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谚语俗语文案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谚)相隔千里,民风就不相同;相隔百里,习俗就不一样。指地域不同,民风民俗就互不相同。

【第2句】:【鼻子里插大葱——装象】(歇)象:谐“相”。指装模作样,欺骗人。 也作“鼻子插葱——充象”。

【第3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第4句】:【十个指头咬着都疼】(谚)比喻骨肉情深,无论伤着哪一个,都一样心疼。 也作十个指头咬咬哪个都疼。 十个指头扎了哪一个都是一样疼。

【第5句】:【摇鹅毛扇】(惯)旧小说、戏曲里,军师、谋士常常手拿鹅毛扇子。比喻在背后出谋划策。

【第6句】:【开口见喉咙】(惯)指一张口就知道他想说什么,或一说话就暴露了他的真实意图。

【第7句】:【鸡啄米】(惯)1形容连连点头、叩头或打瞌睡的样子。2形容干活的速度非常快。

【第8句】:【丑人多作怪,黑馍多就菜】见“黑馍多包菜,丑人多作怪”。

【第9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第10句】:【求爷爷告奶奶】(惯)形容到处低三下四地向人求助。 也作求爹爹告奶奶。 求爹爹拜奶奶。

【第11句】:【好花插在牛屎上】见“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第12句】:【老母鸡不吃白大米——喂啥】(歇)喂:谐“为”。询问某事的原因或目的。

【第13句】:【好鸟占高枝,能人找福地】

【第14句】:【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第15句】:【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见“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第16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第17句】:【打成一锅粥】(惯)形容打作一团,场面十分混乱。

【第18句】:【狗咬吕洞宾,不认识真假人】

【第19句】:【幡杆灯笼,照远不照近】

【第20句】:【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第21句】:【卜一手穿针,一手捻线】(惯)比喻在双方之间联络,为双方接通关系。

【第22句】:【豆子不榨不出油,石头不砸不裂缝】(谚)指豆子要压榨才能出油,石头要猛砸才能开裂。比喻对罪犯不施加压力,就很难使他交代罪行,老实认罪。

【第23句】:【长衫有人穿,长话无人听】

【第24句】:【有他不多,没他不少】

【第25句】:【八哥嘴巴毒蛇心】 释义:比喻嘴上说得好听,心地狠毒。 例句:他真是八哥嘴巴毒蛇心,假装来调解讲和,但正是让敌人跟来杀我们。

【第26句】:【客不离货,货不离客】

【第27句】:【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底下疏失了七魄】

【第28句】:【强盗遇着贼爷爷】(惯)指双方是一丘之貉。

【第29句】:【赶热灶】(惯)比喻凑热闹。

【第30句】:【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第31句】:【热灶一把,冷灶一把】

【第32句】:【灭门刺史,破家县令】见“破家县令,灭门刺史”。

【第33句】:【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

【第34句】:【力敌不如智取】(谚)指凭勇力取胜不如用智谋取胜效果好。

【第35句】:【表面上仁义道德,骨子里男盗女娼】见“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第36句】:【山要大了,什么野兽都有】(谚)比喻社会是个万花筒,善恶、美丑、正邪,什么样的人都有。

【第37句】:【弯镰刀碰个葫芦菜】(惯)比喻两个有缺点的人在一起,正好相配。

【第38句】:【人愁不要喜悦】(谚)指人在窘困愁苦之中,和高兴的事就格格不入。

【第39句】:【知星宿,衣不覆】(谚)旧指懂天象、知吉凶,会穷得衣不蔽体。

【第40句】:【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第41句】:【水火无情】(谚)水火是不讲情面的。指水灾、火灾的破坏力极大,灾祸一旦发生,很难抵御控制。 也作“水火不留情”。

【第42句】:【卖啥吆喝啥】(谚)吆喝(ya。he):卖东西时大声叫卖。卖什么东西,就吆喝什么东西。比喻干什么事就谈什么事,三句话不离本行。

【第43句】:【八十岁的老头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歇)吹打: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形容人气力不支。

【第44句】:【吃定心丸】(惯)定心丸:想象中的能使人心神安定的药丸。比喻因得到某种许诺,而心绪安宁。 也作吃镇心丸。 吃安心丸。

【第45句】:【拿皇杠压人】 释义:比喻用皇家或官府的权势压服别人。 例句:什么尊重不尊重国府,你别拿皇杠压人,这是咱地方上的事儿。

【第46句】:【半夜吃黄瓜——不知头尾】(歇)指不知道事情的底细或经过。 也作半夜吃黄瓜——摸不着头脑。 半夜摸黄瓜——不知头尾。

【第47句】:【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第48句】:【油瓶子倒了不扶,还推上一把】

【第49句】:【人托人,接上天】

【第50句】:【对待失意人,别说得意事】

【第51句】:【天落馒头,也要起早去拾】

【第52句】:【入地无门,升天无路】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第53句】:【动力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

