事,咸的是盐,酸的是醋,不要拒绝生活,回首就是天涯。你在哪里?你在天涯,我在哪里?我在天涯。

【第18句】:骂人,大家都觉得是不文明的行为,可是还是有人忍不住要骂,看来是缺乏安忍的定力,用佛家的话讲,就是犯下了恶口罪业。佛家的口业分恶口、两舌、妄语、绮语。

【第19句】:浊世绽清莲世界尽管黑暗,我们必须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不为周遭的环境所诱惑。

【第20句】:要培养一分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回收,就不会有烦恼。

【第21句】:感父母重恩——佛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尤其“人身难得”;既得人身又能安然成长、接受教养,皆是父母恩德。为人子女应知恩、感恩,更要力行报恩。

【第22句】:问:“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师日:“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大龙智洪祥禅师》

【第23句】:【禅语说】人生总有不同际遇。有人少年得志,扶摇直上;有人饱经沧桑,终成正果;有人呕心沥血,难酬壮志。其实,只要曾经热爱过执着过,就是美满的生活。

【第24句】:【禅心佛语】人们追求的目标,越是刻意雕琢离目标越远,只有以一颗淡定的心,一份不受任何诱惑的开阔胸襟去追求,你才能有最终的美好与收获。

【第25句】:【禅心佛语】佛说:「修行须你们自己去行,因为如来只能教你们该走的路。」佛陀是发现以及指点我们解脱之道的人,这道还是须要我们自己去践履的。

【第26句】:【禅心佛语】佛法是轮回暗夜里的唯一明灯。它能解决内心的烦恼,唤醒我们沉睡的佛性。

【第27句】:【禅心佛语】目标定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比什么都想要的人更容易成功。

【第28句】:无量众生修学佛道,多有退转,时有一人乃能得道,如庵罗花及鱼子等。《优婆塞戒经》卷一,解脱品

【第29句】:【佛心禅语】不该今生自在心,处处逍遥,处处洒脱,处处安详,处处安稳,心无挂碍,处处我在。

【第30句】:【圣经文案】480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2:15)

【第31句】:【佛心禅语】做人如海,有跌宕起伏,有波澜不惊。心宽故能受,海宽故能宽。如果你有水的清澈,就不惧猜疑。

【第32句】:【佛心禅语】有的人说呀,我这一天很忙,忙的除了喝水、吃饭没别的时间。这样也能做功德呀。再没时间,总要吃、喝、拉。吧?

【第33句】:【佛心禅语】尾关宗园内心直打寒颤,眼前一片迷蒙,感觉到学校的路上时间好像一世纪那么长,直到和学校校长、老师打招呼时,心里还在想:“我究竟该说些什么?”

【第34句】:【禅语人生】一个人行走在沙上,身后留下一串脚印。要留下人生的脚印还不容易吗?此人想。

【第35句】:水深流去慢,贵人语话迟;黄金非为贵,安乐值钱多。积极不着急,尽心不担心。怕人知道不要做,让人敬重在勤学。

【第36句】:【佛心禅语】“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就是人与人间的相互关系,人与人之间相敬相爱、相争相逐、相善相恶。的种种关系,就是“因缘”。

【第37句】:何等为真如?谓法无我所显、圣智所行,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真实义品

【第38句】:谁在给我们设置障碍给我们设置障碍的并不是生活中的挫折,而是一颗斤斤计较、不豁达的心。

【第39句】:【佛心禅语】坚毅与圆融是人生的两条腿,缺一个都无法正常走路。职务不仅仅是权力,更应该看做是一种责任。

【第40句】:生活中,我们若以一颗禅心行走,就会处处待人和善,事事应对得慈悲,就不会因为得失成败而喜怒,也不会因为过去未来而哀乐。

【第41句】: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第42句】:束缚我们不得自由的,是我们自己固守的观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我们还须从缠身的事物中跳出来,才可能看得更真切。

【第43句】:【禅语人生】修行佛道是一条很漫长的路,在修行上将会经过无数次情绪的挣扎及起落,一个人的进步也可能会直线上升也可能直线下降,如何稳住自己的心是修行的大前提。

【第44句】:【禅心佛语】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第45句】:【禅语人生】长大的岁月里,我们从未变化,只是越来越清晰的成为自己。

【第46句】:【禅心佛语】如果你骄傲自大、揭人之短或者给人家意外难堪,那你将失去所有的朋友。

【第47句】:无法脱俗,便只想在世俗凡尘中开成一朵淡雅的花儿。恬静着,也许,便是一种禅;禅,也许,便是那种眼角眉梢的淡。

【第48句】:【禅心佛语】侍者虽没睦州那么狠将她腿夹断,但也没客气:“哟什么哟?滚——”“砰”的一声,门关了。

【第49句】:【禅语人生】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第50句】:【佛心禅语】小沙弥又说道:“师父,落叶这么多,您在前面捡,它后面又会落下来,那您要什么时候才能捡得完呢?”

【第51句】:【佛心禅语】每个人都可以塑造独特的自己,不要于人攀比,你就是你,何以不可自我称佛?所以“不慕他佛,塑造自身”

【第52句】:【禅心佛语】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第53句】:【佛心禅语】《和平年代》里的话:当幻想和现实面对时,总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脚下。

【第54句】:【禅心佛语】随缘做事,随缘放下,不留恋。就是在大限到来的时候也能够随顺因缘而去,不留恋这个世间,不留恋任何东西,那才会没有遗憾地结束此生。

【第55句】:【禅语人生】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第56句】:不知道谅解他人的人,应该说也不能善待自己;自己会善待自己,也就一定能够谅解他人。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当中的烦恼的方法就是能够谅解他人。

【第57句】:【禅语人生】心里光明的人看别人也是光明的;如果心里阴暗,看别人也是阴暗的。一个人应该时时保持内心光明,不要让任何邪恶念头萌发,防微杜渐使自己的品质更加高尚。

【第58句】:看尽繁华,才懂淡然;经历磨砺,才得从容;读懂人心,才知随缘;让生命安恬如花开,各自芬芳,守心自暖;让年华走过素色流年,安暖陪伴,岁月静好。

【第59句】:【禅心佛语】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爱才有度。一个人的宽容,来自一颗善待他人的心。

【第60句】:【禅语人生】修行人不管到那里,都要保持平常心,无挂无碍、清净自在,而修行就是要修这点自在。

【第61句】:【禅心佛语】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第62句】:【禅心佛语】你一定要了解禅的思想,才有办法彻底的去了解净土的思想,否则很困难。

【第63句】:【佛语悟道】大象不走小兔子所走的道路,它所走的是大路。真正大彻大悟的人,是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

【第64句】: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坛经·付嘱第十》

【第65句】:【禅心佛语】人的心境像镜子,镜面干净,反映的事物就清晰;心境清净欢喜,平时所思、所遇也会是幸福快乐的,这种心态我们要保持。

【第66句】:【禅心佛语】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第67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培养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争只能与时日争,争善、争美,不可去争本不该拥有的人或物。

【第68句】:所以要谨慎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就就,守护今日及未来的道念,排除无谓的烦恼、执着。

【第69句】:佛陀在世时,出家人修行的团体叫做“六和僧团”,为了让这个团体更有秩序,大家都按照各自的职务做事。

【第70句】:【禅语人生】夜晚来了我还依然睁着眼睛,是因为我看见了你留在月光下的痕迹。

【第71句】:【禅语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第72句】:净化心灵:世间一切人、事、物,绝无永恒不变的,而人之心念更是异灭无常。故须善用智慧,观察诸法变异生灭,切莫谬取虚伪之法。

【第73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只要充满信心,就会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爱,对自己所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都会兢兢业业地去做。

【第74句】:【禅心佛语】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第75句】:佛是没有烦恼的人,佛是欢喜的人,佛是慈悲的人,佛是无私奉献的人,佛是把一切美德、一切智慧都集中体现出来了的人。

【第76句】:“两舌”指立于两者之间拨弄是非,离间两者,令起斗争。有的人两舌是为了达到挑拨离间的目的,这不但是口舌的过错,更是心中有恶念。

【第77句】:心如幻化,驰骋六情,而常妄想,分别诸法。犹如世人,驰走空聚,六贼所害,愚不知避。《金光明经》卷二

【第78句】:【禅语人生】我们死后能不能烧出舍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生能不能发大菩提心真实弘扬佛法救度利益众生。

【第79句】:我们信什么呢?首先是要信自己。因为不信自己,就不能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发起菩提心,就不能成就大菩提果。

【第80句】:【佛曰静心禅语】怎么才能得到快乐?只要放弃满腹的牢骚,摒弃虚伪的乔装,放弃对金钱的渴望,放弃对权势的窥探,你会发现快乐随之而来,懂得放弃才能收获快乐!

【第81句】:【佛心禅语】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会做人,才能做好事,才能站得稳走得远,才能创造骄人的业绩。所以我们要掌握做人的五个黄金法则。

【第82句】: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要有“安详”两个字。要能够“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颗祥和之心。

【第83句】:【禅心佛语】哪怕全世界冷眼旁观,也要坚强支撑下去,守得云开见月明。

【第84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第1句】: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第2句】: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第85句】:【禅心佛语】佛法其实是种活法,它不在佛经上,也不在寺庙里,就在我们身边。

【第86句】:【佛心禅语】不对自己撒谎。你可以对世上任何一个人撒谎,但不要对自己撒谎。生活只有在我们抓住了机会,才会完善。这个机会是首要的,也是最难的,它就是对自己诚实。

【第87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有人请教慧海如何用功,慧海: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一切人总如是呀?”“吃时不肯吃,百般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自然不同。

【第88句】:【佛家禅语】只要有信心,没有做不好的事;只要肯忍耐,没有担不起的重任。

【第89句】:【禅心佛语】如果事情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如果无法说服他人,那就想法说服自己。如果山过不来,那人就过去。

【第90句】:峻的挑战,能不能按自己的真实意愿走下去,往往取决于能否把握好这关键的“五分钟”。

【第91句】:【禅心佛语】当你学会「舍弃」问题,不要全力抗拒时,你的生命就会开始流畅。

【第92句】:【禅语人生】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是佛门弟子安身立命的根本;感恩、包容、分享、结缘,是我们处世待人的根本原则。

【第93句】:就像有些人,没有钱财的时候盼望得到钱财,得到了钱财又觉得烦恼,既不知道如何管理,又不懂得如何善用。所以大多数人的最终结局就是“人财两失”。

【第94句】:【禅心佛语】当逆境不幸降临到自己头上时,抱怨不是办法,忍受也非上策,畏缩不前更是有害而无利,唯一的出路是泰然处之,知难而上,矢志不移。

【第95句】:【禅心佛语】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第96句】:【禅心佛语】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

【第97句】:【禅心佛语】学佛的道德,奉献和服务精神,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亦复如是,大千世界尽在此微尘中,能悟否?若能悟、能行,即是在世活佛。

【第98句】:【禅语人生】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检讨他自己。

【第99句】: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彼此难免有不同的观念,生活习惯上也有些不一样。所以,人与人之间相处,就可能产生烦恼。

10257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