【第54句】:【骑过瘸驴吃过亏,再骑毛驴先看腿】(谚)骑过瘸腿驴,吃过颠簸苦,再骑毛驴就会先察看它的腿脚。 指在哪方面吃过亏,就会在哪方面格外小心。

【第55句】:【海底捞月,水中求酥】

【第56句】:【一个人吃饱了,一家子都不饿】

【第57句】:【骂人无好口,打人无好手】见“打起来没好拳,骂起来没好言”。

【第58句】:【差人见钱,猫鼠同眠】(谚)差人:旧时在官衙当差的人。指差人收受了钱财贿赂,就会和犯人通同一气,什么枉法的事也能做出。

【第59句】:【看戏问名角,吃饭问名厨】(谚)名角演戏,会吸引众多的观众;名厨掌勺,会招徕众多的食客。指无论哪个行业,要想繁荣昌盛,必须提高知名度。

【第60句】:【大水未到,先筑高堤】

【第61句】:【路见不平,也有向灯向火】

【第62句】:【钱为人之胆】见“财是富之苗,钱是人之胆”。

【第63句】:【逆子顽妻,无药可治】

【第64句】:【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歇)大的材料被用在小的地方。 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被用在重要岗位上,或大人物被用来做小事情。

【第65句】:【给拾鞋也不要】(惯)拾鞋:提鞋,比喻服侍人。比喻人品或才能低下,别人看不上。 也作“给提鞋子都不要”。

【第66句】:【脊梁骨里冒凉气】(惯)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浑身发冷。 也作脊梁沟里冒冷汗。 脊梁骨冒凉气。

【第67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

【第68句】:【进了仙观,忘了旧庙】(惯)比喻人生活环境好了,就忘了过去。

【第69句】:【使人家的钱手短,吃人家的饭口软】见“吃了人家的口软,使了人家的手软”。

【第70句】:【抠人碗底】(惯)碗底:剩饭。指靠给人干活为生。 也作抠人家饭碗底。 抠人家碗底。

【第71句】:【头顶着星星,身背着月亮】

【第72句】:【茶不思,饭不想】(惯)不想喝茶,也不想吃饭。形容十分忧虑、思念或悲伤。

【第73句】:【进在手里,吃在肚里】(惯)指生活比较拮据,收入多少,花掉多少,没有节余。

【第74句】:【没本钱买卖——赚起赔不起】(歇)比喻事情不能失败,只有努力取得成功。

【第75句】:【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谚)在家中一切事都好办,出门在外,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旧指出门在外,总不如在家方便。

【第76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惯)指了解事情不全面,只了解一个方面,不了解另一方面。 也作知其一,不知其二。 徒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77句】:【亏众不亏一】(谚)指亏损的事,众人分担还好说,一人承担受不了。

【第78句】:【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惯)指生下来就是这样,难以改变。 也作生就了的骨头长就了的肉。 生就的骨头。

【第79句】:【问门道】(惯)比喻寻找能够达到目的或办成事情的途径。

【第80句】:【房上的草——哪边刮风哪边倒】(歇)比喻人左右摇摆,哪边势力大就靠向哪边。 也作“风吹墙头草——东吹西倒,西吹东倒”。

【第81句】:【北辰三夜,无雨大怪】

【第82句】:【疏秧大肉,疏禾大谷】(谚)疏:稀疏。秧苗稀了,能使稻米丰满;禾苗稀了,能使谷穗硕大。指种庄稼,禾苗宜稀不宜稠,稀田的产量胜过稠田。

【第83句】:【上了山尖想上天】(惯)形容十分贪心,得寸进尺。

【第84句】:【惹乱子】(惯)指引起麻烦。

【第85句】:【人间少有,天上无双】

【第86句】:【马到崖头收缰绳,船到江心补漏迟】见“船到江心补漏迟”。

【第87句】:【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

【第88句】:【外厨房里的灶王爷——独座儿】(歇)灶王爷:灶神,也叫灶君爷,旧时迷信的人在锅灶附近供的神,一家只有一个。指只有一个座位。

【第89句】:【马不知脸长,牛不知角弯】

【第90句】:【拼得自己,赢得他人】(谚)原指在赌博场上,只有不怕输了自己的,才能赢得别人的。泛指凡事总得自己舍得下本钱,才有希望取得预期的收获。

【第91句】:【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第92句】:【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

【第93句】:【宰相回乡拜四邻】(谚)宰相作为当朝青树林大员,回到家乡,还去拜访邻居。指官位再大也不压乡亲。

【第94句】:【大虫不吃伏肉】(谚)大虫:老虎。伏肉:被慑服的小动物。比喻真正的英雄绝不欺凌弱小者。

【第95句】:【上眼皮同下眼皮直打架】(惯)形容非常困倦,直打瞌睡。 也作上眼皮粘下眼皮。 上眼皮直粘下眼皮。

【第96句】:【傻公子,好奉承】(谚)愚蠢的公子少爷,最爱听向他吹捧讨好的话。指凡是爱好人们奉承的人,实质上都属傻公子之流。

【第97句】:【捞一把】(惯)比喻趁着某种机会得到非分的利益。 也作“捞一票”。

【第98句】:【死水怕勺舀,坐吃山也空】

【第99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7337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